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张宝国的介绍, 杨辰非常欣慰地点点头,道:“现在能模拟实际使用效果吗?我想看看。”
张宝国点点头,笑着回道:‘当然可以。杨董给这边请,我现在就叫他们模拟一下给您看看效果。’
杨辰笑着点点头,跟着张宝国来到了电脑前面。
负责操作电脑的工程师,赶紧从头运行软件,模拟卫星在太空中工作场景。
比如拍照,收缩太阳能板,伸缩机械臂等等操作。
其中伸缩机械臂就是它的攻击性。
可别小看了这两个机械臂,只要地面上通过系统下达指令,它们可以在太空中对任何物体进行攻击。
设想一下,杨辰的人造卫星跟星链计划的低成本卫星遭遇了,杨辰的人造卫星伸出两个机械臂将星链计划的卫星给拆了,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场面?
杨辰立刻命令道:“给我表演一个拆解其他卫星的过程。”
操作员点点头,立刻模拟YC00001号卫星手撕其他卫星的过程。
YC00001号卫星运用了润海光伏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且配备了杨辰名下蓄电池厂新发明的蓄电池,这两个技术都是由系统奖励给杨辰的,领衔人类目前几代技术。
卫星自带的四个蓄电池会通过太阳能发电蓄满电,可以满足卫星正常消耗,并且在关键时刻可以提供变轨的动力。
除此之外, 卫星还携带了高达500公斤重的肼燃料。
这么多燃料意味着什么?
即使没有太阳能提供电力动力, 这些燃料也足以维持卫星正常运行20年。
平时这些燃料是不会用到的,只有在短时间内必须强行变轨提供动力的时候才可能会用到。
因为正常的轨道修复只需要用到自身太阳能蓄电池提供的动力即可,不需要用到燃料。
只有在短时间内需要强行变轨,甚至是短距离追击目标的时候才需要燃料提供爆发性动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YC00001号卫星在太空中正常工作30年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除非杨辰觉得YC00001号卫星的技术太落后了,需要回收换上更先进的卫星上去,它才能离开太空。
画面里,YC00001号卫星正在正常运行,此时旁边出现一个不知名卫星。
操作员对YC00001号卫星下达了干扰信号指令,卫星会自动对目标卫星进行信号干扰,阻断目标与地面的联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地面知道接下来是谁毁灭了他们的卫星。
哪怕他们猜到是YC00001号卫星干的,也没有证据。
第二步,操作员对YC00001号卫星下达变轨指令。
卫星立刻通过自身的电力动力+肼燃料提供的动力瞬间变轨并追击了一段距离靠近目标卫星。
此时两个卫星处于同一个轨道,距离在机械臂的可触达范围内,并且它们因为速度相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接着操作员下达指令,YC00001号卫星伸出机械臂,将目标卫星的太阳能板给剪掉了,随后目标卫星接收信号和拍照的装备也被拆掉。
完成攻击之后,机械臂收回, 并且再次变轨回到原先的位置正常运行。
这时, 信号干扰装置关闭,一切恢复正常。
但是目标卫星却成了散架,并且因为失去动力支持,逐渐偏离轨道。
整个攻击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即可完成,代价就是需要消耗YC00001号卫星自带的肼燃料,也就等于是缩短了它原本正常运行的年限。
所以,除非是有必要这么做,否则杨辰也不太想主动去攻击别人的卫星。
毕竟发射一颗YC00001号卫星上天,所有费用加起来要超过1亿米金。
星链计划总投资达到300亿米金,却要发射4。2万颗卫星上天,平均每颗卫星从研发到发射总成本才70多万美金。
这特么能是卫星吗?
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
正常人都能想得到所谓的星链计划不过是为了抢占近地轨道而已,并不是真的为了搞所谓的免费通话上网。
造价如此高的卫星,若是被别人攻击怎么办?
不要担心,卫星还自带防御功能。
首先就是它自带的信号干扰装置,由于是系统奖励的技术,领衔当前世界水平很多代,只要信号干扰装置一开启,周围10公里之内都不会有任何信号穿过。
所以,如果有人想攻击YC00001号卫星,首先他们就无法选中目标。
除非他们直接放核武器在太空中无差别攻击,以广阔的打击面覆盖YC00001号卫星可能存在的位置。
但是应该没有谁会憨到用这种级别的武器去攻击一颗卫星吧?
