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银淡淡瞥了他一眼,坐在板凳上翘着二郎腿,“给你解释不清楚,等玉芳出来你自己问吧,反正开到十指就能生了。”
这玩意儿不好解释,他也懒得多说。
董彪只能着急的来回走动,不时看一下产房,转的王满银头晕。
“抽根烟吧,话说你穿这么点儿,不冷啊?”王满银递了一根香烟过去。
董彪摇摇头,笨拙的点燃香烟,“不冷,没啥感觉。”
皮糙肉厚的玩意儿。
王满意摇摇头,无所谓道:“放心吧,不就是生孩子嘛,玉芳之前挺着个大肚子都还下地干活呢,身体这么好,生个孩子肯定没问题。”
“别在我面前转来转去的,转得我头晕,都快当老汉的人了,一点儿也不成熟稳重。”
董彪吐出一口青色烟雾,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闷声道:“师父,我听东河叔说师娘生小川小泽的时候,你也是紧张的不行,好像站都站不稳,脸色还发青。”
王满银动作一愣,踢了他一脚,“你东河叔瞎说的,对了,你想要个儿子还是闺女啊。”
董彪挠挠后脑勺,“嘿嘿,都行,只要是我的种,我都稀罕。”
王满银翻了个白眼,“你这话可不敢让玉芳听到,什么叫是你的种,难不成还是其他人的种?”
“那当然不能,玉芳肚子里的当然是我的种。”
董彪连忙说道,然后又小声道:“但村里有些人的孩子可不是自己的亲种,有时候男人们出山挣工分去了,家里发生了个啥他们是一点儿都不知道,我以前就看见。”
董彪越说越起劲,王满银也没想到小小的罐子村居然有这么多故事,这农村的妇女也不见得都淳朴老实啊,有些更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真要细细追究下来,有些人的孩子可能还真不是自己的亲种。
难怪董彪之前说只要是自己的种就行了,原来是了解的事情太多了。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是看个热闹,但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可真是天打五雷轰的大事。
有人陪着说话,董彪也没那么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徐大夫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开到十指了,可以生了!”
伴随着漫长的等待,胡玉芳平安的生下一个皱巴巴,略黑的女婴,董彪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给娶个啥名儿啊,第一个就是闺女,好福份啊。”兰花羡慕道,她也想要个闺女。
董彪想也不想的就说道:“师父,你帮我取一个呗。”
王满银早知道会有这么一个请求,直接道:“我看就叫董瑞雪吧,正好今天下雪生的,瑞雪兆丰年,就叫董瑞雪”
第四百七十七章 彩礼定多少
董瑞雪,这个名字便这么确定下来了。
董彪念叨了两遍,作为小学都没毕业的他,自然想不到那么多,看着外面的皑皑白雪,觉得挺适合女孩子,便笑呵呵的和胡玉芳说。
满脸疲惫的胡玉芳听到这个名字,立马眼睛一亮,对着王满银赞不绝口。
说不愧是文化人,取名字就是有水平,这个名字简直深得她意。
大雪连绵不绝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也就是在董瑞雪出生后的第三天,少安家的新窑总算是箍好了。
好巧不巧的是,这天正好是松川松泽两周岁的日子。
两家人商量了一下,干脆把这两个好日子一起办了算了,就在少安的新窑里办。
也不多请人,就让最亲近的几家人一起来热闹热闹,吃个晚饭就行了。
王满银一放学,带着一家人和少安一起朝双水村赶去。
少安原本打算箍的是两孔窑洞,后来田福堂追加了一孔,便变成和王满银家一样的三孔窑洞。
三孔崭新的窑洞座落在双水村村口的位置,紧挨着去往米家镇和石圪节的土公路,出行相当方便。
窑洞一线排开,三个窑洞里面都有炕床,不像王满银一样,中间窑洞变成了堂屋,专门用来招待客人。
窑洞的外表看起来与别人家没什么不同,不过正中间却砌了一个砖冒,看起来相当上档次。
墙体表面稍微打磨过,门窗上虽然没有雕纹,但是用的也都是好料子。
窑洞里面的布局和王满银家的差不多,墙体很厚,而且空间很宽敞,中间的窑洞最大,不仅有炕床,还放了桌子板凳,用来吃饭和招待客人。
最左边的一孔窑洞便是少安和澜叶的婚房,这整整一孔窑洞都是给他们两准备的,田福堂为了自家女子真的是煞费心思。
院墙自然也是砌了的,不过院子里光秃秃的啥都没有,新家嘛,什么东西都需要慢慢添置。
王满银抽着大前门香烟走进崭新的窑洞,里面稍显空旷,老家的桌子板凳铺盖倒是搬过来,但依旧少了一点儿人气。
“满银,过来坐炕上,炕上热乎。”田福堂看见他,热情的招招手,沧桑的脸上满是笑容。
王满银坐在暖和的炕上,解开军绿色大衣的扣子,给田福堂递了一根大前门香烟过去。
旁边的孙玉亭也因此得了一根,至于孙玉厚还是抽自己的旱烟,不喜欢抽这种带把的香烟。
“爸,新家还缺啥东西?老窑的东西都破的不行了,该换就换,少安都快结婚了,可别舍不得那些老物件。”
王满银随意道,当了孙玉厚三年的女婿,他再不像一开始那么小心翼翼,孙玉厚也早就从心底里认同了他。
孙玉厚笑呵呵的吐出一口青色烟雾,“不缺啥,你别给我们买,浪费那个钱,来吃个饭热闹热闹就行了。”
王满银弹了弹烟灰,“这次我和兰花还真没买东西,实在不知道家里缺啥,不过我和兰花商量好了,这两天就找工人,在你们这院子打口水井,以后用水也方便。”
“打口水井?花这冤枉钱做甚,我们家里几口人,能喝多少水,去村里的井口挑就是了嘛。”
孙玉厚一听,立马摆手拒绝。
田福堂却附和道:“水娃,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觉得这水井就该打。”
“你说你们把新窑箍在这村口,水井都搁那村里呢,挑一次水得跑老远。”
“还不如就像满银院子一样,自己打口水井,想用多少水就用多少水,多方便?”
