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7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不是,没看见和上次那辆颜色都不一样吗。”
  上次那辆根本就没喷颜色,就是铁板的自热颜色,还带着锈迹呢。
  “多少钱买的?”
  “没花钱!”
  “啊?没花钱?能不能给我也弄一辆?”
  万峰没好眼色看着于庆涛:“十斤虾换一辆车,有这便宜事儿我自己就留下了还轮到你?”
  “给我也弄辆车呗?我买。”
  于庆涛这冷库也开了好几年了,这几年净给日本鬼子加工对虾了,这着实赚了不少钱。
  万峰给这货估计他现在的身家没有百万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都开始想买车了。
  那个时代想买车的个人那可不是一般人。
  “这车是我们厂子要生产的,不过还没定型只是样车,等量产的时候才说吧。”
  “什么时候量产,一定给我弄一辆,哎多少钱呀?”
  “四万吧!”
  “四万!这么贵?”
  “这还叫贵?你现在买台夏利还七万多呢,大发还三万多呢,我这车大发就别比了,就是和夏利比也比它强吧,夏利能拉货吗?”
  这可不是万峰信口胡柴。
  90年天晶大发三万一,夏利六万三。
  至于外国车随便拽出一辆都是二十万以上,且大多数都是三十多万,国家的桑塔纳也二十万上下。
  就这你有钱还买不到呢。
  所以万峰把他的首型皮卡定价在四万,一点不高。
  于庆涛郁闷了,这家伙用它和夏利比拉货,比拉货你咋不和拖拉机比呢?
  不管按照万峰这么一说,四万好像确实不贵。
  再怎么说这车比夏利那光屁股的后部好看多了。
  “就这么说定了,等你量产的时候,第一辆车就给我!”
  “呵呵!这你就想多了,我们南大湾里的老板有上百人在盯着我这车呢,你要第一百辆还差不多。”
  “不!我就要第一辆!我给你五十斤海虾,就这么说定了。”
  一斤正宗的大海虾三十多一斤,五十斤海虾钱不少了。
  养殖虾从虾圈出来才五块钱一斤,你就知道当时纯粹的海虾多值钱了。
  你看,这货是属牙膏的,不挤不出油。
  “一百斤!一号车就是你的,我说了就算。”
  “一百斤?没有!要不你把我当吓拉回去吧?”
  万峰一咧嘴:“我拉你回去干什么?拉你我还不如到集市上买头猪拉回去呢。”
  于庆涛一脸苦笑,在万峰的嘴里他连猪都不如了。
  不管怎么说,五十斤冷冻的海虾万峰是装车上了,外加五十斤他是没要到,但是五十斤鱼是要到了。
  于庆涛给了他十几条乱七八糟的大鱼。
  什么鱼万峰也不认识,反正看个头哪一条都是十斤以上。
  于庆涛还用一个塑料筐装了一筐冰撒在虾和万峰买的虾爬子上。
  “万峰!我想自己建个虾圈你看怎么样?”
  万峰有点诧异:“你要自己建虾圈?千万别建,现在可不是时候了。”
  建虾圈在八七八八两年达到了高潮,到去年这势头基本就弱了。
  这货早不建现在建是想找死吗?
  原本这些吓都是出口日本的。
  但是日本的经济在广场协议后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万峰没记错的话,日本的房地产马上就要坍塌了。
  等日本的房地产一崩盘,日本人就没兴趣去吃虾了,光想着上吊了,你建个虾圈这不找不自在吗。
  别说建虾圈了,到时候就是他冷库收上来的吓加工完了能不能卖出去都是个事儿呢。
  闻听万峰不让他建,于庆涛松了一口气。
  “我也感觉不是时候,心里犹豫好久了,这回不用再犹豫了。”
  “没事儿了吧?那我走了。”
  万峰开车离开了冷库。
  “万总!真羡慕你,到哪里都能要到东西。”
  “呵呵!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人特不要脸呀?告诉你天下都没有白吃的午餐,他这冷库当初盖的时候可是我借钱给他盖的,连一分钱利息都没收,他给我东西是应当该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怪不得万总敢狮子开口。


第1673章 让别人无路可走
  车再次经过黄辉大队那个小山坡的时候,万峰停车然后和依梦步行到了刘胜光和柳久的养猪场。
  养猪场的围墙是用石头垒成的,两米半左右的正方形,高度在一米二三左右。
  一共一百多个猪圈,每个猪圈都是水泥铺地,留有排粪尿的水槽和食槽,每个猪圈里有两三头小猪。
  小猪现在都在四五十斤上下,看到有人来,都凑到人面前哼哈地叫着,猪嘴乱拱。
  黑的白的花的,看着也有一股呆萌劲儿。
  刘胜光也投资养了一百头猪,他养猪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想办法多消耗一些他积压的豆饼。
  他去年收的一百万斤的大豆基本已经榨油榨得差不多了。
  豆油是不够卖,而豆饼是卖不了。
  就算附近十里八乡的养猪家庭隔三岔五经常有来买豆饼的,但是销量太小。
  一百万斤豆子可是能留下八十万斤豆饼的。
  这些零零碎碎也就能消化掉一半的分量,剩下的一半就要靠自己想办法消化。
  而且在十月份新大豆下来之前他必须得把这些豆饼都销售出去,否则下一年新饼压沉饼那就惨了。
  你还不能纯喂猪豆饼,如果顿顿都让猪吃豆饼,猪会拉稀。
  刘胜光就再次向万峰吐露了这个烦恼。
  “你现在手里还有多少豆饼呀?”
