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77-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政府根本管不过来,巴不得有人背书,负责好相应的职工生活。
  想想就知道,这年头全国的工厂都是国有的,要是都赚钱还好,可随着多种经济的崛起,计划经济逐渐被淘汰,这些工厂受到巨大冲击,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放在手上反而是负担。
  这要是再拒绝,郭永坤就是脑壳有问题!
  当然了,其实当陈书记说到这三家工厂的特殊性,说里面安置了大量烈士英雄的家属后,他其实心里已经下定决心。
  我们能有今天、包括以后的幸福生活,那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不可能看着他们的遗孀或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好,我答应。”
  现场几位领导长出口气,脸上全都挂起笑容。
  其实吧……这个条件还真是他们附加的。
  对方要坚决不同意,他们也没辙。
  郭永坤接过陈书记递过来的资料,认真翻阅起来。
  “高山牛奶厂?”
  他略微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家工厂都濒临倒闭,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
  “秀梅啊,你猜猜今年过年厂里发了什么?”
  位于幸福小区的那间老屋里,一个瘦削俊朗的男人斜跨着绿色解放包,头戴一顶同色解放帽,兴高采烈地从门口走进。
  “什么?”青春靓丽、脸上没有一丝褶皱的李秀梅,笑着从厨房走出。
  本在房间里嬉闹的三个小毛头,也赶紧屁颠屁颠儿跑出来,望着父亲身上的解放包,一脸炽热。
  “喏。”男人取下解放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摸出盛有乳白色液体的两只大玻璃瓶。
  “牛奶!”不等李秀梅说话,三个小毛头齐声惊呼,哈喇子掉了一地。
  “我要喝我要喝!”
  巨大的渴望驱使着他们直接上手去抢,不过,却被母亲严厉地逐一拍开,还忍不住嗔骂道:“小心点啊你们,打碎了谁都没得喝。”
  说完,走进厨房找出几只搪瓷缸,给三个小家伙一人倒了半杯。
  然后又走进卧室,抱出了还在酣睡的小女儿。“小娟啊,醒醒,看爸爸给你带什么了,牛奶哦,你也可以喝的哦。”
  这时,丈夫递过来一只搪瓷杯,李秀梅小心翼翼喂着小女儿,生怕浪费一丝。
  “你也喝点吧。”她望向丈夫说。
  “我喝个啥呀,给孩子们补补,我这身体好着嘞!”男人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你待会儿要喝点,这个能补奶水。”
  这个新年一家人过得特别开心,因为他们拥有足足两大瓶牛奶。
  那是……六十年代。
  郭永坤到现在都记得那个牛奶的品牌——高山。


第297章 幕后黑手
  郭永坤手捧资料,继续望下看。
  第二家工厂他同样非常熟悉,看来正如陈书记说的一样,都是老牌工厂了。
  “金山酒厂。”
  这家工厂所生产的“金山高粱酒”,在省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物美价优,深受老百姓喜爱。
  不过,这种受众程度在进入80年代之后,有所改变。
  这里面存在诸多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逃不过一个市场竞争。
  过去公社时代、甚至更早以前,我国粮食产量很低,精粮不仅是标准的计划内物资,更是战略储备物资,全国没几家工厂有资格用精粮制酒。
  于是高粱成为了很多地区普遍的酒糟原材料。
  老百姓在市面上大概率也只能买到高粱酒。
  以至于其中的佼佼者,金山酒厂,在这段时期的省内,可谓如日中天。
  可这一切在1978年、随着袁老培育并推广成功第一代杂家水稻后,发生了改变,老百姓大抵都能吃饱饭,也就有了多余的粮食造酒,上面的政策也宽松了。
  各种打着“纯谷酒”、“精粮酒”的白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省内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这种酒确实要比高粱酒滋味更好,相对平和、醇厚。
  然而,金山酒厂并没有抓住改革的大潮,他们有着辉煌的过去,对自己的产品充满自信,自信那些喝了一辈子金山高粱酒的人,已经改不了口。
  但是,他们太高估了自己的客户粘性,也太低估了老板姓们喜新厌旧的能力。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失去了广袤的市场,每况愈下,再想改变,恐怕已是有心无力。
  第三家工厂——丰收罐头厂。
  同样是一家老字号,这家工厂生产的桔子罐头,郭永坤小时候也不知道馋哭过多少回,第一次吃到时他惊为天人,压根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甜蜜的美食。
