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银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谷银山-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少山把这些老种子拉了回来。他在村的北面,又开辟了几十亩地,把这些玉米、大豆、小麦等种子重新种在白羊峪。这些个庄稼,包括金谷子,打下收成,白羊峪人自己吃。那些个老玉米、老大豆,还有金谷子,香啊!那些个中老年人都找到了童年的味道,儿时的回忆,孩子们嚼着自然的香味儿,能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咔咔拔节,长啊长。这些粮食,成了白羊峪走亲访友的好礼物,人家都稀罕着呢!这年头,谁不吃个健康啊!

    没多日子,县农业局种子公司来人了,要收购金谷子,在全县推广。你这啥意思?俺们的玉米、大豆你不用,说没有种子合格证,不能给农民,你咋盯上俺的金谷子啦?人家说,我们一直关注白羊峪的金谷子,各方面指标都合格,值得推广。范少山来了一句:“俺这金谷子没有合格证啊!”经理拧着鸭子腿说:“合格证我们发,我们说合格就合格。”你说气人不?这不存心绕腾人吗?俺们把种子白白送你,你说不合格,原来合格证在你手里攥着呢。你说合格就合格,你这是一边的理呀!俺们农民把一粒粒的种子种出来,容易吗?那是汗珠子摔八瓣啊!你对种子有过一丝敬畏没有?你对农民有过半点尊重没有?就是轻飘飘的一笑而过?范少山急了,当场拍了桌子。镇驻村干部小李也看不下去了,说公司的人对农民、对土地没感情。拍了视频,要发网上。这下,经理慌了,掏出文件,递给范少山,文件是县农业局发的,《关于推广谷子品种“金谷子”的通知》。通知说,由县种子公司收购白羊峪金谷子,作为经济作物,由全县农民自由选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收购价格多少?八块一斤。卖给农民呢?经理不说。人家一准要赚钱啊!金谷子是稀罕物儿,在大城市一斤还卖十八呢,人家沈经理卖得更贵。你种子公司出的钱也忒低啦,不在价上啊。这口子一开,白羊峪的金谷子还卖得动吗?明年也跟着落到七八块了。余来锁说:“不中,价格不是你定的,得由俺们来定,别拿政府文件压俺们。俺们就不卖给你,你能把俺咋样?”范少山说:“俺们希望更多的农民种金谷子。种子就在仓库里,谁愿意买就来买。多你个种子公司有啥用?你们低价进,高价出,两头坑啊!”经理说:“你们没权利卖种子。你卖种子,我们就要查封你!”范少山说:“没有合格证是吧?俺们不卖种子,卖余粮,中不?农民买了金谷子熬小米粥,做小米饭,你管得着吗?”经理哑口无言。这不明摆着吗?人家买了金谷子,种在地里,你知道?种子公司把全县的种子垄断了,像话吗?见没好果子吃,种子公司的人灰溜溜地走了。

    白羊峪集体化了,杂七杂八的事儿就少了吧?谁说的?照样按下葫芦起了瓢。街坊四邻吵架拌嘴,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多着呢!人是这样,吃饱了肚子,事儿就多了。过去,白羊峪人穷的时候,你借他一斗米,他借你二斤糠,都和和气气的。都饿着,没心思吵架,也没那个力气。吵架最耗粮食,不吵架,吃俩馍馍,一吵架,得吃四个,这账,掰着指头都算得过来。如今,不同以往了,吃上白馍了,手里攥着俩钱了,腰杆儿就硬了。谁动谁一指头,就吹胡子瞪眼睛。这不,余来锁家跟隔壁闹上了。余来锁不是村支部书记吗?还吵架?他不吵,他媳妇吵啊!对,“白腿儿”。隔壁是谁?青蛙的爷爷,二槐的爹,余庆余。余庆余新盖了个猪圈,圈墙往余来锁家这边过了点儿,多少?两寸。余来锁没放眼窝里,自家二叔嘛,两寸地,还能占多大便宜?他知道,二叔有贪小便宜的毛病,田新仓养过鸡,卖鸡蛋,余庆余买了仨。有买仨鸡蛋的?人家余庆余就买三个鸡蛋。这还不算,非要田新仓饶一个。田新仓不干,余庆余拿了个鸡蛋就走。田新仓追上就抢,生生把鸡蛋从他手里抠碎了。余庆余赶紧把蛋清蛋黄折进嘴里,一点儿没浪费。对了,这样的人,咋还让他看苹果园啊?这就是范少山的用人之处,他小气,就当果园是自家的,你敢动试试?还有,余庆余不吃苹果,咋回事儿?过敏。一吃苹果嗓子痒,嘴唇肿。用他保险吧!但这原因不能明说,有点儿损。再回到猪圈这事儿上,余来锁默认了,“白腿儿”不干了。在白羊峪,“白腿儿”风情万种,迷倒了好多男人,可也是个厉害茬子。人家不欺负人,谁也不敢欺负她。为了这两寸地儿,跟余庆余杠上了。二话不说,把余庆余的猪圈推倒了。这下可好,新下的一窝小猪跑了,老母猪急了,也跳出圈来找孩子。这个乱啊!余来锁、田新仓都帮着逮猪,好不容易把猪归拢到圈里,堵上豁子,这边,余庆余把余来锁家的玻璃给砸了。这下,“白腿儿”跳了脚,骂余庆余:“你个老东西,生个儿子也坑人害人,是个坐大牢的!”这还得了?这不是专往余庆余的痛处戳嘛!余庆余拎着棍子冲了过来,照着“白腿儿”就打,余来锁赶忙拦了:“二叔,二叔,您消消气,别跟她一般见识。”啥意思?俺这女人见识就低啦?“白腿儿”不干了:“余来锁,你还有个男人样吗?眼看自己个的女人挨欺负,你就管不了啊!你当初跟俺咋说的,照顾俺,疼俺,你都忘了吗?”“白腿儿”你这话就没道理了,你还让余来锁去打他亲叔啊!“白腿儿”这一说,余来锁愣了一下神儿,余庆余找到了机会,照着“白腿儿”的白腿就抽了一下。这下“白腿儿”急了,捡了块砖头,砸在了余庆余的后腰上。田新仓一看,“白腿儿”裙子下的白腿红了一条子,心疼了,上去一把夺过余庆余的棍子,将他推了个“屁股蹲”。这下热闹了。本来是两家打架,变成了三家。余庆余从地上爬起来,又去追打田新仓。这场面,挺好看。

