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猎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金融猎手- 第6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集团,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只有真正融入这个庞大的国家经济体。”
  “能够不断反哺它,不断促进它的壮大、它的发展,那么……它才会继续纵容、继续扶持我们的壮大、我们的发展。”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双赢。”
  “投资者与企业如此,企业与企业如此,企业与政府、与国家,也如此。”
  劳切尔听完了郭琨泽的一番话,沉默了一阵,依然无法完全理解,在他所在的西方,资本、企业,就只有实现极致的利润这一个追求。
  其它的……都不重要,或者说,都是可以屈居这一个前提条件之下的。
  当然……就算他不理解,在整个集团董事会大部分董事都已同意的情况下,他的意见,也都丝毫不重要。
  “郭总把我想说的话,基本都说完了。”苏越微笑地道,“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若想让集团在国内的根基,越来越深厚,能够更深的扎入国家经济体深处,让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同国家经济体连成一片,那这些事,就是必须要做的。”
  “企业的发展与责任,必须同时跟进。”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最舒适的空间里,伸展拳脚,更好地发挥我们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时代进步、改善民众生活的伟大目标。”
  “这是集团的最终追求,也是未来发展……唯一的道路。”
  说到此处,苏越再度看了看众人,接着道:“既然大家对华锋钢铁项目的投资,没有异议,那改天,杨总就让市场投资项目部,派出谈判小组,同长陵市方面,进行谈判接触吧,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下一个议题。”
  “关于集团适不适合承接国家资本投资项目的问题,各位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这其间利弊,非常明显。”杨立国说道,“一旦我们这么做了,以后我们所有的对外投资项目,境外监管方和被投资方,都会怀疑这是动机不纯,会直接引来监管方的加强监管和被投资方的反感、以及抵触情绪。”
  “这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对外投资和发展。”
  “当然……好处是我们成为了国家资本对外投资的输出平台,国内的监管,对我们会相对宽松,国内的利益诉求,也相对能够容易获取。”
  “简直言之,这是咱们在用前期开拓的海外市场,来换取国内市场的空间和发展。”
  “我认为我们‘添越资本’集团,不能直接成为国家资本对外投资的输出平台,成为国家资本对外投资的代名词。”
  “适当保持一些距离,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
  苏越听完了杨立国的话,微微颔首,然后目光一转,看向郭琨泽,问道:“郭总,你认为呢?如何选择,更为妥当。”
  “我同意杨总说的。”郭琨泽坚定地说道。
  苏越微有诧异,继续问道:“观点呢?也是一样吗?”
  郭琨泽想了想,说道:“我们华国,国资历年来,多次海外并购,为何总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就算少数的成功案例,也不过是买来一堆别人不要的资产,弥补不了国内产业、行业上的任何技术缺陷和资源缺陷。”
  “这是因为大国之间的博弈行为,致使人家对我们产生了强烈的防备心理。”
  “国资一旦出手,目标大,人家想得也多。”
  “只要所购资产,人家觉得还有一点可用价值,那么……除非以高出市场很多的溢价收购,不然别人就不会卖。”
  “而我们作为民营企业,而且是华国、境外资本合资企业,参与全球市场投资。”
  “那就不会有国资出手时的各种顾虑,以及强大阻力。”
  “所以……我认为,保持一定距离,才是我们与国资机构,彼此双赢的局面,至少目标没那么大,在某些投资上,不会遭到全方位的封锁。”
  “我不太赞成郭总你的说法。”聂远征目光如炬,突然开口道,“随着我华国国力的崛起,对外的各种重要领域投资限制、封锁,肯定会越来越严厉,这并不会因为你们是民营资本,就有什么不同的待遇,毕竟……不管怎么掩饰、隐藏,现如今的‘添越资本’集团身上,‘华资机构’四字,已经烙进了全球各系资本集团的骨子里。”
  “除了既得利益的少数盟友,其它资本集团……不会再让我们占到任何的好处。”
第930章 未来的路(三)
  “这个时候,不管是我们‘添越资本’集团自发性的境外投资、并购,还是与国资机构联合,在外部情况对我们已经转变的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
  “多年以来的全球金融格局……”
  “话语权,一直是掌握在华尔街为首的资本集团,以及欧洲各系资本巨头手里。”
  “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在汇市上的接连收割,已经刺痛了它们,之后迎来的……也必然是来自于这些机构的联合压制。”
  “可以遇见,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切投资行为,只要它们能够插上手,就绝不会放过。”
  “换言之,我们的对手们,绝不会让我们再继续安稳扩张,进一步壮大。”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国际市场投资,对于我们‘添越资本’集团来说,不管我们是否与国资联合,都将比以前,崎岖很多。”
  “而国内市场……”
  “我们以前的关注度,并不够,开拓程度,也不够,这一块,我认为是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
  “将‘添越资本’集团,深度绑定在国家资本对外投资的宏观战略上,作为国资机构对外投资、并购的一个平台窗口,我认为是利远大于弊,是可以考虑的。”
  苏越听完了聂远征的话,沉思了片刻,没有立即发表看法。
  而是转眼看向顾云汐、劳切尔、沈小雅等人,问道:“你们认为呢?是更偏向于杨总、郭总的观点,还是聂总的观点?”
