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号成真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营销号成真了-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睡、醒来、太阴炼形、再睡一觉休息。

    两只翼龙同样成为羽暴龙的生化装备,已经完成组装。

    在操作界面查看羽暴龙的全貌,这只霸王龙超科的猛男头上顶着菊石、脑后有两对小鸡翅、背上覆盖着甲壳、尾巴带着尾锤。

    更新之后,羽暴龙腹部两侧多出雷神翼龙一对翅膀。

    死神翼龙只有单边翅膀,插在羽暴龙背后,跟鲨鱼鳍似的。

    “这是什么武器大师。。。”

    没办法,这些装备都得衔接在羽暴龙身上,于闲才能在激活时单独使用装备。

    进入寒疆高原深处时,于闲还挖了两个指头大的菊石,轻轻松松完成太阴炼形,塞到羽暴龙眼眶里。

    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不行,不行,不能再继续玩弄羽暴龙了。”

    太阴炼形三叶虫,趴在羽暴龙脑袋上。

    哈哈哈哈嗝er~——

    “咳咳。”

    摆正态度,于闲想起这还在墓区里呢,得先出去。

    想到狭窄通道隐藏着人类面容的毛脸怪物,于闲将甲龙的甲胄覆盖体表,尾锤随时出击。

    双手指尖探出指爪,已经不是擅攀鸟龙科的小鸡爪了。

    来自古神翼龙科,雷神翼龙的爪子。

    脱掉鞋袜放入包里,于闲的脚底覆盖甲龙的甲壳,增加摩擦力。

    太阴炼形的外放其实能覆盖到衣物外边,像须佐能乎那样。

    此时选择光脚攀爬,纯粹是为了加强触感,知道脚下的岩石状况如何。

    “预备,起!”

    蹭蹭蹭。。。

    半分钟时间,于闲上到十余米高的洞顶,再往前岩壁内凹,需要牢牢扣着岩石倒挂身子,操作难度相当大。

    离地这么高,下方又是尖刺、深洞,于闲没有半点畏惧,只是集中精神,背后衍生出巨大的龙头和骨架。

    羽暴龙,咬它!

    脊柱顶着龙头往前伸出五米,狠狠咬在岩体上,牙齿不仅贯穿腊质层,也咬穿了表面岩衣。

    接着就是擅攀鸟龙科的看家本领了。

    腊质光滑归光滑,硬度不及岩石,翼龙爪子抓进去就是几个洞,支撑着于闲迅速上攀。

    通道狭窄,手脚施展不开,又有利有弊。

    胸腔往前顶,P股往后翘,多多少少增加些摩擦力,形成第二重支撑。

    吱——

    攀爬到接近绳索断裂处的高度,啮齿类动物的尖利叫声传来。

    于闲心有所感,侧向掏出大锤。。。

    毛脸怪物身子往下一探,带着阴冷与丝丝黑烟游墙而下。

    丝丝缕缕的黑气唯有阴阳眼可视,说明那东西属于阴邪之物,和僵尸归一大类。

    抡起尾锤,于闲还用先前的粗糙手法随着夹缝投掷。

    毛脸怪物机敏得很,脸上凹陷着的大伤口尚在,岂会不吸取教训,身子向后一收,让过尾锤以极快的速度蹿下,利齿距离于闲的面门不到半米。

    “等的就是你过来!”

    尖刺自于闲掌心射出,从毛脸怪物口中扎入,贯穿后脑。

    这长长的骨刺来自死神翼龙,翅膀外沿的细长骨骼。

    脑子被贯穿,毛脸怪物还在挣扎,于闲转而召回甲龙尾锤,对着怪物脑门猛砸。

    污血飞溅,怪物的尸骸坠落,深深扎进利刺陷阱。

    “呼…”

    顺利爬出狭窄通道,于闲感受着体内的力量。

    以现在的强度,对上僵尸也能将其锤死!

    (这书被ju报了几次,大致是因为学者倒斗,所以搞得我这儿的剧情一脚急刹车。

    今后会想办法慢慢转合理下墓、下副本的,冷门扑街书不容易,各位英雄好汉高抬贵手。)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

第八十四章 学术因子

    从曝尸圣姑像脱身,于闲略感尴尬。

    居然真就这样出来了,还以为会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探墓旅程呢。

    现在只能在心中暗暗说声六绝户加油,我这边来给你们把风。

    把风的同时,闲来无事挖些化石,有六绝户帮忙顺便运回去,岂不美哉?

