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77-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一个,很多事情也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就好像知青之间的关系,哪有日后电视里放的那么亲密无间、彼此不分你我?
  其他地方郭永坤还不太了解,但他们这里的真实情况是:大家互相较劲,抱团取暖。
  譬如他们宿舍里的四个人,就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省会城市——河东。
  也正因为如此,总被其他知青瞧不起,说他们资本做派、养尊处优、懒惰、矫情等等。
  还给他们取了个团名,叫“河东四宝”,只差登台出道了……
  四名室友中,郭永坤跟林红道还是初中同学,下乡之前就认识,只不过有点小矛盾。
  日上三竿,那三头猪终于撑腰起床了。
  今天轮到李有光做饭,正在灶台前熬白米粥,吴荣值日,拿着扫把在打扫卫生。
  郭永坤见林红道抱着一盆脏衣服去了院里,便也跟了出来。
  上辈子这三名知青兄弟返城之后,头几年还有联络,但后面就基本断了往来。毕竟他郭永坤过去那么畜生,平时连家人都很少联系,更何况他们?
  但这辈子,郭永坤想做些改变。
  所以他和林红道之间的那个小疙瘩,必须给它解开。
  “红道。”
  林红道一边搓着衣服,头也不抬道:“干嘛?”
  “我想了很久,有件事情得跟你讲清楚。”
  “啥?”
  “关于周静,我告诉你,我真的不喜欢她,你千万别误会。”
  “误会?”
  林红道嗤笑一声后,终于抬起头,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你以为我会信,不喜欢你能给我那一拳?”
  他一边说着,还指了指自己的左下巴,仿佛那里依然在痛一样。
  郭永坤尬笑一声,这事他做得确实不对,但没办法,他只重生到这个时间点,而事情早就过去了。
  他承认读书那会儿有点骚,仗着身体强壮,再加上看过几本武侠小说,总爱干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
  当时林红道给周静写了几份情书,而他和周静是同桌,关系特别好的那种,周静就跟他讲了,并表示林红道这样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她的学习。
  那岂能忍?
  作为一位侠客,面对一名弱女子的求助,自然要救她于水火。
  更何况对方还是自己的朋友。
  于是郭永坤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拳将林红道给干趴了,好不威风。
  “真的,我跟她就是同桌加朋友的关系,她和我说起这事,然后……算了,不提也罢,要不你也给我一拳吧,我保证不还手。”
  说着,郭永坤便稍息立正站好,双手背到身后,摆出一副任君蹂躏的模样。
  “你……是不是酒还没醒?”
  “……”
  其实郭永坤也不想这么幼稚,林红道跟他同岁,他只是在揣测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或许真能落下这一拳,那俩人的疙瘩就基本解开了。
  只是很可惜,对方比他想象的要成熟。
  理都没理他,继续洗着衣服。
  真是脑壳疼啊,他这个莫须有的情敌,到底还要当多久?


第4章 恢复高考
  前头山大队位于一座大山脚下,那座山自然就叫“前头山”,大队隶属于红阳公社,总计2214名社员,与隔壁下里湾的规模相当。
  大队是真的穷,虽然已是七十年代末,但在这很难看到现代化的蛛丝马迹,队里没有一间红砖房,包含大队部在内的所有房舍,都是用那种农民自己印的黄泥土砖建造。
  若非墙壁上随处可见的那些,类似于“人民公社好”、“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等标语,一个如同郭永坤这样乱入的现代人,乍一看,很难分清具体到了哪个年代。
  因为据他所知,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往黄泥中掺杂秸秆,然后利用简易模具印制土砖,用于建房。
  站在一个小山岗上,居高临下望着眼前的景象,郭永坤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
  多好的年代,不是吗?
  这时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蔬菜是能放心吃的,大豆也没参演生化危机,理发店只管理发,照相也是要穿衣服的,谈恋爱的目的只为结婚……
  只是很可惜,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纯洁,而他的心却不再纯洁,大都市的纸醉金迷早已将它腐蚀。
  此刻的他就感觉这简直是个奇迹,这样一个地方,他居然已经整整待了两年!
  反正,他现在是一天都待不下去,甚至都生出了直接跑掉的心思。
  只是如此一来,他无疑就成了盲流,即便跑回家,也绝对会被遣送回来。
  所以如果想早点回家的话,他当前唯一的希望,就在手中……
  这是他从吴荣那里借来的一本初中数学教材,他们宿舍四人中,下乡后唯一坚持学习的,只有吴荣。
  他已经自学完所有高中课程。
  上辈子郭永坤还不明白其中缘故,不明白大学都停止招生了,吴荣为什么还如此努力,甚至经常喊他书呆子。
  但现在,他懂了。
  只能说家里有个在体制内混饭吃的人,真的事半功倍。
  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刚过来那会儿也是脑子不太清明,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后,郭永坤已经深刻地认清现实……
  很残酷!
