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栾建设也不说话站起来领着万峰进了他家西间。
  好家伙!炕上堆了一堆的手摇脱粒机,最少也有四五十个。
  “你咋不拿出去卖呀?这都堆着也不是事儿呀,卖没卖一个?”
  “咱队袁山家和张洪坤家一家买了一个,再一个也没卖出去,拿什么地方去卖呀?”
  合着他光知道做不知道卖。
  “明天是十四吧,孤山是集市呀拿到集市上去卖。”
  “怎么卖呀,从来没卖过东西。”
  唉!这还得教他们卖东西,他这一天操老心了。
  “这么得吧,明天你弄个推车把这些东西都推集市上去,我去给你卖。”
  “都推去?”
  “还能拿个三个两个去卖呀?那卖个屁的意思。”
  “那你明天不上学了?”
  “明天星期三下午放假,上不上学不差那半天。”
  估计周小文好找自己谈谈了,这阵子自己确实请的假有点多了。
  “明天七点我在队部等你,我走了。”
  从栾建设家出来万峰到栾凤家扫了一眼,当然是看那厦子一眼。
  厦子里的电已经拉上了因此里面有一盏灯亮着,把还未凝固的水泥地面照的光芒闪烁。
  但是在灯光下就是再平的地面也显得凹凸不平。
  窗框上的油漆味儿轻了不少,估计明天就没多少味道了。
  王氏父子这活儿干得似乎程序不对呀,难道不是先给窗框上完漆后再按玻璃吗?
  万峰才发现这个问题,这不是颠倒了吗!
  栾凤和江敏一齐跑了出来。
  “再有几天才能搬进去呀?我们都等不及了。”
  这些等不得豆烂的家伙。
  “用不了几天了,等地面干了就能往里搬了。”
  栾凤于是和江敏像两只蚂蚱一样又蹦又跳。
  这厦子缝纫车间是占面积最大的,占了这个厦子一半多的面积估计有七十平左右,这个面积最少能摆下三四十台缝纫机。
  但是栾凤现在包括还没组装的机器也不过八台,这太少了。
  如果那两台机器不转给栾英也不过才十台,还是不够干什么的。
  指望郑勇这速度也太慢了,按照他现在弄机器的速度就是到年底他顶多能弄来五六台机器,到哪里去找一些缝纫机呢?
  不知县被服厂有没有不要的缝纫机托人去弄几台回来。
  这个任务应该交给周炳德或者是白丽云,他们那个圈子也不知道和被服厂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走后门弄几台出来应该没多大问题。


第0370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
  十月二十二号,阴历九月十四,今天是孤山农贸集市,万峰要到集市上去卖手摇脱粒机。
  七点种栾建设赶着一辆驴车来了。
  他姥爷在小队负责养牲畜,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你让他自己推车去集市这不是脑袋有包吗。
  万峰没有坐骡车,一是因为那玩意慢二是他害怕他再坐上去那毛驴罢工,在平道上罢工还好对付,若是这货在过因呐河的时候在河中间罢工,这特么下车都没地方下。
  万峰提前骑着车子来到了肖军家。
  肖军的母亲正在院子里喂鸡鸭。
  “小万来了。”
  万峰让她那整天调皮捣蛋的儿子变成了一个知道干活赚钱的人她打心里感激。
  “婶,你家扒苞米不?我今天义务帮你家扒苞米。”
  “扒苞米?”肖军的母亲愣住了,一时没整明白万峰这话什么意思。
  “就是帮你家扒苞米粒。”
  “帮我家扒苞米粒,这个我们可不敢,肖军说了你是个能人,我们家怎么敢用你扒苞米呢。”
  “我说的是真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们需要几麻袋的苞米。”
  “苞米在苞米仓里不点,就是自己家的自留地打了点,队里的的还没分呢,你看能不能装几麻袋。”
  院子角落一个用木头围起来的简易苞米仓里有着不多的苞米,不过也够装两麻袋了。
  肖军的母亲找来两条全是补丁的麻袋,万峰钻进苞米仓把里面的苞米全部装进麻袋里。
  装了两麻袋半。
  “婶,中午回来,这些苞米就全变成苞米粒了。”
  肖军的母亲依然迷糊,实在猜不透万峰葫芦到底卖什么药。
  栾建设的驴车到了后,两人把麻袋扔到车上赶到集市上,在集市入口处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
  万峰拎起一个手摇脱粒机,用下面的卡子把它卡在驴车的朝外的车棚上,在两个车棚之间铺了一条麻袋。
  把那两麻袋苞米的袋子口打开,倒出一部分玉米在车棚里。
  那些手摇脱粒机被一个挨着一个地摆在马车前的空地上,因为圆筒是用白铁制作的,因此太阳一照明晃晃一片煞是耀眼。
  那些逛集市的人还没到上集的时候,只有那些商贩远远地看着万峰他们摆了一地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万峰老神在在地坐在车棚上,栾建设就有点忐忑了。