  “大概还有三十万斤左右。”
  万峰想了想说道:“我给你出个道道,你和柳永琢磨一下,你们做饲料怎么样?”
  “做饲料?怎么做?”
  万峰开始回忆,出身农村的他对饲料这东西不算陌生,高科技的东西他不太懂,那些什么硝酸氢钙、亚硒酸钠、赖氨酸他搞不明白都是干啥吃的,但是简单点的配方他还是知道的。
  回忆了半天,终于大概地想起了一个土配方。
  “我给你们个土配方,不难配,你们自己参考一下。百分之六十的玉米,百分之十二的小麦麸、百分之十五的豆饼,百分之五的草粉、再就是鱼粉骨粉和一定比例的食盐。这些东西鱼粉和骨粉现在都有卖的,咱们生活在海边,鱼粉这玩意儿也可以自己加工,其它的东西也不算难弄,你们自己闲着没事儿就调配一下,除了自己用以外还可以包装成袋出售,将来养猪业会兴起,你们若是做好了不愁没有销路。”
  九零年的时候国内已经有好几家做饲料的了,比如有名的新希望。
  只不过新希望地处西南一隅,几乎辐射不到东北来。
  刘胜光和柳久面面相觑。
  “不要觉得多难,你们一开始可以先做一点点,专门挑出几头猪喂饲料,看看它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万一成功了呢?要是成功了可比你们纯养猪有前途多了,需要钱的话可以去找我。”
  “我们闲的时候琢磨琢磨。”
  他们什么时候琢磨怎么琢磨就不关万峰的事儿了,他只负责领路,顶多到时候给一些建议,至于你走到什么程度完全凭各人的发挥。
  回到将威,万峰把车开回家,把车上的东西搬到冰柜里。
  留下三条大鱼和十斤海虾给依梦。
  “万总!我家连个冰箱都没有,你给我这么多东西我往哪儿放?”
  冰箱这玩意儿储藏食品三天两天行,再长就是扯蛋了。
  长时间储藏食品必须要冰柜。
  “那是你的事情,你就扔了也不干我事儿,好了!把车开走吧。”
  “万总!这款车就这样了呗?”
  万峰想了一下后点头:“再敲打敲打,然后就可以进行极限试车了,如果能使唤住就申请生产,我给你两年时间完善皮卡车,然后就开始做轿车。”
  依梦没再说什么话,开着车走了。
  如果这款皮卡成功了,依梦这班人也就磨炼的差不多了,万峰觉得进入轿车市场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88年,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确定轿车生产布局的“三大三小”战略。
  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生产轿车,这是三大。
  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此为三小,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
  但这里还有例外,就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再加上万峰的南湾集团。
  南湾集团之所以有目录,完全就是占了先发的便宜。
  在全国很多地方还没意识到轿车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没把目录注册当回事儿的时候,南湾集团可是在目录报名的时候,把除了客车外所有的目录都报了一遍,因为北辽省的支持,他们算是保留了一个轿车的生产目录。
  有了目录就有了生产资格。
  这目录在手里怎么都是要干点什么出来,他又没准备靠着目录赚钱。
  这款皮卡算是对市场的一次试水,两年的时间足以把这款皮卡开发到高配阶段了。
  那时候,先试水低档轿车也就水到渠成了。
  万峰想起了一个事情,既然将来自己要造轿车了,为什么不把自己能记住的轿车造型都画下来,然后全部拿去申请专利。
  到时候那些老外进来的时候,如果某些地方要和自己打关于专利的官司,这些东西说不定就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想法以前他也想过,但是没付诸行动,现在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说干就干。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回到自己的房间,找出画图纸的纸笔开始一笔一划地画图。
  这几年他已经很少画图了,感觉手生了不少,有点不听使唤。
  适应了半天才顺畅了许多。
  这一画就是半天,这玩意又是前视图又是侧视图又是俯视图的非常麻烦,画一个车型的图得半天时间,半天下来他也仅仅画了几款车型出来。
