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6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去姥爷家拜年的时经过栾凤家时,这货和张璇正在放鞭。
  不是小鞭是大鞭和双响子,栾凤点着一个双响撒腿就往回跑,张璇赶紧两手捂耳朵。
  乒乓两响后,栾凤飞一般地手里拿着二踢脚又跑到大门口,就看着万峰皱着眉头看她。
  “你放一个不?”栾凤顽皮地晃晃手里的二踢脚。
  万峰欲哭无泪,这可咋整?
  给姥爷拜完年,万峰和诸平到大舅家拜年,最后来到张海家。
  张海知道每年万峰都会来,因此初一上午从来不出去。
  一番互问过年好后,万峰脱鞋上炕开始和张海诸平商议一些事情。
  “我要办两件事情,希望村里和乡里都能给一些支持。”
  万峰开门见山。
  虽然张海在乡里还说了不算,但他现在乌炉乡政府里也属于实权派人物,风闻下一届就有上去当个书记乡长什么的。
  “什么事儿?”
  “一个是我要盖一栋敬老院,可以收留百多人规模的那种,盖房子的钱我出,地皮村上出,乡里一年只要给些补贴就行。”
  “你怎么想起盖这个了?这玩意又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张海疑惑地问。
  敬老院不但不赚钱,那还是念念搭钱的玩意,而且还是出力不讨好的东西。
  你干好了没人会说什么,但是干不好说三道四的人可是大把。
  “张海舅!别什么都往钱上想好不?就算你主抓经济也不能处处光想钱呀,就算我们有钱了,但也要替那些没钱的人想想。年前我慰问了一下咱们将威村的贫困户,想不到就咱们将威这么点地方,竟然有十几个家庭近四十号人连温饱还没解决好,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五十岁以上没儿没女的老人,有的是老两口有的孑然一身,没有人养活他们,平日只能靠政府和村里的一点补助以及亲戚的接济度日,他们需要一个安享晚年的地方。”
  万峰的话义正辞严,落地有声。


第1474章 两个单位的落实
  张海略一思索:“外甥!你这是办好事儿我也理解,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还没个老的。但你可想好了,就算乡里能给点拨款也是很有限的数额,毕竟咱们乡自己还有个敬老院呢,不可能拨太多的钱过来。地皮村里也可以出,盖房子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以后呢吃饭穿衣也不是重要的,生老病死你可都得管呀?”
  老人生病可是自然常态,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在没医改之前还看不出什么,等医改以后那就是天价的医疗费。
  “我管了,只要我还在将威一天,就不准备看着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孤苦伶仃。”
  万峰这么说了张海就没啥想法了:“乡里的事情我包了,每年我会让乡里尽量多拨点钱过来并且让乡医院多来做几次预防检查。”
  诸平这边也表态:“土地的问题村里管,只要不是个人的承包地,你看中哪儿就在哪儿盖,而且村里一年也会划出一部分款子到敬老院。”
  这样费用就低多了。
  有这两人的话,这事儿基本就没跑了。
  敬老院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一个就是福利厂了。
  “福利厂?我说外甥,你办敬老院我支持,但是这福利厂就没啥必要吧?我知道你不是图省那点税钱,但咱将威就是有残疾人也没多少呀,你靠这两个人就能办成福利厂了?”
  “福利厂不在我个人的名下,是以村里的名义办的属于村办企业,免不免税这和我无关。至于人员,我可不是单单为了将威村一个村办的,我想把整个乌炉乡的残疾人都招进来,乌炉乡没有那么多人不是还有孤山乡黑礁乡大英乡青山镇吗,再不够把全红崖的残疾人都弄来,给他们一个自力更生的环境。”
  “要是把全县的残疾人都弄来,那可老了,但你让他们干什么呢?”
  “原本我想让他们给我的电子厂做产品包装,后来我一想既然以村的名义开的就让他们独立干一门生意,免得有人说我占残疾人的便宜,福利厂盈利的钱除了给这些残疾人发工资搞福利以外,余下的钱就用到敬老院上面,将来这些残疾人如果有老那一天,可以在敬老院里免费有养老的资格,这样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你这小子,在家都算计好了,那你准备让他们上什么项目?”既然都想到盈利了,那么这个福利厂就肯定不是赔钱的买卖了。
  “项目我都想好了,先上麻将。麻将干几年等市场快饱和的时候再干别的。”
  “上麻将?麻将?就是以前赌博打的那种麻将?”这一回张海可是大大滴诧异了一下。
  就连诸平也是迷惑不解。
  上一世的九零年春天,小树屯一个许姓人家在百货商店花一百七十元买了一付二号的黄色麻将,这是整个将威村的第一付麻将,当时整个将威村里会打麻将的人没超过五个。
  半年后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了将威村三分之一人口,再过两年。整个将威村除了十二三岁以下的小孩外,不会打麻将的就再也找不到了。
  那时别说将威,全国几乎到处都这样了,已经是全国人民九亿麻,还有一亿再观察。
  但是现在将威村连听说过麻将的人也没有几个,将威山后队倒是有一户人家有一付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麻将了。
  那付麻将万峰还见过,是骨质的,幺鸡不是一只鸟,而是一朵红花。
  饼子嗑得像古代的铜钱,条子牌干脆刻的就是竹子。
  但就算山后有这么一付麻将也没人会玩。
  像张海知道麻将已经让万峰很惊讶了。
  万峰点头:“就是它!”
