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平凡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平凡岁月-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那位师傅教的方法,把电源打开,频率调好,天线给拔出来,随后收音机就传来滋滋滋的声音。
    王满银把收音机的天线换了个方向,里面立马传出了响亮的声音,“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干爹,它响了,它有声音了!”大海在一旁拍手叫道,觉得收音机好神奇。
    兰花也从灶房里探出个脑袋,听着这悦耳的歌声,嘴里也跟着哼着,两个小家伙也享受的摇头晃脑。
    王满银把声音调小一点儿,然后换了几个频率,有刘兰芳和单田芳的评书,里面讲着白眉毛的徐,还有样板戏。
    除此之外,当然就是各种思想宣传,政策宣读,算得上是一个了解国家大事的好方法。
    王满银调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调到最开始的频率,听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窑洞里瞬间就热闹起来,兰花做菜也更有劲了,嘴里一遍遍的哼着。
    夕阳隐入山头,余晖染的红霞一片,清凉晚风轻轻吹拂大地,天色逐渐变得黑麻麻一片。
    吃过晚饭,王满银把收音机放到院子的石桌上,把煤油灯放在旁边,听着刘兰芳的评书。
    离得近的陈东河一家和谭磊两人听到声音,当即过来串门,一起坐在宽阔的院子里,吹着晚风,听着收音机。
    “满银,我说你们今天去县城干啥,原来是提收音机去了,好家伙,自行车有了,现在收音机也买了,窑洞还箍的这么漂亮,简直要羡慕死个人。”
    陈东河吃着石桌上的花生,砸吧着嘴说道,一旁的谭磊也是连连点头,羡慕的目光落在收音机和新窑洞上。
    哪怕是他在黄原的家里面也没有收音机,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就算有钱,也得不到收音机票。
    王满银笑着摇摇头,“东河叔,你瞒的了别人可瞒不了我,你要是想箍窑洞还箍不下来?”
    陈东河摆摆手,“箍不下来,箍不下来,我家有个求的积蓄。”
    王满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小远当兵也有半年多了吧,写的有信回来没?”
    陈东河点点头,脸上带着欣慰,“这臭小子还算没有给我丢脸,居然坚持下来了,听说好像还在一个演习中当了标兵。”
    “你当初还说叫他走了就不要回来。”胡月华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男人家的事儿你懂个求。”
    胡月华难得理会这嘴硬的狗男人,看着兰花好奇问道:“兰花,你这绣的是个甚?”
    “对啊,兰花姐,我看了好一阵了,也没看出来你绣的是个啥。”
    兰花把手里的红布展示出来,上面用绿色的线绣了一点儿轮廓,不知道绣的是什么东西。
    “没绣个甚,就是给收音机做个罩子,不用的时候就给盖上,免得落灰了。”兰花轻轻说道,继续手里的活计。
    她准备绣一对鸳鸯,这是她最拿手的图案。
    “你这是娶新娘子回家,还得给准备个红盖头。”胡月华开着玩笑说道。
    “可不就是新娘子嘛,一个收音机,不知道能换多少个新娘子回来了。”邓丽萍羡慕说道。
    兰花姐这日子过的也太红火了,住着新房子,没事儿的时候听一听收音机,出行有三轮车,吃喝不愁,哪怕她以前在城里也没见过这么舒坦的日子。
    今晚没有月亮,夜色浓的像是被墨泼过一样,陈东河他们待了不少时间,煤油灯都添了一次煤油,手表上的时针都快指到十点了,他们这才起身回家。
    晚风变大,外面变得冷飕飕的,王满银一家回到窑洞,开始烧水烫脚。
    今天在县城泡了澡,倒是不用再洗澡了,洗个脚足够。
    第二天是星期一,一个周的工作再次开始。
    王满银来到学校,把上午的两节课上完,大课间的时候把黄秋生叫到了办公室里面进行了表扬。
    “秋生,做的相当不错,科任老师这两天都给我反映了,上课的时候几乎没有睡觉走神的同学,大家举手积极,思考认真,学习状态相当不错。”
    黄秋生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的笑了两声,“老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说了,您本来就是为了我们好。”
    王满银从办公桌底下拿出一个崭新篮球递给他,“呐,这是上次答应给你们的奖励,我特意到县城的百货商店买的。”
    “等以后大课间的时候,带着班上的同学去操场锻炼锻炼,别整天待在教室里面。”
