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是找一些速度型的肉食恐龙。
于闲当前能够提取的恐龙普遍速度不突出,甲龙、羽暴龙倾向于力量,擅攀鸟龙科的两位小家伙提供的加成又太低。
想做的事情好多,还得从当下开始努力。
稍稍休息,于闲继续开始写作。
入夜时分,完成一天训练的苏清歌带了个哈密瓜回来,双方没怎么交流,在几乎安静的环境里共处。
夜深了,她才回到对门的出租屋里。
日升月落,7月在不知不觉中往下旬推移。
啪嗒。
最后一个回车键敲下,于闲又完成了4篇论文。
发现长臂浑元龙化石并命名的第一篇,以及后续3篇附个相关研究方面的论文。
其实边角料还能再写2篇,和奇翼龙差不多。
伸了个懒腰,有了学术成果的于闲开始思考发表策略。
前一回没经验,这次绝不能再莫名其妙被吴千山那样的人使绊子。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又来!?”
蹦出营销号没什么好奇怪的,真正让人郁闷的是艰难写论文的时期它不说话,好家伙,咱这边差不多写完了,它开始吭声。
回想前字写奇翼龙论文的时候也这样,最重要的首次发表论文写完,营销号才送来《学霸文献库》。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有时电脑里会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文件夹,写着你看不懂的乱码名字,里头空空荡荡】
“嗯?”
听着小姐姐机械的读音、看着文字框表述的内容,于闲心中疑惑。。。
这段文字非常熟悉呀,和《学霸文献库》当时的表述一模一样。
【其实那是从世界线变动的位置漏过来的资料,虽然世界线变动了,但分叉出的路线还有碎片延续,也会有后续的资料更新】
于闲恍然大悟,这是《学霸文献库》的后续更新版。
相当于同步更新着《学霸文献库》相关的后续研究,是在“无魔鬼蛙”的因果关系上继续有后续研究。
那才是于闲眼中的“正常世界线”。
后续还能更新《学霸文献库》,肯定不能百分百直接拿过来用,毕竟历史演化因为魔鬼蛙的缘故出现了变动。
但正常世界线里头的鸟类演化,甚至一些食肉龙研究会比这边超前,至少正常世界线的化石比较多,不至于都给魔鬼蛙吃了。
“这么好的东西,要如何才能得到呢?”
看着被封在素材格子里的信息,于闲陷入沉思。
要求没有变化,还是“特殊的U盘”
前次是用词条编辑成“特殊的灵魂”,现在于闲手头上的词条是:失传、祭炼
凑不出特殊灵魂之类的描述,只能先把这条营销号内容封起来。
“铃铃铃。。。”
手机响起朴素的铃音,来电人是文致远。
“于闲同学,吴教授的论文在增刊的檀香大学学报上发表了。”
文致远本不应该提及这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只因于闲事先要求过,吴千山发表论文的时候告知一声。
“哦?我能去看学报吗?”
“行,学报公开发行的期刊,于闲同学可以到檀香大学的报刊亭购买。”
说这些话时,文致远心中忐忑。
他提前看过吴千山团队新发的论文,文字措辞当然不会抄袭于闲的文章,里头所提到的研究内容基本重叠。
先前吴千山质疑于闲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果自己在论文中公布的数据和于闲被推迟的稿件数据几乎一致。
文致远生怕于闲在买到学报后看得火冒三丈,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文教授放心,我没那么鲁莽。”
于闲激动并非收到打击和刺激失了智,而是想到马上可以狠狠教训道貌岸然的学术老流氓。
小半个月时间没出门,全靠外卖和苏清歌带食物撑着,今天于闲终于昂首挺胸走出户外,乘坐公交车抵达檀香大学。
找到报刊亭,檀香大学的学报月刊本该是厚实的一册,堪比杂志,现在更新的属于增刊,偏薄些,三十来页纸。
其中三张左右刊登了古生物学院的论文,内容关于奇翼龙化石研究的最新进展。
檀香大学拿到奇翼龙化石不假,可他们有个P的最新进展,无非是把于闲被刻意拖住的两篇论文内容统合统合,添油加醋,先发表出来。
免得成立了鸟类演化研究小组,好半天搞不出成果。
“那你就完了呀。”
于闲没打算和对方协商,直接举报学术剽窃。
吴千山的论文并未直接抄袭,所引用的数据也能证明是檀香大学研究所做出来的。
“剽窃”名号很难坐实,但学术不端是肯定的。
“觊觎我的劳动成果,总该留下污点作为代价。”
增刊檀香大学学报是吴千山的手笔,他是第一作者,后面还跟着两个不知道是研究生还是同事的作者。
跟着一起倒霉。
………………………………
第六十一章 举报剽窃
“什么?我被举报学术剽窃?”