  他虽然重生了不假,还回到过去,但有些东西却并没有一起带回来,譬如……记忆。
  你现在问他A股大盘近期什么趋势,他是一清二楚,但问他初中学了啥……
  天知道?
  早特么还给老师了!
  手上的这本初中二年级数学教材,他从吴荣那里借来已经半个月了,可截至目前依然没能啃完。
  记得以前看小说,那些主人翁重生回来后,时隔多年,一考就能考上,有些甚至还能记得题目。
  现在他可以很负责地说……
  尽是扯淡!
  所以希望虽然有,但胜算有多少,说实话,心里真的没底。
  至于他为什么一个人偷摸着跑到这里,则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躲大队干部,二是为了躲某个妞……
  天地良心,醉酒之后把人家姑娘摸了个遍的事,跟他真的没关系呀,他那时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
  再说,干这龌龊勾当的家伙已经死了,他重生而来,痛定思痛,发誓以后一定……呃,尽量吧,尽量少喝点酒。
  那姑娘这半个月来,已经找上门七八次,倒不是兴师问罪,反而每次都羞答答、笑嘻嘻的。
  但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呀!
  有没有?
  “大爷的……哎哟,累死我了。坤哥,还真在这啊,我就说田里咋没见你人……”
  身后传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郭永坤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嘴角不由泛起一阵苦涩。
  寻思今天只怕很难再蒙混过关。
  他最近弃恶从良、专心读书的事,旁人就不提,但岂能不引起三名舍友的注意?
  倒也不是他故意藏私,只是感觉没必要提醒。
  再一个,莫名其妙讲出来到时也很难解释呀。
  “我说小光,你这大白天的工分不挣,查我的岗干啥?”
  “我不是好奇嘛。”
  李有光屁颠屁颠凑过来,指着郭永坤手上的书,如同发现新大陆,“看,你竟然又在读书!”
  郭永坤无奈耸耸肩,没有搭话。
  “我说坤哥,你……是不是病了?”
  “你才有病!”
  “那既然没病,咋就突然转性了,我可记得你带来的那几本书,全都拿去擦屁股了。”
  “……”
  郭永坤拍拍脑门,略感伤神,想了想后,正色道:“小光,不管你信不信,我最近常去大队部看报纸,总有种感觉,上面可能要恢复一些考试了。”
  大概,也只能这样解释。
  李有光一听这话后,眼神瞬间亮得吓人,诧异道:“你是说……恢复中高考?”
  “嗯。”
  “真的假的,坤哥,你可别吓我!”
  李有光表情激动,差点没蹦起来,不过转瞬,又突然冷静下来,一脸幽怨道:“坤哥,你不仗义啊,这么大的事,居然不跟我讲,一个人偷……”
  “打住!”
  郭永坤没好气瞥了他一眼,道:“跟你讲个屁啊,别说这事只是我的猜测,就算是真的,你能有戏?”
  “啥……啥意思啊,还要区别对待么,就你有戏,我没戏?”
  “对。”
  “……”
  望着他一脸吃瘪的表情,索性郭永坤也懒得打哑谜了,直截了当道:“想想你老子。”
  “……奶奶的!”
  这下,李有光终于回过神儿来,无比郁闷道:“是啊,就算真恢复了考试,跟我又有屁关系,我指定没戏。”
  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这也是为什么郭永坤感觉没必要提醒的原因。
  李有光的父亲是坏份子典型,年轻时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
  林红道虽然背景没啥问题,但郭永坤很清楚,他屡考屡败,一直熬到80年政策下来才返城。
  所以还折腾个啥劲?
  至于吴荣,则不必提醒。
  因为有没有这茬,他每天该学习的时间,还是在学习。
  “坤哥,你这感觉准不准啊,这可是天大的事?”
  “宁可信其有呗。”
  李有光歪着脖子想了想后,说,“也是哈,那这事得跟虫子和红道说一声啊!”
  郭永坤苦笑,“随你。”
  李有光点点头后,又突然仰天长叹起来,“苍天啊,大地啊,我的命为啥这么苦呀!坤哥,你就别拉我了,让我去哭会儿吧,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可以返城的机会,居然没我的份儿?”