    于闲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乱响,手机也同时发出铃音。

    来电人是《天仪博物》的一位编辑。

    “对哦,9月了。”

    7月时,于闲将长臂浑元龙的化石捐给国家博物馆,顺便给《天仪博物》投稿了发现新古生物相关的描述论文。

    核心期刊往往发刊周期较长,尤其《天仪博物》,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和校对流程,期间于闲还修改过一次。

    接通电话,编辑兴高采烈表示祝贺。

    “于先生,论文成功发出去了,最先收到期刊的组织完全没有对您的研究发现表示质疑。”

    各大高校、知名研究所往往能拿到期刊的第一手资料。

    虽然他们看不到长臂浑元龙化石,但论文中的各项检测数据已经替换为国家博物馆及相关研究所证实,闹乌龙的可能性很小。

    “没什么(呼呼风声),我今后还会更加努力(呼呼风声),挖掘更多的化石推进古生物研究(呼呼风声)。”

    “呃,于先生,您在什么地方啊?风好大…”

    “我…我在野外勘探化石呢。”于闲脸不红气不喘,理所当然回应,“希望这趟也能有收获。”

    “不愧是于先生,发现新的古生物物种后,马不停蹄又去田野调查了。”

    编辑表示佩服,并说明《天仪博物》的主编也希望今后能多多合作。

    “十分荣幸。”

    《天仪博物》是天仪国顶级期刊,影响力相当强,允许学者将论文翻译多国语言印发至海外,能跟他们达成合作关系,于闲今后的路会好走许多。

    “对了,我想跟你们打听一些事情。”

    “于先生尽管说。”

    “成立一个古生物方面的研究所,具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于闲只知道团队中必须有成果丰硕的学者以及大笔启动资金,情报太过抽象,目标不够清晰。

    听电话里的于先生有此一问,编辑部马上猜到于闲想要自己组建研究所。

    “余先生是要跟人合作组成研究所吗?上报审批的起步资金和相关设备不多,总计花销两千万b差不多。”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投入两千万b真的不算多,可这只是个基础的标准,要求研究所有最基础的化石检验分析以及储存能力。

    启动资金数额方面好说,难办的是需要有学者。

    作为牵头人的学者学术因子合计需要超过300分。

    “学术因子?我只知道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国际通行的期刊质量评定标准,以两年为统计周期,发表数量和聘用转载的数量计算,得出个分数。

    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游戏、动漫角色的战斗力。

    《天仪博物》的影响因子在26左右

    《历史钩沉》影响因子21

    《檀香大学学报》影响因子10左右

    几乎所有正式班型的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包括白墨那边的《古代趣闻》,它的影响因子估计0。01…

    今天编辑部说起,于闲方才知道有学术因子这么个事情。

    毕竟三流院校大多数学生这辈子只写过一片毕业论文,那都不算发期刊,根本不存在因子一说。

    “怎么获得学术因子?”

    “必须发表有效论文,或者发明创造等成果。”

    只是发缝合怪模式的洗稿文章不记入学术因子。

    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发表后,综合考虑对应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内容对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前沿性等因素,综合判断一次学术因子。

    期刊的影响因子两年为周期计算,所以每年分数都会调整;

    学术因子是学者个人的,一直累加,像购物积分一样。

    “想成立新研究所的话,最低要求是核心领队学术因子合计超过300。”

    “如果是单人开办研究所呢?”

    “单人。。。”

    编辑还真极少听说单人开设研究所的情况,往往是教授大牛跳出来单飞,不存在学术因子不足的问题。

    向同事问了一圈,编辑才回复于闲。

    “于先生,单人开设研究所,要求学术因子200。”

    “这样啊。。。”

    于闲今天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对200分还挺抽象的。

    “刚才的计算方式太复杂了,你直接说我发现长臂浑元龙的论文值多少分?”

    “即时得分是11。3,根据对后续研究的影响还会调整。”

    “那还挺难的。。。”

    发现长臂浑元龙的论文后期可能会上调几分,于闲还在《历史钩沉》上发了关于这个化石论文,分数就比首发描述的低很多。

    想要凑200分。。。岂不是得发现十多个新物种?

    或者大量较低的学术因子累积凑上200分。

    要求确实严格,官方给出成立研究所的门槛相当高,大多数学者都是累积个几年,十几年才能达标。

    于闲却已经在思考自己能直接拉出多少个新物种了。

    死神翼龙算一个、原始祖鸟算一个。。。现在所在的寒雪高原可能还会存在未知恐龙。

    最后,于闲询问了当前累积的学术因子。

    从奇翼龙到长臂浑元龙,总计学术因子24。6,已经完成八分之一的要求了。

    200学术因子拿下开研究所的资质,能开个最低档次的研究机构,这就够了,于闲能放开手脚起飞。

    结束通话,于闲当即开始本次寒疆高原挖掘规划。

    面对200点的学术因子要求,必须认真起来,不认真不行!