课堂上,接到校长电话的吴千山暴跳如雷。
他刚跟学生描述,近期写出的奇翼龙化石论文对研究鸟类演化有多大的贡献。
课才上到一半,校长亲自打电话过来说这篇论文被举报学术剽窃。
吴千山脑中很快闪过一个愣头青的身影:于闲
臭小子!
想在学术点圈混,就应该尊师重道,就应该尊重前辈,这样以下犯上的行为在我们那个年代是要被赶出校园的!
“校长,我可没抄那小子的论文,且不说几乎没有文字重叠,他论文都还没发表呢。。。什么?!”
电话里传来消息,于闲那两篇论文已经发表,分别发表在《月阁城市报》、《古代趣闻》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期刊上。
档次较低的期刊不会被纳入在线文献数据库,吴千山团队也就没法通过查重发现线索。
即便未被在线数据库收录、即便期刊质量非常低,二者仍然是有正式资质的出版物,在上边公开的论文有效。
如此一来,事件变成:
檀香大学古生物学院赫赫有名的教授抄袭三流期刊论文,并在本校校刊发表。
这名头给传出去,吴千山虽然没到身败名裂的地步,但就像脸上给人拿毛笔画了个王八,很长一个周期没法擦掉。
“校长,先联系于闲那小子,我们私底下谈谈。”
“没得私底下谈,他不仅向檀香大学举报,还举报到了檀香市教学署。”
作为本市最为顶尖的学校,教学署当然不希望檀香大学传出丑闻,于是在处理之前先联络了校长。
“可恶的臭小子。”吴千山从教室匆匆离去的身影引得学生们热议。
“吴院长刚才说什么?他的论文涉嫌抄袭剽窃?”
“怎么可能肯定是诬告啊!”
“不对,大家看天仪国古生论坛!我们学校的校刊研究内容真的和另外两个期刊重叠了。”
“还有檀香市贴吧。。。”
做事做绝,于闲知道吴千山和檀香大学的力量不容小觑,如果只和学校、教学署举报,没准事件会被压下来。
那就干脆在全网引爆!
天仪国古生论坛的发帖审核相当严格,也是于闲最先着手操作的。
经过了复杂的实名制认证,并上传了先前对奇翼龙化石的学术研究成果,才得以把剽窃事件贴上去。
贴吧方面简单多了,谁还不是个爱吃瓜的水友啊。
《月阁城市报》、《古代趣闻》这些低端刊物反倒是普罗大众频繁接触的纸媒。
檀香大学学报抄袭剽窃到小报刊头上,这是何等的大西瓜。
贴吧老哥不需要懂抄袭剽窃的严格标准,只需要看看内容和时间。
《月阁城市报》、《古代趣闻》发表在前,内容方面还真的覆盖了檀香大学学报的研究范围,帖子一下被炒热,转载到其他平台。
于闲能做到的只有这些,后续传播全靠营销号,现实世界真真正正的营销号。
【震惊!檀香大学古生物学院的院长抄袭小报纸】
【堂堂檀香大学学术大牛,居然在论文里摘抄那~~~~~种期刊的文字】
【檀香大学校长和不可描述小报刊的关系曝光】
看着满天乱飞的标题越来越离谱,于闲只得对檀香大学校长表示同情。
这就叫以讹传讹,跟人家校长什么关系,只是吴千山教授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
当然,作为教师,最强的人脉并非周围同事,而是曾经教导出来的学生。
固然有被吴千山折磨到不想说话的学生,也有一部分人支持吴千山的学生。
在官方未定消息之前,学术圈较为倾向挺吴千山。
学者们看得比较透彻,双方的论文绝对鉴定不到剽窃标准。
吴千山团队有自己的想法,实验结果也确确实实出自檀香大学内部研究所。
顶多被定位到学术不端,身为知名教授,写论文的方法和本科生一样,查找现有论文东拼西凑,确实很没面子。
三天时间,于闲舒舒服服看着檀香市风起云涌的各种新闻,心情那叫一个畅快。
畅快之余不能松懈。
不管搞什么研究都得脚踏实地,即便有《学霸文献库》,于闲也得亲力亲为去调查。
这段时间除了继续写后续的长臂浑元龙论文外,于闲还对比了曾经被发现的、世界线变动后成为未知的那些恐龙。
想办法亲自去把它们挖出来,未来都是迈向学术高位的基石。
事件发酵后的第三天,檀香市教学署否认了吴千山学术剽窃一事,转而给了警告,警告治学需严谨、研究需端正。
