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8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老板!你说我也行?”王淳江有点激动了。
  他心里的小火苗呼啦啦地燃烧开了。
  南湾集团门口的保安非常羡慕地看着王淳江,又一个命好被万总忽悠的人。
  “当然行了,我说你行你就行。”万峰语气坚定。
  “可是这样好吗?我从汽车部件厂出来,回头又抢他们的生意?这不被人背后戳脊梁骨吗!”
  你看儿女情长了不是,做生意这种思想是要不得滴。
  “我又没让你干所有的气泵,就干一样,而且还是部件厂不生产的,和部件厂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将来如果部件厂黄了,你再把其它种类的气泵都接过来。”
  “就干一样?干部件厂没有的气泵?部件厂什么气泵没有?”
  “哈哈!这个我已经弄好了,大概需要二十天的时候,宋旭成已经设计出来了,但是要在部件厂进行技术和样品验证,等验证完了我付一笔钱把技术买来,你就专门生产这一样东西就行。”
  万峰让宋旭成设计的气泵本来是准备让部件厂干的,等中午和王淳江接触后,就打定主意把这个产品交给王淳江干。
  “这个产品一年能有多少产量?”
  这是个实际问题,若是一年就生产个千八台的,王淳江觉得自己还是回去老老实实上班好。
  “初步的年产量是五万台。”
  五万台!这个数目可以了,一台气泵市场价正在一百五十元到二百元之间,一台就是净赚十元那也是五十万呀。
  这个买卖值得一干。
  现在产品有了,该死操心厂房和设备人员问题了。
  “可是我既没有厂房又没有设备也没有人,怎么干呀?”
  “厂房设备,我这里就有,人你的自己去招,我们现在人也不够,不能拨人给你,招人你能招来吧?不行就去劳动局的人才市场看看。”
  “你们还有设备?”
  “别忘了,我们南湾集团也是造各种机床的,说不好听有的机床一台床子就能把气泵造出来,就是你用不了是真的,你摆弄不明白。”
  王淳江摆弄的车床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你让他摆弄五轴车床基本就等于害他一样。
  “厂房设备我给你准备,当然钱算我皆你的,要还的。”
  “那这个厂子要投多少钱才能建起来?”
  “算算呗。”
  万峰和王淳江就蹲在地上开始算账。
  “就干一样气泵,一年五万台的产量,这的需要多少床子?”万峰问。
  王淳江就在地上划拉:“三台车床,一台刨床一台铣床,一台钻床……”
  “一台就够了?”
  “就干一样产品,一台够了。”
  “王哥!我这可是五万台的产量,这几样床子你一台就能对付下来。”
  “五万台换算到每天,排除节假日星期天,这还有二百八十多天吧?”
  万峰点头,一年五十个星期天,再加上节假日算二十天,差不多了。
  “这样一天才还不到一百八十台,够了。”
  是这么算的吗?
  “那将来要是有十万呢?”
  开发区那里万峰可是准备了两天翻斗车生产线的,十万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了。
  “十万台这些床子就的翻倍了。一台新车床五万,一台刨床两万,一台铣床四万,一台镗床算两万……”
  算完,光买各种床子加上辅助设备就的七十万。
  “害怕不?”
  “怕啥?”
  “单是设备就得七十万,够你一年赚的。”
  “既然都开始算计了,就不在乎这个了。”
  王淳江这个人急眼的时候是会红着眼睛往上冲的,这个时候虎劲就上来了。
  “走!下面我带你去看看厂房。”
  万峰开车拉着王淳江就到了自己家下面的老大队院子。
  现在这个院子已经和坎上的万峰家隔开了,中间在坎上垒起了一道红砖墙。
  这个院子自从两年前周冰花的袜厂离开后,中间短暂租给过小树屯许庆家开帽子厂,好像是今年春天许庆家把自己家的院子盖成了厂房,帽厂就搬回去了,这里也就闲置下来。
  “你别看不起这个院子,如果你在这个院子落户,你应该是这个院子的第四任租户了。第一个在这个院子里起家的是峰凤服装厂,它现在在火车站上面,就道边那个巨大的院子就是。”
  “峰凤服装厂我知道,来的时候我看到门上的大牌子了,很气派!”
