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兰花的小办公室,少安已经在里面坐着呢,正逗弄着松川松泽。
“姐夫,二爸也来了,快坐。”少安看见孙玉亭,当即拿出一个板凳。
孙玉亭点点头,一边打量着办公室的环境,一边坐在板凳上。
“你姐和妈呢?”王满银倒了一杯开水放在孙玉亭旁边的桌子上,随口对少安问道。
“还在忙活呢,今天上面来了不少领导,我们粮站也被检查了一遍,上面的领导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干得好嘞。”少安略带得意的说道。
王满银好奇的哦了一声,调侃道:“那咱们的孙队长啥时候能提干部?”
少安现在虽然是个副组长,但还谈不上是个干部,起码也得在粮站当个正儿八经的组长,还得入个谠员。
少安抱起松川,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这事儿谁说的准的,这些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入谠申请书已经写好了,先把谠给入了再说。”
“有谠员这层身份,什么事都好做许多,我还叫根民给我当介绍人嘞,入谠应该不是个问题。”
这时,少安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姐夫,你这条件应该也可以入谠吧,你咋不当个谠员?”
孙玉亭附和道,略带得意道:“就是啊满银,我也觉得你该去写个入谠申请书,你别看二爸衣服穷酸样,正所谓越穷越光荣,我当初在太原钢厂就是谠员了嘞。”
王满银呵呵笑了一声,摇摇头,“算了,这事儿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在他心目中,谠员自然是高尚的,一心为着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当谠员的,王满银自认他的精神境界还不够,所以还是不去玷污这神圣的两个字。
少安和孙玉亭也没多劝,三人随意的聊天,在孙玉亭的主动引导下,大多数都是聊鸽子市的事情。
他加入鸽子市不久,对一切都很好奇。
当然,他们说话的声音都比较小,不时还看一下外面有没有人。
“二爸,你也来了,正好今天中午吃猪肉炖粉条子,还有干煸兔肉,好吃着嘞。”兰花端着两个饭盒进来,看到孙玉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热情招呼道。
紧跟其后的许慧也拿着两个饭盒,一个是今天大锅菜的土豆丝,一个是白菜汤,白菜汤上面还漂着辣子油,看起来相当有食欲。
“玉亭来了,少安你再去多拿一副碗快,馒头在锅里呢,一起端过来。”许慧温和道。
少安点点头,将怀里的侄儿递给王满银走出去拿碗快和馒头。
孙玉亭咽了一口口水,不可思议道:“你们在公社吃的这么好,不能够吧。”
兰花轻笑一声,“也不是天天都吃这么好,这不是今天上面有领导来检查工作嘛,小灶弄的比较多。”
“再说快过年了,猪肉也不缺,兔子更是不少,今年套的兔子公社也收了不少。”
孙玉亭点点头,接过少安拿过来的碗快,众人便大快朵颐起来。
“对了,说到猪肉这个事,我看啥时候我家的黑猪也可以杀了,到时候你们都过来吃饭啊,今年我留两块好的猪肉做来吃。”
孙玉亭嘴里塞着馒头,含湖不清的说道。
有了鸽子市的收入,孙玉亭在吃食上也慢慢放开,不然按照以往,这头猪的大部分猪肉都要卖掉,自己只舍得吃一下猪下水。
众人点头答应下来,少安也和许慧商量家里的猪羊啥时候杀掉,今年得过一个红火年。
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南铁匠的经历
第二天。
风和日丽,大地虽然依旧银装素裹,但空中却是万里无云,看来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兰花,你要去米家镇不?”王满银吃着烙好的南瓜饼,喝着疙瘩汤问道。
兰花摇摇头,“你去拉煤炭,我去干甚,拖家带口的都是累赘,大海还在睡觉?”
