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吹牛了,财神爷,那你这次出去赚了多少钱?”
这货这次回来都没告诉她赚多少钱。
万峰想了想伸出一个手指头。
“一个亿!”栾凤眼睛瞪得灯泡样大。
这女人就这样好,敢想。
“我是在那边抢银行呀,能弄那么多钱来家!”
“是一千万!”张旋捅了一下栾凤,小声说。
万峰这次去黑禾,满打满算待了两个月,期间因为开江耽误了半个月再加上胜光公司出来捣乱,也确实就赚了一千多万而已。
这些因素最低影响了他少赚了五百万。
栾凤长出了一口气:“还行还行,没被拉得太远,我们到现在也赚了两百多万呢,你在外面别赚太多哦,别把我们拉得太远。”
万峰就郁闷了,谁家老娘们希望男人在外面少赚钱的?
“这边的各个方面的帐都给我好好收着,张旋你帮着凤儿收账,她马大哈,说不定到时候还倒找人钱呢。”
“拉倒吧,你老婆别的事儿马大哈,一到收钱比鳖都精,还能倒找钱给人家。”
栾凤她得意的笑。
五月八号早晨,万峰陈道韩广家从将威启程一路北上,三天后回到了黑禾。
下了飞机打车直接回到了基地。
自己走得这二十多天,小街的面貌又发生了变化。
那些离开的人在确认小街现在安全了后又纷纷回来了,反倒比以前还热闹了。
万峰在小街前下车的时候,还看到江边两条驳船泊在岸边正在卸货。
一艘船上是钢铁,另一艘船上则是卡车。
因为没有塔吊,那些成捆的钢材只能被拆开往下卸,那些装卸工像蚂蚁一样来来回回地忙碌着。
从船头的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两条苏联的驳船。
不用问,这些货都是他的。
一进基地杨建国就汇报了基地的情况。
“供电局来重新检查更换了线路,过火的商品都已经清理,着火的仓库正在修缮,这都是我的责任。”
万峰摆手:“这是件好事儿,这次火灾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以后注意就是了。”
汪玉峰等人见到万峰也是一脸羞愧。
“没事儿,以后干活的时候千万汲取教训,方方面面都要注意。”
二十号仓库被烟熏火燎的黑漆燎光的,几个工人正在修缮屋顶。
“张叔!和沙米洛夫的交易怎么样?”万峰问张志远。
“我们听从你的建议,停掉了化肥,现在交易的就是卡车和钢材,没有其它的东西。这些日子沙米洛夫一共发过来五船钢材和五船卡车,钢材一共是两千吨,卡车是一百三十辆。”
万峰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利润,两千多吨钢材六七万,卡车一百多万。
自己不在这二十多天也赚回了七八百万。
“沙米洛夫这两天来了没有?”
“没有这两天没过来,我估计在有两天他肯定会过来,对了,你让我翻译的那些资料我翻译出来了。”
张志远翻译的资料就是沙米洛夫弄来的共青城那些各个公开的工厂介绍。
这些资料对他下一步要干的生意有巨大的帮助。
第1127章 苏联人和酒的那些事儿
吃完晚饭,万峰在自己的宿舍里看张志远翻译的那些资料。
阿木尔共青城在龙江的下游,大清时期是华国领土,在一百三十年前被当时的沙俄侵占。
当初建城的时候苏联就是把它规划为远东的工业中心。因此工业产品生产总量占该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总量的八成,占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接近一半工业总产量。
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机械制造业,其次是黑色金属占和石油加工和化工。
机械制造是阿木尔共青城的经济基础,有四十家大型的生产企业,小型企业不计其数。
其中大型企业有阿木尔斯克造船厂、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阿穆尔钢厂、共青城石油加工厂、阿木尔拖拉机厂等。
这些企业中著名的要算阿木尔斯克造船厂和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
阿木尔斯克造船厂在九十年代前是苏联著名的造船厂,这里最出名的产品是潜艇,主要是为苏联太平洋舰队服务。
从常规潜艇到核潜艇这里都有生产,著名的大洋黑洞基洛级潜艇这里也能生产。
二零零五年,俄罗斯出口华国的八艘基洛级潜艇中的两艘就是这个造船厂生产的。
这个船厂还能生产一些三千吨以下的护卫舰。
除了阿木尔斯克造船厂外另一个著名的企业就是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
大名鼎鼎的苏27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苏27可是当时苏联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了,八五年才列装。
八九年歌儿巴乔夫访问华国,提出了解禁军售的建议,华国军队就看中了这款飞机,经过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
虽然九一年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但是俄罗斯还是信守承诺交付了第一批二十四架战机。
俄罗斯当时经济压力巨大,华国又买到了苏27的生产线和取得了生产授权,生产尖11系列战机。
这些东西都不是万峰该关注的,他如果去关注这两个工厂,估计十有八九是要被克格勃请去喝茶的。
万峰关心的是阿木尔钢厂和拖拉机厂。
钢厂自然是要交易那些优质钢材,这里可是有非常非常值钱的钢材的,而且一些优质钢材是可以用到军队上的。
这里的拖拉机厂是圣彼得堡拖拉机厂的分厂,它们生产的基洛维兹拖拉机也是万峰要引进的东西。
基洛维兹是苏联当时最有名的拖拉机,就是在几十年以后它依然是世界十大拖拉机之一,一点也不比西方那些拖拉机差。
这是万峰看好它的原因。
他其实就是来捡便宜的,趁着苏联最近两年病入膏肓的时候不划拉白不划拉。
万峰把韩广家叫了进来。
“三哥,你说给你一架战斗机你能开回华国吗?”
