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人迎气口诊脉。
随后又用铍针治疗?
难道不是针灸止痛吗?
其实!
陈南很清楚,此时使用毫针止痛,效果微乎其微,疏通经络,毫针力薄势微,而铍针如同一把重剑一般,可里力劈华山!
陈南右手持针,左手消毒。
赵建勇熟练的拿着一个放血的器皿站在一旁,两人的合作早就十分娴熟,根本不需要陈南多说二句闲话。
说话间!
陈南手中铍针朝着患者的腘窝处刺去。
古人治痧,有用针一说。
但是,用的不是毫针,而是铁针,但是,银针最好!
银针可针对痧毒。
尝览古人遗言:东南卑湿之地,利用砭,所谓针刺出毒者,即用砭之道也。
但放痧之人,具用铁针,轻者一针即愈,重者数次不愈,盖因痧毒入深,一经铁气,恐不能解。
余惟以银针刺之,则银性最良,入肉无毒,以之治至深之痧毒,不尤愈于铁针乎?
此余所以刺痧筋者,独有取乎银针也。
而陈南手中的皱针,就是纯银打造,配合特殊合金,保持其硬度。
既有银之特效,又有坚硬特质!
陈南手中被针破入皮肤,之后瞬间,方见左腿弯痧筋,刺出紫黑毒血!
看到紫黑色的血液渗出,周围众人都愣了一下。
这…
怎么回事?
这血液的颜色,似乎不对啊!
但是,陈南并没有停下手法,顺着痧筋,他一上一下,两针刺入!
对着赵建勇说道:“推经放血!”
赵建勇连忙点头,顺着经络,开始略微用力。
须臾之间,紫黑色的血液流了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
床上的李远帆的啤吟声音,顿时减轻了一些!
陈南没有停下,而是开始选取其他地方。
古言有云:凡痧有青筋紫筋,或现于数处,或现于一处,必须用针刺之,先去其毒血,然后据痧用药。
虽然患者体质很虚,但是,如果不先放掉痧毒,病情只会越发严重起来。
所以,陈南随后选择其他地方的痧筋,开始再次放血!
时间!
一分一秒流逝。
身后杨鸿年此时都忍不住慌张了起来。
而张培元更是满头大汗。
看着陈南这样放血,他着实有些担心啊。
这不会出问题吧?
张培元慌张之时,只见杨鸿年转过身子,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写满了坚定和放心。
张培元顿时一愣,竟然…真的冷静了不少。
他忽然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点太依赖对方了。。。。。。
不行,不行!
张培元赶紧摇了摇头。
自己可是院长,怎么竟然没有这点气度呢?
其实,不仅是他。
周围的陶功书、冯途、于涵等人,都有些紧张。
他们很想知道,陈南在干啥?
陶功书更是有些皱眉,患者可是紫癜啊,出血性疾病,本身体质就虚弱,现在放这么多血,能行吗?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也是最好的医生!
等到几分钟之后。
陈南起身,随手把铍针递给一旁的护士,说道:“去清洗消毒吧。”
护士连忙点头,转身离开。
而一旁的李建波看着孩子依然抱着肚子蜷缩在床上,忍不住问了句:“陈主任…这……能止痛吗?”
陈南微微一笑,没有回复,而是拍了拍李远帆的手,淡淡的说了句:“松开吧,不疼了!”
听见陈南的这话,杨鸿年顿时头皮发麻!
这他娘的。。。。。。才是装逼的最高境界啊!
果然自己还没有学到位呢。
果不其然!
只见李远帆先是迟钝的愣了一下,随后小心翼翼的松开手,瞪大眼睛看着陈南,有些颤抖的说了句:“真的。。。。。。真的不疼了啊!”
此话一出,顿时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没有人说话,甚至呼吸都屏住了。
这。。。这。。。这他娘的,怎么做到的?
杨鸿年见怪不怪,只是面庞带笑,嘴角上扬,云淡风轻宛若平常一般!
但是……其他人却接受不了了啊。
这…真的好了?
不疼了?
一群人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陈南,如同在看着一个怪物。
此时的陶功书头皮发麻,对于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很难解释,更难以接受!
真的……真的差距这么大吗?
同样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同样是五年本科教育,你他妈……怎么跟我学的不一样呢?