其次,卫星自带预警功能。
若是有别的“天体”靠近10公里以内,卫星会自动跟地面发出警报。
地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反应。
如果发现“不明天体”与YC00001号卫星有撞击的可能,操作员可以紧急下达变轨指令,以躲避可能存在的撞击。
最后,也是YC00001号的终极自保手段了,那就是释放微型卫星主动迎接目标的攻击。
YC000001号卫星搭载了4颗微型卫星,平时这些微型卫星负责辅助天气预报等功能。
若是真到了本体躲无可躲的情况下,便可以舍弃一些功能,释放微型卫星自杀式保护本体卫星,直接与目标相撞。
要知道太空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告诉运行中,一旦迎面发生碰撞,哪怕是一只鸟也能毁掉一架飞机。
所以,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微型微型,必要的时候真的可以起到大作用。
看完攻防两端的表现,杨辰对YC00001号卫星非常满意。
杨辰赶紧问道:“张总,我们现在有几颗了?”
张宝国赶紧回道:“目前YC00001号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绝对可以安全升空。YC00002号已经下了生产线,即将进入试验阶段。YC00003号的生产接近尾声,YC00004号正式投入生产线,YC00005号已经通过审核,准备投入生产,YC00006好已经提上日程做好准备。”
杨辰非常满意地笑了,要的就是这种做事效率和节奏。
这时,张宝国提出来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如果能在卫星上加上激光武器,那可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由于太空中没有介质,普通武器无法使用。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武器就是激光,电磁类武器。
其中当然以激光武器最好,光速足够快,几乎没有任何延迟,而且不受干扰,直线传播,指哪儿打哪儿。
若是真能在卫星上装在激光武器,杨辰称霸太空就指日可待了。
第855章 你们大胆去研究,资金管够
既然张宝国提出来了在卫星上假装激光武器的建议,杨辰当然要鼓励。
研发资金管够,他们尽管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研究。
如果研究成功了,杨辰还会有额外奖励给他们。
如果失败了也没关系,只要是把资金真的用在了研究上,杨辰不会怪他们没有研发出来成果。
毕竟,研发这种事情就是看天意。
很多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也不见得就一定能研究出来等价的成果。
可是他们不会因为没研发出来对等价值的成果就停止投入,该投入多少研发资金还是会投入。
杨辰作为一个非常开明的老板,当然懂这些道理。
张宝国等一干研究员顿时就开心地大笑出来,摊上这种不差钱,也舍得花钱的老板,是每个研发人员的毕生梦想。
他们不需要为研究资金犯愁,只要把所有心思用在研究上就行了。
张宝国向杨辰保证道:“杨董的深明大义,我们非常佩服。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浪费研究资金,一定会研究出来可以装在卫星上的激光武器。”
杨辰哈哈大笑,道:“你们真要是研究出来了激光武器,那可就不仅仅用在卫星上了,到时候我挣了钱,肯定也不会忘了你们。好好干,还是那句话,每个到我手下工作的人,一定会劳有所得。个别技术骨干,得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我是一个重视人才的老板,你们有朋友可以介绍过来。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我一定全部拿下。”
张宝国兴奋地点点头,道:“明白!话说,我还真认识一个研究激光的团队。如果杨董感兴趣,可以适当出高一点的工资挖过来。我保证有他们帮忙,我们年内就能有研究成果。”
钱没了还可以再挣,人才丢了可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况且真要是研究出来了成果,作为老板的杨辰肯定赚的比投入的多。
所以,杨辰立刻说道:“行!你现在就可以联系他们,不管他们现在工资是多少,我上浮30%聘请他们过来。”
张宝国点点头,道:“行!等会我就联系他们的头儿,只要说服了他,整个团队都会过来。”
杨辰:“嗯。这事你看着办就行,我只要结果,不看你做事的过程。你作为ceo,有些事情可以自己拿主意。另外我要说个事,三个月之内,我要发射第一批卫星上太空。能做到吗?”
