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平凡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平凡岁月-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你老师了?」
    一个瘸腿的妇女走了出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王满银,结巴道:「老师,老师你进来坐,我给你倒水。」
    妇人脸色很憔悴,瘸着嘴找出一条短腿板凳,用力擦了擦,不好意思的放在王满银前面,然后去倒热水。
    王满银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微笑,「大娘,不用忙活了,我不渴,要说是我不客气嘞,招呼都没打就来了。」
    炕床上传来一声咳嗽声,一个虚弱的男声传来:「老师,让你看笑话了,你是为二娃子读书的事情来的吧?」
    王满银这才发现炕床上躺着一个人,走过去看了看,问道:「你是晓婷的父亲吧,我是她的班主任,你这是。。。。。。?
    关晓婷父亲叹了一口气,「运气不好,窑洞塌了,我被房粱砸了一下,得躺不少日子,孩子他妈腿也伤了,实在没办法,只能让二娃子待在家里。。。。。。」


第五百零九章 明事理的关父
    年后的那场大风雪不仅将谭磊两口子的窑洞压塌了,也把关晓婷家里的窑洞给压塌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只是塌了一孔窑洞,灶房和另外一孔窑洞并没有塌,一家人好歹有一个避风雨的地方。
    更加庆幸的是,一家人虽然受了一些伤,但是并没有生命危险。
    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另外,关晓婷是家里的二娃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在家里,出去砍树去了,准备重新戳一个土窑窑出来,就和当初少安在老窑的情况一样。
    关晓婷底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子足足七口人!
    兄弟姊妹五个人,不得不说,关父关母生的不少。
    而且不只是他们,他一路走来,下山村虽然很穷,但每家每户的孩子似乎都不少。
    关晓婷的弟弟妹妹都还小,最大的也不过才十岁,也正是因为家里需要人,所以她只能留下家里一段时间。
    等冰雪融化,气温升高一些后,她差不多就能回到学校了,
    老实说,关晓婷一家的生活条件在下山村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可以的。
    家里有三个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关晓婷能读上书的原因。
    了解了一家人的情况后,王满银从行李里拿出关晓婷的奖励,“这是晓婷上期末考试的奖励。”
    “关大哥,你生了个好女子,这次又是整个县城的第二名。”
    关父闻言,乐的合不拢嘴,接过钱数了数,惊讶道:“不是二十块钱嘛,咋变成三十了?还有这五条腊肉,上学期不是只有两条嘛。”
    王满银笑笑,没说自己补贴的事情,解释道:“因为晓婷连续两次都是县城第二名,所以学校追加了奖励。”
    关父没有多想,笑呵呵的让关晓婷收好,有了这些腊肉和现金,他们家又能松一口气,说不定能请人箍一孔窑洞。
    “孩他妈,今天中午做好吃的,把腊肉给煮一条。”
    孩他妈应了一声,关晓婷的弟弟妹妹听到有肉吃,立马大呼小叫起来,高兴的来回奔走,一个不稳摔在地上,身上的衣服和地面的颜色一般无二。
    王满银有些过意不去,起身道:“我吃过饭了,不用麻烦,谁家也不宽裕,知道晓婷以后还要来读书我就放心了。”
    关父赶紧伸手拉住他,“老师,你能来家里一趟,那是给我们面子,哪儿能饭都不招待你一顿。”
    “伱把我们家的晓婷培养的这么优秀,我们还不知道咋感谢你哩。”
    关母也来劝说,让他留下吃个饭,眼神里的热情和尊敬做不得假。
    关晓婷也希翼的看着他,让老师看到自己家的情况虽然很难为情,但是她同样希望尽一尽地主之谊。
    王满银最终还是留下,不过他也不准备占他们便宜,于是道:“我在路上打了两头狼,就当是我上门拜访的。”
    “打了两头狼?老师你在路上遇着狼了?还把狼给打死了?”关父惊奇道。
    王满银还没说话,关晓婷就连连点头,“是嘞爹,刚刚王老师过来的时候就拖着两只狼。”
    关父砸吧了两下嘴,“老师真是文强武弱,难怪能当先生。”
    关晓婷好笑道:“爹,是文武双全,不是文强武弱。”
    关父不在意的大笑,笑完以后,说不能要这两头狼,两张狼皮可值不少钱,他们不能占这个便宜。
    王满银无所谓的耸耸肩,“行啊,不过路上这么远,我可带不回去,等会儿你们找个地方帮我扔了吧。”
    “扔了?那可不行,这狼肉也可以吃啊,更别说狼皮还可以卖钱。”关父着急道。
    论口舌,他自然是说不过王满银的,最后只能答应留下这两头狼。
    “有了这两头狼,明天我们就叫人帮忙把新窑箍了,再让山下的郎中抓几服药给我吃,早点儿下床,好让二娃子去学校。”
    这时,关母走过来,犹豫的看了一眼王满银,背着他小声道:“孩他爸,家里只有高粱面,咋办?”