“我看,我也得找个时间,给自己院子里打上一口水井,还是满银的脑子灵活。”
说着,田福堂又转头问道:“满银,你钱够不够,要是不够就从叔这里拿点儿,都是一家人,别不好意思。”
王满银给他面前的杯子填满茶水,“福堂叔,我知道嘞,不过我和兰花都上着班,打水井的钱还是拿得出来。”
“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两天就叫人过来帮忙,争取在过年前把水井打好,到时候结婚也方便。”
田福堂点头,“对,趁着这段时间,该买的买,该办的办,把这个婚漂漂亮亮的给结了。”
少安顶着风雪走了进来,拍了拍身上的雪花,笑着道:“福堂叔,您放心吧,我肯定把婚礼办得漂漂亮亮的,对了,福堂叔,一直没好意思问你,彩礼你们有甚要求没有?”
田福堂沉吟一声,看了一旁羞涩的澜叶,回道:“要是我说不要彩礼,好像又不太合规矩。”
“是这,彩礼你就给九块九毛,来个长长久久,其他的就按照我们这地方的规矩来,不过分吧?”
少安皱眉,没来得及说话,孙玉厚就率先敲了敲烟枪,毋庸置疑道:“不行,彩礼太少了,你自己出了孔窑洞的嫁妆嘞,哪能九块九就打发了,传出去我孙家的脸皮还要不要了?”
田福堂语重心长道:“水娃,你这性子还是这么犟,我都说了,一家人别搞这些有的没的,是个意思就行了。”
“九块九也不少了,别人家都是不拿彩礼直接娶走的,你看人家兰花,当初满银娶兰花的时候,你还不是一分钱彩礼没要,还帮忙倒贴了一桌酒席。”
王满银闷着没开腔,前身造的孽,关他什么事。
那场简陋的酒席,估计也是兰花一辈子的遗憾,毕竟结婚就那么一次的事儿。
不像少安和澜叶这样,生活条件好了,箍了新窑买了自行车,两家人也特别支持。
孙玉厚扫了一眼高高大大,成熟稳重的王满银,回想起兰花三年前哭着闹着死活要嫁给这小子,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没有说话,依旧坚持道:“不行,就算是一家人,也得说清楚,支书的闺女,不能将就了,我看要不就拿九十九块九的彩礼,其他的全部翻倍。”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还是孙父第一次这么豪气,九十九块九的巨款,整整两头猪,说拿出去就拿出去了。
少安闷不吭声,这时候都是长辈讨论,他们只需要好好听着,长辈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四百七十八章 热闹夜晚
在孙玉厚的固执下,彩礼最终定下了九十九块九。
这个数字,绝对算得上是天价彩礼!
在这个时代的农村,虽然同样讲究彩礼,但通常不会超过五块钱,很多穷困家庭更是不会收彩礼,给点儿粮食就行了。
哪怕是那些找不到婆姨的,去下山村,不超过十块钱就能娶回一个姑娘,胡老二的两个儿子就是典型的代表。
现在孙玉厚要给自家儿子拿出九十九块九的彩礼,这在双水村可是头一等。
这个消息等明天传出去后,想必会引起人们不少的热议。
当然,在少安和澜叶结婚这件事上,近百块的彩礼其实并不算什么,只是给田福堂挣个面子而已。
人家田福堂自己花了一千块钱给你们箍孔窑洞,相比之下,这八十八的彩礼也算不得什么。
甚至他们结婚以后还得想办法如何孝敬这位支书!