  郭永坤心说,我没拉你啊。
  ……
  当吴荣和林红道也得知此事后,正如郭永坤所言,宁可信其有,丝毫不敢怠慢。
  而且吴荣还告知三人,其实他父母早就叮嘱过他,千万不要落下学习,国家迟早要恢复高考。
  经由他这么一验证后,此事就更显真实。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河东小院便多出三个疯子,每天除了参加劳动累得半死外,晚上还不敢睡觉,蜡烛烧光一根又一根,闷头扎进书堆里。
  那股子辛劳与心酸,可谓见者尤怜。
  譬如李有光,他也不好抛弃兄弟们一个人去与周公约会,便每晚变着法子给他们整宵夜。
  虽然吃是真的没啥好吃的,但一碗清水粥也是情谊不是?
  日子就这样单片循环着,十月下旬,全国各大报纸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一时间举国沸腾,万众瞩目,两千万知青热泪狂洒,彻夜难眠。
  河东小院里同样激动异常,甚至可以说他们比旁人更加激动。
  但激情过后,更多的还是紧张。
  因为时间安排得太紧凑了,考试就在一个月后!
  于是,一场更为艰辛的百米冲刺,开始了。
  仅仅一个月时间,郭永坤三人加起来,起码瘦了三十斤不止!
  而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其实,也是许许多多知青的一个缩影。
  天知道有些知青盼望这个机会多久了。
  就拿前头山大队来说,这里年纪最大的知青今年已经三十四岁,1962年就过来,待了整整十五年!
  如今早已落户,连孩子都有了。
  对于这样的人而言,恢复高考,用“一场逆天改命”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第5章 居然没考上
  11月24号。
  这天天还没亮,河东小院里就有了动静,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玩命了这么久,可不敢在时间上错过,否则就不是哭死那么简单了。
  特别是吴荣,他艺高人胆大,直接报考了高等考试,也就是正儿八经的高考。考场设在县里,所以凌晨三点就起来了,好在公社给安排了一辆拖拉机。
  郭永坤和林红道自然没这胆量,报个中等考试都心中惶惶。
  他们的考场要近得多,甚至有点草率的意思,就在公社里的一所高中。
  凌晨四点,一行三人顶着寒风出了门,零下五度的气温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步伐,李有光一直将他们送到公社所在的羊头坳大队。
  那所公社唯一的高中就在眼前,它虽然一直在授课,但过去十年里能进入学习的学生良莠不齐,突然迎来这么多知识青年,老师们恨不得扫榻相迎。
  校门口的登记点旁边,用煤炉烧了一锅沸水,实在冷不过的考生可以喝一碗再进,在这凛冬的清晨带给大家温暖的慰藉。
  “你们进吧。”
  李有光停下脚步,一双小眼睛盯着那些陆续进入学校的考生们,心里要说没点羡慕嫉妒恨,那绝对是假的。
  “行了,不让你来偏要来,这么冷的天,赶紧回去睡个回笼觉吧。”郭永坤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谢了。”林红道说。
  “说这话……走了,你们加油吧,尽量……别考上。”
  “我去,你这加油鼓励的方式很别致啊?”郭永坤没好气道。
  “不然呢,你们要都考上了,就剩下我一个人,这日子还怎么过?”
  李有光哈哈大笑,完了不再多言,转过身去挥挥手,打着手电筒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
  林红道分在三班,郭永坤分在五班,走进考场的时候里面还是黑乎乎的,所幸过来考试的没一个傻子,都备好了蜡烛。
  就是天亮了也得备,因为你不可能指望这所破高中里有电灯,万一天气不好看不清卷子,那估计得发生流血事件。
  平心而论,这年头的中等考试并不复杂,拢共才四个科目:政治、语文、数学和史地——理科就是理化,总计400分,而且每个科目也没几道题。
  关键就在于没有根基。
  日后的九年义务教育跟现在比,简直就是铁蛋一样,如果这个年代的考生能接受那种教育,以他们的刻苦劲头,上面不调控的话,个个都能考上重点。
  郭永坤毫无疑问选了文科,读书勉强还算他的一个爱好,至于理科……真要让他考的话,牛顿的棺材板估计都压不住。
  试卷发下来后,考场中顿时响起一片沙沙声。
  天是真的冷,羽绒服和保暖鞋那种高端设备不可能出现大家身上,好多人双手冻得通红,脚上更是布满冻疮,但依然端坐在那强忍住跺跺脚的冲动,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钢笔上。
  而那笔下书写的,不光只有答案,更有……
  一场未知的人生。
  或激昂,或悲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