王满银点点头,“让他睡,反正放假也没事儿干,小孩子瞌睡多。”
吃饱以后,兰花去收拾桌子和灶台,将疙瘩汤和南瓜饼房子啊锅里热着,等会儿大海起来了就可以直接吃。
王满银穿戴好军大衣和羊毛毡帽,用报纸包了两条酸鱼,往车斗里塞了两张帆布,骑着三轮车便朝米家镇驶去。
路过王家庄的时候,正好遇到几个王家庄的族人要去米家镇。
虽然这几个族人的关系并不似与他与王宏山他们的关系那么亲近,但顺手之劳,喊他们坐上车斗,载他们一起去米家镇赶集。
久违的太阳从东方苒苒升起,洒下一大片白光,照耀在地面的积雪上,反射出阵阵白光。
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叽叽喳喳的飞舞,不时站在电线上摇晃,或是在地面寻找吃食。
土公路上的积雪被人们踩的脏兮兮的,来往众人戴着羊肚子毛巾或者毡帽,双手缩进衣袖里,嘴里叼着旱烟吞云吐雾。
王满银来到米家镇,这里一如既往的热闹,比起冷清的石圪节,完全是另一幅模样。
“满银,今天真是谢谢你了啊,还坐了一次三轮车。”王家庄的族人从车斗里下来,看着旁人路人羡慕的眼神,意气风发的说道。
王满银回道:“叔,顺手的事儿,你们今天耍好啊。”
“成,办完事过来吃饭嘛,你婶婶做的清蒸鱼特别好吃,过来尝一尝。”另一人邀请道,其他人听了也纷纷开口邀请。
王满银笑着答应,说下次一定下次一定,然后骑着三轮车来到河南铁匠的铁铺。
“哟,你小子来了,三轮车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即便是大冬天,河南铁匠依旧只穿着一件线衣,手里拎着一柄大铁锤,身后的铁锅火光闪耀。
王满银摇摇头,“三轮车没出啥问题,就是来给你买点儿机油,还有链条有点儿松,骑着不大对劲。”
河南铁匠蹲下去看了看,用扳手敲了敲链条,点点头,“确实有点儿松,把螺丝扭紧一点儿就成了,没多大事儿。”
说着,蹲下身开始去操作,不一会儿就把链条给扭紧。
他直起身拍了拍手,“行了,不过你这轮胎磨损的有点儿厉害,要不要给你补一补,不用费几个钱。”
王满银大手一挥,“补,用最好的材料,对了师傅,你再帮我看一下有没有其他问题,像是刹车什么的,来一个全面大检修。”
说完,给他递过去一根大前门香烟。
河南师傅笑着指了指他,接过香烟,用手捂着他划燃的火柴点燃,吐出一口青色烟雾后,便拿着班车开始检修这辆运行快一年的三轮车。
“师傅,你不是一个铁匠嘛,为啥还会修车,这好像不是一回事儿吧?”王满银抽着香烟,翘着二郎腿,随口问道。
河南师傅回道:“我这人虽然是个上不了台面的铁匠,但其他东西也会点儿,自行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物,看多了自然就会了。”
“你要是叫我去修卡车货车什么的,我就不行了,最多给你换个轮胎。”
王满银竖了个大拇指,“那也厉害啊老哥,多看就会了,这门本事我可学不会。”
“对了老哥,你是咋从河南来的?”
河南铁匠似乎不是第一次回答这种问题了,熟练回道:“还能因为啥,河南有饥荒呗,人太多你了,再不走就得饿死。”
“陕西好啊,自古以来都是中原之地,再说这里不像河南一样,人比较少,所以我们一窝蜂都跑过来了。”
“一晃来这里都好多年了,我还记得当初坐陇海铁路来到省城,然后一路周折才来到米家镇,在这里当了个铁匠。”
“说起来,我虽然是在河南长大,但也算是半个陕西人,以后怕是没有回河南的机会咯。”
王满银恍然的点点头,疑惑道:“老哥,咋没见过嫂子和孩子。”
河南铁匠洒脱的笑了笑,“都死了,在路上就饿死了,实在是没办法,路上的树叶树根都没有。”
“路过一座庙,在里面挖了一些观音土,混合着泥土就让孩子吃,结果把孩子给吃死了。”
“当时孩子才两岁啊,我记得他当时走路总是摇摇晃晃,奶声奶气的喊着爸爸我饿,爸爸我饿。”
“孩子死了没多久,孩他妈也生病了,最后也不知道是饿死还是害病害死的。”
“当时像我们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路上饿的饿死,病的病死,有的人运气好,路上就被人喊去做工,或者把孩子卖给别人家。”
“唉,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来到米家镇以后,干上了这么好的营生,现在吃喝算是不愁吧。”
河南铁匠絮絮叨叨的说着,语气里有一丝感慨,更多的则是洒脱,眼神里还带着回忆和沧桑。
王满银嘴上的香烟挥许久没有弹掉,已经蓄起好长一截,随着河南铁匠轻松的叙述,他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炼狱般的场景。
良久,他叹了一口气,“老哥,对不住了,让你想起了这些伤心事。”
河南铁匠不在意的挥挥手,“这有个甚,每个人知道我是河南人以后,都会好奇的问上这么一句。”
