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光拿钱而不出力。”李卫东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去一趟港岛可不容易,所以公司的日常运作,就全靠你了。”
“你放心吧,专利运营公司的业务,基本上都与法律相关,这是我最擅长的事情。”郑加男开口说道。
“没有工资的。”李卫东又补充了一句。
“都有分红了,还要什么工资。”郑加男甜甜的一笑。
李卫东沉吟了几秒,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沃尔玛的采购商戈登和Costco的采购商海沃德,现在也住在白天鹅宾馆,你能不能去结识一下他们?”
“他们与东南公司的生意有关么?”郑加男开口问道。
“这个还不一定。”李卫东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沃尔玛和Costco这种大型零售商,都是小家电的重要销售渠道,未来也会成为我的大客户。关于小家电的业务,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打算把品牌和工厂分开运作,品牌负责营销,工厂则专门进行代工,到时候可能就要与东南公司的业务相挂钩了。”
“放心好了,美女去要男人的联系方式,还是很简单的。”郑加男信心满满的说道。
两人聊着天,就溜达到了白天鹅宾馆的门口。
“好了,已经到了宾馆了,我也该告辞了!”李卫东很绅士的说道。
“不上去坐坐?”郑加男的大眼睛盯着李卫东。
李卫东则微微一愣,心中暗道:“我勒个去,这算是直接的暗示么?这大晚上的,我要是上去坐坐,还不得发生点事情!要不要答应啊!虽然我是有点馋人家身子,可也就是有一点点而已!”
后世的李卫东,在成为千万富翁的时候,就已经有美女主动的投怀送抱,李卫东成为亿万富翁之后,这种邀请他“上去坐坐”的情况也发生过许多次。
不过重生以后,在这个思想保守的八十年代,李卫东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事情,他难免有些不适应,一时间竟然没想好该如何作答。
李卫东正犹豫着呢,郑加男妩媚一笑,随后点起脚尖,用嘴唇贴了贴李卫东的面颊,开口说道;“给你个good bye kiss,姐姐就不让你陪了!”
郑加男说完,转身走向了电梯。
望着郑加男离去的背影,李卫东下意识的摸了摸脸颊,郑加男嘴唇的温润感,仿佛仍然停留在那里。
“她这算是在撩我么?”李卫东自言自语的说道。
……
广交会结束后,李卫东直接返回了青河。
电炉厂一切正常,有些工人们还在放假。
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冬小麦,播种的时间是九月底到十月初,这期间电炉厂没有生产任务,干脆放假让工人们回家种小麦。
相比起割麦子,种麦子对于体力的劳动要低了许多,但技术上的要求却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民买不起农机,还都是使用人力或者牲畜耕地,效率肯定要低很多。
另外当时的农民也舍不得用农药,所以很少用除草剂,都是人力去除麦田里的杂草。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
面对空荡荡的生产车间,马忠义开口介绍道:“估计再过两天,工人们也就回来了。麦子刚出苗的时候容易生病,还要防着寒流冻伤麦苗。”
“等两天就等两天吧,反正咱们采购原材料,也需要时间,不过原材料拿回来以后,可得加紧生产,要赶在十月底,把第一批货发出去。十一月中上旬再发一批货。欧美那边十一月下旬有感恩节,十二月下旬有圣诞节,都是卖货的好时候。”李卫东开口说道。
“行,生产方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了。”马忠义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还是七毛钱一台么?”
“新款的空气炸锅增加了两个功能,也增加了零部件,组装起来会稍微麻烦一点,给涨一毛钱吧!”李卫东开口说道。
“还是涨五分吧!”马忠义小气的说道。
“马哥,今年物价上涨的厉害,前几个月猪肉还是一块五呢,现在都奔着两块五去了,咱们不得给工人多涨点钱?”李卫东笑着说道。
“说的也是,我去赶集,发现东西是贵了不少。那就涨一毛钱吧!”马忠义点了点头。
每台空气炸锅涨一毛钱的组装费,李卫东也只是多付出了几千块钱而已,对于李卫东来说只是毛毛雨。
事实上这一批的空气炸锅,李卫东也赚不到太多钱。
首先就是空气炸锅降价了,一台200美金的空气炸锅,比之前便宜了接近三分之一,这大大降低了李卫东的利润。
其次就是原材料的涨价,增加了李卫东的成本。
1988年的物价,上涨的实在是太厉害了,不到签采购合同的那一刻,都不能确定最终的原材料价格,因为原材料供应方也不知道明天的价格会涨多少。
还有一点就是外汇汇率的不确定性,也让李卫东不能估算,自己这一单生意能赚多少钱。
1988年9月份之前,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是固定的,而9月之后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陆陆续续的取消了固定汇率。当李卫东最终去结汇时,一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还是一个未知数。
那个年代,国家对于汇率调控的力度还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人民币的估值就是个迷,甚至连个大致区间都不好估算。李卫东不知道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也就无法准确的计算这笔生意的利润。
不得不说,那时候做国际贸易,真的就像是开盲盒,很好玩也很刺激。一单生意做完,可能莫名其妙的就赚了,也可能莫名其妙的就亏了!
