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号成真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营销号成真了-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水友们留下祝福后关机睡觉,隔天醒来于闲还在挖掘,直播是连续不间断的,观看人员也分布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时区。

    他们只要相互间发弹幕问一问,就知道于闲真的在洞窟中挖掘了一通宵。

    算上昨天的开采,于闲近乎24小时处于化石勘探工作中。

    一时间弹幕道歉铺满整个屏幕,水友们不会因为于闲刻苦努力就觉得傅海涛不好,但至少不敢再对于闲的化石发掘能力提出质疑。

    又是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于闲带着一身污渍在直播间面前摆摆手,意思是实在累得够呛没法说话,改天再跟大家做总结。

    看着满屏的慰问与感谢,于闲内心无比膨胀。

    我真是太帅了!

    装了个大X!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艹!

    明明是春风得意的时刻,营销号硬是跳出来破坏气氛。

    更要命的是,两个素材格子是满的。

    其一是地块那儿产生法宝、其二是三角龙迫害霸王龙。

    当前营销号消息没地方放!

    没办法,直接解封法宝消息,反正那块地还没有“屋主人”,不存在法宝生成。

    腾出格子,赶紧把新的消息封进去,直播还在继续。。。

    “各位水友,我先遛了,累死了。”

    至于石英洞窟更深处的葬火龙,真的得换个时间再来挖掘,否则直播效果就会从优秀变成离谱。

    弹幕纷纷表示理解,没有人敢强求于闲做个漂亮的收尾。

    关机,下播。

    “喔————”

    石英洞窟内都是圣姑山风景区的自己人,他们知道这场宣传战斗打出了漂亮的胜利。

    至于《古代趣闻》那些人,早就被担架抬出去了…

    本就是三流杂志的三流编辑部,白墨只说有大新闻能够更进一步抬升杂志的地位,两名摄影师和一名记者急匆匆赶来。

    他们哪里想得到面对这一通宵的采访与拍摄,做的功课根本不够,后续跟傻子似的待在洞窟里。

    尴尬加神情紧张再加上闷热,硬生生在10月份的寒疆高原中暑了。

    既然安排上镜头,《古代趣闻》派来的记者很漂亮,是个水灵的女生,带着精致的妆容和职业服装,结果跟病号似的给抬走了。

    最后的结果只能说一句实在太惨了…

    “于先生,您快去休息吧。”

    肖旭日也连着三十来个小时没合眼,他顶多是在旁边组织组织人手,挖掘工作帮不上忙,有时还能轮班出去吃饭、透透气。

    唯有于闲是扎扎实实全程呆在石英洞窟里。

    “行,我得回去修整一下。”

    身体得到强化,此时的于闲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疲惫,但忙活了三十多小时,该休息也是要休息的。

    圣姑山风景区的管理者们很好奇,石英洞窟深处最后的恐龙化石该如何安排直播。

    好奇归好奇没有一个人敢多问,赶紧派园区内的游览车把于闲送回小楼休息。

    一觉舒舒服服睡到隔天上午,于闲才将洗衣机里甩干的衣物晾在小楼阳台。

    肚子咕咕闹腾着。

    前两天兢兢业业在石英洞窟里直播,吃得很随便,下次直播前的空档期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换上干净的衣服,前往住宿区餐厅。

    生意欠佳,圣姑山风景区住宿服务早已停止,餐厅平时用作员工食堂,于闲前些天大多在里边用餐。

    “于先生!”

    “于先生,您可休息得还好?”

    “不要这么激动。”于闲对围在面前的工作人员摆摆手,“我休息得很好,状态满满当当,现在有些饿。”

    “我们马上给于先生另炒好吃的!”

    “别别别!现成的菜品就行!我刚睡醒,早餐吃不了太多!”

    好不容易将别太多客套的意思传达出去,于闲在靠窗子的餐桌边坐下,等服务员送餐来。

    对面桌也有个食客,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穿着松垮运动服,一头长发凌乱披散,满是呆毛,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尴尬。

    她的打扮和举止明显不是圣姑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和本地人的形体容貌有差距。

    于闲越看越觉得眼熟…

    对方此时急急忙忙将凌乱的头发捋了两下,站起身凑近。

    “于先生,很荣幸跟您合作。”

    “哦…哦!你是《古代趣闻》的那个记者。”

    “嗯。”女生又不好意思地拉了拉头发,“对,抱歉早晨起来没有打扮,急匆匆就来吃饭了。”

    “别这么客套,毕竟你们昨天累得够呛。”

    女生是《古代趣闻》的一个编辑,许缘缘。

    编辑部实在没有记者,反正挑个漂亮的妹子上镜头,就把她给派来了。

    前天还是个妆容精致活蹦乱跳的小姑娘,两天折腾下来,再看简直病美人。

    “坐吧,也辛苦你了。”于闲指着桌对面的椅子,“另外两个摄影小哥呢?”

