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姐,你变了,真的变了,你腮边的两朵嫣红呢?你微微的回眸一笑呢?你小桥流水般柔弱的眼神和受惊小鸟般的身姿呢?我依然还记得你小鹿般惊慌的表情,唉!岁月啊!你真是一把不留痕迹的杀猪刀。”
万峰声情并茂像朗诵诗歌一般发出了一番感叹。
“该!被形容成猪了吧?”李二曼在一边幸灾乐祸。
江敏回去就去捅李二曼的咯吱窝,李二曼大声喊救命。
众人跟着起哄,一时间栾凤家像花果山水帘洞一般热闹。
后宫什么的都是扯蛋的,谁要是有个十个八个老婆,这家一天到晚的还像家吗?
这都赶上动物园了。
栾凤老妈站在厨房一声暴喝:“都给我吃饭,还反了你们了!”
宛如森林穿过一声虎啸,百兽顿时没有半点声息。
从遗传学角度来分析,栾凤继承了她老妈百分之八十的基因,尤其那虎啸的样子非常的神似。
幸亏他从小就看过武松打虎,否则这辈子怕是要生活在悲惨世界里了。
万峰和栾长远一桌子吃饭,那些姑娘都在厨房的大桌子上吃。
吃饭期间万峰询问了那些鞋贩子聚众来提要求的事儿。
“我觉得人家的要求没错,既然都是咱们的客户,咱们一双鞋在这里贱卖两毛人家没意见才是怪事儿呢,当初你做这决定的时候我就不同意,你看出事儿了不是?”栾长远语气里带着埋怨。
“嘿嘿,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有意见,就是故意让他们来闹的。”
“啊?故意的?你这是又想耍什么花枪呀?”
栾长远始终认为这个未来的女婿办事不太靠谱,他办的很多事情他是真的理解不了。
“咱们不是要开个集市被公社拒绝了吗?”
栾长远迷惑了,开集市和卖鞋有什么关系?
“明天也许你就明白了。”
栾长远人认为明天他也不一定能明白。
第0577章 集市就是这样形成的
吃完饭,栾凤带领她的娘子军到队部去学习。
万峰说过,就是作为工人也要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才会让人不断进步。
栾凤就听了万峰话天天晚上带着手下这帮人到队部去看书学习。
其实她心里知道万峰这是扯蛋的,他自己都休学了还叫别人去学习,鬼才会相信。
不过队部里的书和课堂上的书完全两回事儿,如果图书室里的书都是数学语文地理历史她才懒得来呢。
栾凤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小灵通漫游未来那类型的书,她喜欢的书是画越多越好,字越少越好。
当然小人书是最佳选择,可是万峰当初去买书的时候竟然不买小人书,这让栾凤的意见非常的大。
真想狠狠咬他两口,坏蛋!
洼后的图书娱乐室并不禁止对外开放,像山后洼后乃至小树屯卧虎屯的青年也经常来。
但是来是来必须要遵守这里的纪律,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允许打架骂人。
如果有违反的下次就会拒绝你的加入。
万峰没跟她们到队部来,而是一个人回了家,他要好好的睡一觉。
出门这两天也是很疲乏的。
第二天早晨,张海从砖瓦厂和机械厂调过来十几个棒小伙安装新机器。
老队部的东厢房可以安装下一套设备,至于另一套设备就安置在机械厂一个空闲的车间里。
老队部当初改建的时候留下了很宽敞的门,昨天雇二运的车吊留下来帮着移动这些设备。
有这玩意移动设备就不费多少事情,一上午老队部这套设备已经安装完毕。
在里面安装设备的时候,万峰在鞋厂外面解决了一件事儿。
早晨八点多钟,十几个集市上卖鞋的商贩就聚集到鞋厂的门前,意思是和鞋厂的领导谈谈。
张海和万峰没在家的时候,栾长远根本就没见这些商贩,决定又不是他做的,他解决不了。
现在万峰和张海回来了,万峰就被推了出来。
万峰就在队部的一楼的小会议室里接见了这十几个商贩。
这里有些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商贩们提了两个要求:一,鞋厂停止卖鞋,二,如果不能停止卖则必须保持和集市上的价钱一样。
很简单也很合理。
“你们的要求很合理,一点没有无理取闹的意思,这是你们的正当权宜,但是让鞋厂不卖鞋这不现实,因为你们根本销售不完鞋厂的产量。”
“我们若是联合起来包销鞋厂的产品呢?”有商贩问。
“你能包销的完吗?我们又拉了两套设备进来,里面正在安装,这还是外国进口的机器,两套设备一天能生产出两千多双鞋,加上原先旧设备一天三百多双的产量,你们能包销的下吗?”
