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乱龙多旱,因为年轻人多就自然免不了出现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种事情。
对这种事情万峰是绝对不客气的,明文宣布洼后这里是活跃经济繁荣市场的地方,这里不欢迎那些耍牛笔的事情出现,如果在这里打架斗殴,偷偷摸摸一经发现重则送到派出所,轻的就是一顿揍。
所以,从集市开始那天到现在三个多月,除了开始发生过几次这样的事情被镇压外,再没有这类事情发生。
洼后有了集市的消息公社终于知道了,虽然张海被梁书记训斥了一顿了,但也没下令停止什么的,就算是默认了。
毕竟这对勇士公社来说是一个好事儿。
洼后今年的联产承包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虽然粮食的产量没增加多少,但是社员的收入却都有了稳定的增长。
一个月二十五元的工资水准虽然和国家的正式工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农村这也是人人羡慕的所在了。
附近的青年有多少人要到洼后的工厂上班而不得。
不管是鞋厂还是砖瓦厂乃至机械厂的工厂出门在外都会有一种优越感。
八一年的秋冬之际,北辽省的农村开始大规模的联产承包,红崖县也在推广承包制,到了十二月底已经推广完毕。
土地承包以后,农村就有了大量的闲置人口,洼后的人力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虽然个人雇工依然不得超过八人的规定没有改变,但是作为乡镇企业却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所以当洼后的队部贴出招工告示的时候,附近十里八村报名的青年男女如过江之鲫。
洼后现在招工主要是为鞋厂扩大生产而招的,三套设备每套最低得预备两套人马,像现在的一套人马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鞋厂的招工本着先近后远的策略,毕竟太远的人来回上下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鞋厂现在还没有宿舍。
鞋厂一共招收了六十人,其中以女性居多。
那些被录取的人欢天喜地,因为住家较远的人没被录取而失望之极。
机械厂也招收了一部分有技术的工人,机械厂生产的产品比较多,人手少了根本不行。
这批工人进厂后,机械厂的各个类别的产品就可以同时生产而不会产生冲突。
当时间进入十二月的时候,张海决定今年提前进行分红,很多家庭还等着钱买电视机娶媳妇呢。
第0584章 分钱了
队部三楼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连走廊和娱乐室也都是人。
万峰就纳闷了,平日也没见这么多人呀,这怎么一到分钱人就都出来了。
分红是以奖金的名义发放的,作为洼后的最高领导者,张海在洼后的社员面前做总结性发言。
“今年是我们洼后实行联产承包后的第一个年头,大概很多父老乡亲心里没底,不知道我们今年的收益如何,现在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今年各个生产部门的效益普遍很好……”
接下来张海就开始一项项地公布各个项目的收入情况,鱼塘收入多少钱、砖瓦厂收入多少钱、胶鞋厂收入多少钱、机械厂收入多少钱……
这里面的大头的机械厂,其次是胶鞋厂,砖瓦厂的收入也还凑合,至于鱼塘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了。
收入最多的反而是见利最晚的机械厂,从拖拉机生产出来到现在,四五个月的时间,拖拉机一共销售出去三百台左右,仅此一项就带来了三十多万的利润。
除了被张海还了几万的贷款后,账面还有二十多万躺在哪里。
胶鞋厂自从新设备上来后产量直接翻番,每天也有上千元的利润,除了收入买设备的投资外也积攒下了几万元的收入。
在剔除了万峰的分成和上缴的利税后,洼后还有二十五万七千的结余。
这些钱让洼后的社员们惊呆了,想不到小队竟然这么有钱了。
“这些钱我们要预留一部分作为周转资金和一些项目的研发费用,我和小万以及会计出纳商量了一下,这部分提留款项的数目是十二万,余下的钱将以奖金的形式平均发给在队里所有企业工作的社员,这些工人不管是本队的还是外队的,只要是在洼后的企业工作的就人人有份,希望洼后本队的人不要在背后说三道四的,影响团结。”
