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77-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了大约几分钟,将郭永坤的老底揭了一遍后,对面居中戴银边眼镜的中年人,漠无表情地望向郭永坤问。
  “没错。”
  “那就好。”中年人合拢手中的一份文件,放在一旁,双肘撑在桌面上,十指交叉,用锐利的眼神直视着郭永坤,一眨不眨。
  “郭永坤,我们的身份之前已经跟你介绍过,我们主要调查的是经济问题,在这方面你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你要明白,我现在是在给你机会,我们一贯的宗旨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不愧是专业人士。
  就这两手往出一撂,郭永坤但凡真有点问题,此刻肯定慌得一批。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经济问题呀!
  “领导,道理我都懂,可我说真的,我真不知道自己经济方面有什么问题。”
  郭永坤苦笑道:“我做生意的原则向来是秉公守法,按时纳税,从不亏欠,公司的账目我都亲自参入审核,如果有什么遗漏,不如你告诉我?”
  啪!
  “郭永坤,现在是我问你,不是你问我!”一只大手拍在桌面上。
  “你如果拒不配合,我将视你主动放弃坦白从宽的机会!”
  真心不好弄啊……郭永坤满肚子苦水。
  要他交代,可他该交代什么呀?
  他自认在经济方面比过来之前刚用洗面奶搓了一把的脸还要干净——不带一点油腥。
  “领导,你们逼我也没用,我再重申一遍,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误。”
  “好,既然你是这个态度,那我也没话好说了!”
  “……”
  “我问你,1984年,你花了50万美金进口德国的全自动饮料生产线,随后又花了近百万人民币建设健力宝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健力宝河东总部。这些巨额款项是从那里来的?”
  中年人这番话说完后,不待郭永坤回答,又补充道:“我警告你,不要打马虎眼,我们如果没有掌握一些有力信息,也不会通知你过来。”
  “别人给的。”
  郭永坤眉头紧锁,问题是出在这里吗?
  就是说他本身是一个没家底没背景的穷酸小子,突然拿出一大笔钱建起了健力宝?
  这也要查吗,还如此兴师动众,他又没偷没抢。
  “给?”
  对面三人相视一望,好像听了个笑话。
  “怎么没人给我50万美金?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据说当时外传你家在海外有什么富裕亲戚,可我们做过详细调查,不论是你父亲这边,还是母亲那边,往上三代都没有出过国的人!”
  “是朋友给的,不是亲戚。”郭永坤蹙眉道:“而且也不是白给,主要我无意间做了一件事,帮助了对方。”
  随即,他便将初到港城,在太平山救下叶珍妮母女的事情娓娓道来。
  当然,充神棍的过程被他省略,只是讲当时自己看出缆车有问题,制止乘客上去,从而与老陈家结下善缘,随后对方为表谢意,给了他一千万港币。
  “我知道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
  讲完后,郭永坤又补充道:“但事实就是这样,你们搞经济工作的,港城伯勒集团肯定听说过,如果不信的话,你们尽可以去求证。
  “我创立健力宝的起始资金,就是从这里来的,干干净净,有据可查。”
  对面三人闻言将信将疑,用目光做着交流。
  这事怎么听都像一个小说故事一样,可架不住对方又说得这么具体,连当事人什么名字什么来头,都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了。
  这样确实很轻松就可以联系到对方,以此核实事情的真实性,让人又不得不相信几分。
  “好,这件事先放一放,我们稍后会具体核实。”
  居中的中年人顿了顿后,继续说道:“下面我们说另一件事,1987年,健力宝公司股权改革,你以4700万人民币一次性认筹了健力宝绝大多数股份。我问你,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
  郭永坤挑了挑眉,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暴露这些事情。
  那种感觉就像脱光了给人家看一样,令人心情十分不爽。
  奈何,事到如今他根本无法回避。
  “赚的。”
  中年人陡然眼前一亮,其他两人也一样。
  “继续说,怎么赚的!”