  就不提那颗颗饱满、入口即化的桔瓣,就是玻璃罐里那略显粘稠的汁液,嘬上一口后,整个人心情都能甜蜜一整天。
  这家工厂为什么会濒临倒闭,郭永坤也大抵有些猜想,还是一样——竞争。
  一是市面上的罐头厂越来越多,销售份额遭到哄抢。
  第二的话……他也有些责任。
  早几年前,亲朋好友间走门串户、包括谁有个病痛,大家去医院探望的时候,总少不了拎两瓶罐头。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水果罐头、麦乳精、鱼肝油……那绝对是拿出去有面子,收起来开心的高端礼品。
  可现在不同了,真要说送水果罐头的话,有些人更愿意拎几瓶易拉罐装的健力宝。名气更大,还不容易打碎。
  健力宝也是橘子口味的,运动健儿们喝了都说好。
  它有了替代品。特别是在省内。
  看完这三家工厂后,郭永坤也注意到,它们都与健力宝有些关联,全是饮品企业。
  也算领导有心。
  真要弄个什么轮胎厂、机械厂……隔行如隔山,他还真的不太好办。
  “陈书记,那我什么时候接手?”郭永坤问,现在倒有些不忧反喜,白白获得三家老牌工厂,替他的饮料帝国添砖加瓦。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随时。”
  得到领导的答复后,郭永坤心里也就有了思量,时值十一月份,一年快要过完,余下的时间,他得重新合计一下健力宝这边的事情,毕竟大势已变,他现在已经是健力宝的真正所有者……至少,大部分的股权都是属于他个人的。
  那么,很多事情也就没了顾忌。
  得感谢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开放。
  这三家工厂,就放到年后。
  等开年,郭永坤就开始正式“操刀”,让它们起死回生。
  ……
  健力宝厂,行政楼一号会议室。
  这间工厂最大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无缺席,不仅厂里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到齐,就连首都办事处的陆平安,以及羊城办事处的李景旭,也被郭永坤召回来。
  会议还没开始前,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很显然这场会议非常重要,肯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郭永坤踩着点走进会议室。
  大家赶紧收声,端正身形,向居于首位的年轻人投去敬畏的目光。
  他们健力宝已经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公司,现在的全名叫作“健力宝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共有三个股东。
  第一个是职工公会的集体持股。
  第二是市国资局。
  而最大的股东,就是眼前这位年轻人。
  如果说之前健力宝的各项发展,还要逐步请示上级的话,那么现在,就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谁都无法左右他的决定。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全国范围内,目前都没有几个人有这种能耐。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公司当前业务增长不错,大家功不可没,薪资待遇方面也应该动一动,我已经和红姨商量过,论功行赏,下个月发工资时,应该会给到你们一个惊喜。”
  郭永坤十指交叉,杵在桌面上,第一句话就引起底下一片躁动。
  “厂长英明!”
  “什么厂长啊,现在得叫总经理!”
  “对,对,郭总英明!”
  “威武霸气!”
  众人全都笑意盈盈,涨工资这事儿,没人不爱。
  这就是股权改革的好处,作为控股人的郭永坤,有权决定职工的薪资水平,不再受体制约束。
  “不过……工资涨上去了,接下来公司的发展计划,大家可就得多吃点苦了。”郭永坤呵呵一笑,活像只老狐狸。
  ‘我竟然、没意识到。’不少人瞬间叫苦不迭,心想又被老大给坑了,就说赚他的钱,怎么可能这么轻松。
  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没人玩得比他更顺溜了。
  将底下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后,郭永坤继续说道:“下面宣布几个重大项目。”
  “第一,我决定在首都和羊城,各建设一家工厂。”
  这么豪?
  一次性投建两家工厂,还真是大项目!
  底下人倏然一惊,好事是好事,只是他们很担忧,公司有这个资金实力吗?
  要知道,工厂改革之后,他们过去的收入,可已经全部提交国库了。
  “郭总,这可要不少钱呀。”旁边的老王说。
  哥们儿现在什么都差,唯独不差钱……郭永坤心想。当然,这么嚣张的话他肯定不会说出来。侧头一笑道:“这不是你们该担心的问题。”
  老王撇撇嘴,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我。
  “平安,景旭。”
  陆平安和李景旭两人被点名,赶紧打起精神,异口同声道:“在!”