这个数目是经过研究决定的,按照万峰的意思是要留十五万,因为单是机械厂的周转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张海和会计一算剩下的十万多若是发下去连台电视机都不够,怎么也得够买台电视机的钱才行。
因此也就预留的十二万。
洼后所有的企业里,砖瓦厂有七十多人,鞋厂去年的工人有八十人,加上机械厂的一百多人,一共有二百五十八人,加上张海和会计出纳一共是二百六十一人。
这里面不包括在队里所有企业什么也没干的人,不过这样的人家几乎不存在,洼后所有一百多户人家,每家最少也有一个人在队里的企业干活。
这样每个工人可以分到五百二十四元的奖金,正好够买一台电视机的。
社员们一听每个工人能分到五百二十四元,个个眉飞色舞。
接下来就是分钱了。
会计就坐在小队的财会室里,张海喊一个名字就发一份钱,奖金一直发到下午才发放完毕。
有钱的社员出门就到集市上进行了一番抢购,很多好吃的东西都被他们买走了。
洼后劳力多的人家这一次就能分到上千元,比如万峰姥爷家,小舅加姥爷就分到了一千元。
小舅母因为是在栾凤服装厂干活,因此队里的奖金没她的份儿。
小舅门已经升级成了母亲,现在一天到晚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儿子像白痴一样的笑。
“咱们今年是不是也发点奖金,别让咱们的工人心里失去平衡。”看到小队发奖金了栾凤有点坐不住了。
虽然服装厂员工的工资远远高于集体企业的工资,但是人家一下发五百多的奖金,手下的员工难免心里失衡。
栾凤和万峰商量。
“发呗。”奖金当然是要发的,不然员工哪来的积极性。
“那发多少呢?”栾凤有点犯愁了。
服装厂现在常驻的员工三十多人,一年的净利润在九万左右,如果也每人发五百,全年利润的六分之一就没有了。
“每人发三百吧,咱们和集体不能比,用我的钱发吧,到年底你就不用分红给我了。”
冬天的时候服装厂的服装利润能高一些,一个月大概有近一万的收入,万峰能有四五千的分红,这些钱全部拿来发奖金。
栾凤仿佛占了便宜一样偷偷地笑。
“得了便宜不笑行不?”
“我就知道你对我好。”
服装厂虽然奖金没有队里的企业多,但是员工们的工资可是比那些企业里的员工高多了,因为是记件工资每个人都是干劲冲天,加上水平的不断提高,像服装厂里一些成熟老手比如江敏和李二曼她们工资已经达到七十多了,就是那些最近出徒的人工资也在三四十左右。
因此一年的收入加上这次奖金,收入比集体企业的人还多。
人有钱后,整个人的精神都和往日不同了,一个个昂首挺胸的。
奖金发放后,洼后的人家就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自己的生活。
除了那些要结婚的外,买电视机就成了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儿。
因为购买的家庭较多,张海决定集体解决这件事情,要买电视机的人到队部报名,由集体出面统一购买。
第一批报名买电视机的有三十五户,这边收了预付款后,万峰就到五交化去联系电视机。
一听万峰一次性要三十五台电视机,五交化商店经理头上的汗都下来了,立刻把仓库里所有的存货都拿了出来,总算是凑够了三十五台电视机。
“简经理,你这货不够呀,我们队头年最少还需要一批电视机,你得备足货呀,别到时候断顿了。”
“货没有问题,你们队下次买还买我们的电视机啊。”简经理陪着笑容说道。
因为百货商店也开始进电视机卖了,红崖县现在有好几个地方出售电视机。
“呵呵,那是一定的,起码我和老江的关系在这儿。”可惜那时候的商店还丁是丁卯是卯的,否则回扣也能弄几百元。
五交化公司的卡车拉了一车的电视机驶进了洼后,那些交了钱的人家喜气洋洋地往家抬电视机。
短短两天,洼后村子里就立起了一片的电视天线。
第0585章 赶紧回家去离婚
现在洼后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有了电视机,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在准备买电视机,余下的三分之一是今年没准备买电视机的家庭。
出乎洼后人意外的是万峰竟然属于这三分之一不准备买电视机的人。
“不爱看,人太小而且没有色,我要看大的带彩色的。”
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买电视的时候,他都是这么回答的。
回答这话的时候万峰正在家里教两个青年摆弄注塑机。
万峰决定自己也雇两个工人用注塑机生产录音机壳和组装录音机,本来他是打算雇两个女人,但提案被栾凤否决,只能变成了两个男人。
