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8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去!一边去,进来人看见不好,我收拾收拾咱们回家。”
  “看见怕什么?我是你老婆,还怕人看呀?今晚想吃点啥?”
  说是这么说,栾凤还是从万峰腿上下来。
  “豆腐!”
  “啊!又吃豆腐?你到底行不行呀?”
  “没招,我就喜欢吃豆腐咋整。”
  “明天去吃张璇豆腐,今晚我要炖鱼喝苞米粥。”
  万峰一听就没精神了,他爱吃苞米饼子但可不爱喝苞米粥。
  “那我去下饭店行不?”
  “你老婆死了你去下饭店呀?”栾凤火了。
  “好好,回家喝我老婆熬的苞米粥。”
  “这就对了,以后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许挑食。”栾凤满意地笑了。
  麻痹的这是拿老子当小孩了。
  万峰锁好了抽屉,锁上门,上了栾凤的车。
  “你不开自己的车?”
  “老开两台车费油,跑一趟也好几块呢,会过点吧。”某人语重心长。
  栾凤咯咯笑。
  下班时候厂子门口都是人,万峰也没急着开车,坐车里和栾凤聊天。
  “你不问问鞋厂的生意?”
  “不问。”万峰一听赶紧摇头。
  万峰不问栾凤非说:“低档的胶鞋卖的最好,一天能出去四五千双,高档的慢,一天就出一二百双,你听到了吗?低档鞋一天出四五千双呢?”
  峰凤服装不论是服装还是鞋现在主打的都是运动系列,一共两个大系:火凤和旋风。
  原来只是服装,现在也延伸到了鞋上。
  依然风格鲜明。
  火凤主打暖色调,旋风主打冷色调。
  低档胶鞋就是市面上现在卖三十到六七十的因纳河牌运动鞋,也分两个系列。
  高档就是超过百元的运动鞋。
  之所以还有低档的是因为市面上有山寨的,既然别人山寨那就不如自己做个低档款阻挡一下那些山寨产品。
  于是,峰凤鞋业就设计推出了低档款的运动胶鞋,除了用料和穿着舒适不如高档鞋外其余的在外表还真看不出什么区别。
  这个主意是栾凤一拍脑袋还是一拍屁股想出来了的,人家根本就没考虑低档鞋做出来会影响自己高档鞋的品牌效应,拉低高档鞋的档次。
  万峰知道后说她乱弹琴。
  我管那套,什么名牌不名牌的,能卖钱就行!
  栾凤的回答理直气壮。
  万峰是比较不看好低档产品的,利润太低,出厂一双鞋才赚个十块八块的,太瘦。
  谁知峰凤鞋业自家产的低档鞋一经面世就像狂风暴雨,不但便宜质量还好,虽然穿的感觉不如高档鞋,但结实方面没有一点问题。
  一经上市竟然引发了销售狂潮,一天出货好几千双。
  这些货本来是不进直销店的,只是在乡村集市和农村小店出售。
  不想销量好了后,城里人要到直销店去找。
  直销店就要求经营,说城市里有很多需求者。
  这就又进入了直销店。
  进了直销店凭空就贵了二十元左右,但一点没影响销售,销量照样刷刷地,城里人也喜欢便宜结实还好看的鞋。
  虽然利润低但我卖得多,高档鞋卖一双赚五十元,一天卖个三双两双的。我低档鞋一天卖五十双,一双赚十元。
  比高档鞋来钱快。
  栾凤乱拳打死老师傅,竟然还打出了另一片天空。
  一提这个万峰就非常郁闷,他一郁闷栾凤就高兴。
  还敢说我瞎整,卖出钱就是真本事。
  因此,没事儿的时候栾凤就把胶鞋拉出来说事儿,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她一说这个万峰就想把自己耳朵堵上,但是知道后果很严重。
  耳朵堵上是听不到栾凤关于鞋的说辞了,但是身上不定那块肉就会被九阴拧人爪招待。
  这货估计在服装厂里没少拧人,拧人功夫现在已经炉火纯青,稳准狠!
  拧上那叫一个疼。
  为了皮肉不受苦,万峰只能让耳朵里灌满胶鞋的故事。


第1915章 是人都有嫉妒
  打从栾凤进门以后,诸敏就清闲自在了许多,起码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去买菜了。
  其实她还是很喜欢到市场买菜的,买菜也自有一分乐趣。
  和商贩们砍砍价逗逗嘴也是蛮有意思的。
  但是,这种乐趣被儿媳妇剥夺了,买菜是没权利了只剩下聊天了。
  她现在的心愿就是不管是谁,只要能生下会叫奶的就行了,一心一意地等着抱孙子。
  栾凤说道做到,晚饭果然是苞米粥炖鱼,不过她在炖鱼的锅边给万峰贴了饼子。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世界就变了一个样子。
  有饼子万峰的心情就多云转晴,饼子吃鱼还是挺对路子的,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吃完饭,准备出去溜溜,消化消化。
  当然是不能带栾凤的,媳妇都进家了还天天领着那是爷们干的事情吗!
