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半夜以后某个女人就醒了,当某人被折腾醒的时候,人家已经化身骑士策马奔腾了。
万峰就装死,心想这女人折腾一回大概也就完事儿了。
没想到她折腾完了,态度坚决地把他弄醒了,让他再折腾她。
这不是扯起来了吗。
可能是心里对栾凤的愧疚,也可能长时间不食肉滋味的原因。
万峰非常的卖力,而且身体状态也非常的好,大概和酒精的麻醉作用有关。
反正像马拉松选手一样体力绵延悠长,这让某个女人的猫叫声持续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早晨,栾凤春风满面,精神饱满一看就是吃饱喝足了。
万分殷勤地给万峰热好了饭。
“饭在锅内,你起来自己吃吧,我上班了。”给某人的脸上卡了个印以后,一阵香风地出去了。
万峰八点多种才爬起来。
这还是他为数不多的几次起来的这么晚,记忆里好像在张旋家那次也是这么晚起来的。
穿好衣服下地吃饭,吃完饭走进自己的小电子厂。
大舅依然带着那几个工人在工作。
这个小电子厂现在扩大了一些,已经有几个工人发展到了十多个工人,多了一样产品。
那种小的可以别在腰间的随身听单放机和录放机。
销路非常的不错。
现在连大带小一天有过百台的产量,一天能给万峰产生六七千元的效益。
一年也是上百万的利润。
万峰今天的任务是到县城去买电视机,顺便委托闫凌给自己设个广告预案。
一个关于招聘机械方面高级人才的广告。
这个广告不但要在电台播放还要在电视台播放,最好是在渤海市乃至东丹市投放,要是能投放到省一级的电台电视台就更好。
万峰晃荡到集市里,运气爆棚地看着肖军开着他的新客车又出现在这里了。
既然他是磨合跑哪儿都是跑,万峰就爬上了客车。
得知万峰要到县城去,肖军二话不说方向一打就向县城驶去。
“你磨合车应该开回家才对呀,你怎么老在洼后这里转转?”
“我家那地方你又不是没去过,那小街道过我以前的三轮子四轮子还凑合,这家伙停不下,它要停在门口别人就别指望走路了。”
万峰想起肖军家门前那狭窄的胡同。
“干脆你全家都到将威来落户得了,不趁着现在好办赶紧办过来,以后不好办了就晚了。”
“我二叔已经把家都搬迁过来了,我和我父亲商量了,现在还没拿定主意。”
肖德祥全家都搬迁到洼后来了?怎么没听说过?
洼后现在对户口已经开始控制了,已经落户了不少人了,除非是有技术有特长的人,一般人还真落不进来了。
车到红崖后,万峰最先去找的是闫凌。
他老婆坐月子他不用坐月子吧?
闫凌果然没坐月子,在文联里跑腿呢。
万峰把自己要求的事情讲了一遍,闫凌爽快地答应。
“钱不是问题,红崖就不用放了,估计也招不到几个高级的技工,主要是投放渤海和东丹市,各种技术工人只要是高级的都要,薪酬问题可以写上到洼后面谈。”
交代完广告的事情后,万峰又带着厚礼去看了干爹周炳德和干妈,江宏国和夏秋隆。
待所有人都看完这才到五交化商店买了三台十七英寸的飞利浦彩色电视机。
第0861章 只有白痴不答应
虽然好长时间没来红崖县城,但是红崖县城的改变并不大,除了新开路一带有变化外,其余的地方几乎还是老样子。
新开路上的三座大楼已经竣工,据说联营、百货都会在五一左右开业,对面的红崖商场估计开业的时间也晚不到那里去。
红崖总算有高档的商场了。
既然这里还没开业,那么买电视机就只能去现在的百货或者五交化商店了。
五交化商店万峰熟门熟路,因此自然还是来到了五交化商店。
商店里的彩色电视机有日本的索尼日立飞利浦还有香港出产的康艺四个品牌,规格有36、46、51厘米。
要买当然买最大的,虽然51厘米的电视机在万峰也就是马马虎虎,别说20寸的,五十多寸的他都见过,但在当时20寸可是最大的。
起码现在万峰没看到比它再大的。
一千六百五十元的价格也是很令一般家庭望而却步的。
但对万峰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三台电视装上客车后肖军开着车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回到洼后,在万峰家门口把电视机卸了下来。
三台电视机的分配方案是这样的:姥爷一台,栾凤父母那屋一台,自己屋里一台。
在肖军的帮助下,三台电视机被分别安放到姥爷家和自己家,替换下的那三台黑白电视机怎么处理万峰就不管了。
是送人还是卖废品就不关他事儿了。
当天晚上,万峰的家里就来了不少邻居,都是跑来过彩电瘾的。
接下来,万峰好像就没什么卵事儿了,专心地等设备到达。
