想到这里,他打了个车子,就朝着源城市人民医院赶去。
……
病房内。
杨鸿年兴奋的递给陈南一张邀请函:“咱们晋省针灸研究所老所长,国医大师孟老爷子有一个小沙龙讲课!”
“你到时候去参加一下!”
“这是邀请函!”
“机会可难得啊!”
“孟义超是晋省唯一一个国医大师,对于黄帝内经十分有研究,他的针灸技术,是我见过最厉害的。”
“这一次沙龙是一个辩论会议,孟老爷子负责,而主要参加的可能都是要参加这一次青年人才培训的报名者。”
“也算是孟老给省内中医学子的一次提高机会!”
“我好不容易才给你要到的邀请函啊。”
“这一次邀请参加的,都是省内有青年名中医,还有一些世家子弟。”
陈南听见之后,自然也是激动的欣喜万分。
孟义超老先生!
如雷贯耳啊。
中医研究所所长、晋省中医文化馆藏院的名誉院长,晋省中医药大学名誉院长。
第二届国医大师,今年已经88岁了。
听说老爷子这几年身体很不好,以前每周还出两天们真的,今年很少出门诊了,也很少参加一些活动。
当时老爷子评选国医大师的时候,陈南还在上学,当时学校特别召开了一次庆典。
老爷子亲自给大家讲了两节课,讲的就是《黄帝内经》。
只是……当初的陈南就顾着看热闹和礼仪小姐姐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孟老爷子。
直到参加工作以后,也没有机会参加老爷子的讲课。
说来真的可惜!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
【叮!触发事件:国医大师孟义超老先生的内经沙龙辩论会议。】
【事件目标:
目标1、在辩论赛中成功引起梦老先生的关注。
目标2:在辩论赛中争辩三次以上,并且获得百分之五十以上认可。
目标3:在辩论赛中一鸣惊人,评为最佳辩手。】
【事件奖励:完成一个,可获得一项中级技能。
完成两项:获得一个高级技能。
完成三项:随机获得孟义超老先生一项专家级技能。】
【温馨提示:只能获得其中一个奖励,加油!】
陈南顿时眯起眼睛,这个奖励……有点霸道啊!
而且……完成三项就能获得国医大师的一个专家级技能,这还了得?
辩论赛,必须要去了!
杨主任真的是自己的伯乐啊!
陈南激动的说到:“多谢杨主任,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太感谢您了!”
杨鸿年得意的看了一眼赵建勇,眼里的意思不言而喻,瞧见没?陈南是你高不可攀的。
我才是小陈最强力的臂膀。
“呵呵,没事没事,你好好加油就行,也不是那么难!”
赵建勇看见杨鸿年小人得志的样子,顿时气的牙痒痒,不就是有一个好老师吗?
切!
嚣张什么?
有本事公开一对一,试试谁牛逼?
赵建勇忽然从桌子抽屉掏出一本书:“陈主任,您看看,我已经修改好了,咱们俩合作的第一本书,名字叫《陈南杂病心传》你看这个名字怎么样?”
“出版社那边也觉得挺满意的。”
“对方说,这是咱们的第一本书,以后说不定还得出后面的续集。”
杨鸿年闻声,顿时蒙了!
这……这尼玛怎么回事?
都一起写书了?
杨鸿年看着书上总编“陈南、赵贱勇”的时候,气的浑身哆嗦。
淡了……真的淡了。
原来,爱会消失的,对吗?
……
此时此刻,孙沐已经提着一箱奶走进了中医科的病房内,在护士站打听一下之后,找到了庞福叶的病房。
此时的庞福叶正好在收拾东西。
明天就要出院了,两口子的心情都很不错。
孙沐进来以后,看见庞福叶如此精神气色,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傻子都能看出来庞福叶好多了!
这个时候,赵栓根也看见了孙沐。
“咿?孙医生,您怎么来了?”
庞福叶也转过身来,笑着说道:“孙医生,你好。”
孙沐一愣:“嗯嗯……你们好。”
“你们这是……”
庞福叶现在说话就带着笑容,毕竟……大病初愈,内心开心的很。
“我们准备出院了!”
“呵呵……”
“孙医生啊,我们遇到了好大夫,陈主任很厉害的。”
“那天离开结合医院,我来到这里,原本没有人收我们,陈主任自作主张收了。”
“那天晚上,我就休克了,还是陈医生用中医把我抢救回来的。”
“他给我吃了几服药,我就好了!”
