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医生,别怂!- 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也请大家放心,这一次钱伟的手术,绝非偶然,也并非巧合!”
  “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研究范畴之内。”
  “或许,很多人对于我们的技术十分好奇,毕竟,这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是哈佛脊髓研究所联合NASA耗费十年时间,更是不计其数的资金扶持下才有的结果。”
  “但是,我们也不容易!”
  “这一项技术,我们耗时几千年!”
  此话一出顿时下面媒体傻眼了。
  我靠!
  你这牛逼吹的太大了吧?
  几千年?
  你他娘的怎么不说的再夸张一点。
  就连国内记者也是一脸懵逼。
  这啥意思啊?
  而罗启平微微一笑:“没错,你们没有听错,就是几千年!”
  “因为,我们所使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是中西医结合技术。”
  “是利用了中医针灸,穴位,经络,以及现代化电生理技术模拟出来的一种更为详细精准的电生理监测技术。”
  “这是中国医学,中医和现代医学结合的结晶和产物!”
  “我们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内中西医结合学科示范点,也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
  “请大家放心!”
  罗启平的这一番话,让台下众人更加兴奋了。
  谁也没有想到!
  这一种国际领先的技术,竟然是中西联合现代科学做到的?
  而且是针灸,穴位,经络……
  草!
  难怪说是几千年!
  一时间,台下不少人内心都出现了一种自豪感!
  你们美国有什么牛逼的?
  你们现代科学技术是厉害,你们现代医学发展是领先。
  但是……我们也不差啊!
  老祖宗留给了我们几千年积累的沉淀,我们挖掘以后,这些都是珍贵的宝藏。
  一时间,每一个在场的中国人内心,都忍不住浮现出来一种叫做骄傲和自豪的表情。
  而西方的媒体,此时一脸懵逼。
  针灸?
  穴位!?
  经络???
  你用这个做神经电生理技术?
  能行吗?
  可是,不行的话,钱伟的情况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很快周围沸腾了起来,外媒记者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一个美国记者忍不住举手发言道:
  “你好,罗教授,我有个问题,经络穴位针灸真的可以联合电生理技术吗?”
  “您确定你们的技术是正确的吗?或者说是发展方向……”
  “我们不可否认,钱伟的治疗是一次伟大的奇迹!”
  “但是!”
  “医疗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也是存在巧合和误差的。”
  “你们确定你们的技术,可以具备普适性吗?”
  “还有,你们有动物实验吗?动物实验的数据和结果,为什么不进行公布呢?”
  这个记者的问题,其实问出来了很多人的心声。
  罗启平还未进行回答。
  而此时,又是一人发言道:
  “罗教授你好,我是日本医学前沿报的记者,我想说的是,这一项技术,是否真的可行,能否大规模使用,这依然是一个没有精准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你们应该完善研究之后进行。”
  “除此之外,我们日本汉方医学对于针灸也有研究,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你口中这样的效果。”
  “除此以外,我们很想知道,这一台手术是否是巧合!”
  “目前,我们卫生部的负责人要来中日友好医院参观,你们能否进行一次公正的手术直播,让我们看到你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罗启平听完之后,顿时笑了起来。
  “两位的问题,我一起回答吧。”
  “其实,你们的担忧,大可不必。”
  “之所以没有动物实验,是因为……人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这一项技术十分复杂,涉及到的针灸穴位和经络,不能完全适用于动物,所以没有动物实验!”
  “同样,汉方医学,其实……我不想做太多评价,毕竟陈南教授曾经就汉方医学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
  “他曾证明了汉方医学的发展方向错误。”
  “正如我之前说的那样,这一项技术,对于中医要求极高,你们汉方医学不能理解,其实我很好理解!”
  “也表示理解!”
  “同时,倍感遗憾!”
  站在二楼的陈南听见罗启平这一番话,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罗主任,平日里看起来还挺正儿八经的人,竟然这么损!
  “你们不能理解,我很理解,也表示理解,同时倍感遗憾!”
  哈哈哈!
  绝了!
  这家伙,真损啊。
  陈南实在是忍不住了。
  其实!