不过他在这几天清闲的日子里办了点事儿,就是请来一位风水先生,把他选址的地方好好地看了一遍。
这个风水先生就是当初小姨和他盖房子找的那位先生,只是老先生两年不见身体越发糟糕了,已经不能亲自出马,就由他嫡传的儿子出马。
风水先生围着万峰选址的地方左转右转地转了好几个小时,然后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以后建厂时要建的东西告诉万峰。
“最主要是朝东的大门要对着那个小山头,门口要立一对狮子,狮子两边最好各载八棵树,这里是个好地方,等你的厂房建起来,围着厂子开一条水渠,把山上下来的水引过来,可做成一个小型的玉带缠腰,想不发财都难。”
什么叫玉带缠腰万峰不懂,但想来不是什么坏事儿。
万峰赏了五百元,风水先生欢天喜地地去了。
这事儿办完之后,在他这次回洼后的三天后,通知单终于送达万峰的手里。
万峰当即起身去东丹,组织了一个三十辆车的车队,连装带跑路带卸到广场上。
接下来就是验货了,万峰拿着设备目录,一个箱子一个箱子的打开核实,核实一个就送进仓库一个。
这三十多个箱子验了整整两天才检验完毕。
设备对照无误后,万峰给对方开了一张三百万的转账支票,两个要钱的家伙拿着支票走人了。
设备的事情解决后,万峰就开始算计日子。
今天是一月十七号,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另三天。
趁这一个月到常春去再划拉个过年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明天就要走了?”
栾凤对万峰的决定虽然不意外但是有点不高兴。
“趁着年前到常春再划拉点过年钱,总比吃自己的强。”
“对了,上次你的收入因为时间紧没告诉你,这回一起算给你。”
栾凤说着就拿出一个账本。
万峰一看账本头刷地就大了好几圈。
“钱你不是都存起来了吗?你就告诉我个数字得了,这一笔笔的要是算起来怕是得半夜,还有很多事儿没办呢。”
“那我就直接说数字了。”栾凤把账本翻到最后一页。
“总计半年的各种收入划拉在一起是一百四十六万,零头我就不说了,多出的钱是下半年出现的市场的分红,大概有二十多万吧。”
一百四十万加上倒腾花苗剩下的一百万,他现在有现金资产五百多万,加上固定资产总算是达到千万了。
帐算完了,栾凤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你今年回来过年吗?”
“今年不准备回来过年了,我已经有好两年没和父母一起过年了,今年我要留在家里。”
栾凤虽然很失望但没说什么,万峰说得没错。
“我这次回去还有点事儿,等过长图县的时候准备去拜祭祖坟,看看我奶奶。”
“这个应该的,我要不要准备点什么礼物?”
“不用,我自己会处理的。”
没事儿了,两人大眼瞪小眼。
“下面还干什么?”栾凤笑嘻嘻地问。
“干什么?干事儿呗!闭灯!”
……
一月十八号早晨,万峰告别了洼后众人带着李涌李明斗和何萧启程回返,依然是到东丹坐火车,不过这次没有直达哈宾,而是在长图站下了车。
万峰的老家在长图县一个叫前头公社七家子大队旮旯小队住。
他在没懂事的时候来过一次,现在早就没什么印象了,之所以能记住地址是在家的时候父亲念叨过无数次,他无意中记住的。
在长图县下车的时候下午两点,正好有到前头公社的客车,四人就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到了前头,到这里才发现前头公社竟然就在铁路线上,这里还有一个小站。
不过这样的小站他们不管是坐普快还是特快都不会站,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了。
在前头一打听,七家子里前头公社还有五里地。
可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出租车什么的。
五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如果四个人都空着手走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要是拿着礼物就难办了。
正巧有一辆四轮子突突突过来了,万峰挥手就拦住了对方。
“师傅,你的拖拉机我们雇一下行不?给我们送到七家子嘎啦小队。”
拖拉机司机摇头:“我得去拉沙子呢?”
“你拉一车沙子多少钱?”
“十块!”
“我给你三十,把我们送到七家子旮旯,你回来再拉沙子也不迟,怎么样?”