    关父同样小声道:“你拿钱去二叔家跑一趟,换两斤白面回来,我们吃黑馍馍就好。”
    王满银越发感觉不自在,开玩笑似的说道:“关大哥,你要是这样我可就走了,高粱面就不能吃了?”
    “我没这么金贵,高粱面同样好吃嘞,不用去买啥白面,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关父惭愧的摇了摇头,“老师,你是真正的先生,倒是我们让你看笑话了。”
    “看啥笑话?我家也这样,大家都这样,谁会笑话谁?”
    关父一脸正色道:“老师肯定比我们好多了,我们这村子,也没啥不好说的,就一个穷,穷的没法说。”
    “但是我知道,我们不能一直这么穷下去,要想不穷,咋办?我们这一辈是没办法了,只能看几个孩子有没有出息。”
    “大娃子孝顺是孝顺,力气也大,但是脑子太木了,种地是一把好手,这辈子和我就差不多了。”
    “但是二娃子不一样,从小就聪明,果不其然,读书也是块好材料。”
    “所以不管家里再怎么样,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二娃子读书,让她离开我们这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
    王满银感慨道:“关大哥,你是一个明白人,其他人不懂这个道理,天天说读书没用,读书作用大着呢。”
    关父似乎是得到了一位老师的夸奖,此刻显得满面红光,“我虽然大字不识两个,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王满银趁机道:“关大哥,晓婷这学期就初三毕业了,毕业以后,你看是个啥打算?”
    关父笑容瞬间凝固,脸上显出为难,最后咬咬牙,“读,继续去读,不能浪费了二娃子的天赋,学费和粮食的事儿,我和大娃子想办法。”
    一旁的关晓婷张张嘴,眼眶有些湿润,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满银欣慰道:“关大哥,你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你们愿意让晓婷去读高中,以后晓婷读书的学费,交给我就行。”
    他现在不差钱,力所能及范围内,资助自己班上的学生读书不是问题。
    关父哈哈笑一声,“老师你又在开玩笑,没有这样的说法”


第五百一十章 三年
    时间飞速流过,一晃眼,已是三年以后。
    炽阳高挂天空,洒下大片热浪,天地间明晃晃一片。
    阴凉的窑洞里,王满银坐在铺着席子的弹簧沙发上,看着墙上挂着的日历,眼里闪过感慨。
    日历上显示,今天是74年农历八月初二!
    转头一看,墙壁上挂着一家人的相框,其中靠右的那张相框,是他前不久才挂上去的。
    那是大海在两个月前的毕业考试中,取得原西县城第一名的奖状。
    当时为了几个孩子的升学宴,他们几家人凑在一起,办了一场相当豪华的酒席。
    “满银,孩子都要走了,你不帮着收拾收拾?”兰花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个柳条箱子。
    这箱子是他特意拜托金俊海从黄原带回来的行李箱,为的就是让大海带着去原西县城读高中。
    大海跟着出来,无奈道:“干妈,我自己收拾就好,我都这么大人了,你放心吧。”
    兰花依旧不听,在窑洞里转来转去,想着还有什么东西没拿,生怕他去了县城以后差什么东西。
    王满银点燃一根香烟,示意大海坐到自己旁边。
    “干爹。”大海轻轻唤了一声。
    王满银轻轻点点头,看着到自己肩膀位置的大海,笑了笑,手上比划了一下,“当初跟在我屁股后面的小屁孩,现在也长这么高了。”
    大海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眼神里也闪过恍惚,时间飞逝,三年的初中,居然这么快就过去了。
    王满银从桌子上拿出一块崭新的大银表,“呐,戴上吧,魔都货,好着呢。”
    大海手上接了过去,打量两眼,疑惑道:“干爹,我这块电子手表还没坏嘞。”
    王满银弹了下烟灰,解释道:“电子手表虽然好用,但是戴出去不上档次,知道了吧?”
    “可是电子手表好用,还能定闹钟嘞。”
    王满银不在意道:“随你,伱想戴哪个就戴哪个。”
    大海想了想,还是把电子手表摘了下来,换上大银表。
    别说,戴上银表以后,心态似乎都有些变化,貌似能给人增加自信一样。
    “那我平时就戴这块手表,电子手表拿来定闹钟。”
    兰花走过来,指着柳条箱子问道:“大海,你看看还有啥没装的?”
