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杨正昆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的,但是她学什么的他并不清楚。
薛凤琴点名要参观化学部门难道她学的专业和化学有关?
万峰和杨丽打完招呼就去忙下一件事情。
这时他在接见几个人。
这些人都是今年南湾招来的大学生,与以往专门招机械电子系的人不同,今年多了一些金融方面的人。
这些人将飞散到南湾集团各个部门去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万峰见的这几个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还有一个叫管草原的女生。
这几个人除管草原外都毕业于国内名校,万峰准备先把他们充实到香港那个金融团队去磨炼一下。
根据陈文心的汇报,万峰整顿了香港那个金融小组,开掉了其中的三个不靠谱的香港人,把这几个人塞了进去。
这样这个金融团队基本搭建完成了。
这个团队由先期三名内地过去的华光人为主,辅以五个香港人和三个韩国人,再加上这五个新塞进去的人。
而且这边万峰还准备把李明泽弄过去当组长。
李明泽对金融一窍不通,但是他在韩国待过会说寒语,他其实是起个编外翻译的作用。
李明泽这货一百个不愿意,他的驾校现在弄得正炉火纯青呢,他哪里想走,而且还是去曾经的伤心地韩国。
直到万峰告诉他这次如果一切顺利,给他的奖金等于他驾校三年的收入,这货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
这些人明天就要启程先去香港,和香港那边的团队汇合。
万峰让那几个男生先去做准备了,而是把管草原留了下来。
管草原姿色中上,略显青涩。
“你的两个哥哥都在我这里,你大哥管天空和我说起过你,你二哥管大地……噢不是是管大海正准备出去试车,知道你们是怎么引起我注意的吗?”
管草原摇头。
“你们也许得感谢你家老子,他给你们起的名字很有特色,非常的有野心,喝喝喝喝!”
管草原的脸色难看,她这个名字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简直成了同学们的开心果,还由此诞生了一个蒙古人的新绰号。
为此她还和她老子好长时间没说话。
“不管怎么说,因为你两个哥哥在南湾工作好几年的缘故,你算是身上有南湾血统的人,这次出去好好干。希望你能为南湾集团金融方面做更多的贡献。”
万峰是有心让管草原当南湾集团金融方面的领军人物的,确实是处于她两个哥哥的原因。
管天空和管大海在南湾工作了四五年到三四年不等,在万峰心里这都算是自家人了。
虽然南湾集团不是家族企业,但是自家人在录用的时候还是有些偏向的。
只是不清楚管草原的水平,只要水平合格万峰将来是有让她负责金融方面的心思的。
那么现在就得提前培养了。
进入九八年七月,在金融风暴冲击下,韩国所有行业一片萧条,股市里的各公司股票像大街上的烂白菜一样无人问津。
就连韩国企业龙头三牲也扛不住了,时任三牲总裁李贱稀不得不进行企业结构的方案。
七月二十五日,三牲做出了五项改革。
一处理无收益资产,回笼资金。处理了利川电气和一些不动产,搜集高尔夫会员劵并收回五千亿韩元的职工贷款。
二减少产品的库存和积压,停产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清理电视机造成的近半年的产品积压。清理了高达十四万亿韩元的所持债券。
三削减开支,废除了虚高的福利制度,削减会议接待交通等方面的开支,削减高管的工薪,降低幅度达百分之十。
四是裁员,废除了科部级干部,减少任员级别部门。
五整顿低收入产业,矬子里面拔大个,集中精力发展这些产业里相对收入较高一点的产业。
从做出这五项改革来看,三牲的处境也是异常艰难的。
这个时候万峰感觉是抄三牲底的时候了。
在和管草原谈完话的第二天,万峰就送这几个人到香港,他们到香港后和在香港的金融团队汇合后会进入韩国。
三牲是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公司,要买它的股票就的到韩国去。
万峰托林来嵘组建这个金融团队的同时还让她在韩国注册了一个金融公司。
巨创贸易本身在韩国是有业务的,它们在韩国有办事处,注册这样一个公司并不费事。
这样这个团队就从香港启程飞去韩国,他们的任务非常的简单,就是买三牲电子的股票,不管是散户的还是大户的,不管股票是上涨还是跌落,只要有出售的三牲股票就全部收购。
趁着这个时候能买多少就是多少,要是能控股三牲就更好,控制不了三牲成为有话语权的大股东也不错。
就算抄底不成,赚点差价也行。
万峰知道到时候花儿姐那些资本家也会进去抄底的,如果自己无望控股三牲当股价炒高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果然出手,是会赚回一大把钱的。