  “1987年世界经济产生了一次动荡,你们肯定也知道,那就是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
  郭永坤躺靠在椅背上,微微昂头,望向天花板。
  “我当时在港城,并且在这之前已经有涉猎港股,我似乎天生就对证券市场的信息非常敏感,在港股小打小闹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在学习,对证券市场产生浓厚兴趣。
  “一次偶然之中,我研究世界证券历史的时候,发现1987年的美国股市情况,与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走势,十分相似,我随即绘制K线图,将两份图纸进行详细对比,然后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美国那时的各种政治局势,主要是经济方面。
  “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红火了近50年的美股,其实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繁荣只是表象,实则底子已经坏透了,很可能将在近期迎来一次大崩盘。
  “我决定赌一把。那时我与港城陈家已经交情匪浅,于是联系到陈家继承人陈子昂,商量由他出资,我来操盘,共同搏一把,他听过我的分析后,欣然同意。
  “于是陈子昂利用家族资源,筹集到一亿多美金,我们随即找到港城高盛证券公司,以杠杆操盘的方式,做空美股,因此大赚一笔。”
  郭永坤讲到这里时,收回视线,转而望向对面,却发现三人已经有点瞠目结舌的意思。
  “此事也很好证实,如果你们觉得我和港城陈家、陈子昂,现在关系已经不一般,他们的话可能不能尽信的话,你们还可以去求证港城高盛证券公司。
  “他们现任总裁陆锡文,我也是那时候结交的。操盘做空的当天晚上,陆锡文还来过操盘室,见证了整件事情。”
  对面三人已经傻了。
  本次调查之中,这4700万是一个重要疑点。
  想想就知道,当时健力宝股权改革在即,所有资金都被监管,4700万人民币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目?
  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所以这4700万的由来,非常值得深究。
  对方说是赚的,那好,他们想听听到底是怎么赚的。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竟是这样的回答。
  跟健力宝完全不相干。
  而且令他们震惊的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有这份才华和天赋,直接洞悉到198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还在此次事件中狂赚了一笔。
  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他亲口说出来,在信息还不算发达的内地,估计没有一个人会知道。
  没错,他们信了。
  因为对方说得如此详细,一样将涉及事件的各个相关人员全部交代出来,想要核实并不困难。
  那他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意义何在?
  “郭永坤,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不会信口开河,编故事忽悠我们,否则你明白后果。”
  不知是不是郭永坤的错觉,他发现对方的表情和言语都变得和善了不少。
  “当然。我说的全是真实情况。”
  “那好,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希望你不要有任何隐瞒,如实回答。”
  郭永坤点点头,示意对方接着说。
  “在1987年,健力宝尚未完成股权改革之前,你有没有拿集体的钱,在港城投资别的生意,并且隐瞒当时挂靠的德一村政府,没有做任何说明和报备?”
  郭永坤陡然瞪大眼睛,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就是对方提出的这个问题!
  健力宝在没有完成股权改革之前,是一家集体企业,归属于德一村,他仅仅是一个类似于承包人的身份。
  如果当时他不通过德一村,私自动用健力宝的钱去境外投资的话——
  或将涉及多项罪名:挪用公款,隐瞒不报……再说大点,转移国家资产!
  怪不得上面会专门成立调查小组,甚至不通过市里和省里,直接冲过来调查他。
  如果这些罪名坐实,那可真不是小问题!
  “没有。”
  “没有?”对面问话中年人刚有缓和的脸色,再次板起。
  “老实告诉你郭永坤,我们着手这个调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对你的了解比你想象的还要透彻。”
  啪!
  几分资料甩在郭永坤面前的桌面上。
  “港城融汇创投,一家金融投资公司,1986年创立,注册资金500万港币,位于中环金融中心高端甲级写字楼内,占据一整层空间。
  “同年,这家公司与内地琼省的一家罐头厂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椰树’的饮料公司,斥资300万人民币。”
  中年人说到这里顿住,用针芒般的眼神刺向郭永坤,“这家公司你熟悉吗?”
  郭永坤眉头紧锁,此刻才意识到,调查小组真的做足了功课,或许几个月前就开始对他展开调查。
  “熟悉。”
  “我就怕你说不熟悉。”
  中年人冷笑道:“这家公司1986年的时候,还归属一个叫陈子昂的人名下,不过就在健力宝完成股权改革之后的一个月,它转移到了你的名下。
  “你可别告诉我,这只是巧合!”