  “服装厂一共在这个院子里干了三四年,第二个在这个院子起家的是周冰花的袜厂,周冰花也是街里人,原来是红崖织袜厂的。袜厂现在在三角地里,她在这里也是干了有两三年了,第三个是本屯一个开帽子厂的,他自己家去年房子翻新楼的时候短暂地在这个院子里干了有大半了年,五一前后他家楼盖好了搬回去了,你现在是第四个租户。”
  这个院子现在比以前可利用的房间又多了不少。
  原来的大队供销社和卫生所都搬到湾口村部旁边去了,这又倒出了七间房子。
  一年的房租是两万块钱,真的不贵。
  万峰带着王淳江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你在这里干三年,然后也找块地皮盖个新厂子,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回去雇人,连翻砂工在内,怎么也得雇个四十多人吧,这个任务可不轻松呀。”
  “我用多高的工资标准雇人?”
  “用将威的工资标准,不管你是用计件还是固定工资,一个月在二百八九左右就行,你自己着量弄吧。”
  “我马上回去办停薪留职,如果厂子不同意我就辞职,然后我就招人,我就不信这么高的工资会招不到人。”
  王淳江说干就干当天就回到县城去为他的未来拼搏去了。
  下一步,万峰该和李泉讨论一下小树屯房子翻新楼的问题了。


第1843章 和房子有关
  今天是十月十号了,自己也该起身去尚海了。
  在去尚海之前,万峰把李泉找来了。
  “把房子推倒了全部盖楼?”李泉很懵比地说。
  “咱们小树屯,甚至整个将威的地皮都面临不够用的境地,别说将来就是现在住宅都快成问题了,因此要早做打算,各人家把房子推到盖成四层或者五层的楼就行,自己留两层卖两三层,这样不就解决很多住宅问题吗!”
  “这能行吗?”
  “当然行,你是队长就从你做起,你起个带头作用吧?”
  “你这确定不是害我?”
  “我害你?到时候你卖楼赚钱了分我一半就行。好好规划一下,别盖得乱七八糟的,争取把整个小树屯打造成一个小区,到时候花团锦簇的多好。”
  小树屯整个村子处在三百多米长,二百多米宽这么一个斜坡上,前后一共有五排房子,当初规划的相当凌乱。
  村子中间还有一块很大面积的庄稼地,这是啥玩意?
  如果规划好了,是可以节省出很大一块土地的。
  小树屯占地面积有八万平左右,如果规划得当,多了不敢说,省出一半的土地面积根本没问题。
  怎么规划就是李泉的事情了,他可以去找谭春,反正再有一个多月,基建也就停止了,谭春在家有的是时间。
  在万峰启程去尚海之前,林来嵘送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知道她通过什么渠道,给万峰买了一批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
  包括当时最先进的单通道光刻机,蚀刻机,封装设备以及一些生产研究其他半导体元器件的设备。
  “这些东西我可是冒了很大风险才弄到香港的,这次我可是准备狮子大开口了。”
  从林来嵘的口气分析,这些东西一定是走私进来的。
  当然如果不靠走私渠道,这些东西也根本不会到华国来。
  巴统协议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拉托威亚独立后,苏联现在已经有十一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西方世界正在进行狂欢庆祝冷战的胜利,人在狂欢的时候自然会疏忽一些方面的注意力。
  林来嵘就是瞅这个机会,把这些东西弄到香港来的。
  这个女人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
  既然是走私进来的,从香港进入华国也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不过万峰相信林来嵘有这个能耐能把这些东西弄到香港来。
  “只要有数就行。”
  “呵呵!这些东西可是价值五六亿的。”
  “五六亿!大妈!你应该去抢渣打银行。”
  “真的五六亿!你准备好六亿元吧,否则别想拿到东西。”
  “有多少东西呀?”