韩广家眼睛都不会转了:“战斗机?你不会是打算倒腾那玩意吧?”
“想想总可以吧?”
韩广家摇头:“最好想都不要想,那玩意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别说苏联这边你搞不定,就算苏联这边没问题你能飞过去,但是到了华国也不行呀,你怎么过航空管制识别那一关?如果过不了就有被击落的可能,再说我也不会飞战斗机呀。”
击落万峰倒是没担心,华国当时的空中力量孱弱无比,指望脱胎于米格21的尖7飞机把苏27打下来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除非用火箭。
不过这事儿若是操作起来确实太复杂了,他又不懂里面的机关。
看来也就是想想而已。
还是老老实实地倒腾自己的钢材和拖拉机吧。
沙米洛夫现在一般不怎么到华国这边来,来回坐船怎么也不如在冰上走方便。
但他今天依然过来了,主要是问问万峰还有没有更高度数的酒,最好是六十五度左右的。
万峰对苏联人对酒的钟爱程度几近无语。
伏特加在苏联几乎和上帝是一个等级。
万峰其实知道苏联对华国的白酒并不是太感冒,尤其不喜欢酱香型的酒,最对他们胃口的大概就是二锅头和六十二度的衡水老窖了。
但是这样的酒在龙江省小批量或许能采购到,但是大批量没可能。
不过要高度数酒到不是难事儿。
酒厂里刚从流上下了头道流酒可是有七十度的,让他们勾兑到六十五度左右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如果苏联八五年不是鼓捣出个禁酒令,华国的白酒他们还真不一定认。
这个禁酒令本意是对国民负责的,但是制定者忽视了苏联的尿性。
苏联人的生活可以没有女人甚至可以没有肉,但是坚决不能没有酒。
这个禁酒令的产生不但没使酒鬼的数量减少,相反倒造成了全苏联境内白糖的危机。
无它,白糖可以酿酒。
至于苏联人是怎么用白糖酿酒的,万峰也不清楚。
如果只是白糖酿酒倒也还好,起码喝不死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白糖酿酒,那些不会这一招的酒鬼就开始千方百计的作死。什么古龙水、玫瑰水、清洁剂、木器漆这些含有酒精的产品也来个一口闷,至于死不死先不管,我先过把瘾再说。
苏联军队里的人也是这个德行,不过军人的眼界自然又高了一级,尤其是空军常年在天空翱翔那眼界就更不是一般了。
他们表示古龙水、清洁剂、木器漆这玩意档次太低,根本不能代表哥的境界和魄力,哥若是想飞机防冻液喝下去那都不是问题。
米格29战机的防冻液中含有乙二醇,这玩意喝起来跟伏特加没区别。但喝多会影响视力,眼睛瞎了那是万幸的,死了都没有任何压力。苏联这个空军人员智商还是在线的,为了不至于喝出人命,他们想出了一个馊招:每喝一杯就把腰带系紧一格,当腰带勒的肚子疼的时候,估计就差不多了,回去洗洗睡了。
与米格29相比,米格25就高级多了,米格25的进气道内各有一个降低进气温度的乙醇喷淋器,这里面装的250升乙醇。
你说有这种宝贝存在,苏联空军们会让它在那里闲着吗,于是这些乙醇就常常进了同志们的嘴里。
第1128章 贝阿铁路
都说苏联军队打仗骁勇,冲锋的时候指导员第一个站起来喊一声乌拉,苏联士兵就玩命的冲锋。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扯蛋吹牛的因素在内。
他们通常冲锋的时候是这样的。
指导员从腰间掏出酒壶仰脖一口闷掉,然后晕晕乎乎地站起来掏出手枪带头冲锋。
那些士兵也是如此,在冲锋之前先把身上带的酒干掉,然后都是一身酒气地往上冲。
都说酒壮英雄胆,其实那怕一个懦夫喝得晕乎乎的也能迸发出巨大的勇气。
万峰相信如果在冲锋前把他们身上的白酒全部没收,冲锋的时候他们能不能跳出战壕都未可知。
沙米洛夫对万峰瞪眼:“你这是亵渎我们苏联伟大的红军战士。”
“呵呵,沙米洛夫我可没这个意思,苏联红军战士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我可没诋毁它们的意思。我说的是事实,你们苏联的报刊这样的事情现在可是登了不少吧,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是不是就这么写的?”