随后万峰又通知了销售部门,从现在起,存储器不管是内存还是外存电存还是闪存一律以现金成本价销售。
这是一个机会,万峰不准备给三牲再活下去的机会,三牲想通过正常的销售渠道卖产品活下去那不可能。
到八月份,万峰还准备把存储器再次降价以材料价销售。
华国的材料价可是比韩国的材料价便宜多了,看看三牲能不能抗住。
它如果跟着卖卖得越多赔得也就越多,不卖那么这个市场将被华光占领,不但是华国市场还有海外的市场。
马上华国就要加入WTO了,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三牲在这期间如果没有好的融资渠道说不定就沉了。
华光存储因为奇梦达的加入现在的水平比三牲低也没低多少,双方现在几乎处于一个阶段,华光顶多落后半个身位,和海蛎士处于同一水平上。
因此,万峰不惧怕和韩国这两个企业正面交锋。
第2200章 耐高温材料
这个团队到韩国后会隐身幕后,通过韩国当地的人进行操作。
不过作为过来人的万峰非常清楚要想控制三牲非常的难,这世界上有很多大鳄在盯着这块肥肉。
与人家相比自己只是个小虾米,因此他此次派人出去的目的说是有图谋三牲的野心不如确切点说就是去搅合浑水的。
增加哪些大鳄抄底三牲的付出。
他们额外付出了那么自己不就赚了吗!
赚老外的钱他一向是不客气的,当然如果能一不小心把三牲买下来那就是外赚。
薛凤琴到达华光科技二号楼化学部门科研区的时候,杨丽已经等在那里了。
杨丽热情地和薛凤琴打招呼,然后就带着薛凤琴进了化学部。
对薛凤琴而言,这次走进华光化学部对她而言好有一比:羊群冲进了草原,狐狸混进了鸡群,鱼儿回到了大海,雄鹰飞向了高空。
杨丽和薛凤琴还是同届毕业生,两人相差一岁,薛凤琴别杨丽大一岁。
杨丽一边领着薛凤琴在化学部参观一边讲解这里进行的科研项目。
华国化学因为近年人员的补充,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电池的研发了,其中还分了很多小项出去。
这些小的化学科研项目都是为集团的产品进行服务或者将来进行服务的。
当然主打的科研依然是电池。
经过超过十年的研究,华光在锂离子电池上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路,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都有了很高的建树。
除了商用的手机电池外,车用电池也开发出了几个品种,像铁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这些电池的充电放电都不存在多大的问题,杨丽她们现在要解决的就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目标是在七十度的高温下电池不起火爆炸,这是现在华光化学唯一面临的难题。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别说现在就是将来,华光锂电池注定会在世界上引领很长时间。
这世界存在很多神秘的事情,有些事情苦寻一生而不得,就在要绝望之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就像一个人找对象,找了无数的对象都不是他(她)心里的那个,就在他(她)觉得这个人不存在的时候,他(她)却突然的出现了。
杨丽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她们试验过无数的方法材料都不能满足条件。
这个时候薛凤琴的出现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双手把她送到了杨丽的面前。
薛凤琴大学学习的是耐高温材料的制造研发,对锂电池的耐高温问题的解决能有帮助。
薛凤琴当晚回到家的时候就和杨正昆商量也到这里来工作的可能性。
“我也在家待了好几年了,儿子都六七岁了,我也该出来干点什么了,再待下去我都快锈了。”
杨正昆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这么说你找到你感兴趣的工作了?在这里?”
薛凤琴点头:“华光化学部门我觉得非常的适合我。”
“我不反对你来华光工作,你来了我们也是个照应,但是孩子怎么办?他才刚上一年级,如果基础打不好这辈子就废了,再怎么他也不应该比你我差吧?”
这是个问题,而且还是关系到将来的大问题。
“问问万总,看他能不能解决,我是真的希望到这里来看看,除了当初和你恋爱的时候,这是我第二次动心了。”
杨正昆当然理解妻子的心情。
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家带孩子,怎么说都不是让人惬意的事情。
“明天我和万总谈谈。”
当万峰得知薛凤琴的专业是耐高温材料的时候,有点傻眼。
耐高温材料?这东西是什么地方用的?