  “这能行吗?”
  在看到万峰鄙视的目光后张海才想起什么,自嘲道:“这要是诸平想出来了的,我保证第一个反对,你想出来的我就不能反对了。”
  诸平在一边翻白眼:“我怎么了?我是白痴呀?”
  “你?你能像你外甥那样想出一个买卖火一个买卖,你放屁我保证都说是香的。”
  诸平立刻没嗑唠了,他可没那两下子。
  “那你用什么东西做麻将呀?不会用骨头刻吧?”
  用骨头刻?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骨头?
  “当然不会用骨头了,那太费事了而且不能形成规模,用有机玻璃或者是赛璐璐做。”
  最初的麻将大多都是赛璐璐和叫亚克力的有机玻璃做的,而到了自动麻将机时代则大多改用密氨树脂做原材料。
  现在赛璐璐应该是成本最低的制造麻将的材料了,用胶棉和樟脑加润滑剂、染料就可以加工出各种颜色的赛璐璐,这个工艺不难。
  就算万峰弄不明白,他们厂子不是有化学研究部吗。
  他只要把大概的配方告诉他们,研究出来不是难事儿。
  再说市场上也有卖现成料的。
  这可是上一世他没卵子找茄子闲着蛋疼的时候专门在网上查的。
  “手续方面张海舅你解决,厂房村里解决,我家下面原来我花儿姐开袜厂的院子现在不是闲着吗就用……别!不能用它,等盖敬老院的时候找一块地一起盖起来就行。设备我会让我们厂的人设计出来,原材料如果市场上采购不到,我们可以提供配方找人生产就行。”
  机器把麻将制作出来,这些残疾人负责上色,包装,非常轻快的活儿。
  对万峰的提案张海和诸平都没有表示异议。
  接下来就是讨论地址的选择问题。
  “小树屯和洼后几乎没有多少多余的土地了,因此这两个地方首先排除再外。”这是诸平想了半天的建议。
  张海和万峰点头。
  “周家和山后处于将威最偏僻的两个角,排除也可以吧?”诸平又建议到。
  “没意见。”
  “那么还剩下三个小队:大树屯,卧虎和洼前。”
  “大树屯和卧虎相对来说也有点偏僻,就洼前和小树屯处于洼前的中心位置,就选在洼前吧!”张海一锤定音。
  大概的地址就这么选下来了。
  剩下的就是具体的地方了,这个就需要现场勘查了。


第1475章 魏春光的牛
  反正初一也没什么鸟事儿,三个人干脆就从张海家出来,横穿过集市来到洼前洼后之间的那道山岭上。
  山岭上有一片偌大的空地,走在这片空地上万峰心里一阵唏嘘。
  这块地就是当年老梁头种瓜的那片地,他在这里买瓜用梁万的马车拉到县里去卖,从而结实了周炳德、夏秋隆等人。
  现在地依然在,而老梁头已经古人已乘黄鹤去了。
  “这个地方怎么样?”诸平问万峰。
  万峰摇摇头:“地势太高,不背风,冬天取暖会多出很多费用,到坡下看看。”
  三人从山顶向东下了山坡。
  洼前小队就在这条山岭脚下,沿着山岭的走向一字长蛇般铺开,稀稀拉拉的铺了很长。
  将威这些小队,居住最散的是山后,山后小队住在最西北的人家和最东南的人家超过一千米。
  居住最集中的是卧虎和小树屯,几十户人家居住在一块五万平方左右的地方。
  而居住线最长的就是洼前了,在这条山岭下一家挨着一家,蜿蜿蜒蜒地超过一公里的阵线。
  万峰他们从这个位置下去,几乎就到洼前的南头了,这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
  一个平缓的山坡引起了万峰的注意。
  这个山坡离街面大概有五六十米远,地势比下面的大田要高出十余米的样子。
  三人就站在这个山坡上左顾右盼。
  山坡的坡度缓慢向下延伸,一直延伸到前方的大田里。
  洼前那一字长蛇的布局就被这个山坡拦截下来。
  山坡面积在几千平左右,在万峰心目里是个很理想的地方。
  “这土层下面是石头层吗?”万峰问了一句。
  要是石头层挖地基可费事儿了。
  “往下几米就是石头层,你没看到上头还有个废弃的石坑吗!”