  顾云汐想了想,说道:”国资机构,想通过我们,打开对外投资的通道,不过是看中了我们近两年,通过各种投资、市场操作,在国际市场上,积累的投资者信誉,以及盟友关系网,还有就是业务根基建立下,对国际投资市场的熟悉和规则理解。”
  “这些东西……”
  “是我们通过一步步的业务发展,以及吞下雷曼兄弟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国资机构想要利用这些,达成对外的一些业务投资和项目并购,我们可以帮忙,但并不一定要全权代理它们,以它们的名义进行。”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对接业务部,专门承接这种国内资本对外投资、并购的顾问业务。”
  “这样就可以利用我们在外打下的根基,全力地帮助它们,使国内资本大胆地走出去,使企业、行业,能够在这种对外投资中,取长补短。”
  “如果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在国资机构一切的对外投资、并购中,只是一个中介机构。”
  “那就不会引起投资标的,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在态度上的转变。”
  “往常……国内企业、资本,对外投资,往往失败,那是不了解国际市场的实际规则,是所寻找的投资顾问机构,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华资企业’、‘华资机构’。”
  “现在,我们集团,能够作为‘华资’出海的投资顾问机构。”
  “那就算是符合了大家对我们的预期,也契合了国家在金融战略上的发展方向。”
  “正如聂总所说一样,随着我国国力的崛起,以后……在关键领域的项目并购,其限制条件,肯定会越来越多。”
  “所以……留给我们‘华资’,大肆扩张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
  “按照这种方式,应该才是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在国家经济发展、宏观金融战略中,能发挥出最大作用的办法。”
  “我赞同顾总说的。”劳切尔沉思了一会,就着顾云汐的话说道,“企业是企业,国家资本投资,是国家资本投资,两者无论投资形式,还是谈判规则,完全不一样,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更不能混为一谈。”
  “国家资本的对外投资,更多的……是站在宏观层面上的一种经济外交方式。”
  “而企业……”
  “是在市场监管规则下的,为了企业发展前景,为了股东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而自发性的投资、并购行为。”
  “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不懂各位为何非要以国家资本投资的方式和眼光,来看待集团的投资业务发展。”
  “当然……承接‘华资出海’相关的投资顾问业务,使集团的业务,向更多元化发展,这我不反对,也觉得正当其时。”
  “在我的理解中,现如今的华国。”
  “其经济活力,与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太像了。”
  “国力蒸蒸日上,华币显著对外币升值,金融限制,不断开放,无论资本流入华国,还是华国资本流出,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预见,都将十分活跃。”
  ”这是内外双向扩张的绝佳良机。”
  “咱们集团若是快速发展对内、对外的投资顾问业务,相信会迅速在全球站稳脚跟,获得极为快速的成长。”
  “是啊!”听到这里,杨立国的眼睛,也迅速亮了起来,“劳切尔先生说得太好了,现如今……我们‘添越资本’集团,在这方面,可谓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比其它国内资本机构,我们是最适应和最了解国际市场的。”
  “而对比其它境外资本机构,我们却又是最了解国内投资市场的。”
  “无论是国内资本出海投资、并购,还是国外资本集团、企业,想要进入国内投资,我们都是最合适的投资顾问机构。”
  华国,在当前的全球宏观经济中,已是经济发展最良好,潜力最大的大国。
  以此为纽带,利用集团几年扩张之中,建立的全球市场根基,发展投资顾问业务,其前景,非常广阔。
  苏越微微一愣,也没想到……
  关于集团在未来战略发展侧重点上的讨论,会骤然间,引申出一项前景看上去非常不错的新业务出来。
  “投资顾问业务……”
  苏越轻轻低语了一句,说道:“倒是一条非常适合我们的路子。”
  郭琨泽想了想,也微笑地颔首道:“是这样,通过这项业务为纽带,就可以完美的衔接国内一切资本对外输出,以及境外资本对内投资的要求了,既符合我们集团的根本利益诉求,也符合国家机构对我们的要求,以及相关需求。”
  “既如此……”苏越停顿了一会,说道,“那就趁着这次董事会,再决议一件事吧!”