万峰就开始回忆。
上一世作为伪军迷的他此时脑袋里的记忆发挥了作用。
火箭、导弹、飞机的发动机的关键部件都和耐高温有关系。
依稀记得二十年后最好的飞机发动机要能耐住近两千度的高温。
而高超音速导弹需要的耐高温材料更高。
除这些外还有什么地方和耐高温材料有关系万峰不是很清楚了。
照这么说,如果专用用耐高温材料来解决锂电池的自燃问题无疑于大材小用了。
这是可以在军用上发挥巨大作用的项目。
当然前提是你的研发成功,不成功什么都是零。
这个项目明显是个有前途的项目,但同时也一定是个非常烧钱的项目。
而且还是那种烧钱还见效慢的项目,至于烧多少钱能研发成功万峰心里是一点数没有。
这和其他的项目不同,其他项目当年网络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介绍。
而这个领域的文章极少,而且有还都是囫囵吞枣棱模两可的文章。
根本不会说的明明白白,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但只要有前途的项目万峰都是不吝啬钱财,一亿不够就十亿,十亿不够就百亿,百亿再不够……
万峰不往下想了,自己这次重生是有大气运的人,有大气运的人是不会这么背的。
这种时候必须要阿Q精神一下,否则会郁闷的。
当真几百亿也砸不下来,万峰就进股市去捞钱。
别看当年他不炒股,但牛市和熊市他还是清楚的。
钱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给杨正昆孩子解决念书问题就是个问题了。
将威有学校而且教育水平还不低。
学校里的教师万峰可是从北辽省优秀的师范学院招来的。
起先人家还不愿意来,现在则是上赶着来了。
但就是师资水平再高可级别在这里,你充其量就是一个农村的小学校,怎么都不可能和北晶的学校相比。
杨正昆两口子都不是正宗的北晶人,在北晶并没有什么亲属。
如果薛凤琴也到南湾来工作,孩子就得带到这里来而不可能自己留在北晶。
万峰最多可以把孩子安排到渤海去上学,不知道杨正昆两口子会不会同意。
好在他们孩子今年也才上一年级,一年级就是加减乘除这些玩意儿,只要把孩子看住了应该可以将就。
课余时间杨正昆两口子都是学霸,辅导一下就可以了。
第2201章 财迷老师
运往哈宾的最后一批物资装车启运了。
这是最后一批物资,原来只是帐篷。万峰后期追加了两千件救生衣和订做了一百条橡皮舟,全部发过去了。
哈宾那边的矿泉水蒋明也给置办齐了。
当物资启运后万峰让周黎明派了两个公关部的人到哈宾去。
他们的任务是把这些物资转交给哈宾防汛指挥部。
这里上一世发大水的日子还有二十天,这些物资应该提前送过去让水利部门调派,免得真到了洪水来袭的时候手忙脚乱的。
并且还让派去的人转告防汛指挥部,如果松花江和嫩江发洪水一定会在八月十四号到十六号之间,请他们务必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对方问起怎么知道的这么准确,那就告诉对方是易学大师算的。
实在没理由了只能让算命的背锅了。
操心完了龙江回头就得操心因纳河了。
七月底八月初正是辽南正宗的雨季,从过了这个月的十八号这天到二十五号,天已经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开晴了,每天都有中雨大雨暴雨轮班的往下落。
也不知道天上的云彩到底存了多少水?
上个月涨了一次又退回去的因纳河又一次涨水了,比上个月的水势还涨得还汹涌。
万峰穿着雨衣和将威工业区的主要干部都站在河岸大堤上望着脚下的奔腾的河水心中忐忑不安。
谁都没经历过这么大的水,老辈人说五几年曾经有过一次大水,但是现在在坝上站着的人那时就是出生了大概也只是呀呀孩童,谁也不知道五几年的大水是什么模样。
而眼下的水就是他们看到最大的水了。
上一世的九八年万峰已经在乌炉镇住了,乌炉镇地势非常的高,根本不知道因纳河当时的水是什么样的。
眼下因纳河的水线离坝顶只有一米了,已经和警戒水位持平。
而天空依然大雨滂沱,万峰感觉身上的雨衣似乎都有被浇透了的趋势,雨衣贴在手臂的肌肤上非常的不舒服。
如果未来几天还像此时下这样的大雨,大坝冒顶的可能就非常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