  他准备把能记起来的车型,不管是微型车,小型车,紧凑车,中级车,中高级车,豪华车,SUV,MPV。
  只要是能记起来的全画下来。
  到时候自己要造车的时候,先选个样式再选配置,造起来也省事儿。
  画得天昏地暗,画的头昏脑涨。
  一抬头看到快四点了。
  万峰放下纸笔,拿起电话打到服装厂。


第1674章 林来嵘的规划
  栾凤下班后在经过万峰家的时候往万峰家拐了一头。
  万峰早已经等在外面了,身边放着一个网兜两个袋子。
  栾凤的车一到,他就打开后备箱,一边往里放东西一边叮嘱。
  “这是二十斤虾爬子,我今天去黑礁正遇到集市,我看挺肥的,你这馋货就爱这口我就给包圆了。这是二十斤海虾,这还有几条鱼,别人送的,回家千万别忘了放到冰柜里。”
  栾凤笑吟吟地看着万峰忙活:“我想不住!”
  “啥?这你都想不住?你长脑袋留着干什么?专门留着吃饭呀。”
  “还有喘气!”这娘们竟然还纠正了万峰的错误。
  “你去提醒我我就能想住了,我最近又学会了好几个菜。”栾凤满眼期望地看着万峰。
  “真的?没逗我玩?上次你还告诉我你学会了一种新式的炖牛肉,麻痹的你就多放了些香菜就算又学会了一样?”
  栾凤咯咯地笑:“这回是真的。”
  万峰想了想:“也好!我去跟我妈说声。”
  几分钟后,万峰从家里出来上了车。
  ……
  殷振飞从北方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华威的工人加班加点终于把订单上的一百多台HW18全部交付了。
  HW18凭着较小的体积,不属于同类产品的性能,便宜的价格搅动了深圳交换机市场上的风云。
  与同类产品相比,它便宜两到三千块钱,而且还有非常自主的灵活性。
  只要增减它上面的线数就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从十几门话机到两千门话机它都可以兼容,尤其受到一些小户数用户的欢迎。
  前一百台交换机交付完毕后,又接下了数百台的订单。
  HW18的出现迫使市场的其余的交换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次降价。
  参观完南湾集团后,殷振飞深有感触,他觉得万峰说的没错,自己若是不掌握核心技术,在市场上就不会舒心的日子。
  也就是这次的南湾之行殷振飞决心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南湾集团虽然现在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但是南湾集团的主营项目太多了。
  从摩托车汽车到机床电子半导体芯片……
  很明显,南湾集团不可能把交换机当成主业,这难免为影响到华威的发展。
  在回来的时候他就和万峰说过他要自己研发,这不影响双方的合作。
  万峰也答应华威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南湾集团会毫无保留的支持。
  殷振飞拿出第一批HW18里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利润,开始了四处挖人才之旅……
  与此同时,谭胜在浦东带着万峰给他配得人正四处转悠呢。
  万峰告诉他除陆家嘴那一带外,其余的地方可以随便选,最好离那些古迹远一些,最好在浦东北部地区。
  从浦东宣布开放开始,他就住在小余家宅的一个小旅馆里。
  这里属于外高桥,也是浦东开发的三个开发区之一。
  因为过江来回要坐渡轮,坐一次渡轮要很长时间。
  据他拐弯抹角得到的一些消息,小余家宅这里有一条暂时命名叫五洲的大路,通过一条江底隧道和对岸的中环路相连。
  谭胜有些不明白,眼望陆家嘴那一带才是浦东新区的中心地段,万峰为什么不在哪里弄一块地皮?
  虽然陆家嘴现在和这里一样荒凉,但是到浦东来开发的人几乎全部集中在那里,只有自己像个孤魂野鬼一样在这一带转移。
  到五一这天,他已经看中了好几块地皮,这些地皮有岳王庙,孙家弄,大同村,殷家库,大体都集中在陈家竹园这一带。
  浦东开发土地方面是政府批租的方式,按照多少钱一亩的进行土地的出租利用。
  谭胜不知道万峰要租多少土地。
  浦东开发的时候是要什么什么没有,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缺项目,几乎就是一穷二白。
  没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可以学习,没人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