    大海哭笑不得,“干妈,够了够了,箱子都装不下了,再说现在还是大夏天嘞,装冬天的衣裳被子干啥?我每个星期都要回来的。”
    兰花一愣,拍了下自己的额头,“瞧我这脑子,咋忘了这事儿,不过装都装好了,等天冷了也好应对。”
    “大海,走了!”这时,外面传来杨乐的声音。
    王满银挥挥手,“去吧,上了高中好好读,读了高中还得读大学嘞。”
    大海应了一声,提着柳条箱子,扛着打包好的一袋白面,走出窑洞。
    “哇,大海,还是你干爹干妈好,还给你准备了箱子。”
    院子里,杨乐骑在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上,车上绑着打包的粮食和行李,脸上充满红光。
    三年过去,杨乐同样也长高不少,脸上带着稚嫩,下巴上有着淡淡的绒毛,皮肤稍稍有些黝黑,看上去像是个农村里的暴发户一样。
    不像大海,皮肤白白嫩嫩的,身材高大健壮,身上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淡定。
    走出去,说是一个大学生都有人信。
    大海没有回话,将干爹给自己新买的自行车推出来,将行李和白面绑好以后,往身上套上挎包,和杨乐一起驶了出去。
    “哈哈哈,我们要去读高中咯!以后不用每天回家咯!”一踏上土公路,杨乐就忍不住兴奋大喊。
    喊了几声后,他依旧十分兴奋,转头问大海高不高兴。
    大海淡淡道:“应该高兴吧,不知道高中是个啥样子。”
    “害,想这么多干啥,去就知道了,不过肯定比初中好玩,我还没体验过在学校住是啥感觉。”
    大海认同的点点头,“对,不知道在学校住是啥感觉。”
    杨乐叹了一口气,望了一眼身后的村子,“可惜,周子昂的成绩也可以去高中的,可是他爹又出毛病了。”
    大海沉默不语,他之前偷偷找到周子昂,说可以承担他的学费,甚至在学校里的生活费。
    可是周子昂却像是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坚决摇头,说他以后要当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都要靠他了。
    “诶,少平他们来了。”杨乐的声音将大海拉回现实,他抬头看去,少平,润生,金波三人,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从双水村的方向驶了过来。
    “走咯,读高中去咯!”
    润生兴奋的大喊一声,双脚用力一蹬,车速变得更快,迅速超过了他们。
    其余四人无奈,只能跟上,五人在土公路上飞驰的身影,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些在地里忙活的庄稼人看见这几个后生,不由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刚驶出石圪节,润生贼眉鼠眼望后面看了一眼,然后单手骑着,另一只手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根香烟来。
    可惜,一只手没办法把火柴划燃,他只能将自行车停了下来,用手挡风,划燃火柴,然后点燃香烟。
    刚刚吸了一口,他就猛烈咳嗽起来,干净的肺适应不了这股烟雾。
    “润生,你咋要学着抽烟了?”杨乐呐呐道。
    润生缓过气来,给他递了一根烟,“你试试不,我们都读高中了,抽烟没事,听说高中抽烟的人多着嘞。”
    “再说了,现在也没人管我们了,大人都抽烟,我们凭啥不能抽烟,大海,少平,你们也尝尝。”
    杨乐犹豫着接了过去,心虚的看了后面一眼,然后点燃香烟,学着大人的样子吞云吐雾。
    大海三人好奇的看着他们抽烟,不过自己没抽,他们叛逆心思没这么重,虽说家里人没有禁止他们抽烟,但还是教导他们,读书的时候最好不抽烟,不像样。
    “切,不抽算了,杨乐,以后你想烧烟了,尽管来找我。”
    众人继续前进,即便是在烈日照耀下,他们依然兴致勃勃


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中
    “啧,这就是高中啊,感觉也不怎么样,比咱初中好不了哪儿去。”五人长途跋涉来到原西县城的高中,站在校门口朝远处张望,颇有些失望的说道。
    大海推着自行车走进去,“走吧,看看我们分在哪个宿舍,哪个班。”
    来到操场上的告示栏,找到贴着石圪节中学的那张录取名单,他们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名字。
    “我是一班的。”
    “我也是一班的。”
    “靠,我怎么分到二班去了?”
    大海,少平,金波三人在一班,杨乐和润生分在了二班。
    “还好,我们都在一个宿舍,走吧,先去宿舍占个好位置。”
    润生兴致勃勃朝宿舍走去,见着人就问宿舍在哪个方向,一点儿不怕生,一路找到了宿舍。
    他们的宿舍是大通铺,和初中一样,一个宿舍可以住整整十八个人。
    他们五人占了一边靠里的炕床,虽然他们没在学校住过,但也听说最好不要选靠门的炕床,不然冬天寒风吹的你根本睡不着觉。
    整理好炕床,来到各自的教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