  “一大船,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半导体行业正是个烧钱的玩意儿,但是买设备就花了这么多钱。
  不过钱不是问题,只要东西好能给万峰送到家就行。
  “给我发到浦东,货到付款。”
  十月十二号,万峰携一干得力干将从将威出发,当天下午四点在虹桥机场落地。
  谭胜路金水带着十多个人在虹桥机场迎接万峰大驾光临。
  先安排了个住的地方,然后吃饭,在酒桌上万峰听取了谭胜和路金水的汇报。
  万峰合并的那七个半导体企业的员工已经算是接收完毕,谭胜和路金水两人都进行登记注册。
  各个工种的员工六千多人,其中技术人员一千五百多人,这其中专家级别的人员有二百多人。
  这些人现在就算是华光的员工了。
  从十一月开始,华光每个月每个员工发一百元的生活费,一直发到企业正式营业为止。
  那些设备也都以作价完成,就剩华光这边付款然后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万峰对谭胜和路金水领导的处理小组工作非常满意,承诺今年给他们发一笔丰厚的奖金。
  在浦西住了一夜后,第二天上午过江来到了浦东。
  出乎万峰意料的是陈文心两口子已经来了。
  当然陈文心看到万峰在这里建了两个这么大的建筑,舌头差点脱口而出。
  “你这是在尚海建了一座城呀!”陈文心惊叹道。
  这才哪到哪也,科研大楼和那座厂房的面积也不过占地十多万平,这还不到二百亩的面积。
  他还有八百亩地还没利用呢。
  尚海华光的一期工程包括科研大楼的主体建筑和厂房建筑,这两栋主要的建筑在一年半的建设时间里基本上是建设完成了。
  余下的就是住宅区的建设和厂区的绿化以及一些辅助设施的完善。
  这一年多的时间,于家栋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科研大楼和厂房的建设,住宅区是今年夏天才外包出去了,到现在只建成了两栋十二层的楼,其余的十八栋楼也就打了个地基。
  住宅区在主厂区东南的湖边,这里第一期的计划是要建二十栋不低于十二层的住宅楼,第二期同样是二十栋的住宅楼,都在这个湖边,形成两个封闭的小区。
  后续的开发还在计划中。
  科研大楼和厂房已经由尚海质量监督部门检测验收了,万峰的接收就是走一个形式。
  “明年这些住宅楼你得给我建起来呀。”在接收完科研大楼和厂房以后,万峰对着湖边的住宅区问。
  明年企业开业后,这些员工得有个暂时住的地方,否则这来回坐船坐车也太不方便了。
  “没问题,别说一期,就是二期明年我都给你拿下来。”于家栋人狠话不多。
  单身的职工可以住宿舍楼,这个比较好解决,男女各分一栋就行了。
  一栋楼里上百个单元,一个七八十平的单元里住十几个单身汉根本不是问题。
  那些成家的员工就不太好办了。
  这些住宅万峰准备借住,有家庭的员工可以借住,产权自然属于企业,但得有时间的限制。
  到期限后,企业员工有优先购买的资格,企业会以成本价把楼房转让给企业的员工。
  但要设置多长为期限万峰有点犯难。
  十年时间好像太长,三年有觉得太短。
  那就设置个五年的期限怎么样?
  借住期间企业不收取任何费用,一些居家的生活费用自理。
  万峰也不知道合不合理。
  但这不是问题,他现在不是有法律顾问了吗。
  陈文心和她男友他请来可不是当画看的,你得给我解决问题。


第1844章 傻眼的妇女们
  陈文心的律师事务所就放在科研大楼的一楼,处在两条大街的交汇处,面积八十平。
  “这个地方你还满意不?”万峰背着手站在划给陈文心的这个房间,左看又看。
  “地方是行!就是这里现在荒凉了点,买个什么东西都不方便。”
  “别急,慢慢都会有的,不出三年,这里的员工和科研人员会超过万人,那些商家除非眼睛瞎了才看不到这一点。你妈的小吃部如果建在这里,再外带个商店,一年赚几十万都不是事儿。”
  这主意不错,陈文心准备过年回家的时候和母亲商量商量,当然他们不愿意来她就没辙了。
  “既然满意,那么你和你对象就开工吧,我请你来可不是当花瓶的。”
  “你这货说话还真直接呀。”
  “呵呵!这叫不见外,懂不?”
  “屁!”
  有了地方,陈文心和易华军就开始布置自己的事务所,布置完毕他们就得工作,华光企业有很多员工和合同以及华光和并购单位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他们来处理。
  “有什么需要去找谭胜,他可以帮你们解决,你们两口子自己布置吧,我的走了。”
  人家要布置地方了,万峰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别碍事为好。
  从陈文心的事务所出来,万峰意外地看到大街交汇处站了一大群姑娘。
  不确定都是姑娘,里面也可能混有妇女,反正不少看规模大概有个百八十人的,正仰着脑袋看科研大楼。
  “这就是咱们将来的企业大楼吗?”
  “据说这是咱们企业的科研大楼,那边那个看不到头的房子才是咱们将来工作的地方。”
  “哇!这么大的科研大楼,这要装多少人呀?怕是能装好几千吧?”
  “这大楼怎么是圆的?圆溜溜的挺好看的。”
  万峰听出来了,这些女人估计都是他合并的那些企业的员工,这是跑来看她们未来的企业来了。
  这是一个让她们加深印象的好机会,从现在起就应该给她们灌输华光的企业文化。
  “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