那个商贩不言语了。
“到鞋厂来买鞋的都是四周的父老乡亲,鞋厂卖给他们稍微便宜一点也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你们在集市上卖鞋遇到亲戚里道的不也是优惠吗?”
“可是现在鞋厂卖便宜鞋的影响已经不仅限于将威和将威附近的几个大队了,东到黑礁南到蓝山西到大英北到青山,几乎已经把我们赶的这些集市包圆了,我们的销量已经大幅下降。”
“你们说的也是事实,可是既然鞋厂已经打出了名声,再改对鞋厂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害。”
那时的物价可不是随便更改的,起码在八五年以前是如此。
从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五年这二十多年间,国家的物价就没有变动过,商品往便宜方向可以但是要涨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万峰的话意思很明白了,鞋厂的定出的价是不会更改的了,除非他们在集市上改变。
可是这样他们一双鞋就会少赚两毛钱,一天可是减少了好几块的收入。
“我想知道你们这里有多少人是赶青山集市的?”
这些人里只有几个人去赶青山集市,毕定青山集市离孤山也有四十里,不是谁都能骑着自行车驮着鞋跑那么远的,那几个赶青山集市的都是孤山或者沙岭公社离青山比较近的人。
“那么青山集市这天你们干什么?”
青山集市是逢阴历零和五,如果小月没有三十则改在二十九。
这一天如果不赶青山集市,那附近就再没有集市,就是有也都是六七十里地以外了。
“在家干点家里活什么的。”有几个人回答。
万峰点点头:“既然这样,那些我提个建议你们看怎么样,要想让鞋厂不零售也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也不难,就是每逢青山集市这一天你们可以到洼后鞋厂门前来摆摊卖鞋,当然卖的价钱就是现在鞋厂定价的钱。”
这些鞋贩互相对视。
“你的意思是到逢五和十这天我们可以到这里来卖鞋,卖鞋厂现在定的价钱?”
“是的,而且我们不收任何管理费用,你们也看到现在到这里来买鞋的人虽然没有集市上多,但也是小有规模,你们把鞋就摆在鞋厂外面这空地上,你们也看到了现在天天从四面八方到鞋厂来买鞋的人都有几百人了,我估计一天下来平均一个人卖个十双二十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反正五和十这两天你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也就是短短的几天时间,这里一天汇聚的来自四面八方到鞋厂来买鞋的即便没有几百但一百二百还是有的,几乎络绎不绝。
就是现在万峰已经从窗户看到最少有十多个人骑着自行车到鞋厂销售部去了。
“这么说除了这两天外,别的日子鞋厂也不再卖鞋?”
“对!只要五和十这两天你们来卖鞋,我保证别的日子鞋厂绝对不会再零售一双鞋出去,赚钱就让你们赚,不过如果你们觉得在这里卖鞋并不比集市上少,你们也可以天天来卖,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这个办法怎么样?”
万峰这就是逼着这些鞋贩到这里摆摊。
这里有了卖鞋的,万峰自己有服装厂再来几个卖服装的,这样一个集市的雏形就有了。
只要这里有商贩在,就有人来,有人来其余的卖甜瓜立枣的,卖鱼鳖虾蟹就会慢慢跟着来凑热闹。
三凑两凑这个集市就形成了,说不定还能形成全天候的集市。
第0578章 供销社分部
万峰的策略是先用便宜一点的商品吸引人流,然后倒逼商贩在洼后摆摊。
在这里出售的服装也会比集市上便宜点,鞋也比集市便宜一点,有这样的利益驱使,贪图便宜的百姓就会到洼后的集市来买,这样就会形成人流,有了人流还愁商贩不来吗。
这样经过口口相传用不了多久来得顾客和商贩会越来越多,扩散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外地的客户和商贩慢慢也都会聚集到这里来,批货和进货。
估计三五年后一个批发市场也就形成了。
义乌开始出现雏形的时候是八三年,西柳大概也就是今年在道边出现几个人摆摊。
总得来说洼后起步并不晚,如果经营得当,万峰不觉得会比别的地方差。
万峰已经在盘算一旦集市形成他该干什么。
他准备把将威大队的商店也搬到洼后来,就是搬不来也得蛊惑玻璃花经理在洼后开个分店。
一个商业中心没有商店怎么能行。
有了商店,再想办法开个小吃部什么的,在把队部空闲的房子弄几间出来当旅社,这样硬件条件就差不多了。
外地若是来了客户就有地方容身了。
可惜现在个人开店还得两年时间,否则万峰直接就开一个旅饭商店,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些商贩们抽着万峰给他们的过滤嘴香烟,你一句他一句地呛呛了半天,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小万!我有一点不明白的是,你这么做好像鞋厂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呀,这和鞋厂以前的销量似乎没什么变化吧?”