  不仅是陈南,就连台下的中国媒体记者和围观群众,听见这一番话之后,也忍不住哈哈哈的大声笑了起来。
  一个个笑的根本停不下来。
  “理解,理解!”
  “对,理解!”
  ……
  此时此刻,要知道,还有很多人在网络上观看直播。
  当大家听到罗启平的话之后,弹幕直接爆炸。
  各种弹幕和礼物,直接疯狂走起。
  没办法!
  绝了!
  但是……
  相比中文阅读理解满分的本国人,那些国外的记者们,虽然他们也是了解中文的,但是了解程度绝对有限。
  现在听见这样一番绕口的话,一个个大脑此时CPU过热,差点没有处理好这个信息。
  但是!
  日本这个记者,可是老汉语通了,听见罗启平的话,顿时怒不可遏。
  混蛋!
  八嘎!
  无耻!
  你礼貌吗?!
  可是,偏偏人家罗主任也没有说出一个脏话来啊?
  人家说的很有道理!
  你用什么反驳?
  但是,认真严肃且热心的罗主任,还是这个时候说话了。
  “不过,正如大家期待的那样。”
  “手术直播,我们会进行的。”
  “这个事情,我们也考虑过,只是……迟迟还没有想好时间罢了。”
  “既然日方的同志过来参观,那我们就直播一台手术也无所谓。”
  “不过,我在这里要给这位日本记者一个建议。”
  “我希望你们对汉方医学,以及对于中医学,最好当成两个学科来看待。”
  “要不然,我担心你们看完手术之后,会怀疑人生。”
  “好了,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谢谢!”
  罗启平说完之后,鞠躬离开。
  留下众人继续哈哈哈哈大笑。
  日本记者气的匆匆离开了。
  他实在是一分钟也儿不想待下去了。
  这个混蛋!
  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啊。
  好家伙……
  简直无语了。
  日本记者回去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写成了报道发给了总编。
  而总编看到之后,也很生气,把这一番言论如实汇报给了上级。
  而这一天的采访,也很快进入了准备参观中日友好医院的曰本卫生部,部长神山广介的耳中。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的神山广介自然是愤怒无比。
  思来想去之后,当即就找到了吉本家族的人。
  毕竟!
  上一次,吉益家族的事情让他就很生气。
  现在日本本土民众对于汉方药的认可程度甚至在逐步降低。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
  日本汉方药卖的最好的就是吉益家族以及其他汉方医药公司的。
  而中国本土出口到日本的中成药,基本没有多少市场。
  两者相比,基本上是95%的市场都是汉方药市场。
  可现在呢?!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中成药的销售比例和市场份额竟然在逐步提升。
  隐隐之间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十!
  看似和汉方药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
  他们显然是意识到了一件比较恐怖的事情。
  中成药的地位和市场认可度,在提升。
  这是一件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可偏偏,现在“古方派”在和陈南的交锋中,可以说是没有丝毫胜算。
  陈南甚至在“柳叶刀”等期刊上,对日本汉方医学手册进行了批评。
  虽然医学部和汉方医学研究所也出面解释。
  但是,民众的思想,绝非以前那么简单洗脑。
  甚至可以说,自我意识在觉醒。
  包括这一次,神山广介想要参观国内中日友好医院,也是为了进行一次宣传,提高本土影响力。
  可是,现在该怎么办?
  神山广介目前已经开始和“后世派”的吉本家族和其他人尝试沟通。
  让他们后世派取代古方派。
  而现在,得知吉本家族的吉本东野准备和陈南挑馆之后。
  神山广介当即决定,去见见吉本东野。
  希望可以促成这一次的挑馆。
  甚至!
  推动这一次挑馆的影响力。
  最后可以让陈南认输。
  这是最好的选择。
  ……
  而此时!
  陈南似乎已经忘掉了吉本东野。
  他现在很多事情都要忙。
  首先,两个月后,教材局那边给了消息,说耳鼻喉学可的编辑会议需要召开了,筹备进行书籍制作了。
  而这两个月!