探空科技研发的火箭一次可以搭在三颗卫星上天,为了降低发射成本,肯定要三颗一起上天才划算。
目前yc00001号卫星已经确定可以发射,yc00002号已经进入试验阶段,yc00003号一个多月时间差不多能下线进入试验阶段。
理论上来说,三个月之内发射第一批三颗卫星上天是可行的。
但是他们毕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射卫星上天,肯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行动。
所以,张宝国的意思是年底之前发射,给他们留下差不多4…5个月的时间做足准备。
只有考虑到每个细节,把所有问题都在地面上考虑清楚,确定没有问题了再发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发射成功率。
发射卫星不是搞比赛,不能为了发射早点就匆忙发射。
杨辰毕竟是外行人,不太了解技术上的事情。
张宝国作为专家,他从专业角度考虑需要4…5个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所以,杨辰便点头回道:“没问题,最好在圣诞节前上天,我要送给特斯拉一个圣诞礼物。”
张宝国:“哈哈……没问题,保证圣诞节前几天一定能发射升空。”
杨辰:“行,你们忙着吧,我就先走了。”
张宝国:“好的。我送您。”
离开探空科技集团,杨辰带着金智娜来到了汤臣一品。
金智娜一个人住着一套房子,平时也没别人过来。
杨辰这几天觉得有些累,特意过来享受一下金智娜的按摩服务。
趁着按摩的时候,杨辰给潘庆国打去了电话。
潘庆国最近也一直在关注镍价,看到镍价再次逼近10万米金/吨,他非常担心杨辰这边能不能抗住。
潘庆国:“杨董,不瞒你说,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关心一下呢。现在镍价又被那些吸血鬼拉回了9万多,你扛得住吗?”
杨辰:“我有什么扛不住的呀。我觉得扛不住的应该是他们,这个价位疯狂买入空单,强撑着不让降价,他们肯定付出了很多本金。一旦镍价崩盘,他们可就血本无归了。”
潘庆国:“但是按照目前这个局面来看,他们的自己足够维持10万米金/吨的价格到交割日。”
杨辰:“人是不可能跟大环境反着来的,如果用钱砸就能强行维持高价,那些巨头做什么赚什么,个个富可敌国了。你觉得钱是那么好挣的吗?”
潘庆国:“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我真的想不出来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会导致镍价崩盘。”
杨辰:“哈哈……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对了,跟你说个项目,看你有没有兴趣做。”
一听项目,潘庆国就来劲了。
杨辰做的肯定都是大项目,利润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而且还是米金。
他怎么可能没有兴趣呢?
潘庆国:“哎呀,多谢杨董能想着我啊。什么项目啊?”
杨辰:“这不现在油气价格下跌了嘛,我想抄底一波。石油不太好高配额,我就不搞了。但是你要是能搞,可以搞一搞,我敢保证你一定会赚大钱。我现在要搞一波液化气,你有门路吗?”
潘庆国:“有啊,米国这边我就有很多做液化气的公司资源。但是据我所知,自从那两个国家宣布和解之后,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下跌。你确定现在要抄底?不会抄在半山腰上吗?”
杨辰:“哈哈……你也信他们的话啊?他们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把兵力和武器运到前线而已,互相麻痹对方呢。这些你都不用管,还是老规矩,你要是想跟我一起做,那就拿钱出来一起搞。你要是不敢做,那我就给你一点差价,你帮我从米国或者欧洲那边买液化气。当然了,除了卖家之外,你也要帮我找到潜在买家。但是不需要立刻联系他们,等到燃气价格飙涨之后,你再去联系他们。你自己考虑一下,是跟我一起做,按照投资比例分钱,还是赚一点差价就满足。”
潘庆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机会来了,肯定是做能赚大钱的方式才对。
可是他又觉得不太稳妥,万一杨辰预估错误了怎么办?
第856章 2%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米金啊
机会就摆在那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那是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
张青山和潘庆国一样,以前都是做一些比较稳妥的投资和业务,在面对这种风险极高的项目时就显得很犹豫。
一边心里想赚这个钱,一边又担心风险太大而承担不起后果。
纠结了一会之后,潘庆国问道:“那我能问问杨董的把握有多大吗?”
杨辰:“别问,问就是百分之百。”
潘庆国:“哈哈……行,我知道了。那我就跟杨董做这一回。杨董准备投资多少钱?”
杨辰:“简简单单来个500亿米金的货吧。”
潘庆国:“这么多?”
杨辰:“大宗商品本来就要投资很大才能看到可观的利润,如果投资很小,岂不是谁都能做了?”
潘庆国:“杨董说的话总是那么有道理,我实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那我就参股100亿米金,这次梭哈身家玩票大的,希望杨董别让我去跳楼啊。”
杨辰:“哈哈……放心吧,保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