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赚了一百块钱吧。”王满银随口回道,他实在困的受不了,还好鸽子市是每五天开一次,要是天天这么搞,谁受得了啊。
兰花眼睛瞪的老大,一百块钱,她大脑一时间都宕机了,不敢相信,到底是什么生意,一个晚上就能挣到一百块钱。
但紧接着,她就听王满银补充道:“不过我们还没分钱,等下次鸽子市开张才会分钱,你先不要慌,这些白面和玉米面都是我买回来的,没花几个钱,你放心。”
“你做事,我不管。”兰花兴奋的说道,她内心里满是骄傲。
自家男人果然是个做大事的!
但转头她就看见满面疲惫的王满银,心里不由自主闪过一丝心疼,他白天不仅要出山挣工分,晚上还要忙活这么大一个晚上。
虽然挣的确实很多,但是也是真的累。
她不再打扰王满银,来到装着玉米面的陶瓷缸,拿出三个鸡蛋,做了一碗蛋花汤,炒了一盘鸡蛋,然后又用白面做了一大碗面条。
至于自己,把昨天剩下的几个玉米面馍馍将就着这碗蛋花汤就可以了。
她可不觉得自己吃的差了,放眼其他人家,哪里有像她这么幸福的女子,天天吃白面和玉米面不说,还不用做什么体力活,收拾一下家里就可以了。
做完面条,她来到炕边,亲热说道:“满银,满银,吃面了,你吃了再睡会儿吧。”
王满银睁开带着血丝的双眼,对着兰花一笑,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早上刷牙了吗?”
兰花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王满银立即噘起了嘴。
兰花给了他一个大白眼,但还是俯身亲了他一下,不料王满银却一个翻身将她压在床上,手上还相当不老实。
早晨的男人。。。。。。
不过王满银和兰花只是亲热片刻就结束了,并没有发生大战,还有正经事要做呢,当然,大战也是正经事。
起来看到自己的一大碗面条,又看了看兰花碗里的玉米面馍馍,无奈叹气一声,把面条放在八仙桌中间,当成一盘菜来吃。
自己也拿起玉米面馍馍,混着着蛋花汤,炒鸡蛋,面条就吃了起来。
别说,其实玉米馍馍并不难吃,难吃的是高粱面馍馍,那放在以前是给猪吃的东西。
王满银一边吃一边说道:“兰花,我昨晚带了两斤糖精回来,就放在碗柜里,以后你蒸馍馍的时候,放点儿进去呗。”
虽然白面馍馍嚼久了以后会有麦芽甜味,但要是加了糖精的话,自然更好吃。
当然,一次加一点儿就好,多了的话吃了对身体可不好,还容易发胖。
兰花笑着点点头,心中有些无奈,自家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不会过日子,什么都想吃好的,穿好的。
不过她心里面也不怎么在乎,她觉得有本事的男人,就应该吃好的穿好的。
兰花给他倒了一碗蛋花汤,说道:“满银,那残次布我想先给你扯一身衣裳,然后再做一床被套。”
“你也得扯,以后我们每年每个人都要扯三套衣服,夏秋冬各一套。”王满银头也不抬的回道。
“行,只要你有布,我就能扯出来。”兰花笑着说道,心情通透无比。
“满银,吃完饭你就再去睡会儿,我去挑水吧,你太累了。”转过头来,兰花又心疼说道。
王满银轻轻敲了一下她光洁的额头,“要是别人看见你挑水,会怎么想我,说我一个大男人,不会心疼自家媳妇儿。”
“你管别人怎么说,我就乐意。”
“得了吧,吃了饭你把碗刷了,挑水还是我去。。。。。。”
第三十四章 少安到来
今天天气不错,浓雾将罐子村笼罩起来,路边树叶青草上弥漫上一层白霜,一片红色出现在东方,显然是一个艳阳天。
吃了早饭,王满银吹着口哨,肩上挑着水桶,后面跟着黑仔,朝最近的一口水井走去。
“黑仔,别去,快跟上。”
小狗崽长的很快,几天过去,身子大了一圈,毛发更是旺盛,像是披了一层绸缎一样。
黑仔显然相当好动,看到什么都想去弄一弄,不一会儿一双爪子就搞的脏兮兮,漂亮的毛发也沾满露水。
“汪。。。。。。”
黑仔发出一声清脆的狗叫,瞬间超过王满银,在前方的路边伸脚撒了一泡尿,这声狗叫也像是捅了狗窝一样,此起彼伏的狗叫声在村子四面八方响起,罐子村瞬间就热闹起来。
“哈哈,王老师来挑水啊。”路过一个院子,一个庄稼汉笑着打招呼。
村子里面传消息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现在整个罐子村,几乎都知道王满银即将担任村里新的老师。
人们对此看法自然是不同的,一部分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谁教不是教,反正也没指望孩子学出个什么名堂,会认个字完求。
另一部分人自然是感觉好笑,居然让一个二溜子来教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是要把村里的娃娃们教成二溜子吗?!