    “估计起不来吧,高原反应严重,偶尔要吸氧的,今天能正常吃东西都算谢天谢地了。”

    “你身体挺不错,比普通的人厉害。”

    于闲可没有因为对方是漂亮姑娘就奉承,实话实说而已。

    《古代趣闻》来人忙碌一两天中暑昏迷起不来,并非他们身体底子差,得考虑圣姑山风景区特殊性。

    寒疆高原,平均海拔三千米,圣姑山风景区海拔更高。

    高度每上升一千米,含氧量大约下降10%,意味着此地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檀香市的六成多,足以引起无相关生活经验的人产生高原反应。

    采访队突然到氧气不足的环境中,下飞机休整一晚上,隔天直接开始石英洞窟内的通宵拍摄。

    确实难顶。

    “于先生才厉害。”

    许缘缘竖起大拇指,“我听说你是檀香市居民,也没怎么在高原生活过,前两天高强度工作后,今天还气色还挺好…以前受过专业训练吗?或者是运动员?”

    “古生物学者嘛,总会像穿山甲一样挖来挖去,习惯就好…你呢?”于闲反问对方。

    “我啊…我以前真的是职业运动员,花样滑冰项目,在檀香大学读书时拿过名次呢。”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脑震荡

    “原来你住在我以前那个出租屋啊。”

    深入一交流,于闲和许缘缘发现巧合。

    就在今年,许缘缘从檀香大学毕业,因为花样滑冰方面出不了成绩。

    继续下去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于是干脆退出体育竞技,在家乡找了个和文学专业相关的编辑岗位。

    苏清歌带于闲看出租屋时,提及对面一位同样是体育生的学姐放弃体育竞技,腾出了个空房间,说的便是许缘缘。

    “苏清歌…她确实还在坚持。”

    “是啊,我以前从来没看花样滑冰类的比赛,只知道她拿过全国大赛第四名,然后受了伤…”

    于闲稍稍思索,“好像是小腿和脚踝骨折吧,严重影响了后续发挥,一两年没有成绩,现在苏清歌在冲击明年的全国运动会。”

    “小腿…脚踝?”许缘缘面色不解,“她最严重的伤应该是脑袋啊,挺严重的脑震荡,要是撞击再强些,极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啊?”

    这下换到于闲错愕了,从没听苏清歌说过撞到脑子。

    恰好此时服务生将菜品端上,许缘缘借着吃饭的功夫大致介绍了过程。

    两年前的全国运动会,许缘缘在外围赛被淘汰。

    苏清歌进入决赛。

    共计十名从各个区域杀出来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依次表演短节目、自由滑,计算最终得分决定排名。

    短节目大约2分半的曲目,完成比赛方要求的固定动作,考验基本功,苏清歌表现得不错;

    自由滑曲目4分钟左右,自由发挥空间较大,不仅对表现力和功底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体能也是相当大的挑战。

    “苏清歌在自由滑上失误了,后外点冰三周跳,落地时跌倒,跌得非常重。不巧跳跃位置靠近场地边缘,摔倒后脑袋磕到护栏。”

    “听着都疼。”

    “可不是嘛,刚好是自由滑曲目的最后一个跳跃动作,跳完就能谢幕了,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许缘缘和苏清歌都是檀香市选手,当即随同教练组将她送到医院。

    脚踝骨折固然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但脑震荡更加致命,决定着苏清歌今后能否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最后的治疗结果可谓奇迹,在医院躺了三个月的苏清歌痊愈出院静养,渐渐回归校园生活,只不过花样滑冰方面的练习几乎停滞了一年。

    “我还真没了解这么全面。”于闲回忆着当年的情况。

    有听说叔叔阿姨从村里赶到市区,在病房陪护苏清歌。

    亲朋好友家中出现病人时,最好别太快前去探望,那是陪护人员忙到飞起的时期,几乎没空休息,全程焦头烂额,探望等于打扰。

    因此于闲得知苏清歌伤情好转,才去过两次医院。

    除了感觉她有点失魂落魄,没听叔叔阿姨和苏清歌本人提及脑袋受伤的事。

    “也难怪,你去探望的时候,她头上的外伤早该好了,看不出来。”

    “是啊。”

    直到现在于闲也很奇怪,为什么苏清歌谈及脚踝旧伤,却没有说到脑震荡的事情。

    “许缘缘。”

    “嗯?”