老师也没有教我怎么装逼啊!
其实,陶功书还好说一点…
一旁的冯途和于涵,才是叹为观止。
他们很难想到这样的画面,更难接受眼前发生的一切。
若不是李建波的话打破了此时的宁静,他们肯定还得想半天自己的大学老师。
问一问,是不是在教育的时候,漏讲了什么东西呢?
李建波讷讷自语:“我曹,牛逼!”
此时此刻、李建波脑海里想了一万个形容词,把语文老师教给他的所有优美句子搜刮半天,却只有这四个字,能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卧槽,牛逼!
这是真的牛!
因为此时此刻,周围每一个专家的脑海里,都只有这四个字。
太绝了!
李建波妻子连忙看着孩子,弯腰问道:“宝贝,还疼不疼了?”
“告诉妈妈。。。。。。”
李远帆声音有些低沉,语气更是有些弱,但是,却认真的说道:“妈妈,真的。。。真的不疼了!”
“谢谢叔叔!”
李远帆看着陈南,眼神真挚,带着感激说道。
陈南微微一笑,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有说话。
而是转身看着赵建勇说道:“枳实大黄汤,两副,冷服!”
赵建勇连忙转身,起身朝着办公室跑去。
“收到!”
陈南此时,也终于松了口气。
他对着李建波叮嘱几句之后,转身离开了病房。
其他一众专家,紧随其后。
离开病房之后,冯途终于还是没有忍住:“陈主任,刚才。。。那是。。。”
陈南这才看向冯途等人,猜测应该就是这一次专科评审的专家。
他笑着说道:“抱歉,各位专家,刚才太忙了,没来得及招待。”
“患者是痧症,痧毒发作,我给患者放痧治疗。”
“呵呵,小把戏,见笑了!”
此话一出,杨鸿年头皮发麻。
学到了!
而其他人,却大脑蓝屏了!
小把戏?
见笑了?
陶功书:??
冯途:???
于涵:???
第242章 惊喜巨款
陈南的这一句话,无疑如同一阵雷击一般响彻每一个人的心扉。
瞧。。。瞧瞧!
这他娘的是人说的话吗?
小把戏而已?
这是小把戏吗?
冯途要不是因为气度使然,绝对恨不得把陈南大卸八块,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一旁的陶功书更是额头青筋暴起,憋屈无比。
于涵还好一些,今天收到的震撼太多了,以至于,她此时已经麻木了。
一旁的卫平华忍不住说道:“陈主任,要不你给我们细说说?”
“这个放痧毒,我觉得还挺新奇的。”
陈南点头一笑,倒也没有拒绝,坦然说道:“好,大家到办公室坐一坐,我正好要建立痧科的相关临床路径。”
“顺便一道听听,怎么样?”
陈南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几个人内心终于平静了一些。
“那就麻烦陈主任了!”卫平华笑着说了句。
一行人跟着陈南进了病房以后,纷纷找了个地方坐下。
陈南这边则是对着赵建勇说道:
“赵主任,准备一下。”
“还有张医生,你们都过来。”
“这一次的痧科,我决定由赵主任亲自来负责,张医生、何医生…你们几个暂时抽调出来,负责这个病种。”
陈南在办公室安排,而周围的几个专家却一个个面色复杂。
或者说是,大家一个个人脸色无比震撼!
因为。。。。。。
陈南竟然想要建立一个病种的学科研究?!
这也太胆大了吧!?
研究一个新学科,这课题可太大了。
陈南刚才不是说只是建立一些临床路径吗?
怎么奔着新学科去了?
这…可能吗?!
一般来说,这样的大型课题,只有国字头的科研机构敢去做,因为这对于带头人的要求太高了。
而且,经费、科研水平、团队能力…等等!
陈南竟然想要用五个人来做研究一个新学科,这话要是传出去,绝对会闹来笑话!
甚至,所有人都会说陈南不自量力!
的确,陈南的胆子真的很大。
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他要是不做,谁去做?
换句话说,现在有科研机构愿意去做痧症的研究吗?
显然是没有的!
可是,目前真的是有患者需要这种医疗服务,需要医生可以帮助他们诊疗疾病。
陈南哪怕是硬着头皮,也要做。
当然了,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是不足以支撑整个课题的。
但是……在场这不是有现场的专家吗?
