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厂家代表傻眼,不是要塑料瓶吗这怎么就扯到塑料袋上去了?虽然都有塑料两个字,但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好不?
  “我们家引进过一条背心袋的生产线,是引进这条机器时小鬼子捆绑的,我们也没拿它当回事儿就扔在那里。”
  既然是捆绑来的那肯定是六七十年代被淘汰的产品。
  不过在国内就算是人家十几年前淘汰的产品还是可以填补国内空白的东西。
  就像鬼子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人家黑白电视机早就淘汰了,可是咱们家还没有,所以人家从仓库内翻出已经不要的生产线生产出电视机一样在华国畅销。
  只是国际贸易那些混蛋心太黑了,明明从鬼子那里才六十多元的黑白机弄回来竟然卖……
  万峰叹息一声。
  塑料瓶方便袋这东西,应该在八五年左右开始出现在市场里,完全地替代了以前的包装纸和纸绳的包装方式。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不要把这条生产线买回来生产制作塑料袋机器?
  这也不行呀,自己不可能什么都干吧!这东一耙子西一笊篱这不成了洋洋通洋洋松了吗?
  自己要是孙大圣就好了,扒一把毫毛变成无数个自己,什么都可以去比划比划。
  算了,生产线就不买了,就买一套生产塑料袋的机器回来吧。
  “你马上联系你们厂子,看看能不能用那条生产线生产出一套制作塑料袋的设备,如果能我要一套同时你们的吹塑吹瓶机我也要一套。”
  那个驻在的喜出望外,好像这一下子就卖了两套设备了。
  “我马上和我们厂子联系,争取两天就给你答复。”
  这些厂家的驻在区域有长途电话,要联系他们的厂子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儿,不过长途话费可是非常昂贵的。
  一分钟都是十几乃至几十元。
  塑料袋机械的事儿有没有眉目万峰也不清楚,但塑料瓶的事情是没什么问题了。
  “现在给你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一个是纸箱厂,一个是塑料瓶和塑料袋,塑料瓶的投资能少一点,不过进原材料稍微麻烦点,你选哪一个?”
  看到姨夫犹犹豫豫的样子,万峰来气了:“算了,你还是在胶鞋厂挣安稳钱吧。”
  要不是自己分身乏术他自己就干了,还用问他们。
  典型的小农意识,前怕狼后怕虎的。
  万峰走出去好几步了,吴庆在后面怯怯地道:“那我弄塑料瓶得了。”
  “你可想好了,一旦下了决心洼后的一切你就得舍弃了。”
  “我……我回去和你二姨商量商量。”
  “也好!”


第0720章 刊物上做广告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说有共同性格爱好的人会聚集在一起。
  这是比较文雅的形容。
  用老百姓的话就是:鱼找鱼,虾找虾,王八找个鳖亲家。
  万峰意外地发现,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栾凤和舒影还真就臭味相投了。
  “我家刘洋要是有你家小万十分之一能耐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唉!”一个女人的叹息。
  “不许打我家小万的主意。”栾凤提出警告。
  “谁打你家小万的主意了?我就是打个比喻。”
  “打比喻也不许用小万打,找别人打去。”
  “我说凤儿,你到底讲不讲理?好像我去勾引你家小万了一样,你这也太护犊子了吧。”
  握草!这货才来了几天竟然把东北话都学会了,只是你这词用的地方正确吗?
  谁犊子了?谁犊子了?你才犊子呢?你全家都是犊子!
  万峰来到服装厂,刚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就听到两个娘们这番对话。
  “你说我护犊子?你这混蛋竟然拐弯抹角把我家小万都骂了,看我不咯吱死你。”
  “哎呀哎呀,我服了,我服了!我再也不敢了。”
  “说心服还是口服?”
  “口……心服!心服!哎呀哎呀!”
  按照目前的形势万峰是不能进去了,两个疯女人在屋里发春呢。
  万峰打算从办公室的窗前溜过去,可惜阴谋没有得逞被屋里的栾凤发现了。
  两个女人的战争随之结束,万峰也进了办公室。
  “我来看看敏姐的稿子弄好了没有?”
  栾凤抬手对着里屋一指。
  “你们继续发疯!”万峰推开里屋的门看到江敏耳朵里塞了两个棉花球。
  这显然是防御外间两个女人的音波武器骚扰。
  这两个货这是闹腾了什么时候了?
  看到万峰进来,江敏笑盈盈地把一本书放到万峰面前。
  让万峰诧异的是这竟然是一本样书。
  “连样书都做出来了!这效率不错。”
  不过这本样书的四封都是空白的,连刊物名都没有。
  除了四封之外里面到不是空白,里面就是这次征稿的稿件,有小说有散文有诗歌有随笔。
  版面安排的非常好,里面还有少量的插画,只是印刷质量很一般。
  不用问这样书一定是闫凌做的,江敏肯定是做不出来。
  “闫凌说,四封及刊物的名字需要你做出决定。”
  “闫凌呢?”