沙米洛夫沉默了一下点头承认。
现在苏联国内的媒体可是兴风作浪的很,所干的事情就是抹黑诋毁篡改苏联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整天的胡说八道。
西方颠覆别国政权一个惯用的手法。
让你认不清自己国家的历史,怀疑自己的民族英雄,最后造成对自己国家的怀疑和不认同感。
苏联人就是被它们忽悠的对自己的国家和政权产生了怀疑,在国家为难的时候不但没有抵抗反而顺水推舟,结果就是一个帝国轰然倒塌。
其实这一套把戏在二十年后的华国也曾经出现过,那些历史发明家们张口胡诌历史,那些英雄人物被诋毁抹黑。
可惜华国人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不受忽悠,这些在别的国家万试万灵的把戏在华国却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这些万峰将要进行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咱不扯这些东西了,我要到共青城去该怎么去?”
“坐火车呗,坐贝阿铁路经过哈巴罗夫斯克到共青城,全长近九百公里。”
握草,这距离不近呀!
贝阿铁路可是说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了,从欧洲部分到苏维埃港全长近九千公里。
这条公路从沙俄时期就开始修,据说修了十三年,其实到全线完全通车哪里止修了十几年,都九十年代了。
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到共青城还有九百公里。
这要是从共青城弄到货物再走黑禾这不绕了一大圈吗?那就不如走伯力了,这样可以节约下近六百公里的路程。
伯力对岸离得最近的华国有名的城市是佳木斯,伯力对岸的口岸是福远。
福远!
这个口岸似乎非常的不兴旺。
唯一可惜的是福远是个半年闲的口岸,别说现在试开放阶段,就是九二年正式开放也仅开放五月到十月,其它时间是闭关的。
还有福远口岸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华国海关这边查的非常严,你在龙江省其它口岸能随便带过来的东西,在这里基本八九不离十就得被查扣。
在别的口岸都是担心毛子查,在这里反过来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毛子那边的商人都不愿意走这个口岸,他们宁可坐几百公里火车到布市然后再到黑禾去进货也不去福远。
这是福远口岸开放了几十年还是冷冷清清的原因。
虽然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谁知道他们这是不是传统呢!
万峰思考了半天还是放弃了在福远开转运站的念头。
黑禾这边他已经弄得顺顺当当了,再到福远还得非很大的精力在铺设渠道,而且还不一定好使。
要是三天两天货物被查扣他就不用干别的了,天天去拉关系玩了。
那还不如费点事儿还是走黑禾吧,起码熟悉。
万峰询问了到在苏联坐火车要注意的事项后又问沙米洛夫:“你在共青城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吗?”
沙米洛夫摇头。
“这不行呀,沙米洛夫,你应该在这一线上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不管是哈巴罗夫斯克还是海参崴……海参崴就算了,没什么利用价值,共青城都应该有自己的网点。”
“这个以后我会考虑。”
万峰没想到的是自己随口说了一句,沙米洛夫还真就建立了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网络,并且在苏联解体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竟然成了远东地区最大的黑帮。
“到时候让妮莎的哥哥带几个人陪你去怎么样?”沙米洛夫建议。
这个主意不错,在苏联那边怎么也要有本地人带路,否则他们一群华国人非被人家分尸了不可。
“把阿里克塞借给我,再加上妮莎的哥哥就行了,再给我准备十万卢布。”
沙米洛夫疑惑地看着万峰:“你预备这么多卢布干什么?”
“我这次只是过去看看,又不带货物过去交易,没卢布我睡大街上呀!”
“那也用不了十万吧,这可是一笔巨款,你们身上带这么多钱是很危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