这两个青年是山后小队的,和万峰家就隔着房后的那道西岭。
暂时他准备雇用头年这一个多月,每人每月四十块钱。
他不知道过完年他的录音机能不能得到生产许可,如果能得到许可这么他还会雇用一些人,如果得不到那就只能偷着卖了。
偷着卖他就不用雇人了,自己捅咕几台算几台。
注塑机的模具他都设计好了,配方也定型了,只需按照配方把融化搅合在一起的材料注射到模具里然后进行冷却即可,非常的简单。
如果取得许可,光靠方宏球给他提供录音机芯就有点远水不解近渴了,他需要找一个厂家进行配套。
南津和琴岛有两个无线电厂生产这种机芯,其中南津无线电五厂的产品还获得过部优的称号。
一旦有了生产许可万峰准备去琴岛或者南津一趟。
洼后连续办了两场婚事,姜文和江喜水这两个家伙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把日子选在了十二月八号和九号。
看一个月是好月还是坏月只需看这个月有多少个适合结婚的日子即可。
八一年的十二月竟然有无数的日子宜结婚,尤其上旬的从一号到十一号竟然有多达七天是宜结婚之,中旬有一天。
李二曼和兰芝都跑回家去当新娘去了,占兴华的婚期则定在明年五一。
八号这天,砖瓦厂那辆22被万峰开了出来,万峰去年做的车棚还在,把车棚安上,这是拉新媳妇的车。
一辆车根本不够,除了雇用肖军的拖拉机外,干脆把拖拉机厂的四轮子开出来几台,找司机开着一路也算声势浩大地来到了下孙家。
在当时农村娶媳妇还用马车的时候,这已经算是豪华车队了。
车到下孙家就停在李二曼家门口,趁着媳妇上车还需要不低于半个小时的空闲期,万峰到栾英家串了个门。
栾英家现在也是有五六台缝纫机的规模。
美英和丽清一派成熟少妇的模样,看到万峰来还和万峰开玩笑。
“看看,二嫚兰芝和兴华将来都嫁到洼后去了,你们两个是不是后悔结婚早了?要不你们两个回去离婚,我们洼后还有好几个三十多岁没老婆的,你们凑合找一个也嫁过去怎么样?”
美英和丽清异口同声:“滚!”
“真滴,我们那里现在不但有好几个工厂还成立了一个天天存在的集市,现在最远已经有哈宾申阳福顺渤海的客户来往了,将来我们那里会成为东北三省有名的大集,到时候商贾云集如日月,你们现在离婚嫁过去起码还能找到年轻点的,再过两年就是想嫁过去怕是只有老光棍了。”
美英和丽清哭笑不得:“你这家伙怎么还是这么爱胡说八道?你就不能改一改?”
“改?凭啥?这样多好的,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忽悠谁……吭吭。”
“露馅了不是,当初你是怎么忽悠凤儿的?”
“啊?我可没忽悠她,当初是她忽悠我才对。”
“呸!鬼才信。”
“你们不信?你们在栾凤家学过徒,你看我什么时候忽悠过女人?我从来不忽悠女人!”
“拉倒吧,当初我们就是被你忽悠去学裁剪的,你这混蛋现在都忘了?”
她们去学裁剪是自己忽悠的吗?哎呀想不起来了。
“妹夫,你们那集市现在规模有多大了?”栾英从里屋出来问道。
“挺大,不次于黑礁集市。”
“啊!都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了?”
“这还不行,现在还是以本地人居多,外地人连十分之一还没占到,等本地人的比例变成十分之一,洼后集市才算是形成规模了。”
“可是你姐夫说你们不收税,就是规模再大也没什么用呀?”
“不收税只是暂时的,将来当然是要收税的,不然到时候建大棚和门市到哪儿去弄钱,姐!你有没有兴趣过去设个摊点?或者干脆搬到洼后去住得了,将来的洼后可不是你们这穷乡僻壤能比的。”
洼后集市想要变成批发大集,当然要有众多的厂家入住才能形成规模,厂家越多规模才能越大来进货的商人才能越多。
栾英无语了,合着在万峰的眼里她们这黑礁沿海已经变成穷乡僻壤了。
“你现在去占个地方,把你的小作坊搬过去形成工厂,以后专门批发就行了,洼后现在的鞋厂和你妹子的服装厂可是有不少外地的老客来进货了,随便进来一个都是成百上千的流水钱,可比你这自己到集市上去卖省事儿多了。”
“我要是去了不是抢了风儿的市场了吗?”
“姐!你这就想多了,我还准备把县里的被服厂弄过来设点呢,就是条件不允许,如果条件允许我们都准备招商呢。就是现在来的老客你妹子的服装厂都吃不下。你算算你妹子的服装厂现在一天各种服装能出二百多件,根本就填不满市场,如果专门做一样行,关键是样式太多了,一天一个样式的服装根本下不来多少,根本不够用。你若是过去不用干别的,专门做裤子一年也能有十几万的流水钱。”
栾英动心了:“等你姐夫回来我和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