第436章 仇人见面
  关于融汇创投,当初创立时郭永坤确实有所顾忌,所以才挂在陈大少名下,就是为了避免今天这种状况。
  但那时想的只是避免,万万没想到真的会被人查。
  而从调查小组的态度上看,他们显然不打算轻易从这件事情上绕过去。自己当初所做的一切,如今在他们眼里,只怕就跟掩耳盗铃一样。
  “不是巧合。”
  郭永坤摇摇头,并没有打算隐瞒什么,“我当初想过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影响,所以在融汇创投建立之初,将它挂在了陈子昂的名下。”
  “你承认就好。”
  中年人掰着指头道:“500万港币的注册资金,中环海景房甲级写字楼的整层场地,投资给椰树公司的300万人民币……你不会告诉我,这些都是你的私房钱吧?”
  “不是。”
  听到这两个字后,对面三人再次相视一望,有种大功告成的感觉。
  他们做了这么多功课,花了这么长时间,想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然而,不等他们喘口气的时候——
  “是我借的。”
  啪!
  “郭永坤,你不要狡辩,之前是给,现在又借?”主事的中年人一下发了飙。
  郭永坤也是一阵头大,苦笑道:“可真是我借的呀。
  “你们先听我讲。
  “首先,融汇创投的那500万港币注册资金,是从伯勒集团支出的,算是垫资,用完就撤回去了。我不太确定他们现在还有没有财务记录,但是当时是委托专业代办公司注册的,他们那边肯定有这方面的备案资料,你们可以去查。
  “另外,融汇创投的办公场地,那个地方是陈子昂私有的,他从港城一名地产开发商刘銮熊手中买下,还不止那一层,听说我要办公司,就均出一层给我用。当然,现在已经送给我了。”
  “送?”
  三人面面相觑。
  港城房价有多么离谱,他们也是有所了解的,而中环毗邻维多利亚港的甲级写字楼,更是楼王中的楼王。
  整整一层楼啊,这是什么概念。
  直接送?
  “对啊。”
  “……”
  调查小组的三人见对方回答得这么“理直气壮”,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他们真的不懂。
  “最后,投资给椰树公司的那300万人民币,是问陈子昂借的,他现在人就在申海,你们马上就可以调查清楚。而且,钱我到现在还没还。”
  三人又是一愣。
  为首的中年人问,“为什么不还?”
  “他不要啊。”
  “……”
  300万,不要?
  调查组的三人听完这些话后,全部蹙起眉头——本以为事情结束了,结果又来这么一出。
  公司注册费用是人家公司垫资的。
  办公楼是人家个人赠送的。
  投资款项是人家私人借……不,给的。
  跟健力宝撇得干干净净!
  “郭永坤,我现在很严肃地再问你一遍,你确定你说的话都属实吗?”
  中年人死死盯着郭永坤的眼睛。
  “确定。”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实在无法从对方脸上看出端倪,中年人收回目光,挥手示意。
  紧接着,他左侧一人将几页密密麻麻的信纸,递到郭永坤面前。
  “这是我们刚才的谈话内容,你仔细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在每张纸上都签上自己的名字。”
  郭永坤点点头后,拿起笔录,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看了一遍。
  这可半点马虎不得。
  “好啦,你刚才说的话,现在已经全部记录在案,但它是否属实,我们还要进一步调查。在此之前,你需要配合我们的工作,必须待在河东,我们随时都可能再约见你。”
  郭永坤心知肚明,他被“软禁”了。
  可能还是特殊待遇。
  因为之前过来的时候,他有注意到雷副市长与调查小组的人待在一间办公室里,似乎聊了很久的样子。
  他毕竟事务繁忙,如果被关在某处,不能与外界接触,对市里的经济必然产生影响。
  特别是现在这个时期,红牛即将上线,高山奶粉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你们大概多久可以调查完?”
  郭永坤实在不想挂着一个嫌疑人的名头。
  一天都不想。
  “不好说,你这件事很复杂,因为涉及境外,我们还要联系港城那边进行配合调查,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
  “我要强调一点的是,由于当地政府力保,我们并没有限制你的自由,你最好别耍什么花样。”
  郭永坤认真点头道:“我会全力配合你们,但我希望你们能尽快还我清白。”
  “放心,如果你确实是清白的话,我们也不会冤枉你。”
  中年人说完这话后,不再多言,带着另两人向门口走去。
  “等一下。”
  三人脚步微顿,同时扭头探来,带着询问的目光。
  “最后问个问题,你们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