这部分人也是持反对态度的一部分人。
不过他们也就在背后说说罢了,毕竟前几天才承了王满银的情,一家有了几斤猪肉。
当然,自然也有支持的,这部分就是和王满银来往比较密切的,知道王满银是个有真本事,有见识的人,这部分人大多集中在一队,他们都见过王满银读报纸。
和那个庄稼汉简单的聊了几句,一路上和认识的人都打了招呼,罐子村在这些吆喝声中更显热闹。
死气沉沉的冬天,好像终于要过去,罐子村即将迎来蕴含无限生机的春天。
王满银将家里的两口水缸装满,扛起锄头,就朝八角山上走去,路上还遇到了李栋梁,这家伙嘴里正哼着小曲呢。
李栋梁没有什么爱好,就是爱这么吼上两嗓子,各种信天游都会唱,见人也热情。
这一看见王满银,就笑着说道:“满银,这以后可就是老师了,我家娃娃就交给你了,您好好教育,不听话就打!”
王满银笑着递上一根烟上去,“可不敢随便打孩子,娃娃们肯定都听话来着嘞。”
两人说着来到那座木棚屋,待人到的差不多了,王满银就拿着报纸开始读,不知道是不是众人的错觉,觉得他还真有老师的那份样儿。
读完报纸,队长王中天走过来,递上一根烟,说道:“满银,以后几天就别出工了,好好准备准备,没几天可就开学了,正好你结婚后也没休假,现在一起给休了。”
王满银点点头,随口问道:“中天哥,那教材什么时候给我们发?”
王中天一愣,“什么教材?”
“就是娃娃们学习的课本啊。”
王中天好笑的摇摇头,“哪儿有什么教材,自从两年前,就没有过教材了,都是拿大队上的报纸去教。”
他顿了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不仅是小学,听说初中都没有教材,只有高中才有地区发的油印教材。”
“唉,这个世道,算了,我们也不多说,上面叫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吧。”
“所以啊满银,你在学校里还是要上点儿心,虽然没有教材,但好歹还是要教学娃娃们识字算数。”
王满银点点头,“这必须的。”
又是一天的体力活干完,在太阳刚刚堪堪落山的时候,王满银照例去找了一捆柴火扛着回家。
找柴火的时候,自然也留意有没有什么好东西,结果是显然的,别说野味了,野菜都很难找到。
而且周围也没有个湖什么的,不见一条鱼,东拉河里面别说鱼了,连个泥鳅都瞧不见。
回到家,将柴火放在院子的一座木棚屋里,进了窑洞就开始洗手。
趁着温度还没下降,他让兰花给自己烧了一锅热水,准备好好的洗个澡。
穿越过来这么多天了,他都没洗过澡,实在是难受的不行。
当然,也是现在洗澡不方便,窑洞里面可没有厕所,要洗澡只能在外面洗,所以很多人整个冬天都不会洗澡。
王满银洗了澡,顿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虽然没有洗发水沐浴露什么的,但至少有一块皂角,这是前身留下的。
洗了澡,兰花也做好晚饭,中午剩下的白白胖胖的白面馍馍,一个炖烂了的猪蹄,还有一盘腌菜,就这么简简单单。
因为洗了澡的原因,吃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两人正吃着饭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出现在院子外面,“姐,姐夫,你们在家吧。”
两人抬头对视一眼,兰花大声回道:“在,在家呢。”
说着,就下炕穿上布鞋走了出去,王满银紧随其后。
来人是高高壮壮的少安,他看着几天不见脸就白白净净的兰花,心里感慨万千。
苦命的一家人,总算是有一个人过上好日子了。
“少安,你咋来了,吃饭了没,快进来一起吃两口。”兰花高兴说道。
“不不不。”少安连忙摆手,“我早吃了,过来找姐夫说个事儿,姐,你这咋变得这么白净了?”
兰花脸上笑容更甚,“满银给我买了一瓶雪花膏,我天天擦脸,能不白净吗?”
