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糟糕,如果没有“苍白圣女号”上那位大副肯特的辅佐; 她其实很难聚集起那一船追随者。
就是那个肯特的来历有些问题……
玛利亚没去管艾德雯娜想些什么,她在对方离开后; 就再次看向克莱恩的眼睛; 诚恳地道:
“我之后一段时间可以一直悄悄跟在你的身边保护你……直到‘玫瑰学派’的人出现。”
她说话的同时; 似乎是为了展示自己隐藏的能力,身形竟迅速变淡; 消失在了船舱里。
不过她的声音依旧在四周响起:“由于我自身有些特殊,寻常的‘玫瑰学派’半神都很难发现我。”
“怨魂?”克莱恩表面依旧沉静,心中却满是惊讶。
他对这样的消失方式再熟悉不过; 只是没想到以剑术闻名,却一直没有展露过自身序列能力的“苍白上将”竟然是一位“怨魂”。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对方这个隐藏已久的秘密; 竟然会展露给第一次见面的自己……
似是看出了克莱恩的惊疑,玛利亚重新现出身形,解释道:“既然‘苍白的正义’信任你; 我的一切都无需向你隐瞒。”
这话说的容易产生误会啊……而且你信任我; 我可不信任你!尤其我身上秘密不少; 哪怕“苍白上将”的名声不错,也不可能让你随时跟在我身边……你又不是莎伦小姐!
克莱恩没什么犹豫就直言不讳地拒绝道:“我还不能相信你; 所以我只会留下我信使的召唤方式。”
玛利亚闻言,褐色的眼眸中似乎有些失望; 却也理解地点头道:“可以。”
克莱恩沉吟了下; 从衣兜里取出纸笔; 刷刷刷写下了召唤自己信使的方式,递给了对方。
“我回去就会召唤一次你的信使,让它记住我的气息……这样如果你遇到‘玫瑰学派’的人; 就可以立刻找到我了。”
其实我觉得找“塔”先生; 找“冰山中将”,甚至雅洛蓝女士更为靠谱……心里虽这么想; 克莱恩表面上还是轻轻颔首:“好。”
“那我就告辞了!”玛利亚见事情谈妥后; 也不再多寒暄; 直接离开“黄金梦想号”,回到了自己的旗舰。
谷揍<;/span>; 这让克莱恩看得目瞪口呆; 总觉得这位女士的性格比自己扮演的“格尔曼”的人设还要别扭、
“她一直就是这样; 虽没有坏心思,却总是在细节处得罪人……还请你不要在意。”这时候; “冰山中将”走过来替玛利亚解释了一句。
“你们很熟悉吗?”克莱恩好奇地问道。
他现在在艾德雯娜面前就不会“装”得太过了; 毕竟“诚实大厅”内,自己的底早就露了。
艾德雯娜点了点头道:“她曾经在伦堡留过学……我和她是同一个班级。”
难怪!克莱恩恍然; 接着将艾布纳的铃铛取出转交给了面前的海盗将军,又请求对方让“黄金梦想号”向那几个渔民打捞到“疾病中将”的岛屿航行,这才返回了自己的舱室。
他刚想休息一下,灵感却忽然触动。
猜到是“苍白上将”有所动作的克莱恩快速开启了灵视,看见自己的无头信使蕾妮特·缇尼科尔不知什么时候已漂浮在旁边,手中提着的四个脑袋明艳不减。
不像白骨信使,刚有出现,我就能够察觉,她已经彻底进入现实世界,我的灵感才被触动……克莱恩若有所思地接过了蕾妮特·缇尼科尔其中一个脑袋咬着的信件。
信件上没有太多的内容,只有一篇篇玛利亚自己写的日记。
克莱恩随便翻了翻,发现这日记记得与其本人的口吻一样生硬,措辞仿佛账本。
这是几个意思?我说不相信她,所以就将自己的日记送来,让我了解她,以此取得我的信任?
这位海盗将军那么单纯的吗?
就在克莱恩胡思乱想的时候,蕾妮特·缇尼科尔手中的四个脑袋去同时转了过来,猩红的眼睛凝望了克莱恩一秒。
接着,她每个脑袋的嘴巴很有秩序地一个接一个开口道:
“表面……”“怨魂……”“实际……”“魔鬼……”“她的……”“正义……”“是由……”“恶意……”“扭曲……”“而来……”
“没有……”“答应……”“她的建议……”“是正确的……”“决定……”
已经从莎伦那里得到确认,知道增加信使曾经是“玫瑰学派”节制派大佬的克莱恩没有怀疑她的话,只边阅读着“苍白上将”那些干巴巴的日记,边思忖道:
“‘正义’是由‘恶意’扭曲而来?在她看来‘正义’是对他人的‘恶意’吗?