万峰认为只有白痴才不会答应。
第0862章 旮旯村
他拉到公社外的河滩上自己装一车沙子然后拉回公社需要的人家再卸下车赚十块钱,现在就拉三个人跑五里多地就赚三十,不干那就是傻瓜。
拖拉机是因那河牌,就是洼后机械厂生产的拖拉机,在这里看到自己一手缔造的拖拉机,万峰有一股亲切感。
他认为能开因那河拖拉机的人都不应该是白痴。
拖拉机司机果然不是白痴,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虽然这交通工具档次低了一点,起码好过没有,现在可以去筹备礼物了。
在前头公社的供销社,万峰几乎扫荡了供销社里的副食品柜台。
有了拖拉机就不存在拿不了的顾虑。
待万峰四人离开供销社,供销社副食品柜台几乎快被他清空了。
前头公社处于北辽和林吉两省的交界处,这里地处内陆,没有便利的商业条件,这里的人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
坐在拖拉机上,放眼四顾一付洼后四年前的样子。
寂寥的天空下,冬季的大地一片荒凉。
冬天坐拖拉机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冷不说还特别的墩人。
万峰没去坐车头的翅膀,几乎就是墩在拖拉机的拖车里挨过了从前头到旮旯村的五里多地山路。
旮旯村之所以叫旮旯村确实名副其实,它真就坐落在一处旮旯里。
三面环山,村子就坐落在山的环抱里,和万峰在洼后选得厂址有几分相似之处。
冬季天短,虽然只是下午三点,天色却开始昏暗,旮旯村里的一些人家的烟囱上已经开始飘起渺渺炊烟。
经过打听最后来到村另一头四间土坯房前。
拖拉机把他们扔在这户人家门前就带着一溜邪风而去。
在确定是这家后,万峰在前推开了木头院门。
屋门开着,有腾腾的蒸汽冒出,一个老年妇女正在灶台前烧火。
当万峰推门而入的时候,老人显然是发现家里进来了不速之客,有点惊慌地站起来跨出门,手足略显无措地站在门口。
“你们找谁?”老人家面带疑惑地问。
“这里是万水明家吗?”
“是呀,你们是谁?”
如果不出意料,面前这个身材略显高大,穿着一身旧衣服模样和父亲有三四分相似的老妇人一定是自己的奶奶了。
奶奶家在解放前在本地属于中农,奶奶小时候虽然算不上大家闺秀,但也算是识文断字的小家碧玉,要不然也不会在当时的农村给自己的三个儿子起出万水远,万水长,万水明这样的一点不符合农村形式的名字。
“万水长是您老什么人?”为了准确无误,万峰做了最后的核实。
“万水长?那是我二儿子,你是?”
万峰热泪盈眶,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语调哽咽:“奶奶!万水长是我父亲,我是您孙子!”
奶奶似乎有点茫然,万峰今年十八了,他只在三四岁的时候来随父母来过一次,现在他身高一米七六,模样早已千变万化她哪里认识。
“你真的是我孙子。”
“我父亲万水长,母亲诸敏,我父亲出生于一九四零年x年x月x日x时。”
万峰准确地报出父亲的生日时辰,老妇人终于信了。
“真是我孙子,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小时候你来的时候还不懂事,这一转眼……快进屋外面冷。”
在万峰认亲期间,两个小孩从里屋出来怯生生地站在屋门口看着他们,两个孩子都在十多岁左右。
“这是我老叔的孩子吗?”
奶奶和老叔万水明住在一起,不用问这两个孩子一定是自己的堂妹堂弟了。
“嗯是的,你老叔和你老婶在大队草帘子厂干活,要四点左右才回来,也快回来了。”
万峰俯身看着堂妹和堂弟。
老叔家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十一二岁的样子,男孩在八九岁的年纪,穿着还有补丁的衣服,惊慌地躲在姐姐身后。
在八五年还穿有补丁的衣服这让万峰一阵心酸。
“知道我是谁吗?”万峰柔声问。
小姑娘长相很清秀,两个眼睛非常的明亮。
“我是你二大爷家大哥,叫大哥。”
小姑娘眼睛眨了半天才小声地说道:“大哥!”
万峰伸手摸了一下小姑娘的头,然后转向男孩:“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把脑袋缩在姐姐身后,偷偷地探出眼睛。
“叫大哥!”
男孩不叫。
万峰随后从兜里摸出几张五颜六色的的票子:“叫大哥有钱,叫一声给一张。”
男孩看看万峰手里那一把花花绿绿的票子又看看万峰,似乎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斗争了半天才弱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