  “我说小万,这能卖出去吗?”栾建设没到市场卖过东西,心里没有一点信心。
  “为什么卖不出去?现在人没上来,等待会上人的时候,你负责在车上脱粒我在前面卖就行了。”
  八点左右,四乡八里赶集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万峰从车上下来来到路边,开始推销他们的产品。
  “父老乡亲们注意了,走过路过不能放过,最新式的发明——手摇苞米脱粒机,停下你的脚步花三秒钟你就能看到本年度最新奇最省力的发明,家里有苞米要脱粒的父老乡亲就更应该看看,能把你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脱粒神器……”
  万峰一手拿着一个手摇脱粒机开始像唱歌一样吆喝起来,他还没怎么地坐在驴车上的栾建设一听他吆喝倒弄个满脸通红。
  起先无数从他面前经过的人都用看动物一样的眼神看他和他手里的‘武器’,估计很多人都在心里想这货是不是猴子请来的救兵。
  万峰浑不在意,继续吆喝,他坚信是男人早晚都会崛起,是女人早晚都会流水,错误,是流泪。
  广告这东西就是忽悠人,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之下,理智的人也有变成白痴的可能。
  果然,在万峰不遗余力的吆喝之下,终于有人停下脚步开始询问了。
  “小伙,你这什么苞米脱粒机是怎么回事儿?”
  万峰回手对着身后兰花一指:“大哥,开工!”
  栾建设马上摇动脱粒机的小摇把子,立刻苞米粒像下雨一样哗哗地从脱粒机上淌下来。
  “看到了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看一看,这就是我们发明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摇玉米脱粒机,简单实用价格实惠,一个小时一个人可以毫不费力地脱粒一百五十斤,你们可以到后面看看,亲手试试。”
  于是有人围着驴车看栾建设脱粒,其中更有胆大的动手实验了。
  “哎呀!不错,这玩意一点不费力而且非常省事,一点不累人,三嫂你试试。”
  有人带头就有人凑热闹,一干妇女轮流上去实验,一边实验一边交流心得。
  “他二姐,这玩意确实不错,不但轻快而且还不累手。”
  “可不是吗,我这手皮比较嫩每次扒苞米都能挤出血泡来,有这玩意儿就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了。”
  “是呀,这玩意不但省力扒的速度也快呀,那小伙说一个人一个小时能扒一百五十斤,不知是真的假的?”
  这个时候话必须要跟上,要给顾客坚定的信心。
  “一个小时保证能扒出一百五十斤,扒不出来全额退款,但前提是中途你不能离开,要是扒一会儿你去睡一觉再回来那肯定扒不出来。”
  万峰的玩笑引来几声笑声。
  “小伙,如果真扒不出来到哪里去找你退款?”
  “我们是洼后人,洼后知道不?”
  万峰抬手对着平山一指:“就在那山下,不过你们也不用到洼后去找我们,我们每个集市都会来的,如果真的扒不出一百五十斤下个集市你们就在这里一定会看到我们的。”
  “那你这机器多少钱呀?”
  “这脱粒机的零售价钱是四块五,但是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出来销售,为了照顾广大父老乡亲以及给我们的产品做个广告,今天的机器我们成本价销售,一分利润没有,三块钱一台有买的这个集市就抓紧了,下个集市就是四块五了。”
  一听三块钱有些人就走了,但没走的人不少。
  万峰一看虽然人没走,但大多数人都在犹豫,这个时候如果不卖出一台说不定一台都成交不了。
  “还有今天头三个购买我们机器的人会得到我们的挥泪价,两块五!数量有限只有三台,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有没有要的?”
  一干妇女还在犹豫。
  “我买一台。”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随着声音肖军的母亲大义凛然地走了出来……


第0371章 先小人后君子
  三块钱对这些家庭妇女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好一点生产队有个五六十元,差一点就三四十元,一下花三块钱买个机器都下不了决心。
  毕竟人都有个对付的心理,能将就就将就。
  万峰正因为知道这个原因因为把挥泪价的杀手锏都使出来了,如果挥泪价不好用他们就真得挥泪了。
  万峰正在懊悔为什么不带两个托过来,这个时候如果有两个托跟着一起哄,卖个十台八台脱粒机根本不是问题。
  想不到天上掉馅饼,肖军他妈主动承担了这个角色。
  不过这个时候必须要假装不认识。
  “这位婶子,你要买一台脱粒机?”