“你来就来吧,怎么还拿东西呢……当初没少照顾我们。”
“哎呀,快拿回去。”
孙沐也顾不上其他,连忙说道:“方便让我把把脉吗?”
庞福叶连忙点头:“好!”
孙沐把手放在庞福叶的手腕之上,感受到那脉象之后,双目顿时瞪大,瞳孔却微缩。
怎么可能!
这才一周多,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陈南!
陈南到底是谁?
用的什么方案?
孙沐一时间呼吸急促,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在心头。
……
第161章 我今天要装逼了
孙沐自诩在中医领域颇有建树,但是这一次,却被庞福叶口中的陈南打击到了!
晋省中医发展这些年来,之所以中医世家保留完整,很大原因是因为历史原因造就的。
稳定的环境,才能让优秀的东西得以传承。
孙家先辈早些年做过几年王爷的专属医生,后来经营门诊,传承也算是有三百多年了。
这个时间放在中国历史中算不得什么,但也真的称得上是世家了,虽然比不起南方和首都那些传承几百年的大家族,但也算是有些自我的见解。
孙沐见多识广,从小就从爷爷口中听说那些国医圣手的故事,小时候觉得惊为天人,后来学医以后,觉得不过是传说罢了,当不了真,但是……当他越来越往前走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不是故事,而是真实存在传奇。
这就让孙沐不断的督促自己学习进步!
可是……当他亲眼看见一个比起自己强大太多,而且年仅25岁的陈南的时候,他被打击到了!
中医不比西医那么直观,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比如对于患者疾病和身体的了解,没有一定的水准,很难做到!
假如中医真的是分等级的话,那么登堂入室之前,就是初级!
登堂入室,识方断药,辨证论治,那是中级。
但是能随心所欲,见微知著,那便是高级的表现,这个时候,便能通过一些细节就可判断出患者体内的症状,通过巧妙的医药搭配,不拘泥于古方,可以心随意动开出精准的方子,这才是高级。
高级,可能有主任医师的水平。
孙沐现在自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当然,在孙沐父亲孙忠书的眼里,他也的确有这样的功底。
到这一步,没有足够天赋和悟性或者是特殊机缘的人,便是终点了。
而下一步是什么?
孙沐在读博士的这几年,也找到了,就是回归到原来的中级,然后去真正辩证,这个时候,辩证辨的不是疾病现在的情况,而是疾病发展的情况,就是察觉动象。
这是中医真正可怕而且有难度的一个环节。
察变,察动!
抛开不治已病治未病,单说察变,就是要知道患者体内的五脏六腑气机变化出入的发展规律,要通过望闻问切察觉到和感知到患者体内的五脏六腑本气和病机的变化,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步,这个时候,才能精准的施加治疗方案!
如果到了这一步,按照孙家长辈的话,这便是中医领域的大师了。
所谓大师,就是要清楚的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采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是培土生金,还是扶土抑木,亦或是引火归源……等等!
爷爷说,晋省大师不多,却也不少,有十人。
除去晋省医学世家张王李赵孙几家之外,也就寥寥数人。
在往上,孙沐不知道,但是听爷爷讲过,说宗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疾病的了解,以及身体的了解,还需要对药物足够了解,知道药物进入体内的反应,知晓变化,精通变通之术,甚至,需要知晓对于疾病影响的各种变化,比如时辰、时令、节气、地理、心情……等等。
这一步,是宗师!
作为宗师,要有开宗立派之功底。
爷爷穷其一生,都不曾达到这样的境界,却同样也是孙沐一生追寻的目标的。
小时候,孙沐曾对爷爷笑着承诺,说要成为一代宗师,把孙家医学发扬光大,爷爷只是笑着点头说:“晋省一脉,却无宗师。”
“但是,你们这一代,是最容易出宗师的年代,因为医学保存完整,国家大力扶持等等……”
孙家长辈走得早,要不然也能混个国医大师当当。
国医大师,便是大师!
在二十多年前晋省中医最辉煌的时候,晋省有十位大师,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晋省现在寥寥无几,一只手数得过来。
但是,想要成为国医大师,除去大师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政治因素,这一点,孙沐很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孙家苦心经营晋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原因!