“看她成为海盗将军以来做的事情……这位女士本质上是一位‘放纵’派吧?
“难怪莎伦的老师好像不太喜欢她……”
……
周一上午,通往特里尔的铁轨上,一辆蒸汽列车飞驰而过,将轨道两侧一株株因蒂斯梧桐树甩到了身后。
列车的头等车厢内,许多乘警和旅客聚集在一起; 看着一位棕色头发,戴着金边眼镜的年轻人指着一具看起来刚死去不久的尸体侃侃而谈。
年轻人自然是艾布纳,而他此时正对一起发生在列车上的谋杀案进行着“回溯”后的逆向“推理”。
案件其实并不复杂; 只是罪犯用的手法颇为巧妙,成功误导了他人; 反而将他自己摘了出去。
艾布纳本不想管闲事; 毕竟那位死者也并不是什么好人,之前还当面用言语羞辱了范妮和佛尔思……但那个罪犯太过嚣张,竟然将主意打到了他身边人的身上,这自然得让他明白“英雄侦探”的威名。
就在他的推理接近尾声,即将揭露凶手真身的时候,一位围观的乘务人员神色忽然激动起来,他直接撞开人群,砸开玻璃,就要跳窗逃走。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材极好的女士竟一下拉住对方的胳膊,接着一个用力就将其双手反剪放倒在地。
这位女士自然是跟随艾布纳去往特里尔的范妮,此刻的她心中解气得很,毕竟这起杀人案最初可是陷害的她!
想起刚刚的百口莫辩,就连“律师”的能力都无法让他人相信自己无辜的憋闷,她只觉得异常畅快。
这一刻,在周围旅客为精彩推理响起的热烈掌声里,范妮感觉到自己的“野蛮人”魔药彻底消化了。
===第807章 悲惨的故事===
那位穿着乘务人员制服的男子在被范妮制住后,反而不再挣扎,他面对着周围乘客的指指点点,一点点咧开嘴笑了起来。
且越笑越大声,到了最后接近疯狂。
艾布纳看着故作疯狂的罪犯,却是摇摇头,语气平静地说道:“你这是觉得自己报了仇,人生就没有遗憾了?”
不管对方杀人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有催人泪下的内情,但他妄图嫁祸给范妮却是事实……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很可能是被人利用的。
穿着乘务人员的男子闻言笑声戛然而止,猛然抬起头看向揭穿了自己的侦探,咬牙道:“你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你昨夜杀死潘妮太太时,自己抑制不住说了大量情报,可不能怪我“回溯”出来。
艾布纳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的仇人应该是潘妮太太的丈夫罗素督察……你为什么不选择去找他报仇?只是想让他也感受一下失去亲人的痛苦吗?”
他一边随口询问,一边回想起之前在“回溯”中得到的情报。
说起来,这也是个“悲惨”的故事。
死去的潘妮太太是特里尔警视厅高级督察罗素先生的太太,这是位傲慢、虚荣,且脾气很差的女士。
她之前仅仅是因为佛尔思的衣着不够档次却进入头等车厢,就对其恶语相向,而范妮由于给佛尔思出头,同样遭到了对方的辱骂,双方甚至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这也是那个真正凶手能“陷害”范妮的主因……
毕竟那次冲突头等车厢的人都知道,从动机来看,范妮绝对有着嫌疑。。
而那位罪犯先生杀死潘妮太太的手段并不复杂,他只是在昨天夜里,用一种“昏睡”药剂药翻了那位傲慢的太太和她的随从,将一柄匕首从她的后背插入心脏; 又模仿那位太太的笔迹,在地上写了范妮的名字。
——不同于鲁恩; 号称“太阳之国”的因蒂斯在铁路主要沿线是安装了灯具的; 所以列车在夜间也可以行驶。
最后; 那位罪犯先生又利用“乘务员”的身份,在做车厢清洁服务时; 偷了一些范妮的“粉底”,回去撒在了尸体旁。
于是,等到早上时; 潘妮太太的仆人和保镖从昏睡中醒来,自然第一时间找上了范妮,让得她一度被认定为第一嫌疑人。
而那位罪犯先生之所以这么做; 据他自己所说,是因为要报仇。
他本是一个技术工人,却因为他自己的一个专利发明而被老板陷害入狱……
后来他极为幸运地利用一次监狱骚动而成功越狱; 并改名换姓逃到因蒂斯东部的一座小城; 依靠自己的技术和一位朋友提供的资金开办起工厂……
就在他积累起一定的财富; 且结婚生女,觉得自己的人生步入幸福美满境地的时候; 那位罗素督察却出现在了小城,并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逃犯。
于是他不得不再次逃亡……随之而来的却是他的专利又一次被侵吞; 他的工厂因此破产; 投资的朋友因负债自杀; 两家的妻女被黑帮卖入了妓院……
他因此恨透了那位督察,所以才会设法顶替了一位乘务人员,来刺杀罗素督察的妻子; 让对方也品尝一下失去亲人的痛苦。
而这位曾经有着两项技术专利的凶手先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 而且还有着一手模仿他人笔迹的绝活,是以用血写下了潘妮太太的绝笔; 借以陷害范妮。
然而; 他的破绽也在于此……或者说艾布纳反向推导出的破绽在这里……那就是潘妮太太其实是个左撇子; 而所谓的遗笔却是右手写的!