  肖军母亲没说话只是点头,并且还递上了一张两元一张一元的票子。
  万峰手脚麻利地找钱,一边拿起一台脱粒机装腔作势地摇了几下,然后到后面的驴车上拿一穗玉米插进圆筒里一摇,玉米哗哗地掉落。
  “这位婶子,您就来这台,我给你挑好了,一点没问题,回去帮着向左邻右舍介绍介绍宣传宣传。”
  肖军的母亲笑眯眯地拿起机器:“你的机器如果真的好使,我一定会帮你宣传的。”
  “看到这位婶子没有?现在第一台挥泪价的脱粒机已经售出了,还有两台了,再不出手就没有了。”
  “我要一台,小伙给我挑一台。”一个妇女似乎下了狠心,立刻交钱。
  “好叻,您看好了。”万峰如法炮制回头又插一穗玉米哗哗地脱了几下。
  “第三台给我。”还没等万峰再吆喝,另一个妇女已经急急地把钱塞给万峰,生怕别人抢去一样。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妇女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出手没抢到挥泪价,但一想下个集市就是四块五了后,就不再犹豫而是狠心掏钱买了。
  不就三块钱吗,以后在别的地方剩点就有了。
  起先还都是家庭妇女,后来一些大老爷们也加入了购买的队伍。
  栾建设呆呆的看着那些争相抢购的人,这就卖出去了?
  就被这货一顿忽悠就忽悠出去了?
  自己的妹子一定是被这货这张嘴忽悠去的!
  虽然现在属于农忙季节但赶集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孤山集市又是这方圆四五十里唯一的集市,你想集市上会有多少人。
  万峰他们这四五十台脱粒机根本就不够卖的,也就一个多小时,最后一台脱粒机也宣布售出。
  “没了没了,要买下个集市还到这里来买吧,不过价钱就不是今天的优惠价了,记住是四块五了,毕竟我们也要吃饭不是,但如果能一次性买三台以上的我们会便宜五毛,记住了没有?”
  有人回答记住了。
  商品是卖完了,但万峰往驴车上一看却犯愁了,自己可是答应要把这些玉米变成玉米粒给肖军家送回去的,现在连一麻袋玉米都没扒出来。
  把车上的玉米收拾好,栾建设赶着驴车出了集市来到肖军家。
  “婶,今天真谢谢你了,没有你买第一台我们根本就卖不出去,你这台算我们白送的。”
  万峰掏出两块五递给肖军他妈。
  “我看你那玩意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是真想买一个,这钱你们收着。”
  “说送给您就送给您了,不差这一台,你多和左邻右舍为我们宣传宣传帮我们卖几台就什么都有了,还有这玉米我们没扒完连一麻袋都没扒上,又给您送回来了,没想到卖这么快。”
  在万峰和肖军母亲说话的功夫栾建设已经把玉米卸下了车。
  “这没问题,我一定帮你在邻居面前多宣传宣传。”
  万峰和栾建设谢绝肖军母亲让他们在这里吃饭的建议踏上归途。
  栾建设始终有点神不守舍的,他始终有一种如在梦里的感觉,这特么是真的吗?
  都说掐自己一下就能证实自己是不是在梦里,栾建设就照着自己的大腿内侧狠狠掐了一把。
  “嘶——”
  不是做梦,否则不会这么疼!
  既然不是做梦那就要好好回忆一下未来的妹夫是怎么把这么多的脱粒机卖出去的。
  栾建设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万峰凭什么能把这么多的脱粒机一股脑买出去了,那些人买的时候仿佛这玩意不要钱似得。
  万峰骑着自行车先过了河,在河边停下坐在河卵石上等栾建设的驴车过河。
  驴车过河后栾建设把车闸拉死,两个人坐在河边分钱。
  “机器一共是四十六架,实际卖出四十五架,送人一架。其中两块五卖了两台,三块钱卖出四十三架,一共是一百三十四块钱。按照约定每卖出一台有我一块钱的专利费,这四十五架机器有我四十五元,那台送人的机器算我的,那么我拿走四十四元,剩下都是你的。”
  万峰留下了四十四元。
  别以为对方是自己未来的大舅子他就不要钱,亲是亲财是财这个必须分明白,否则将来起了纠葛亲戚也会变成仇人。
  他是卖知识赚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万峰把剩下的九十元给了栾建设。
  尽管今天的零售价只有三元,并且还被抽走了四十四元的专利费,但栾建设依然还有四十几元的利润,毕竟这机器的成本才九毛钱。
  他非常的满意。
  “下个集市的机器价钱我都给你定好了,单卖四块五,如果有人一次性买超过三台的,你就按照四块钱算,我依然每台抽一块钱的专利费,余下的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