“少安啊,进来说话,一起喝两口,兰花你去再炒盘鸡蛋,我去拿酒。”王满银出来插嘴道。
兰花连忙答应,转身就进窑洞忙活。
“诶不不不,我真吃过了姐夫,姐你也别忙活,鸡蛋那么金贵,可不敢给我糟蹋了。”
少安连忙阻止,王满银却是已经拉着他的手进了窑洞,然后强迫他脱了鞋上了炕床。
少安拘谨的上了炕床,还把脚底拍了好几遍,生怕弄脏了干净的被子,然后打量着宽敞的窑洞,心里不由得点点头。
随后他看着八仙桌上的白面馍馍和猪蹄,顿时大吃一惊。
不年不节,哪儿有人吃这么好的。。。。。。
第三十五章 借钱买猪
“姐夫,我带来了两个老南瓜,平日天气冷了可以煮碗汤喝。”少安指了指门口旁的两个大黄南瓜,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一抹坚毅,身上隐隐间还散发出一股悍性。
“那太好了。”王满银一拍大腿,“不瞒你说少安,我还就喜欢吃南瓜,来,喝酒喝酒。”
说着,王满银就给他倒上满满一杯酒。
少安示意少倒一些,然后迟疑说道:“姐夫,你们这吃的也太好了吧,我们双水村也只有福堂叔敢每天都吃白面馍馍。”
王满银自嘲的笑了笑,端起酒杯和他碰了碰,“你姐夫啊,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你姐也拦不住,只能将就我。”
少安和他碰了碰,看着他递过来的白面馍馍,摇摇头,“我就不吃了姐夫,我常年吃惯了黑摸摸,要是吃了这白馍馍,可不敢把五脏庙给惯坏了。”
“你这说的是甚话,来家里馍馍都不给吃一个?”王满银直接将馍馍塞到他手里,然后还把一半猪蹄放到他碗里。
还好,家里有三个饭碗,不然但凡多一个人来,都没人家一口吃食。
少安推辞一下,也就坦然接受,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矫揉造作的人,况且他觉得王满银也不是外人,吃了就吃了。
两家人,就应该亲一些,以后光景红火起来了,他也可以帮衬回去。
他孙少安,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年轻小伙子,闯劲十足!
孙少安接过王满银给的香烟,点上抽了一口,问道:“姐夫,听说你当上村里的老师了?”
王满银点点头,“对,是当上了。”
“那是个好营生,不仅全年满工分,而且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补贴,我姐啊,确实跟对人了。”
王满银摇头笑了笑,“也就能养活自己,想要再多箍几孔窑洞,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以后孩子们不能全部挤在一孔窑洞里吧?”
“孩子的事儿还早,反正比我们的光景可要好的太多了。”少安感慨,他们家的光景才是一个烂包。
王满银心中一动,看着这个小舅子坚毅的面庞,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要不,把他也拉进鸽子市里去?
昨晚晚上忙活的时候他就感觉人手不够,而且自己亲自入场的话,不仅累,而且风险还大。
根据原著来看,孙少安也是个敢拼敢闯的,对于那些束缚人手脚的政策并不是很看重,日后更是搞出了一个红火的大砖厂。
他应该不会反对自己搞鸽子市,更加不会去告密。
而且有少安替自己管着鸽子市,自己也放心,不用亲自下场。
“姐夫,姐夫,你想啥呢?”孙少安举着酒杯,疑惑问道。
“是啊满银,人少安问你话呢,怎个不回答?”兰花端着一盘炒鸡蛋上来,附和道。
王满银回过神来,问道:“怎么了?”
“姐夫,是这,你看你们家里宽裕不,我想借个几块钱去买头猪崽,你不知道,我们家每年开春都要东拼西凑买上这么一头猪崽,过年的时候一卖,量盐买油的钱全落在这头猪身上。”
少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王满银皱了皱眉头,“几块钱怕是买不到猪崽。”
“是不够,一头猪崽少说也得十块钱,但是哪有人家愿意一下借出十块钱的,几块钱就够。”
王满银笑了笑,转头说道:“兰花,去拿十五快钱出来。”
兰花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就去打开碗柜后面的暗格。
虽然之前王满银拿了大部分钱去做鸽子市的起始资金,但是暗格里面还剩下了三十块钱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等下次鸽子市分红,他们家又会重新变得宽裕起来,而且会越来越有钱,所以兰花也不心疼这十五块钱。
“这,姐夫,唉,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少安惭愧说道,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借钱,但家里实在是没有。
毕竟前年他二爸回来,闹腾着要娶媳妇儿,他爸就借了一河滩的账,给他风风光光娶了一个媳妇儿,还让出了祖传的窑洞,但也因此,光景更落魄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满银夹了一筷子鸡蛋放在嘴里,突然想起自己空间里还有三头野猪崽,等下次鸽子市就给处理了。
少安拿到钱,心里也踏实许久,喝酒也更加豪迈,嘴里吃着白面馍馍,偶尔来上一口炒鸡蛋,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一天的疲累也都尽数散去。
喝了一杯酒,王满银脸色倒还正常,孙少安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