    黄秋生一愣,连忙摆手拒绝,“老师我不能要,怎么可以花您的钱,我们几个以后上体育课借学校的就可以了。”
    王满银不由分说的把篮球塞到他的怀里,“一个男人家别这么磨磨唧唧的,一个篮球也不值什么钱,以后好好学习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
    说着摆摆手,让他赶紧回教室。
    黄秋生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什么,抱着篮球回到教室,立马宣布了王老师给他们班买了一个篮球的消息。
    这一下,初一一班的同学立马像是开水一样沸腾起来,纷纷激动起来,说着王满银的好话,包括那些女生。
    毕竟学校的娱乐项目少的可怜,篮球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这些女生哪怕不去打,也喜欢在一旁观看。
    而王满银自己斥资给他们买了一个篮球,使得他们内心充满无限感激。。。。。。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少平和兰香的羡慕
    结束一天轻松悠闲的教学工作,下午学生放学的时候,王满银拿着自己的茶杯朝学校外面走去。
    来到车棚,骑着三轮车,和看门大爷打了一个招呼,便来到食堂公社的大门。
    兰花和徐慧怀里抱着孩子已经在等着了,除此之外,手上还提的有豆腐,这是今晚的主菜。
    兰花得到《中华食谱》也有不少时间了,学到了很多关于豆腐的做法,什么麻婆豆腐,烙豆腐,酸菜豆腐鱼,豆腐丸子等等。
    所以干脆买了不少豆腐,作为招待客人的主菜,另一方面也是练一练手,以后好招待上面来视察工作的领导。
    王满银载着两人回到家,大海也刚刚到家,正在鸡圈里捡鸡蛋。
    王满银把松川松泽两个小家伙放进婴儿床里,刚才在路上他们就已经睡着了,似乎一坐车就喜欢睡觉。
    兰花和许慧则栓着围裙,来到灶房开始准备晚上的吃食,两个人在食堂也磨炼出了默契,虽然今晚弄的豆腐花样很多,却井井有条,看起来赏心悦目。
    王满银也没闲着,主要帮他们烧火,中途也把两条鱼从外面的水缸里捉出来剥腮去鳞处理好。
    不一会儿,少平和兰香过来了,刚跨进院子就大喊道:“大海,大海,我们来了。”
    大海正在院子的石桌上做作业,看到他俩上门,当即做出一个小主人的姿态,让他们坐在石墩上,自己去给他们倒水。
    “你们作业做完了?”大海拿来两杯茶,随口问道。
    少平和兰香齐齐摇头,“还没嘞,不过我们带过来了,正好一起做,你今晚的作业是啥,多不多?”
    大海摇摇头,指了一下石桌,“不多,就抄两遍古诗,还有十多道数学题,马上就要做完了。”
    “真好。”少平羡慕道,“我们学校的老师总是喜欢给人布置一大堆作业,每天都得做好久。”
    说着,他抬头问道:“大海,你这双鞋是在哪里买的,可真好看。”
    大海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白色的帆布鞋,咧嘴一笑,“这是我昨天去县城,干爹干妈给我买的嘞,穿起来可舒服。”
    此话一出,少平和兰香立马露出羡慕的眼神,他们还没去过县城哩,至今还不知道县城到底长什么样子。
    更别说穿帆布鞋了,虽然这一年来他们家的生活条件迅速变好,但也没到去买衣服鞋子来穿的地步。
    身上穿的衣服是少安从鸽子市里拿回来的布料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对于学校里的其他娃娃,已经相当不错了,至少衣服裤子没有补丁,而且布料摸起来也很结实。
    但是大海穿的都是在百货商店买的工人衣服,看起来完全就是个城里学生,款式什么的也是最新的,妥妥的一个帅小伙。
    穿的鞋更不用说了,少平兰香穿的最多的就是布鞋,大海当然也有布鞋,但也有帆布鞋和黄胶鞋,把少平和兰香羡慕的不行。
    不过,两人只是单纯的羡慕罢了,没有多的想法,毕竟两人的秉性一向上乘,对于拥有现在的日子已经相当满足了。
    想起以前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就不禁打了个激灵。
    他们这辈子,再也不要过那种恓惶的日子了!
    “大海,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兰香问道,这已经不知道是她第几次问了,每次得知大海去逛县城了,她总要问一遍。
    大海坐回石墩,清了一下嗓子,一边做作业一边说起自己昨天在县城的经历。
    少平和兰香津津有味的听着,当得知大海家买了一台新的收音机的时候,震惊的目瞪口呆,赶忙要大海带他们去看看传说中的收音机。
    大海则是不依,板着脸认真道:“干爹说了,想要听收音机必须得把作业给做完,而且还得认真做,我们先把作业做完好不好?”