彩礼商量好以后,众人皆大欢喜的商量起结婚的事宜,各种方面安排的头头是道,严格按照他们这地方习俗的最高风格。
王满银听的是啧啧称奇。
他参加过的婚事也算不少了,陈明昊和田巧珍,高山和米云霞,谭磊和邓丽萍,以及董彪和胡玉芳。
这几对的婚事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就是采购一些新的家具,裁两件新的衣裳,办一桌酒席就算是完了。
少安和澜叶的档次就蹭蹭蹭的上去了,各种礼节都要讲究,送礼,接亲,反正各种喜事。
足以说明,两家父母对这桩喜事的重视。
男人家商量的时候,晚上的吃食也终于做好,端到了中间的窑洞里。
至于孩子和女人家们,则围着灶台吃,窑洞实在是站不下这么多人。
“满银,到时候还得把你家的桌子板凳碗筷啥的借过来。”田福堂夹起一块猪肉,一边细细咀嚼,一边说道。
王满银应了一声,“到时候怕是半个村子的人都得来,加上我家的怕是也不够,我再去村里帮你多借点儿,保证桌子板凳管够。”
孙玉厚淡淡笑道:“其实也不用太多,这院子始终小了点儿,到时候摆两轮吧,第一轮吃完就赶紧上第二轮。”
孙玉亭忍不住插话:“哥,你看我能帮你做个啥,我也替少安高兴嘞。”
孙玉亭瞥了他一眼,不带正眼看他,说道:“你慌个求,还能让你闲着,你干脆到时候就去迎客陪酒,对了,你不是会写字嘛,把人情都给我记下来。”
孙玉亭高兴的应了一声,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脯,“这事儿我在行,比当队长还容易。”
田福堂哼了一声,半是开玩笑的说道:“玉亭,今年二队的收成可是把我们一队给赶超了啊”
孙玉亭讪笑一声,“这他们尽在地里磨洋工,我使唤不动能咋办,要是他们听我指挥,我保管超过金俊武的二队。”
孙玉亭做的自然是没有少安好的,少安当的那半年生产队长,在各个方面都能力压金俊武一头。
但是自从孙玉亭当了这个队长后,仿佛凝结人心的那根绳就断了一样,自然干不过团结的金家人。
还好,孙玉亭虽然能力不怎样,但好歹没出啥大乱子,粮食少点儿就少点儿吧,就这个时代的情况来看,平分到每户人家,也差的不多。
所以田福堂也没多说,淡淡道:“当了队长就得负起责来,也别不好意思,有空就请教少安队长是咋当的,咱们一队可不能比金家人差。”
孙玉亭眼角抽了抽,看着一桌子的目光,连忙转移话题:“今天还是小川小泽的生日吧,你看你们,忙着说少安和澜叶的婚事,咋还把我的两个小外孙给忘了?”
孙玉厚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这死人,咋把我的孙孙给忘了,孩子呢,我还给他们准备了好东西嘞。”
众人似乎都给松川松泽准备了礼物,孙玉厚准备了两个鲜桃罐头,铁皮的,在这个时代很少见。
其他人就比较直接了,像是少安田福堂啥的,直接拿出一块钱塞在他们的怀里。
就连孙玉亭也拿了五毛钱出来。
松川松泽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这些长辈,不明白他们给自己的是什么,反而对孙玉厚的两个鲜桃罐头情有独钟,小嘴甜甜的喊着谢谢姥爷。
孙玉厚乐的找不着眼睛,小心翼翼把他们抱到炕床上,打量自己的两个宝贝孙孙。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大雪飞舞,寒冷却渗透不进厚厚的墙体。
少安往壁炉里塞了两块木柴,熊熊火焰将热量传递出来,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吃完饭,桌子腾出来后,少安主动拿出一副崭新的扑克,让大家打发时间。
王满银把松川松泽交给少平,少平和金波两小子,一人牵着一个就找其他人去了。
坐上牌桌,有着前身手艺的加持,他的牌技自然不差,甚至还会一些老千的手法。
当然,这个场合自然是不必用出来的,单单只是图一个热闹,有输有赢才是最快乐的。
中途许慧还给他们煮了疙瘩汤,主人家的热情好客彰显无遗。
天黑的早,众人玩了两个小时,一看墙壁上的闹钟,才晚上八点钟。
这个时间点,双水村已经彻底安静下来了,估计只要他们的窑洞还亮着煤油灯和壁炉的火光。
众人也觉得差不多了,以往这个时间大家都已经上床睡觉。
于是纷纷起身准备离开,明天各自还有自己的事情。
王满银也载着一家人朝罐子村赶去,由于下着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