    “以你的专业运动员眼光,你觉得今年的苏清歌有希望吗?”

    “对于什么事的希望?”许缘缘停下筷子,“她的话,全运会加上运气顶天拿第三差不多,冠军想都别想。”

    “这么直接?”

    “当然,体育竞技是非常残酷的事情,面对全国乃至国际级别的挑战,有时候越刻苦训练,越会发现天赋上的天壤之别。”

    许缘缘用筷子的末端指了指自己,“我就是明显看出无论多么努力,永远只是那些天才的背景板。”

    并非丧气话,无数花样滑冰前辈的经验摆在面前,教练也清楚,职业选手训练强度差不多,天赋异禀的好苗子自然会比普通人强。

    在许缘缘和教练组看来,苏清歌若是恢复巅峰期顶多拿全国前三。

    “其实也是非常棒的成绩了,可惜她离巅峰期差得远。”

    “诶?我听说她的身体状况恢复的不错呀。”

    “对,我也看过她最近的比赛。”

    许缘缘拿出手机,切了些比赛录像的画面,“脚上暗伤对她的影响还在,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她的艺术表现力,她的舞蹈缺了灵魂。”

    这种评判太过专业,在外人看来应该称之为舞蹈没有感染力,没有发挥对应曲目的魅力,不够引人入胜。

    “太空洞了。”

    许缘缘最后给出这样一个评价,反倒让于闲有点感触。

    “对,前一两个月和苏清歌接触时,总觉得她的存在感很低。”

    苏清歌很美,可总觉得不生动、很单薄。

    对比面前头发凌乱的许缘缘,于闲作为男生,仍然不可避免留意到她较好的身材曲线与身体比例,想到许缘缘好好打扮会相当撩人。

    苏清歌前段时间来来去去,在于闲的出租屋里呆了半个月,完全不会让人产生半点欲望与遐想。

    不知该说美得太纯粹,还是美得太空洞。

    “哎。”许缘缘一声叹息,“我也不知道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可能脑袋的伤势留下了什么后遗症吧。”

    在这种前提下,假设苏清歌非常非常努力,且运气很好,脚踝旧伤没有复发,应该能凭借基本功和技巧进入全运会。

    可是只有艺术表现力没有跟上,舞蹈莫得灵魂,拿第三都堪忧。

    事情有点棘手,于闲当然希望好朋友圆梦,又偏偏帮不上忙。

    餐桌对面,许缘缘漂亮的眼睛眨巴。

    身为曾经的职业运动员,她很清楚一些伤病主要靠自己,于闲没必要为了这种事情头疼。

    “于闲啊。”

    “怎么了?”

    “其实我已经把新闻稿和关键照片编辑出来了,有些地方需要你用专业知识指点一下。”

    于闲听得出许缘缘是在将困顿无果的话题撇开,也就笑着顺话题往下。

    “行啊,希望你能写出漂亮的稿子,让编辑部给你加薪。”

    “哎,不想那么远的事情。”

    许缘缘用餐巾纸擦着嘴,“我现在最期待的是赶紧写完稿子,离开寒疆高原,身体还是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啊。”

    “啥?你还想马上离开?”

    “怎…怎么?化石挖完了,还有我什么事吗?”

    “谁说挖完了。”于闲指着窗外,“石英洞窟更深处还有其他化石呢…哎!你别晕倒啊,好歹以前是职业运动员!喂!”
………………………………

儿童节上架

    明天上架,前期成绩勉勉强强吧,我写的还是和推荐位上的其他火书有差距,今后继续努力,慢慢提升吧。

    说一下后续写作路线的调整。部分书友反馈不必要写太多盗墓情节。。。但这部分真的很重要,墓区里存在化石和秘术,也是

    “别人盗墓我考古”的主基调之一。我会尽可能进行调整,把这部分写得有趣些,减少冗长划水,也多添加其他有趣的玩法。

    大致这样,有啥意见友好沟通,万分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我尽可能提升写作水准,希望能往推荐位上的火书水平靠。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异世界的利刃

    “于先生,你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石英洞窟外边,安保人员看着前来的于闲,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明明于先生昨天才累到趴下,今天中午又来石英洞窟了。

    “没事,今天不直播,我就看看情况。”

    剑龙化石经过扫描,具体数据结合其他剑龙在电脑中模拟出人体修复模型,发送给专业机构制造模具。

    过段时间就能和原角龙一起在圣姑山风景区展出。

    得让昨天干了一通宵的工作人员休息几天,改日再和肖旭日商量葬火龙的挖掘直播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