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德真一拍大腿:“对!这两样东西确实全国有名,可是这和种植业有什么关系?”
  “你说钟木耳怎么样?”
  “种木耳?那玩意还能种吗?”
  为什么不能种?再过四五年这项技术就会出现。
  “当然能种了,不管是木耳还是蘑菇都能种植,就连猴头菇也能种植出来。”
  沈德真立刻来了兴趣:“这玩意要是能种可确实是一条出路,但是要怎么种呢?”
  “总得来说能复杂点,种这些东西首先要制作母菌,培养基,然后发酵。带菌种发酵完毕还需要有适当的载体,把菌种下到载体里就可以了,最后就是浇水的问题了。”
  沈德真听得云山雾罩,好像确实很复杂的样子。


第0534章 养殖野兽
  万峰看四周的人都是一副迷瞪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听得非常迷糊。
  “听明白了?”
  众人齐齐摇头。
  “那咱们一步一步地分析,这样也许你们就不糊涂了。不管是种木耳还是种蘑菇首先第一步要有母菌,母菌的配方是土豆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克,维生素B琼脂和水,当然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备,这是母菌的制作。”
  “母菌制作完毕还需要在培养基里进行发酵生长,那么接下来第二个步骤就是制作培养基了,培养基的原材料非常的简单,它由锯木屑麸皮或米糠蔗糖,石膏粉水适量组成。
  这些东西经过一套处理方式后就能生成培养基,到时候把培养基装到瓶子里接上母菌后进行二十多天的封闭,种木耳的菌种就做好了。
  菌种其实就是种子,种子没有土地就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还需要给它配备适当的土地,种木耳的土地就是木头,最好是柞木。把柞木锯成一米二左右的木断,在上面用电钻或者特制工具打出三厘米左右深的圆眼,把木耳菌种塞进圆眼里,然后用树皮盖把眼堵上,以白桦树皮的眼最好。”
  段木栽培法的优点是一根段木可以使用四年,这四年一段木头产出的晒干木耳大概在三两左右。
  缺点是产量一般,并且对森林的损害较大,待森林保护法颁布后,这条路也就被堵死了。
  其实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种植木耳的方法了,后期出现的塑料袋和广口瓶栽培法就比段木栽培产量高成本低。
  通俗点说就是用锯末子直接栽种的,特点是不损害木材,成本低,缺点是木耳的味道差太多。
  起码用段木生产出的木耳还算比较正宗的木耳,用锯末子栽出的木耳,在万峰的认知里那还算是木耳吗?
  “种蘑菇的道理也是一样,只不过母菌的配方有变化而已。”
  沈德真听得叹了一口气:“太复杂了,搞什么副业都不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你们要是学会了制作菌种,前期专门卖菌种也是能赚一笔的。”
  “这个以后再说,你再说说养殖业。”
  “如果你觉得种植业麻烦,那么适合咱们这地区的养殖业难度就更大了。咱们这里养猪养鸡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因为入门低的原因,一旦有很多人都养就把市场堵死了,最终产品的价钱还没有成本高。因此,要养就得养一些有难度的东西,养一些一般人养不了东西。”
  “什么有难度的东西?”杨武追问了一句。
  万峰没有立即回答杨武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我估计用不了几年,国家就会颁布狩猎法,会全面的禁止打猎,到那时那些喜欢吃野味的人该怎么办?”
  沈德真挠头:“你的意思不会是让我们养殖野兽吧?”
  “呵呵,为什么不呢?养殖狗熊老虎那不可能,但养鹿,养四不像、养獐子养水獭养雪貂……这些东西还是很有可能的,只有养这些一般人养不了的东西才会有永久的市场,这些动物有一些全身可都是宝呀。”
  沈德真傻眼了:“这些东西怎么养呀?就是养到哪里去弄种?”