李卫东走出了车间,向着二手发明家陆建礼那件实验室的方向看了看,并没有看到陆建礼的摩托车。
“陆老师今天没来啊?”李卫东开口问道。
“陆老师那边开学了,听说还得上晚自习,挺忙的,得等到周末才有功夫过来。”马忠义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对了,陆老师让我给你带句话。”
“带什么话?”李卫东开口问。
“你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而且还进行了改进!”马忠义说道。
李卫东微微一惊讶:“能对多士炉进行改进?这个二手发明家还真给了我一个惊喜!”
第二百零六章 专利工具人
李卫东并没有急着去找二手发明家,反正他人也跑不了。
离开电炉厂后,李卫东开着车去了南门外,看了看自己新家的施工现场。
为了自己的新家,李卫东专门跑了一趟津门大学,找到了那位会日语的徐老师,送上了烟酒糖茶等礼品,让徐老师帮忙介绍了一位建筑设计方面的教授。
之后李卫东直接给了教授一千块钱的设计费,让教授帮忙设计了一套两进的宅子。
教授也是从没见过这种土豪,一千块钱就为了设计个四合院,美滋滋的收下了钱,然后连夜给李卫东出了个设计图。
对于建筑设计方面的教授而言,这种只有一层的建筑,也不是那种占地面积很大的场馆,压根就不用去想建筑结构的问题。至于什么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之类的,也没有必要去考虑。
李卫东拿了设计图,便返回去青河,去建筑公司请了施工队,推倒了那原来四套房屋,开始给自己建宅子。
八十年中后期,各单位都开始兴建家属楼,国内的建筑行业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由于当时的建筑公司还都是国营的,而农民工又不普及,导致建筑工人数量不足,很多单位想要建楼都得排队。
然而自从物价开始飞涨以来,建筑公司的业务量少了很多,很多工地甚至都已经停工了。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超出了预算。
建筑行业对于成本的计算,还是很精确的,建筑设计学里有专门的科目叫做工程估算,也就是说一栋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要估算出这栋建筑的成本。
这种原材料突然涨价,在建筑行业中也是非常坑爹的事情。本来已经确定的价格,眼看着每天爬楼般的向上涨,任谁也没法踏实的把工程做下去。
还好李卫东是个狗大户,他手里有的是钱,就算是多花个万把块钱买原材料也不在乎,只要能把房子结结实实的建好就成。
这房子是李卫东盖给自己住的,而且还要住上二十多年,所以李卫东也舍得花钱,干脆就用了钢混结构,光地基挖了两米多深。
只有一层的建筑而言,钢混结构加上两米多深的地基,的确是有些浪费了。
当时的农村自建房,用的还是土坯,能有个砖混结构,就算是豪宅了。而很多单位家属院的楼房,也都是楼板房,为的就是图一个造价低。
土坯房的质量就不用多说了,即便是砖混结构的,也有着不抗震、整体性差的特点;而楼板房在后世,更是被当成危房般的存在。
李卫东的这个钢混结构的宅子,用料十足,那是绝对的结实,扛个九级地震绝对没问题。
前世的李卫东亲自参与建造过几次厂房,也跟人合伙搞过一次规模不大的房地产项目,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方面的事情,还是略有了解的。
只不过八十年代末的建筑施工技术,比起后世来的确要落后很多,也缺少现代化的施工设备。
李卫东这套宅子的工地上,连一台建筑用的混凝土搅拌机都没有,全靠工人们拿着铁锨,用人力搅拌混凝土。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人工费便宜,能用人力的,绝对不用机械。然而没有机械,施工的效率肯定要低很多。
望着这施工进度,李卫东无奈的他了口气:“看来过年以前,这新宅子是没法完工了!想要住进新宅,估计的是明年四五月份的事情了。”
进入到十二月份以后,这工地肯定得停工,一直要停到来年开春以后才能继续施工。
因为在北方做建筑施工,还有一个冬季施工的问题。
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时候,施工就会受到影响,而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基本上就要停工了。