  陈南却也在着手准备筹建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的康复科。
  ……


第405章 撕毁
  钱伟的案例,对于整个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而言,都是一次无比经典的案例。
  无论是从手术方面切入,还是后期的康复医疗。
  都值得去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更深层次的理论。
  医学,往往就是这样。
  从临床中来,而最终也要回到临床中去。
  而理论的价值,就是对于临床研究效果的分析和探索。
  这就是所谓的科学。
  也是现存科学的理论。
  对现存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剖析,然后对理论转化为生活中的东西。
  目前的科学,就是对现存已有的物质和现象进行解释和复制的过程。
  所以说,目前的科学,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
  当然了,这同样也是科学发展的过程。
  而临床医学,同样如此,需要一个经典的病理,然后总结,剖析、研究,从而得到可以复制的成功。
  会议室内。
  聚集了中日友好医院内部很多脊柱和神经领域的精英,而陈南,正在召开一次会议。
  没错!
  就是陈南牵头的会议。
  这是目前为止,陈南首次召开跨学科、跨病区,进行的一次会议。
  即便是罗启平、王亮、张晓丽等科主任或者病区主任此时都只能坐在下面。
  陈南看见人员到齐之后,说道:
  “这个会议召开的比较仓促,所以规模比较小,人数也不多。”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给予这一次研究足够的重视!”
  “钱伟的手术案例,让我们看到了针灸联合电生理监测手术的效果!”
  “而之后钱伟的康复案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模拟电生理刺激联合电针对脊髓与神经修复的效果。”
  “所以,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成立两个小组,分别建立单独的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首先,是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下指导手术。”
  “这个需要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来配合!”
  “脊柱外科,目前主要学科带头人是:罗启平主任,齐欢主任,孙海刚主任,以及王亮主任。”
  “如果要成立专项手术中心,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你们谁来负责?”
  “这个研究,显然不是仅仅局限于脊柱外科,因为我们后续可能还会继续深入研究,补全这一项技术,为外科手术,增加一道防护栏。”
  “比如,我们后续,完全是可以建设完成体系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对各种外科手术,包括且不限于甲状腺、心外科等……”
  “所以,我想要咨询一下几位主任,谁愿意担任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此话一出,顿时几个人都纷纷沉默了下来。
  毫无疑问!
  这个项目,绝对是可以拿到大奖的项目,甚至重要参与人员都能享受到其带来的福利。
  谁来做负责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好事儿。
  但是……
  这一刻,却没有人吭声。
  因为大家关系都很不错。
  论资历,肯定是罗启平,但是,论现代医学研究,得是齐欢,论急救肯定是王亮,论手术熟练度,当属孙海刚。
  四个人如何抉择,有些困难。
  而这边,罗启平犹豫一番,率先开口了。
  他知道,这些人都很尊重自己。
  而罗启平现在不是院士,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
  根本和院士无缘!
  大家都希望罗启平可以站出来。
  可是,越是如此,罗启平越要推辞,因为……院士对他而言,真的没有那么大的执念。
  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需要用院士来粉饰自己的身份。
  但是,罗启平不需要。
  这并不是说罗启平有多厉害,已经瞧不上院士了,恰恰相反,老罗对于名利,一直都很单薄。
  要不然,这么些年,也不会不争不抢,只做一个病区主任了。
  他和葛业荣是一批的,好几次领导问过葛业荣的意见,想不想朝着管理层发展,但都被罗启平拒绝了。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
  “我是一个医生,到了管理层,我就距离患者更远了!”
  “我的声望每提高一层,那就意味着我和患者的真实距离,也就越远。”
  “我很满意,也愿意在今后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当初罗启平两次拒绝领导的理由。
  而现在,罗启平同样准备拒绝。
  可就在这时候……罗启平刚准备说话呢,嘴巴都张开了……
  忽然齐欢开口了!
  他直接举手说道:“这个,我先说一句吧。”
  “我推荐一个人,那就是罗主任。”
  “他是我的老领导,无论是能力、资历、科研、临床,都是一把好手,我觉得,有罗主任带头,可以做好这个研究!”
  “毕竟,这一次的研究,正如陈主任说的那样,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技术。”
  齐欢的话,直接让大家都忍不住好奇侧目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