  “我提议在集团现有业务部门中,成立一个关于资本投资、业务并购、企业跨国兼并重组……为业务范畴的核心部门,用来对接国内资本出海,以及境外信任我们的资本对内投资的顾问、操盘业务,把我们现有的资源,完美的利用起来。”
  “同意!”
  “同意!”
  “同意……”
  众人纷纷赞同,毕竟这是对集团发展,对股东利益,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而且还完美解决了他们当前所面对的一些难题。
  在最终决议通过之后,董事会便散了。
  紧接着,苏越让会议秘书、工作助理,以及行政部、法务部,就今天的会议内容,拟出了一份文件。
  然后,第二天,他便带着这份文件,北上燕京,再次会见易钢。
  以及对方所提及的几位领导。
  经过双方会谈之后,领导们同意了苏越的提议,关于国资机构、央企、国企对外投资、项目并购的一些国家不太好直接出面谈判的事项,皆交由‘添越资本’集团进行谈判、操盘,促进相关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至此……
  ‘添越资本’集团,正式成为国家经济、金融对外发展的投资顾问,兼实际操盘者。
  搞定领导们,替‘添越资本’集团打开新的道路之后,苏越返回宁州,开始督促杨立国所主管的市场投资业务部,加快国内华锋钢铁的项目行进,以及日本投资项目的行进。
  正如众人在董事会上讨论的那样。
  随着华国综合国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于许多行业领域的封锁,会越来越严峻。
  留给苏越大肆布局未来的时间,并不多。
  在国内、国外投资项目同时全速跟进,集团账上数百亿资金,如同流水一样,流入新增的各大投资项目之时。
  5月24日,‘添越资本’集团全球投资顾问业务部成立,顾云汐兼任业务部总裁。
  也在这一日,与远东银行进行兼并重组的深发展银行,在停牌几达一年时间之下,改名为‘华发展’,正式复牌交易。
  携带着远东银行在日元投资之中,收获巨额利润的利好。
  华发展一经复牌,便一字涨停,市值达到9700多亿,仅次于华商、华建,超过了华农、华银,成为国内第三大银行。
  “疯狂,真是疯狂……明天华发展,就突破万亿市值了。”
  “一跃成为国内前十,甚至是前五的巨头企业啊,这还只是‘添越资本’集团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中,其中一项的银行业务主体,若是‘添越资本’集团三大核心业务,全部打包上市的话,该是一个怎样的估值?那真是无法想象了吧!”
  面对着复牌之后,华发展的表现,市场投资者,纷纷惊叹不已。
  ”那至少得三万亿市值了吧?超过当前股市两大巨头华商银行和华国石油,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不过‘添越资本’集团应该不会整体上市,毕竟它又不需要融资,整体上市,对它只有坏处,而没有任何好处。”
  “苏总在‘添越资本’集团的持股比例,好像很高吧?”
  “以他的持股比例计算,其个人财富,堪称恐怖啊,恐怕……当前富豪排行榜上的首富,也不太够看。”
  “不需要疑问,是根本不够看。”
  “单以华发展的市值计算,兼并重组,增发股份之后,’添越资本‘集团,当前依然占据着华发展银行78。7%的股份,属于绝对控股股东,跟财政部控股华国石油的比例,有得一拼。”
  “然后大致估算一下苏总在’添越资本‘集团的股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