    余来锁是书记,他能解决家庭问题吗?“白腿儿”早先把他解决了。想当初,迷“白腿儿”迷得魂儿都丢了,如今娶到手,知道滋味儿了吧?这不是个省油的灯啊!范少山来了,大喊一声:“再打再闹,年底谁也别想着分红!”这句话,管用了,场面一下静了。人最怕动他的钱,相当于剌他的肉。余来锁一五一十地跟范少山说了事情经过。既没护着老婆,也没向着二叔。范少山说:“余来锁,余书记,你书记家和人打架,真光彩啊!”余来锁咧咧嘴,没说话。范少山对余庆余说:“二叔,你说你,多大见识啊?把猪圈挪过来两寸,能多养几头猪啊?还是你身上多长块肉啊?知道占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吧?”余庆余不说话。范少山又对“白腿儿”说:“嫂子,不就两寸地方吗?你还能种一架黄瓜啊?这还是你叔公公呢!让他两寸又能咋地?俺讲个故事啊。说是清朝的时候,在安徽桐城有个鼎鼎大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田新仓插话:“相是啥?大象啊?”范少山说:“反正就是大官。有权有势。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话说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老宅和老吴家是邻居。这两家院子中间有个过道,是供两家走的。后来老吴家盖房,要占用这个过道。你想啊,过道是两家的,你占了,人家张家能同意吗?打官司。张家想啊,咱有理呀,朝廷里头还有人,官司能不赢嘛!张家人就写信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这件事儿。张英收到信后,给家里回信,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家人一看,懂了,主动让出三尺空地,这老吴家也感动了,也让出了三尺房基地,这就行成了一条六尺的巷子。这就成为美谈了,到如今还传诵呢!看看人家,两家一让,让出了六尺巷子,你们两家呢?为了两寸宽的地方,闹得鸡犬不宁。丢人不丢人!”“白腿儿”说:“这两寸地,俺让了。可他把我的腿打伤了,这咋算?俺的腿是白羊峪的标志,白羊峪的亮点……”田新仓说:“对,也是男人们的最爱。”“白腿儿”说:“他必须赔偿俺!”一听这话,余庆余摸着后腰,哎哟起来:“她这一砖头,把俺砸的,砸得腰椎间盘突出了!俺得住院,俺得做全身检查。指不定砸出啥病来了。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老胃病……”田新仓说:“还有癌症。这么说吧,干脆拉你去坟地得了,省事儿。”余庆余开骂了:“田新仓你个王八蛋,俺咒你打一辈子光棍。”田新仓嘿嘿一笑:“打一辈子光棍,也比蹲在牢里强。”一听这一句,余庆余骂得更凶了。范少山说:“打住!给俺打住。”两人闭了嘴。范少山说:“田新仓,你瞎跟着掺和个啥?”田新仓说:“他打“白腿儿”就不中,俺就得管!”“白腿儿”对余来锁说:“你看看人家。”余来锁朝田新仓翻白眼,没办法。各说各的理,各要各的钱。一棍子,一砖头。各不相让。范少山说:“这样吧,俺来断。谁给谁多少钱,中不?”“白腿儿”说“中。”余庆余说:“中。”范少山说:“在俺断之前,你们都得认识到自己个错误,向对方道歉。“白腿儿”说:“叔,是俺不对,请多担待。往后咱两家好好相处。俺这腿,就是红了一条儿,赶明儿就好了。”余庆余说:“侄儿媳妇,俺这个人爱贪个小便宜,是俺不对,你就原谅俺。俺这腰本来疼着呢,你这一砸,好了。窗子玻璃,后晌俺给你换上。”“白腿儿”说:“不用不用,俺正想砸了换新的呢!”范少山说:“道歉完毕。现在请听俺的判决。‘白腿儿’嫂子赔偿余庆余损失费一千元。”“白腿儿”张大了嘴:“啊?”余庆余说:“这多不好意思。”范少山说:“判决余庆余赔偿‘白腿儿’嫂子损失费五百元……”余庆余一听,刚一龇牙,范少山说话了:“再加五百元。”田新仓说:“少山哥,你还真会判。”范少山说:“把你忘了,掺和打架,向庆余叔道歉。”田新仓来得快,立马向余庆余鞠躬:“对不起了。”范少山掏出一百块钱,给了田新仓。田新仓高兴了:“俺打架还有奖?”范少山说:“美得你。你去买玻璃,把玻璃换上。”田新仓说:“好嘞。”余来锁一把夺过钱:“不用你换,俺来。”田新仓愣了,这咋回事?“白腿儿”在家呢,田新仓换玻璃,余来锁能放心吗?
………………………………