这不能怪罪犯先生不仔细,毕竟潘妮太太平日里担心他人耻笑; 一向对自己左撇子的事实讳莫如深; 且刻意隐藏,不一直盯着; 其实很难发现。
而之前; 艾布纳经过一系列“马后炮”的细节推理,成功得出了潘妮太太是左撇子的结论; 自然也就证明了范妮是被嫁祸。
利用这一连串的“推理”产生的“震撼”效果,艾布纳用“魔镜”稍微挑动了一下那位罪犯先生的精神,就令他瞬间“破防”,做出了逃跑的不冷静举动。
而事实上,那位先生把证据处理得很干净,艾布纳不利用非凡手段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出决定性证据。
这时候,听到艾布纳的问题,罪犯先生沉默了一阵,接着面目狰狞地将自己的过往故事都讲述出来,然后大声吼叫道:
“我的工厂因为他而破产!
“我的朋友因为他而死亡!
谷婦<;/span>; “我的妻女因为他被卖入了妓院!
“我的幸福因为他而破灭!
“但……他是一位真正公正的警察,我不能因为恨他就去杀了他……毕竟他本身也只是在秉公办案……
“可我不能剥夺他的生命,却可以剥夺他的幸福!
“我要他也承受对等的痛苦!
“可惜……我原计划是杀死他的妻子后,再去找他的儿子和女儿的……
“但也无所谓了……这就够了!”
男人说到这里,仿佛抽空了全身的力气,脑袋再次垂了下去。
艾布纳却是冷笑一声,蹲下身凑到他的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声音说道:
“你演的不错……
“但你不杀罗素督察的原因,仅仅是想要看到他信守的理念崩塌,由一位公正的警察自此‘堕落’吧?‘冷血者’!”
那男子再次豁然抬头,不敢置信地失声问道:“你究竟是谁?”
“我是艾布纳·布雷恩,一位侦探。”艾布纳站起身,毫不在意地报出了名字。
一来他本身就是用“真实”面貌来的因蒂斯,身份不难查出;二来,想要完成莉莉丝的任务,想要查清楚德利恩家族的底细,就难免会和因蒂斯上层社会接触,所以名声也是很好的“敲门砖”;三来,这也是为自己的影视公司积累素材。
而这个杀人案的背景故事如此具有戏剧性,绝对会被各大报纸杂志争先报道,这样一来名声和热度就都有了……
最后; 这个“悲惨”的罪犯其实是一个刚刚晋升; 还没完全泯灭人性的“冷血者”; 艾布纳直觉他身上也许还有一些后续可以挖掘……
这时候,围观的乘客们也终于从精彩的推理中回过神来,有一位去过鲁恩的大商人在听到艾布纳的自曝后更是脱口叫道:
“‘英雄侦探’!原来是贝克兰德的‘英雄侦探’!难怪推理那么厉害!”
其他听说过艾布纳名头的人闻言也纷纷恍然,他们或向身边的人“科普”英雄侦探的事迹,或戏谑地着看向已经被乘警绑起来的罪犯,嘲讽道:“居然嫁祸给‘英雄侦探’的女人,这个凶手真是太倒霉了!”
“是啊,若不是倒霉,怎么会有恰好认识他的督察路过小城?”
有人附和,也有人感慨:
“罗素督察的名声我也听说过,那确实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可他这件事办的却欠考虑啊……”
“罗素的公正只是法律上的公正……但法律本身就没有问题吗?罗塞尔大帝都说过,法理之外还有人情……”
有人感慨,自然也有人反对:
“罗素督察又有什么错?连那个罪犯自己都认为他是秉公办案,而不忍心去杀他……”
头等车厢的人身份地位自然不低,他们本身就代表着“热度”,是以见到这一幕的艾布纳也便见好就收,在和乘警完成了交接后,就带着佛尔思和范妮回到了自己的车厢包间里。
佛尔思这会儿还在为那个罪犯先生感到可怜,思索着该怎么帮帮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