  “这个项目主要交给你们两个负责,这次回去之后努把力,年前一定要把地段落实下来,年后就开始动工。”
  “好的。”
  “没问题。”
  两人相识一望,皆有几分欣喜。
  首都和羊城要建工厂,那之后负责人的位置,他们两个自然最有把握坐上去。
  而负责一个办事处,跟一家工厂,可完全是两种概念。到那时作为真正的“封疆大吏”,纵然比起总部的一些高层,也不逞多让。
  “第二个项目,我准备在川、陕、云、桂……这13个地区,分别设立一个办事处……”
  郭永坤一番话还未说完,底下已经炸开锅,这是要覆盖全国的节奏啊!
  老总的心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又是一个大手笔!
  “而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也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三个项目。”郭永坤顿了顿后,继续说,“人才招聘计划。”
  “那确实。”底下人频频点头,一下将业务拓展这么宽,公司的人才储备根本不足,厂里职工虽然有好几千,却难以找出像陆平安和李景旭这样可以独当一面、开疆扩土的人才。
  “所以我希望在开春的时候,举办一场大型人才招聘会,为公司广纳英才,到时候本地、首都、羊城,三个地方同时进行。具体计划有宣传部这边策划,尽快将企划书交到我手上。”
  “好的,郭总。”宣传部负责人周丽珊赶紧点头。
  郭永坤现在越来越熟稔当甩手掌柜的技巧,这些活动他当然也可以策划,而且手到擒来,估计效果还更好。
  但是,他并不想这样做,得给手下人锻炼的空间。
  底下坐着的这些人,除了陆平安和李景旭外,其实都不算高学历,厂长老王……没错,他现在替代了郭永坤的位置,成为河东总厂的厂长,才小学文化水平。很多方面都需要培养。
  在郭永坤看来,忠诚比一切都重要,这些人都是创厂初始就跟着他的,他绝对不会抛弃他们,甚至会委以重任,但有个前提,他们的能力必须匹配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及权利。
  “最后一个项目。我准备从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健力宝杯运动节’。”
  郭永坤这话一出口后,底下人搔头挠耳,一脸迷糊,完全不明所以。
  “什么东西呀?”老王问。
  “听说过电影节吗?”郭永坤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老王点点头道:“在报纸上看到过。”
  “差不多的形式。”郭永坤笑着说,“我国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无数运动健儿在运动赛场上挥汗如雨、努力拼搏。大家要记得,我们健力宝创始之初,是靠他们推广开的,所以不能忘本。
  “大家如果了解过国内外的各大电影节,就大概知道那种模式,会为期几天,最开始播放各种参展影片,而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替换为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镜头。之间还会有其他活动,宣传部好好策划。而最后,会有一场颁奖典礼,我们也会有。
  “关于颁奖典礼,我也考虑过,已经有一个大致的思路。”
  郭永坤说到这里望向周丽珊,对方立马会意,将笔记本翻到新一页,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于是,郭永坤继续说,“我们会设置多个奖项,譬如‘年度最佳男动员奖’,‘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或是‘年度最佳教练奖’、“年度最佳拼搏运动员奖”等等,然后给他们颁发奖励。
  “这个奖励的话,我打算以纯金、纯银和纯铜来制造,对应运动领域的金银铜牌,制作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嗯,关于这个,我希望宣传部这边花点脑洞,可以参考一下美国职业男篮的冠军戒指。”
  “好的。”周丽珊说。她大概明白了郭总的意思。
  感觉真是一个很好的计划,这样公司虽然会付出一些代价,却能打造出一个全国性质的大型体育盛典,具有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
  底下人也是频频点头,暗叹老总不愧是老总,各种新奇的点子层出不穷,而且想想就知道非常利于公司的发展。
  “老王,这件事由你负责,宣传部配合你。”郭永坤侧头道。
  “我?”老王微微一怔,没有想到。
  “没错。因为这种活动不是说我们想做就能做的,有些政府关系需要打通和走动。”郭永坤笑着说。
  “要我去走动关系?”老王不敢置信。心说这活儿以前不都是你自己干的吗?
  “对,就是你。”郭永坤态度肯定地说,“而且你的第一目的地,就是首都。”
  “……”老王突然感觉有点怂,他自从管理健力宝工厂以来,好像就没出过门。
  “就这么定了。”然而,郭永坤根本不给他打退堂鼓的机会。
  在座所有人中,老王是最需要锻炼的。他将不遗余力地把老王强行拔苗、拉高段位,替代他以往在健力宝的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