万峰呵呵笑了:“确实什么变化没有,但是洼后却多了一样东西。”
“多了什么?”
万峰打哈哈没说多了什么。
“好了,问题现在解决了,你们可以回去该干嘛干嘛了,这里可没人管你们的饭。”
商贩们乐乐呵呵地走了。
商贩们离开,万峰也就进了鞋厂看第一套设备的安装。
吊车小心地把机器按照顺序一台一台地吊进车间,为了往里吊设备,房盖都掀了。
吊进去一台张石阡就指挥机械厂的人安装一台,到中午时分第一套设备全部安装完毕。
吃完午饭,又开始往机械厂东边空闲的厂房里安装第二套设备。
昨天卸车的时候这套设备就卸在这个院里。
待这套设备安装完毕已经是又一天的太黑了。
张石阡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帮着调试机器,待机器调试完毕,小队这边给张石阡结了账,万峰把他送到车站。
临走时张石阡说了一句我可能还会来的话就上了车。
这次小队买设备万峰也是出了一万元的资本的,因此回到村里万峰就和张海已经会计出纳进行了一个小型会议,主要就是万峰和工厂的利益分配问题。
这个东西现在必须要搞明白,落实到白纸黑字上,免得将来生出事端。
砖瓦厂的分红万峰放弃了,留下的就只有机械厂和鞋厂。
机械厂里的所有产品几乎都是万峰设计出的原始图纸,因此他拥有利润百分之五的授权费,也就是说不管机械厂卖出什么产品,利润的百分之五是万峰的。
鞋厂万峰原本是拥有三分之一股份的,现在万峰也主动地放弃了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只留下了百分之十的分成。
张海加了一个附加条件:万峰以后如有什么好的发明,要自己不做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洼后,在洼后确定不做之后才可以给别人。
张海是知道万峰的价值,这货天生长了一个怪物脑袋,随便蹦出点什么想法都能变钱。
待这些落实到合同上后,大家皆大欢喜。
原本准备用于进行老设备两班导那批鞋工就被派到了第一套新设备上,而第二套设备因为没人暂时就清闲了下来。
洼后是实在没人了,要用人就只有外招了。
万峰走进小树屯供销社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好久没进过这里了,玻璃花经理都有点不认识他了。
“你这小子已经有好长时间来过了,是不是嫌弃我们这里地方小商品不全呀?”
“于经理看你这是说哪里去了,我今天可是专门来找你的?”
“找我?你有什么事儿能找到我头上?”
“于经理,把供销社搬到我们洼后去怎么样?我说得是真的不开玩笑。”
“胡扯,这玩意怎么能搬走?”
“这怎么就不能搬走了,我们提供房子,你们把商品搬过去不就完事儿了吗!多简单的事情。”
“去去去,一边玩去,我没功夫听你胡扯,搬到你们洼后去你们买东西倒是方便了,那大树屯,周家的人怎么办?他们可是离供销社更远了。”
这是事实,就是现在周家小队的人来一趟供销社也几乎等于跋山涉水了,再搬到洼后就又远了二里地。
看到把供销社搬到洼后去有点不现实了。
“我们洼后需要一个商店,既然大队商店不能搬过去,那么能不能以将威大队供销社分部的名义到洼后设立个分部?房子我们出,你们就是去人和商品就行,销售利润什么的都是你们的。”
于经理不懂了:“洼后离这里也不远呀,你们要商店干什么?”
“过一段时间洼后有可能要出现一个集市,会吸引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要想繁华没有商店怎么像话,在那里设个分部,对你们也不是坏事儿吧,起码可以多一个完成任务数的渠道,怎么样向公社供销社书记请示一下呗?”
于经理一翻玻璃花眼:“我那不是闲得吗?我图个清净不好呀。”
“于经理,如果你想图清净洼后有了分部你这里买货就少了,你不就更清净了吗?这么解释正确不?”
“瞎解释,不过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既然你们有需要,那我向公社供销社请示一下,你回去等消息吧?”
“于经理,你不会让我等到三零零零年吧?”
“不会,等到九零年就行了。”
万峰听出于经理这是玩笑话。
其实于经理人不错,除了那一只白色的玻璃花眼外,其余地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