  “可能去供销社要不就是去厕所了。”
  江敏的话音刚落闫凌就从外面进来了,手里还拎着几瓶汽水。
  “万厂长,你来了,来喝汽水。”
  万峰摆摆手。
  “这是咱们将威饮料厂出品的,刚才送来给咱们品尝的。”
  这货到将威满打满算还没到半个月,这就开始咱们了,这是把将威当家了?
  张海这货他果然没看错,这饮料都弄出来了,这个得尝尝。
  万峰拿起一瓶饮料。
  这是那种二号玻璃瓶灌装的饮料,液体呈柠檬色,色素放得多了点,虽然看着有厚实的感觉但给万峰一种假惺惺的感觉。
  色素的比例的重新调整,用这么增加成本而且对人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这明显是试验品,瓶子上连个商标都没贴。
  启开盖子,砰一声,这说明气很足。
  万峰喝了一口,细细地抿了抿,在经历过后世各种饮料洗礼他来说只能说味道还凑合,谈不上好喝。
  也可能是不合他的口味。
  “好喝好喝!”江敏却一连冒出两个好喝。
  这就是口味不同导致的结果。
  “万厂长,这本刊物的已经排版完了,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妥的。”闫凌放下饮料就开始询问万峰对这本刊物的印象。
  红崖县文联现在还没一本刊物呢,别说刊物就连报纸现在都没一张,反倒是这个小村子办出了红崖县第一份刊物,而且这份刊物还出自他的手。
  闫凌很有几分自豪。
  “挺好挺好,我对办刊物是外行,不过我觉得你弄的不错。”
  “四封要放点什么这个我不敢做主,还得你拿主意。”
  万峰想了想问道:“封面呢你看看你们领导能不能给提个字啥的?”
  闫凌眨巴了几下眼睛:“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主席……”
  万峰点头:“看看你们领导能不能赏脸给提个字,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这本刊物万峰还是准备办下去的,为洼后的文青们提供一个圆梦的舞台,顺便丰富一下他们的文化生活,就算一分钱不卖白送人也得办下去,再说也花不了多少钱。
  也就花点稿费钱,这样一本书的稿费有个千把块钱也差不多了。
  万峰准备按照千字十五的标准发稿费,这本书估计十万字撑死了,加上印刷什么的有两千元足够玩了。
  既然以后打算接着办下去,因此和文联搞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让文联主席给提个字也算是一个面子,当然如果人家不给面子万峰就打算自己写,他的字好像还没难看到不敢拿出去见人。
  “这个交给我了,我马上就回去,争取明天就把题字拿回来。”
  “这个辛苦你了,至于余下的三封我准备上广告,正好饮料厂的饮料做出来了,可以算一个。机械厂可以上两个广告,砖瓦厂也可以做个广告还有胶鞋厂的胶鞋。”
  万峰提议的都是公家的单位,他可没准备现在就把服装厂弄上去。
  自己的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
  这本刊物当初创办的时候万峰就知道一定会赔钱的,但上广告还是能捞一些回来的,如果要做广告的人多了,他准备在加几个中页,有这些广告打底说不定就可以收支平衡。
  哎呀这还得有照相机,做广告没有照片怎么能行?而且还必须要彩色的。
  找专业的照相馆?照相馆现在的照相设备估计也不咋地,这个得需要专业一点的。
  印刷厂有没有专业点的设备?应该有要不它们承接一些需要照片的印刷品怎么设计?
  实在不行就自己买照相机了?
  可他也不会摆弄呀!