“这么多年了,该伤心的早就伤心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人啊,不管怎么样也得活着,要是自己也死了的话,这世上就真的没人记得孩子和孩他妈了。”
王满银弹掉香烟上的烟灰,又给他递过去一根香烟,“老哥,你这想法是对的,不管怎么样,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是对去世的人最大的慰藉。”
河南铁匠憨厚的挠挠后脑勺,“我说话没你这么有文化,应该都是一个意思,我们要拼尽全力的活着”
第三百七十二章 高山不在家
聊着天的功夫,河南铁匠就把三轮车给检查了一遍,该补的补,该俢的俢,该换的换。
“老哥,这么多年了,就没想过再找个过日子的?以后老了家里也热闹嘛。”王满银犹豫许久,还是忍不住问道。
河南铁匠摇了摇头,手上的动作不慢,说道:“没想过,我这人的命苦,别人跟着我还是遭罪。”
“再说了,我这心里啊,还是放不下你婶子和孩子,要是我再找一个,以后死了咋下去见他们?没这个脸啊。”
“嘿嘿,更何况,我一个人轻松自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不用吵吵,想干嘛就干嘛。”
“干脆啊,一个人就挺好,这些人也拒绝了不少当说客的媒婆。”
王满银笑出了声,“那可不是,就老哥这个条件,姑娘们不都得赶着上门啊。”
河南铁匠朝外面吐了口口水,“我去你妈的,那些媒婆都是给我说的寡妇,姑娘们可看不上我这个糟老汉。”
不知不觉,两人的关系就拉近许多,两人对彼此的情况也更加了解。
当河南铁匠知道他是个老师的时候,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怪不得说话这么有文化,脸蛋还白白净净的,原来是个老师啊。”
“老师好啊,我们老家最尊敬的就是先生了,我这一辈子都不识几个字儿,一辈子的穷苦命。”
而后得知王满银是半个王家庄人后,更是砸吧了两下嘴,“啧啧,王家庄我知道,你也姓王,我早该知道的。”
“这个庄子可真不错,我说的不是这个庄子富裕不富裕,而是这个庄子的宗族很团结,和我们老家很像。”
“外来人休想欺负庄子里的一个人,平常出去旁人也要让个道。”
当然,河南铁匠也没忘记问王满银有没有婆姨,他想来是有的,毕竟王满银看上去年龄也不少了,脸上的成熟做不得假。
这时王满银得意的笑了笑,“我都二十五了,当然有婆姨,我婆姨可好嘞,十里八乡的大美人,而且还是石圪节公食堂的组长。”
河南铁匠倒吸一口凉气,“你这小子命真好,居然娶了个这么好的婆姨,还是个干部哩,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姑娘?,确实长的俊俏。”
聊着天,三轮车也被保养了一番,看上去的确感觉不一样了,河南铁匠最后在链条上滴了滴机油,起身拍了拍手,说好了。
王满银骑着三轮车出去试了一下,回来说道:“老哥,你这有麻绳子没有,我想给绑在轮胎上,不然等会儿载这么多的煤炭,肯定会打滑。”
河南铁匠摇摇头,白了他一眼,“我这是个铁铺,哪里给你搞这么多的麻绳,再说麻绳也不结实,没几下肯定就断了。”
“这样吧,我这里铁链子倒是有一些,我重新给你打一下,给你套在轮子上咋样,不过这个可得收钱,铁什么的都不便宜。”
王满银高兴的点点头,“这可太好了,老哥我谢谢你啊。”
河南铁匠摆摆手,转身拿出铁链,稍微改造一番后,在王满银的帮助下,逃到车轮上面,增加摩擦力,防止在雪路上打滑。
给河南铁匠拿了钱,王满银骑着三轮车朝煤矿驶去。
原北县多煤,大大小小的煤矿很多,所以原北县比原西县要富裕的多,就连米家镇附近也有一个小型的煤矿。
这个煤矿的产量虽然不多,但里面的工人也有好几十个,产出来的煤炭质量虽然一般,但好在便宜。
王满银骑着三轮车,将事前准备好的帆布铺在车斗里,然后去装了四百斤煤炭。
本来说只买三百斤的,之前顾虑的是害怕三轮车打滑,载重了比较危险。
现在车轮上套着铁链,三轮车也被保养了一番,王满银自然敢多装一些。
装好煤炭,王满银在米家镇的集上转了一圈,给大海买了几个肉包子带回去吃。
另外还买了五副白手套,收音机用的电池,一包干辣椒,还顺手在一个地摊上淘了几十个方孔圆形的铜板。
他不是搞古董,对这些铜板是否值钱也不在乎,他只是纯粹瞧着好看,拿回家当摆饰而已。
他没有买菜,家里地窖储藏的菜不少,就连他的签到空间也有很多新鲜的菜,比集市上卖的要好的多。
买好东西以后,王满银骑着三轮车来到高山家里,敲响了大门。
来米家镇一趟,还是得来串一下门,联系一下感情,要是高山事后知道自己路过没有来他家里,肯定会埋怨。
“二爹!”
开门的是米彩和米兰,看到是他,眼神里爆发出惊喜的目光,下意识朝他后面望了过去。
似乎是没有看到想看到的人,不约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