    于闲掌握的恐龙化石情报很多,但是现阶段能用上的很少。

    像世界上第二副食肉牛龙化石、宝贵的羽暴龙化石、不为人所知的原始祖鸟化石都还埋着。

    死神翼龙、玫瑰马普龙等一个月估计才能转运到檀香市。

    能拿出来直接写文章的,只有存在苗家别墅里的玩具翼龙。

    现阶段古生物圈子还不知道玩具翼龙的翼展多少,只有个头骨化石公开,于闲手中的化石重要性还不错。

    也只是不错的地步,和长臂浑元龙没法比。

    “寒疆高原…还有什么变成未知生物的恐龙?”
………………………………

第八十五章 去吧,菊石兽

    长臂浑元龙的论文发出后,于闲特地在闲暇时间对比《学霸文献库》和现有资料,判断哪些恐龙变成未知物种。

    《学霸文献库》更新后还未进行这类操作。

    寒疆高原这荒郊野地的,最好能拿个笔记本电脑,方便查资料和写作。

    六绝户下墓,花上半个月、一个月很正常,绝对不能把这么一大段时间浪费掉。

    打定主意,于闲将物资留在圣姑石像附近的灌木中,特地返回寒雪市,花钱买了大量物资,外加一个新的笔记本电脑。

    手机本月开个200b的无限流量包,方便在荒山野地发WiFi热点查资料。

    往返寒雪市一趟,待于闲重新回到山崖附近已过三天。

    因为没有下墓的必要,于闲得以动用太阴炼形把食肉牛龙炼化掉。

    顺便回到墓区里,朝下多放了一根安全绳。

    白墨几乎不可能原路返回,但万一回来了,多根绳子也好接他上来。

    做足万全准备,于闲搭起大号帐篷,支起便携桌椅,将买到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地面铺开。

    高原上日照强烈、少有降雨,太阳能资源丰富。

    只打算给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充电的话,太阳能电池板足矣。

    连上手机发射的网络热点,于闲翻看着和寒疆高原相关的古生物文献。

    和记忆中差不多,高原上几乎没有发现像样的恐龙化石,或者说条件恶劣,少有科考队上来大面积勘探。

    而高原下方出土了相当多的恐龙蛋化石。

    大名鼎鼎的窃蛋龙也在这儿被发现,俗称偷蛋龙。

    寒疆高原北面有个被许多科考队来回探查过的化石地层组,上个世纪有一支国外考察队前来科考,目的是找到人类祖先相关的线索。

    他们没找到猿人相关的线索,反倒发现大量的恐龙蛋化石。

    那儿居住着许多原角龙,大大小小的碎蛋化石中有一具明显不属于原角龙的骨架,被认定为是来偷吃恐龙蛋的。

    所以有了窃蛋龙的称号。

    其实这是个误会,后续有科考队证实那只恐龙不是来偷蛋的,相关的恐龙蛋都是它生的。

    所以“窃蛋龙”其实是个很冤枉的称号,它是个好妈妈,一直守护着宝宝,最终一起变成化石。

    已经命名的恐龙没法改名,所以到今天为止,窃蛋龙还叫窃蛋龙。

    可是,于闲查阅文献时并未看到那篇窃蛋龙是好妈妈的论文…

    论文应该在于闲出生那年发表,世界线变动后,古生物圈子里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窃蛋龙的误会。

    也是魔鬼蛙的锅…

    天仪国存在霸王龙超科的成员,也就存在魔鬼蛙。

    鸟翼类恐龙、羽暴龙都因为魔鬼蛙的出现被压制,窃蛋龙这种一两米长的家伙哪里打得过。

    而且窃蛋龙出现在白垩纪,魔鬼蛙已经快演化到能吃君王霸王龙的级别了。

    如果于闲能在寒疆高原发现证据,也就是那颗含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证明里头是窃蛋龙宝宝,学术因子绝不会太低。

    动手!

    合上笔记本电脑,于闲开始动用古代图谱、寻龙图谱扩大搜索范围。

    先把附近确认一遍,实在没有收获就得考虑往寒疆高原北边去。

    安下的营地附近没那么好的事,于闲发现的第一个指向标直接指引往峡谷深处。

    “古代图谱的指向标,不是恐龙,是其他古生物…”

    于闲心中有着判断,挖到更为古老的生物化石也不错不错。

    可当顺着掩体爬到危险的悬崖边,于闲发现自己又倒腾出了一个菊石…

    这个其实个头还挺大,跟个菠萝似的。

    化石完整度70%

    来寒疆高原已经发现过两个菊石了,由于个头比较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