  照相这玩意他可是真不会,前一世他只会用手机瞎拍,根本就没摆弄过照相机。
  活人是肯定不会让尿憋死的,总有办法解决的。


第0721章 谁都不是傻瓜
  第二天万峰启程去县印刷厂,除了看看它们有没有专业的摄影设备外再就是给饮料厂印刷商标。
  饮料的商标一共五个品种,先各印一万张。
  一万张起印十五元,五个品种五万张,这就是饮料厂第一批印刷的商标数目。
  他是和张海一起到印刷厂的,张海负责印刷商标。
  在问明了万峰的动机后,通过袁海印刷厂抽了一个美术人员跟着万峰回到了洼后,把要做广告的项目全部拍了下来。
  当然是有偿的,拍这些照片可是花了十元钱的。
  与此同时,闫凌拿着样书回文联请示领导,文联主席细细看了这本刊物。
  在看过之后,他认为这本还显得稚嫩的刊物内容充分反映了改革中出现的新气象,欧歌了改革浪潮中洼后人的先进事迹,赞美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
  他认为这是新生事物应该鼓励,因此他不啬墨宝,欣然提笔题写了因呐河三个大字,并还为创刊号撰写了前言。
  闫凌喜滋滋地拿着领导的墨迹回到了洼后。
  现在刊名有了,广告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因呐河刊物的创刊号正式地送到印刷厂开始排印,首印三千本。
  在刊物送去印刷的时候,万峰的姨夫吴庆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辞职租下了平山大队闲置的房子准备开塑料制品厂。
  在他确定开塑料制品厂后,万峰就找到小姨夫蒋理让他开纸箱厂。
  与二姨夫的犹犹豫豫不同,蒋理非常干脆地答应了,然后干脆利索地就租下了洼前队队部。
  打从联产承包后,各小队的这些队部几乎都处于闲置的状态。
  洼前的队部原本花儿要租的,但是她老子周炳德不支持她自己干,说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干这不着调的事儿干啥。
  言外之意就是过两年赶紧找个婆家滚蛋,别一天到晚疯疯癫癫的。
  这座厂房最后就便宜了蒋理。
  吴庆几乎和蒋理同时开始收拾厂房,同时订下的机器也开始启运。
  估计他们的厂房收拾好的时候机器也就到了。
  机械厂那台仿制的发动机在两班人不停歇地跑了一万公里左右终于倒下了。
  嘉陵50的设计最高时速是七十公里上下,就是一天不间断地跑也不过能跑出五六百公里。
  在没有机台测试的情况下只能靠实际道路行驶,为了跑出这台仿制发动机的极限水平,肖德祥干脆还安排了一个夜班的试车组,白天一班人跑,晚上一班人跑,连续十天生生把这台发动机跑报废了。
  在这种强度下这台仿制的发动机还能跑到一万公里,万峰认为它已经完全合格了,足以满足个人骑行的需要。
  虽然当时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约束,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万峰还是改变了车的外形,把它改变的有点类似与弯梁子,与嘉陵50的车型有了巨大的变化,它线条更流畅更具有时代感。
  好看是一方面,主要是免得到时候和嘉陵厂犯纠纷。
  在样车送去轻工业部去检测的时候,机械厂要做的就是寻找配套的工厂。
  做车架子的做车架子,做轮胎的做轮胎的,做散件的做散件,这时候那些在洼后驻在的厂家就突显了它们在这里的便利。
  除了发动机外,车上其它的部件一样一样地分发下去了,都不用到外面找厂子了,在这里就找到了加工者。
  就连发动机里的一些部件也找到了配套厂。
  但是问题这时也出现了,刘洋还没踪影。
  刘洋回石家庄已经有半个月了,仿佛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他没影子这活塞环就没指望,活塞环没指望这摩托车也就跑不了。
  他对象舒影和妹妹刘喜媛都已经学徒完毕已经进入三班倒的循环工作了,这货却不露面了。
  “舒姐,你们家的那口子是不是跟人家跑了,怎么从回去就没影儿了?”
  舒影是中午十二点到晚八点的班,此时刚吃完午饭等着接班。
  万峰还没吃完,端着饭碗问。
  “跑了才好,我巴不得他丢了才好,我好再找个比他强的。”
  “呵呵,睁着眼睛说瞎话,就你这样的人我刘哥要是失踪了,你一定会哭个稀里哗啦的,用梨花带雨形容保证不准确,应该用哭的大雨滂沱鼻涕冒泡来形容。”
  “你恶心不恶心?哭?我没捞着哭了,我保证一点……”
  万峰正在低头扒拉饭,咦?这话说到一半是什么情况?说话说一半等于拉屎……呸呸呸!麻痹的老子还在吃饭呢!
  突然万峰感觉舒影好像跑了,跑得像风一样自由。
  他抬头一看,握草!怪不得这娘们跑得像梅超风一样。
  万峰把饭碗往地上一放也嗖嗖地追了上去。
  大门口出出现了一个人,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不是刘洋是谁。
  于是舒影和刘洋在服装厂的大门口相对无语唯有泪千行。
  万峰却在一边当电灯泡并且还说风凉话:“又哭又笑,蛤蟆挤尿!”
  舒影被气得还真得又想哭又想笑,甚至有捶万峰的冲动。
  “刚才某人可是说我没捞着人哭了,你看女人说话是从来不算数的,这还没超过一分钟,这就挤猫尿了,鼻涕都出来了!”
  舒影一听赶紧掏出手绢擦鼻子。
  “骗你的!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算了,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倾诉衷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