该章节已被锁定


………………………………

第十四章?最见人心的日子(3)

    四十八

    秋天又来了。这个季节不省心。你看看“秋”这个字,下面一个心,就是愁了。又出啥事啦?白羊峪回来一帮人,常年在外打工的,都是些在城里混得不咋样的。他们像浮萍在城里飘来荡去,扎不下根。城市那么好混的?有几个能像范少山混个菜摊儿,混个二手房的?你在高处,就是浇筑大楼的;你在低处,就是掏下水道的。你在平处,就是炸油条卖煎饼的。人家城里的好位置给你留着?本来,混着,熬着,也过得去。这么多日子,风风雨雨的,不也熬过来了嘛。无非是城里人坐着你站着,城里人闲着你干着,城里人吃着你看着。不对,人家吃饭你看不着。可城里人也有混得惨的,为了两毛钱,跟你讨价还价,为买降价货,把商场门挤破,又把头打破的。为给儿子买房,捡烂菜叶子填肚子的。想想他们,白羊峪的外地人,就是活下去的指望。有时候,喝点酒,哥几个就笑话生活在棚户区的城里人,顶着个城里的名声,白活了。不管咋样,看了街上有豪车开过,看着有钱人油头粉面,挎着美女,心里平衡不了。咒几句,骂几句,心里头想着,自己个有一天也能变成他们的样子,被人骂八辈祖宗都乐意。生活在最底层,被踩着,被压着,能有好心情吗?戾气重。老德安的儿子范少军,早就离开了白羊峪,十几岁就出门打工,后来回了白羊峪,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又带着媳妇和孩子去了南方。本来是要带走老德安的,老德安不去,人家三口走了,这一走,就没信儿了,散落在天涯海角了。范少军有啥手艺吗?就会种地。听说海南人不会种菜,他就去了,在一处农场打工。范少军人老实本分,懂种菜的活儿。老板也是燕山一带的人,也不亏待他。少军媳妇干啥呢?卖菜。范少军从农场批发些菜,就让媳妇去卖。孩子也上了学,日子还算过得去。可后来,出事儿了。少军媳妇的菜摊是摆在街边的,让两个城管看见了,城管脾气不好,上去就掀翻了摊子,白菜萝卜撒了一地,还有人上去踩了几脚。这当口儿,范少军回来了,看到媳妇号啕大哭,范少军的心里头的火苗蹿出了脑瓜顶儿,对着城管大喊:“你们给俺捡起来!”城管掀小贩摊子,都习惯了,人家还给你捡起来?可能吗?城管说:“你俺俺的俺啥呀?”两个人都笑了。这分明是笑话你山里人的口音呢!范少军冲上去将那人推倒在地,坐在身上,抡拳就打,另一个城管怎么都拉不开。范少军魁梧啊,几拳就把城管打晕了,肋骨还被坐折了几根。城管重伤,范少军被抓了,判了,故意伤害罪,八年。他在监狱里,老德安死了。出狱后,知道爹死了的信儿,也没想回白羊峪,老头反正死了,回去了,也活不了。还好,老婆孩子都在,老婆这几年给人当保姆,伺候病人,拉扯孩子长大,等他等得苦啊!范少军还是帮人种菜,可心里头总是结了疙瘩,赌了口气,憋屈。从网上看到白羊峪不同以往了,通了汽车了,成为旅游村了,范少军觉得机会来了。他要带着老婆孩子杀回去!人家在手机上建立了“白羊峪微信群”,这帮人都零零散散地在各省市呢,有三十多个,都是拉家带口的,商量着,回去就得一块回去。以啥姿态回去?以主人翁的姿态回去。范少军说:“白羊峪有咱的房,有咱的地,咱就得光明正大地回去。不仅光明正大地回去,还得给他们立点儿规矩,让村里人怵俺们,听俺们的。”这是啥意思呢?范少军不是老实人吗?是个老实人,可从打了城管,坐了牢,他就想明白了,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挨欺负,他再也不想做老实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