明眼人看得清楚,教学署在给檀香大学面子,处分算轻的了。
吴千山私下动用权力把于闲本该发表的论文往后压,这事还没法算账呢。
毕竟于闲当时真的没经验,没有找个检验机构给论文中的数据背书,吴千山硬要说论文检测结果不可靠,并非完全不合理。
“希望学术界的臭老九经过此事能老实点,不要再在我面前捣乱。”
收到教学署的处理回执,于闲这些天也算悠哉悠哉出了口气,没打算继续追究,只想着发表长臂浑元龙论文前准备得更周全些。
于闲不追究,吴千山反倒闹腾起来。
教学署的处理过后没两天,一封邮件送到于闲手上。
拆开信纸里头是个函件,主标题为“檀香市古生物研究研讨会”,详细描述指向于奇翼龙化石。
大致意思是檀香大学获得了奇翼龙化石,邀请各方发表过相关论文的学者、对课题有兴趣的学者前来探讨。
整个世界上的奇翼龙化石就两份,一个在国外,一个在檀香大学。
檀香市以及附近城市除了于闲、吴千山团队,这么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几个学者发表过奇翼龙的论文。
看邀请函就知道是吴千山拉了一堆研究圈里的朋友,名为学术研讨会,其实是要和于闲对局。
他们一个个混迹学术圈多年,深谙答辩质疑手法,只要毫无背景的于闲在会上表露出缺漏,无疑会被放大,论文的写作能力也会被质疑,令舆论翻转。
最后吴千山是被泼污水的老教授,于闲是耍花样的不端学者。
受邀的学者之中,于闲被排在名单最前边。
这邀请函又既不按首字母、也不按姓氏笔画排序。
把于闲丢到比其他知名学者名字还要靠前的位置,相当于强行推于闲上高台,吴千山等人就等着看垮台。
………………………………
第六十二章 我也会摇人
“好家伙,搞学术还拉帮结派啊?”
于闲查了查受到邀请的一部分人,大多和吴千山有关联。
这次的研讨会有邀请记者参加,那么多学者总能从于闲的回答中找出破绽,质疑论文和化石并非于闲亲自所得。
增到了相关消息外露,之前的大瓜反转,于闲变成写小作文,诋毁知名学者的千古罪人,所有贴吧营销号的矛头都会转回来。
“摇人是吧?我也会!”
于闲想过邀请白关山,但很快打消念头。
倒斗界赫赫有名的白头雕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希望晚年过得闲适安定,没必要给他找麻烦,而且白关山的学术地位镇不住脚。
那么,就要有新的人脉站台。
学术研讨会安排在下周,有三天时间给于闲操作。
从网上查到天仪国国家博物馆编辑部的联系方式、邮箱,于闲直接将发现长臂浑元龙化石的论文投稿过去。
天仪国考古学、古生物学核心期刊中的顶流期刊,国家博物馆的《天仪博物》。
这可不是任何人能在里头搞小动作的。
于闲把论文发了过去,附上曾经发表的奇翼龙化石论文证明个人研究能力,还表明愿意将新发现的恐龙化石免费赠送给国家博物馆。
不要奖励与酬劳,直接将一个未知古生物化石送给国家博物馆!
这消息把编辑部收件的人员吓了一跳。
他下意识以为是恶作剧,又看到附加的文件。
“于闲。。。前阵子那个推动奇翼龙变为有效种的学者,一鸣惊人的家伙啊,这是要连着鸣?”
《天仪博物》编辑部可不管学者的学历和出身,研究成果详实可靠,足够轰动论文质量达标即可发表。
更重要的是学者于闲愿意将化石赠送给国家博物馆。。。
发出邮件,还未等对方做出反应,于闲联络了北府研究所的曲飞。
在月阁市化石坑,组长曲飞见识到于闲惊人的化石探知手法,双方互留的联系方式。
一通电话打出,于闲明确告知自己发现了新的恐龙物种在论文中命名长臂浑元龙。
化石捐给了国家图书馆之后,于闲愿意将已有的研究数据分享给北府研究所。
在于闲的首个描述论文发表后,北府研究所能领先其他人搞出新成果。
“于先生。。。”
曲飞的称呼一口气拔高了好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