    少平和兰香迅速点头,三人立马埋头做作业,他们都是聪明孩子,在班上的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这些作业自然也难不倒他们,三下五除二就给搞完了。
    “大海,现在我们可以去看收音机了吧?”少平问道。
    大海摇摇头,拿起自己的作业朝灶房走,“我还得让干爹检查一下嘞。”
    说着,来到灶房,找到正在烧火的王满银,把作业递过去,“干爹,我做完了。”
    王满银拍了拍手,把作业接过来看了看,古诗抄写没什么看头,主要是那十多道数学题。
    其中有两道数学题是自己另外给他布置的,已经达到了初一年级的水准。
    大海在数学上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既然如此,王满银当然要好好培养,平时会给他开小灶。
    扫了一眼,他点点头,“不错,都做对了,去玩吧。”
    大海嘿嘿一笑,把作业收了起来,正想去找少平和兰香的时候,发现他俩也把作业拿给了干爹检查。
    王满银好笑的接过作业,认真的看了起来,指出了两处因为马虎犯的错误。
    “谢谢姐夫,对了姐夫,你上次说可以让我来看书。。。。。。”少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王满银指了指堂屋,“书都在那儿的书架上,想看啥自己去拿,拿不到的用板凳垫着。”
    少平答应一声,不过今天显然没时间去看书,跟着大海来到堂屋,第一眼就看见桌子上一块鲜艳的红布盖着什么东西。
    这红布上面还有刺绣,不过还没绣完,隐约可以看出是一队鸳鸯,应该是姐姐绣的。
    大海掀开红布,学着干爹的样子把电源打开,天线拔出来,调整频率,收音机里面立刻就传出咿咿呀呀的评书声。
    再换一个频道,就是“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的经典歌曲。
    “有声音了,有声音了。”少平和兰香兴奋喊到,摇头晃脑的听着这首歌。
    “对了大海,这个收音机花了多少钱?”少平随口问了一句。
    “嗯。。。。。。好像是一百八十八块。”大海仰着下巴思考了一下说道。
    “啧。。。。。。”
    少平和兰香砸吧了一下嘴,这么大一笔钱,对他们这个岁数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数字。。。。。。


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音机和豆腐
    傍晚的时候,山林间突然涌来一阵浓雾,将几个村子笼罩起来,叫人看不真切里面的模样。
    晚风轻动,凉意与浓雾相随,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细蒙蒙的雨丝,春雨滋润着古老的黄土地。
    少安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孙玉厚老汉一左一右朝家里走去。
    “少安,回去了啊,今晚吃的是个甚。”
    “少安,我明天要去米家镇吃个席,怕是出不了山了,给你说一声。”
    “队长,今天辛苦了啊,咱一队的地锄的可比二队的好多了,我看今年的收成绝对比二队多。”
    一路上,一队的人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对少安相当亲切,但转过身就暗暗骂了一声孙阎王。
    少安尽管很疲惫,但还是强打着精神和他们回话,不管他们背地里怎么说,表面上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自己被骂孙阎王,骂就骂吧,等到秋收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说自己的好话了。
    当周围的人少了一些,少安也忍不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当这个队长虽然说出去威风,但真的累死个人。
    地里的重活累活自己得抢着干,不然田家疙捞那些人肯定要说闲话,另外每天督促这些人出山也是门苦差事,安排地里的活更是不好干。
    仔细想一想,当个队长除了每天能有满工分,得个好名声外,简直没有任何好处。
    他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一股凉风袭来,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看着黑麻麻的小路,此刻只想回家大睡特睡。
    孙玉厚叼着烟枪,随手把他头上的泥土给拍掉,淡淡道:“晚上回去好好泡个脚,一天也够累的。”
    少安随意点点头,看了看周围没有人,便抽出一根香烟点燃,还给旁边的老父亲递了一根。
    孙玉厚摇摇头,“你抽,你那个劲太小,还是旱烟抽着解乏。”
    少安也不强求,一路摸黑回到院子,家里冷冷清清的毫无烟火气息。
    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姐夫家新买了个收音机,今天晚上请吃饭,少平和兰香估计一放学就赶过去了。
    “少安,哥,你们去满银家了没?”这时,穿着一身破烂工人装的孙玉亭拉着两个女儿走了进来。
    孙玉亭还是那副瘦骨嶙峋的样子,头上戴着一个灰色的工人帽子,披着没有纽扣的灰色工人衣服,这身衣裳是太原钢厂的工作服。
    不过比之前有进步的是,外套里面有一件崭新的汗衫,脚上也有一双干净的布鞋。
    这汗衫是新买的,布鞋也是贺凤英才纳好的,他一直都舍不得穿,直到今天才穿了出来。
    为此,他昨天还特地把帽子洗干净,今天好好洗了一个脸一个脚,浑身收拾的干干净净,精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