同样也是张王李赵孙几个世家纷纷走向舞台的主要原因。
国家在扶持,所以何须隐居?
走向台前,服务大众,造福一方,才是这些世家应该做的。
所以说,政治因素并不全是坏事儿,当然了……因为政治因素的存在,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手眼通天之辈滥竽充数。
但是,这不妨碍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就比如王家现在渗透到了不少医院,都在台前,而李家李光明为首,现在已经是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院长,张家底蕴身后,配合当时成立的晋省中医药大学,现在学院领域功底很足,赵家精通中药,成立的医药公司,发展中药现代化,锐行医药公司是晋省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已经获得资本青睐,在香港上市。
这些动作,无一不在表明一件事儿:他们要推出一名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就是牌面,也是国家的认可。
比起当初的御医,都更有认同感。
孙家现在努力的一切,也就是为了现在孙沐的父亲,将近六十岁的孙忠书。
不过,国医大师,整的不是一朝一夕,孙忠书能否成就一方之名,靠的还是孙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推一把。
毕竟,等到孙忠书七十多岁的时候,孙沐四十来岁,正是事业巅峰,人脉、能力等积攒足够,这个时候,孙忠书才有上去的资本。
所以,孙沐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让父亲成就国医大师。
但是……
他真的没想到,在晋省,竟然有这样一个比起家族子弟丝毫不逊色而且年轻的一人。
想到这里,孙沐和庞福叶聊了几句之后,面色凝重的离开了病房,他熟练地走到医生办公室的门口,犹豫的看着里面,想要看看谁是陈南。
国内医院的配置基本相差不大,所以孙沐没有太大的陌生感。
他走进办公室,大家都在忙碌,没有人在意孙沐的进来。
而且,医院也有实习生、规培生,这些人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见得少。
这个时候,赵建勇把自己写的《陈南日记》放在了大桌子上,得意的对着杨鸿年显摆手里的打印版。
杨鸿年自然是气的吹胡子,可惜他现在没有胡子。
只能任凭赵建勇显摆,而无能为力。
这个贱人,真的是清新脱俗的妖艳贱货,竟然帮陈南写书!
想到这里,杨鸿年都有些肝疼。
只能默默的掏出自己雕刻好的沉香牌,离开了办公室。
赵建勇本来还挺高兴的,现在看见杨鸿年竟然拿出牌子得意,一时间,竟然多了几分郁郁寡欢。
随手把书放到桌子上,叹了口气。
陈南看着“后宫不稳”,也是傻眼了……望着赵建勇盯着自己可怜巴巴委屈兮兮的眼神,陈南有些无奈:
“对了,家里还有,改天……送你一块。”
“回去好好写书。”
“我给你指出来的那些问题精修一下。”
赵建勇一听这话,瞬间浑身充满了力气,哼哼,杨鸿年,伱跟我比,你配吗?
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还有!
哈哈哈哈……
赵建勇笑着说道:“对了,陈主任,12床新收的患者胁肋隐痛不舒服,你早晨说给扎针的,要不让他过来?”
陈南一听,点了点头:“好,让他来吧。”
赵建勇起身就去准备。
而此时……
孙沐看着桌子上的《陈南日记》,但是瞪大眼睛。
这……偷看人家日记是不是不合适啊?
孙沐有些羞涩。
长这么大,他都没有做过这么羞耻的事情。
可是,内心真的好好奇啊。
就跟十三岁的时候好奇青春期的少女一样,为此他偷偷摸摸溜进父亲的书房,找解剖书看,为的就是那羞耻的彩图,和……某些特殊部位的解剖结构。
这个时候,看着桌子上的那一本《陈南日记》,孙沐好像回到了那时候,心里有一万只蚂蚁来回爬。
难受至极!
这个……陈南应该不会写什么羞耻的东西在里面吧?
这个时候,他忽然看到一旁赵建勇忽然把一本打印出来的东西扔到桌子上。
《陈南杂病心传》?
嗯?!
这是什么?
这个应该不会羞耻吧。
不过……陈南写书了?
想到这里,孙沐内心忐忑万千,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陈南才25岁吧?
二十五岁就出书,而且看书名,《杂病心传》,这显然是临床病例总结,他何德何能啊?
是不是有些太狂妄了!
此时此刻,孙沐内心的好奇更多了。
必须看!
对,我不是偷看,更不是偷师……
我是代替人民群众检验一下陈南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