  就算栾凤有意见也没用。
  “吃完饭和妈去跳健身操去要不就领妈去转悠转悠。”万峰一句话打发了栾凤吼,就优哉游哉地走出家门。
  夏日的六点多钟,天还没黑,西天上有红霞映照,把天空弄的很是斑斓。
  这不是什么好天气的兆头,明天说不定就来场雨。
  出家门向下就转悠到了王淳江的气泵厂。
  显然王淳江也是才吃完晚饭,正站在气泵厂大门口看着天空中的云彩皱眉。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就万峰从上面走到下面这么一会儿功夫,西天的红霞已经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从西北方向漫上来的云彩。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有雨。
  “万总!吃了?”看到万峰王淳江热情地打招呼。
  “才吃完,你呢?”
  “我也才吃完。”
  “现在气泵能供应上吗?”两人就在小树屯北头的桥头上面对淙淙流过的溪水开始闲话。
  开发区的二条线是五月底开工的,本来气泵厂的工作量会一下子绷紧。
  年后他又招了一批人还有点拿不起来活计。
  但王淳江走运的是,开发区那条线上马后,原来南湾里的一号线却停了,进行拆卸往开发区搬迁,这样就让气泵厂又多了一个多月的喘息时间。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加紧时间训练这批新人,总算能把活儿拿起来了。
  七月初开发区两条线的开工让气泵的需求一下子就翻了一倍,由原先的日需一百五六十台气泵变成了三百台。
  他工厂现在实行两班倒,一天生产出三百台气泵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行,勉勉强强算是赶趟了,好在没有耽误集团的工作。”
  “今年到目前为止做的怎么样?”
  “借万总你的提携,挺好!”
  过完年到今天,整整六个月,他的小厂刨去各种费用为他净赚了四十万。
  这还是上半年产量没有翻番的情况下实现的。
  到年底还清万峰的饥荒没有任何问题。
  “对了,万总!来师傅的儿子学完车票了,前几天来过?”
  “人呢?”
  “你当时不在他不知道找谁就暂时回家了。”
  “明天把他找来,我若是明天没在家让他在你这里先待着,给他安排个活儿干。”
  “万总!我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们厂的气泵往开发区运,车都是我花钱雇的,我自己买台车是不是运费上还能省一部分。”
  你看,人只要干起买卖,脑袋就开窍了。
  “你要弄一台车?”
  “我这一天要往开发区送两趟气泵,一趟五十,单它一年运费就是三四万块,除了烧油我觉得剩下两万块钱没问题,这还有进料呢,也是雇车拉,自己家有车来回拉料也方便,所以我想弄两台。”
  一个企业当然要有车了,没车那叫一个企业吗?
  “应该的,明天我到开发区去,你去开吧,至于要什么车自己去选。”
  “这样,来师傅儿子我就留下了,让他给我开车。”
  既然来师傅的儿子王淳江留下了,万峰也就不用再给他安排地方了。
  女人心里若是没有嫉妒那是根本不可能滴,就算栾凤对张璇心无芥蒂但嫉妒还是有的。
  这从晚上的房事就能看出,可能因为明天万峰要到张璇那里去,栾凤晚上坚决要梅开二度。
  “就留个空壳子给张璇。”栾凤笑嘻嘻地说。
  第二天早晨,来师傅的儿子来智林是早晨八点多钟来到将威的。
  王淳江是通过什么通讯设施把他叫来的万峰没打听,只是对这小伙子点点头。
  韩广家开车带着王淳江和他临时找来的一个司机还有来智林五个人坐万峰的车来到了开发区。
  南湾汽车现在有三种卡车可供王淳江选择:翻斗,平头和尖头卡车。
  王淳江选择了两台尖头卡车,主要是尖头卡车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司机的安全系数能高一些。
  王淳江买卡车的钱还是带来了,两辆卡车万峰还给他优惠了一万元。
  两个司机开着卡车在工业园的大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拉着他们的老板回家了。
  新车回去是要磨合的,正好来智林可以借这个悠悠熟悉一下车的性能。
  万峰接下来就在车间里转悠转悠,听一下文光华的汇报,回答一下他的问题。
  工业园现在算是稳定了,车间已经稳定生产了,住宅楼也都盖得差不多了,员工的住宿问题也基本解决,连卡车的研发单位也就搬迁过来了。
  现在这个工业园已经是一个有近五千人的集体了。
  “万总!现在这三款车都定型了也全部打开了销路,科研单位下一步要研发什么车型?”