  “这个就得靠你们自己了,别的东西养难道可能大点,但是养鹿还是比较简单的,北边不是有鄂伦春吗,他们可是专门以打猎为生的,他们好像就会养这玩意,可以到他们那里去买种鹿,鹿吃得很简单,很多农作物的秸秆它都吃,你们要是能养好了,发家不敢说,小康没问题。”
  万峰的话能不能给他们打开一扇门,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至于他们有没有人敢去比划,能不能成功就得看各人的运气了。
  这些门道其实要算准成的还是种植木耳,相对而言,只要掌握了木耳菌的制作方法,种植木耳还是很有前途的。
  如果不出意外,三年后这里的农村就开始大面积推广木耳种植了。
  沈德真这个人肚子里还是有些东西的,这货晚上九点多钟跑到了万峰家,询问木耳菌种植的详细配方和方法。
  万峰就用笔一道道步骤详细的写下来,十六开的纸写了六七篇,写了一个多小时。
  沈德真如获至宝地揣进了怀里。
  “沈叔,我这几天就要回去了,我父亲干活您多照顾点。”
  沈德真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只要我在场院管事一天,你父亲保证累不着。”
  “沈叔,我再给你指条道,我姥姥那个生产队里有胶鞋厂,服装厂,冬天你要是肯出来跑不如去拿些服装和鞋回来卖,我们出厂的产品都是市场上没有的,绝对的新潮,你拿回来就是下屯子挨家挨户的去卖,一个冬天都能赚几百块钱。”
  沈德真眼睛眨巴了半天,没有回答。
  “你要是觉得不踏实,冬天可以和我父亲一起去看看。”
  万峰详细介绍了鞋厂和服装厂的产品,包括样式品种出厂价格等。
  “这个我考虑考虑,冬天反正也是闲四五个月,到时候说不定就出去看看。”
  沈德真说完乐颠颠地走了。
  如果他真的去拿货,回来就不能卖万峰在红崖那样的价钱了,那连路费都赚不回来。
  拿一百件服装回来赚一百块钱,除去旅途的费用大概剩也剩不多少,不过龙江这边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北辽农村高出一大截,稍微贵点卖还是有帐算的。
  卖好了一趟赚个一百二百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一冬天跑两三趟还是没问题的,差不多就能赚出他们一年的工资钱了。
  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至于让自己的老子去卖,万峰是没这个想法的,他有多邮回来几个也就够了,冬天在家里老实待着享享福也不错。
  但是老子好像有很多年没回过老家了,借这个机会回去看看奶奶也是应该的。
  奶奶家也在北辽省住,和十几年后某个著名的笑星是老乡。
  万峰觉得这次回去要不要到奶奶家去看看?
  很有必要呀!


第0535章 龙江里打鱼
  早晨,父亲到连队去干货了,家也收拾完了,万峰百无聊赖地从家里出来,刚走到大街口就看见金兴斌他老子金宏才骑着自行车出家里出来。
  “金叔,上江边呀?”
  金宏才夏天是专业渔夫,冬天就是专业猎人,连队里的职工只有他不参与连队里的工作。
  “走跟我到江边打鱼去,正好找不到人呢?”
  “不去!你儿子都不去,肯定没什么好事儿,我才不去呢。”
  江边有一种大黄蚊子,简直就是蚊子里的战斗机,而且还是全天候的,别的蚊子不到晚上不出来,这些该死的蚊子白天有时也出来溜达,若是被它咬一口能起一块五分硬币大小的包,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家兴斌得在家看家喂猪,不是走不开吗,你去帮我抖搂抖搂网就行。”
  万峰有些犹豫,这次回来自己还真没到江边去看看,去看看也行。
  “去行,但是下午得回来,我可不能陪你在江边过夜喂蚊子。”
  “下午咱们就回来了。”
  于是,万峰就跳上了金宏才的自行车,嗖嗖地向江边走。
  “金叔,你猜我回来的时候在哈宾遇到谁了?”
  “你在哈宾还能遇到熟人?”
  “咱们原来三十一连哈宾青年可是不少的。”
  “王长林?”
  “我和他可不怎么熟悉。”
  “那就是蒋明了,他家和你家在三十一的时候住对门,应该非常熟悉了。”
  “猜对了,就是他,他现在天天在火车站一条胡同里买早点,他还说今年冬天要来找你打猎呢。”
  一听打猎金宏才就来了精神了:“好呀,我正犯愁冬天一人打猎没意思呢,要是他来我们就敢去捅狗熊洞了。”
  万峰一听,心里说了声握草,找死呀,去捅狗熊洞。
  狗熊冬天蹲仓冬眠,那怕外面天塌了它也轻易不出来了,要想把它弄出来就得用杆子去捅,把它若急眼了它才出来。
  狗熊身上最值钱的一是胆而是掌,如果单纯要熊掌直接把它干死在洞里就完了,但是如果想要胆的话就必须让它生气,狗熊只有暴怒的状态下胆才最大,俗称金胆也最值钱。
  但是冬天把狗熊从洞里骚扰出来,狗熊的愤怒也是离奇的高。
  别说狗熊,就是冬天你把一个人的热被窝掀了,他说不定都翻脸呢。
  狗熊暴怒的状态下几乎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要不它把你压死要不你把它打死。
  如果你在狗熊气头上一枪打中狗熊的要害,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取胆,那么你就能得到一颗金胆,晒干后能有二两左右,在当时就能卖几百块钱。
  但是你如果打不死它,这家伙跳起来一屁股就能把你压成大饼,一巴掌能让自己妈都认不出来。
  万峰摇摇头,这些打猎的闲着没事打打野鸡不好吗,非要去打狗熊,若是这山里有老虎他们是不是敢去找老虎碰瓷呀?