既然是国家重点专科考察团队,里面既有官方机构,又有专业人士,这显然是一个秀肌肉的好机会啊。
陈南看似莽撞,其实早就把这些人计算在其中了。
但是,他必须要开个好头,他要做的,仅仅只是完成学科研究的第一步,初步建立起完善的临床科研路径。
接下来,后面的事情…
呵呵,自己不做,抢着做的人一大堆。
陈南知晓米磊为了求科研经费费尽力气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去请人来做,显然不合适,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帮我宣传一下,等我开了头,你们过来求着我合作。
当然!
这些专家们根本不清楚陈南的想法,甚至觉得陈南依然在做梦。
于涵很想提问一句,痧科分类众多,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统一性的治疗方案,这样就建立单学科研究,是不是不太合适?
想到这里,于涵忍不住看了一眼一旁的冯途,此时的冯途,同样内心有些担心。
说实话……他很欣赏陈南,来到这里之后,陈南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了。
无论是科室的发展,医护人员的协作,还是说陈南本身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能力,都很优秀!
但是……
他记得很清楚,陈南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本科学历。
或许说,临床对于学历要求或许没有那么苛刻,只要对方具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也是可以的!
但是,建立单病种学科,这却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了。
一个单病种的学科想要建立起来,需要的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
其中不仅仅包括临床能力,中医水平,还要有足够多的科研能力!
只有把临床、科研、试验相配套起来,才有机会建立合适的完整的单病种学科。
可是,陈南有这样的能力吗?
冯途其实内心担心一点、那就是陈南心理建设。
年少得志的人,其实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
什么意思呢?
各行各业,都不缺天才。
很多人在一个领域做出杰出成绩之后,很容易扩大本身的规模,希望追求更好更高层次的荣誉,往往缺之沉淀的结果就会导致摊子太大了,水平达不到要求。
你想挣一百万,可能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想要挣一个亿的要求有着本质的区别。
陈南的确在中医临床领域显示出了他脱颖而出的天赋,但是。。。。。。建立单学科,他可以吗?
冯途真的不忍心陈南走上这样一条好大喜功,追求成绩和纸面数据的路子。
一旁的卫平华,却一言不发,认真的盯着陈南。
其实…这不正是考察的关键所在吗?
考察,就要考察每一个细节。
真实性至关重要。
而此时,陈南开始了他的布置工作。
“咱们现在团队主要有五个人,建立一个痧病研究小组。”
“由我来带头负责,赵主任,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统筹管理这个小组的具体事实。”
“我的要求有几点!”
“首先是:对痧症进行收集,这里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
“我会总结好痧症的临床诊断指南,分别发给大家。”
“其次,我们要对痧症的治疗,建立相关临床路径。”
“这里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痧症的主要治疗原则,痧症来源于痧毒,主要的治疗目的,只有一个,祛除痧毒。”
“而关于祛除痧毒,具体准则有以下:”
“第一:肌肤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
第二: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
第三:肠、胃、脾、肝、肾,三阴经络痧,治之须辨经络脏腑在气在血,则痧之攻内者,可消、可散、可驱,而绝其病根也!”
“还有就是…”
“其次…”
。。。。。。
陈南在上面安排,而
甚至包括冯途、于涵等人都在认真记载。
陈南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关于临床科研这一个方向。”
“痧症,目前大家的认识度并不高,古代也缺乏现代化的数据分析体系。”
“我的想法是,建立痧症数据库,同时对于痧症的治疗,临床分析建立五个试验组。”
“目前,痧症的研究,这是一个空白的领域。”
“也就是说,我们和其他大医院,哪怕是国内顶级的中医药研究院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听见这句话以后,冯途忍不住看了一眼陈南,嘴角忍不住笑了笑…这小子,可真的太嚣张了,当着我们的面呢,这就说同一起跑线!
这临床科研,可不容易啊!
临床科研是以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出发点在于阐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自然病程以及其预后等重要问题。
归根到底,是要从认识疾病的本质并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为目的。
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
而冯途他们的医院,人才济济,这些科研临床人才很珍贵的,不是看不起这里,按理说,晋省这边根本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