当气温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所以诸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灌注混凝土等工程项目,都会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放在后世的话,基建狂魔有的是在冬天施工的办法,比如在混凝土里加一些防冻剂,然后在用上各种保温材料,即便是零下五六度,也不耽误施工。十天时间便能盖起一所医院。
然而在八十年代,可没有什么防冻剂和保温材料,一旦气温降下来,就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能继续施工。
……
周末,陆建礼来到了电炉厂,得意洋洋的向李卫东展示他制作的多士炉样品。
为了测试多士炉的效果,陆建礼还专门去商店里买了一块老面包,然后切成了片,放进了多士炉里。
“我实验了好多次,终于调整好了合适的温度。为了这个温度,我可是烤糊了十几个大白馒头,全都便宜隔壁家养的狗了。”陆建礼开口说道。
李卫东望着陆建礼手中的老面包,无奈的笑了笑,西方人用多士炉烤着吃的,可不是这种传统的老面包。不过见陆建礼一副热情的样子,李卫东也没有纠正他。
片刻后,一股面包的香味响起,陆建礼一按按钮,烤的焦黄的面包片,便从多士炉中弹了起来。
“李厂长,要不要尝尝?热腾腾的,可好吃了。”陆建礼将其中一片面包递给李卫东。
李卫东没好意思驳了陆建礼的面子,便结果面包片,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火候刚刚好。
“李厂长,怎么样,我仿造的这个多士炉,还不错吧?”陆建礼开口问道。
“陆老师,辛苦你了,我看这个多士炉,可以定型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陆建礼则接着道;“其实这个多士炉还是有问题的,只不过这问题,我没办法解决。”
“还有什么问题?”李卫东立刻问道。
“主要是加热棒的问题,我们使用的加热棒,如果经常使用的话,慢慢的会出现老化的情况,到时候提供的热度就比不上新加热棒了。也就是说同样的一片面包,需要烤更多的时间才行。”陆建礼缓缓解释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这是材料的问题,不是你我能够解决的,我这边生产的时候,只要不偷工减料,就算是问心无愧了。对了,之前马厂长告诉我,你又对多士炉进行了改进?快跟我说说。”
“我增加了一个防火电子保护器,一旦多士炉起火的话,就会自动的断电。”陆建礼开口说道。
“这可是个好东西,不过要是能再有警报声,就更好了。”李卫东开口说。
“警报声也能加,就是得多安装个电子元件,得花钱。”陆建礼开口说道。
“花点钱就花点钱吧!陆老师,你需要什么东西尽管去买,我给你报销!”
李卫东转念一想,觉得陆建礼这个穷老师,兜里应该比脸都干净,于是他干脆拿出钱包,数了一千块钱,递给了陆建礼。
“陆老师,这钱你先拿着,需要什么零件直接买。”李卫东开口说道。
“一个报警器,哪能用得着这么多!”陆建礼连连推辞。
“余下的就当摩托车的汽油钱了!”李卫东强行将钱塞到了陆建礼手里。
陆建礼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钱收了起来。
李卫东则接着问道:“陆老师,你怎么想起给芝士炉,增加这么一个防火保护器啊?”
“主要是我做实验的时候,经常控制不好温度,会把馒头给烧着了,所以我就做了这么一个保护器,这东西做起来也不复杂,跟我之前做的那个煤气炉安全保护器差不多!”陆建礼开口说道。
“煤气炉安全保护器,这可是个挺实用的东西。”李卫东点了点头。
“我在全国五小智慧杯拿二等奖的,就是这个煤气炉安全保护器。”陆建礼一脸自豪的说道。
“申请专利了么?”李卫东立刻问道。
“国五小智慧杯获奖的,主办方会帮着申请国家专利,而且还不用花钱的!”陆建礼一副占了大便宜的样子。
李卫东则继续问道:“陆老师,那你这个煤气炉安全保护器,有没有在国际上申请专利?”
“我连申请国家专利的钱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