  龙江边面对大姑娘沟有一片沙滩。
  龙界边要找一片沙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在岸边走十几里地都不一定能看到一处沙滩。
  起码在红毛基到思吉屯再到上游的五家子,这上下上百里的水路,万峰记得只有四处沙滩,他们现在脚下的这片沙滩就是思吉屯大林子到小桦林三个大队之间唯一的一处。
  沙滩上泊着十多艘微乎。
  这里的船打鱼并不是船随便在江里跑随便下网,下小网的除外。
  这些船打鱼全是用一种叫趟网的渔网打鱼,趟网前面是大眼,插八插十的大网眼,后面是插二插三的小网眼。
  所谓的插几插几是江边渔民一种最通俗粗略的叫法,以网眼能插进几个手指头为准。
  能插进一个手指头的叫插一网,插进两个手指头的叫插二,以此类推,数字越大,网眼就越大。
  趟网通常长度超过几十米,前面的大眼网大鱼,后面的小眼网小鱼,一种绝户式的捕鱼方式。
  这条水道,是这一地区唯一能撒下趟网的水道,一次只能有一艘船下江。
  船下江时先划到江心然后扔下一个大个的塑料壶,塑料壶的把手上拴着一股长绳子,绳子大约有三四十米长这头连接在渔网上。
  船上两个人一个划船,一个下网,待船划到岸边,渔网也就下完了。
  这时渔船拴着渔网这头顺水往下漂,一直漂出能有几里地,到达一个地方就开始收网。
  同样是一人划船一人收网,也不管网上的鱼,把网收完后划到岸边收拾。
  放一次网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思吉屯,大林子加上金宏才一共有九条渔船,就是从早晨矮帮到晚上,一条船一天能打两网鱼就不错了。
  岸边就有来自吴县县城的一些鱼贩子等着船靠岸,这种鱼一毛,这种鱼一毛五这种鱼两毛的收。
  这些贩子把鱼弄回去主要是卖给县城里的几家饭店,卖不了才拿到农贸市场上去出售。
  龙江里的鱼统称为三花五罗十八子。
  三花是鳌花、鳊花、鲒花,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十八子就比较多了反正都是带子的,岛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鲇鱼球子、狗鱼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鳟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山鲤子、沙姑鲈子。
  其实还有一些鱼没有被列入进去,比如有名的白漂子就不在十八子里面,还有最最有名的马哈鱼也不在这个榜单上。
  这些鱼里最值钱的是是三花里的前两花,五罗里的前两罗,以及十八子里的七里俘子。
  可惜这些值钱的鱼里万峰只吃过哲罗和七里浮子,留下深刻印象是七里浮子,那是真香,完全不用放油,而且它身上的鱼骨非常的柔软,连刺都不用吐,用它炖土豆,能把舌头都吃肚子里去。
  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打到七里浮子,要是能打到中午一定要让老金炖了。
  卖钱?还不如装到自己肚子里保险。
  如果这老贼不舍不得炖,万峰就准备买下来,拿回家湟鱼炖土豆。
  别人吃总没自己吃来得实在。


第0536章 可惜不是金的
  和金宏才合伙打鱼的是一个大林子人,这家伙昨天病了不能来了,据老金说是闹肚子里,然后他偷偷告诉万峰,那家伙的老婆养汉,昨晚被他堵炕上了。
  估计一半天不会来了。
  自己老婆养汉应该头疼才对,和肚子有毛线关系?找借口都没找明白。
  老金笑得有几分淫邪,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如果他自己也摊上这样的事儿,不知还会不会笑出来?
  他的合伙人回家肚子疼去了,金宏才孤家寡人是下不了趟网的,就把万峰弄来下小网。
  下小网就简单了,不用到江心去,就在江边看那地方顺眼就扔一块小网进去,然后同样顺着水漂个几十米远就收起来。
  别听小网就认为网小,这些小网一块也是三四十米长呢,上面也有大眼和小眼,不过没有趟网的大眼大罢了。
  它的大眼通常是插四的网眼,小眼一般都是插二的网眼。
  插四的网眼就能网住十斤以下的鱼。
  让金宏才做梦都能笑醒的是,就这不起眼的一小网,竟然网上来一网的银光闪闪。
  “握草!用趟网一网也就这么些鱼,想不到小网也能网到这么多的鱼,今天运气不错。”
  划船的万峰很想鄙视他两句,那是老子的运气。
  打从那次车祸自己没死重生了以后,好像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