  “先研究大翻斗吧,二十吨上下的,别的暂时先放放,等把这几款卡车消化消化再启动新车型。”
  这几款卡车算是才开始销售,暂时用不着开发新车型。
  那些车型都在他的画本里放着呢,用是时候拉出来一个你们就照着这模样造就完了,省了多少事儿呀!
  厂子里转悠完了,万峰又跑到海边去看看港口的填方。
  这回港口的面积可是填得差不多了,一直填到海里好几里地远了,估计已经到深水区了。
  看这样子用不到上冻就填完了,万峰已经看到有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建筑建设了。


第1916章 教育问题
  水深十米的港口已经算是良港了,这个港口建成几乎可以停泊万吨以下的所有船只,甚至一些一二万吨的船也能停泊。
  这对黑礁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当然紧挨着黑礁的乌炉乡、石山乡都会受益。
  对南湾集团更是利好,以后南湾集团的众多商品可以在这里直接上船运往南方而不用靠陆路运输。
  来得原材料也会在这里下船有的直接进入南湾汽车有的去南湾集团。
  这样还能在运输上为南湾集团省下很大一笔经费。
  万峰和韩广家在海边站了一会儿后回到南湾汽车工业园,等张志远下班。
  张志远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在家里享清福,而是在工业园里谋了一份职业。
  鉴于以前在龙江的时候他干过组织后勤工作,万峰就把他安排到后勤部门工作。
  有张志远做掩护,万峰到他家去可以免除别人的怀疑。
  中午时分,张志远下班后,三人坐车来到了张璇家。
  工业园住宅区里的五十栋住宅楼的二期二十栋楼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了,在工业园区的西北角面对黑礁乡的方向有一栋三层的别墅。
  这个角落有点形状不规格,当初可能是设计的问题,这里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上,建一座住宅楼怎么感觉都小,最后谭春就把这里修了一栋三层的小别墅。
  别说,这栋小别墅坐落在这一角正好弥补了整个住宅区的缺陷,竟然毫无违和感。
  张璇对外宣称这座小别墅是花钱买的,当然不能说是万峰送的。
  如果说出来人家问你们什么关系他送你别墅怎么解释?
  张璇今天没到她的新传呼台去,在家里做菜。
  万峰老嫌弃她做菜不好吃,她向栾凤取经,开始下功夫学烧菜。
  她认为一个女人烧菜不能让自己男人满意是最大的失败。
  这一辈子她认为自己如果用心学好像还没有学不好的东西,她才不相信自己学不会做菜。
  从早晨九点就开始忙活,一直忙活到十一点才忙活完,然后就傻老婆等野汉子。
  一直等到十一点多,万峰和韩广家还有张志远才来。
  韩广家没有下车,在万峰和张志远下车后他就开车回将威了,明天早晨他会来接万峰。
  人家一家子吃饭他才不在这里凑热闹呢。
  张志远两口,张璇张冲加万峰五人开始吃饭。
  菜肴很丰富,十道菜全是硬菜。
  张璇最关心的是万峰对她做菜的品论,因此一边往万峰碗里夹菜一边问万峰菜做得怎么样?
  “这菜是你做的?”万峰挨个菜吃了一口问。
  张璇点头。
  “好像有进步呀!比以前强不少,起码能吃出味道,再接再厉。”
  张璇乐得心花都开了,总算没从万峰嘴里听到做出的菜猪都得挑挑拣拣这句话了。
  现在万峰已经是张家正经的人了,虽然张璇跟他没有结婚证,但这不妨碍双方是一家人。
  因此一家人说话非常的随和,有什么说什么,气氛非常的融洽。
  张冲的转学正在进行中,万峰打算过两天带他去红崖重点看看,看看他未来学校的样子。
  说实在的,红崖重点现在连万峰的腾飞技校都不如,和将威小学比就更差节气了。
  教育是个大问题。
  如果一个地区没有人进入高等院校,将来就不会有人进入有影响力的部门,那么对你这个地区将来的发展就失去了优势,因为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是一个隐形的利益链。
  一个地区的繁荣有时并不取决于你的天时地利,有时一个人的一句话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要得到这样的好处,这个地区就必须要出人才,哪怕这些人才以后不在本地区就业工作,只要家乡的概念一直盘桓在他们的心里就可以了。
  如果有一天他们身居高位,关键时刻一句话就会让家乡受益匪浅。
  要出人才就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条件。
  万峰准备在撤县化市那天和县领导商议一下,如果县委同意他准备在平山下向阳的一面重新建一座最新的重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