  山坡上游果然有个石坑,石坑里还有几块散乱的石头。
  底下是石层会增加地基施工的难度,但坚固度也是土层地无法比拟的。
  “就这里吧,这里背靠山岭可以阻挡西北方向的风势,地势较高可以增加视力普及的距离,离人家也不远,不会给人孤单的感觉,风景也不错,你们俩什么意见?”万峰发表了自己选择这里的理由。
  “这里地方确实不错,但是地势稍微高了点,往上运料有点费事儿。”
  “不碍事,四轮子三轮子可能爬不上来,但是四不像上来完全没问题。”
  “那么就选这里吧。”
  于家栋的一建三队离开将威后,在将威施工的就没有了固定的施工单位,谁都来干。
  一建现在的发展方向主要在县城,再说三队独立出去后,一建剩下的两个队县城里的活儿都忙不过来了,自然无暇顾及将威这块阵地了。
  这还需要找一个基建队。
  具体的地点确定后,万峰就和张海诸平分道扬镳,他们回洼后,而万峰则从这里直接回小树屯了。
  万峰回家的时候天也就快晌午了,他以为这个时候家里该清闲了,但是回家一看依然还有人在这里。
  魏春光正坐在一楼和客厅里和万水长大摆龙门阵。
  和他一起来的自然是东丹市几个和南湾厂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头头。
  每年初一,魏春光都会在初一上午十点多钟到这里来,雷打不动。
  用万峰的话说他就是来蹭饭的。
  “今年好像回来的早一点,我以为你还会十二点后回来呢。”
  往常年万峰都会在洼后姥爷家吃午饭后才回来,今年则提前回来了。
  “年年都没和你吃顿饭,今年我正好不往外走了,就寻思怎么也得尽一点东道主的义务吧。”
  “敞亮!你早就应该这样。”
  这个时候,万峰的母亲也做好了午饭,热气腾腾地弄了一大桌子。
  魏春光和万水长喝五粮液,万峰依然是啤酒。
  不到特别的场合万峰的坚决不喝白酒的,如果他养成了喝白酒的习惯,这辈子怕是有得喝了。
  边吃边喝边聊,先是聊了聊各自企业去年的效益。
  魏春光的轮胎厂准备更名了,这货准备成立集团公司了,这说明企业规模又扩大了。
  经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他的轮胎厂已经准备开始向高科技轮胎进军了。
  对魏春光的企业现在研究出了什么高科技的轮胎,万峰现在兴趣不大。
  他手下就是摩托车轮胎和农用车轮胎,还不需要什么真空子午线胎,普通的轮胎就够用。
  “我需要整合一些车辆底盘生产企业,你们几个回去在东丹给我物色一下,要生产历史厂技术力量比较过硬有良好口碑的企业。”
  魏春光等几个人一听就来了精神,他们都是南湾厂的下游配套厂,万峰要整合底盘生产企业,这是要上马新产品的节奏呀。
  南湾厂有新产品上市,配套方面当然有他们一份儿了。
  “兄弟!透露一下准备上什么产品?”魏春光眼睛锃亮地问。
  “我还没想好呢,先把加盟厂子确定一下再说。”
  “底盘生产?你厂子不是自己就能生产吗?”
  “呵呵!那是生产农用车的,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些大的产品问世,我自己厂子的技术力量和规模已经达不到要求了。”
  要上大家伙了?
  这个消息对魏春光来说是绝对的好消息,有大家伙自然就需要大轮胎了。
  “你希望我用大轮胎?呵呵,我怕你现在生产不了。”
  魏春光不乐意听了:“啥叫生产不了,你说多大轮胎吧。”
  “大型号挖掘机那种轮胎你们现在能生产吗?”
  魏春光想了一下摇头。
  万峰奇怪了:“南湾厂采购部门没告诉你我们要生产挖掘机了吗?”
  挖掘机预定会在五月开始正式生产了,这轮胎配套厂竟然不知道?
  “我不知道呀?哎呀!想起来了,年前有个什么方案上报到我这里,我因为有事儿把它给忘了,该不会就是它吧?”
  “那你回去可要抓紧时间了了,给你留下的时间可不到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可得给我把轮胎鼓捣出来。”
  “没事儿,不就是大点吗?我们现在有各种模具,虽然有些模具从来没用过,但拿过来一套就行了。”
  这货啥时候学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