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李卫东并不是圣母婊,他有着普通人一样的自私和贪婪,也有着自己坚守的底线。李卫东不奢望自己能够改变时间,对于他而言,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即可!
  ……
  向阳镇电炉厂,李卫东手里拿着几分图纸,图纸上的文字都是日文书写的。
  这份图纸是西芝电器派人送来的,图纸上是蒸蛋器的最新设计。
  西芝电器要求,电炉厂按照图纸做出样品,如果样品合格的话,那么下一批的代工订单,就按照图纸上的新款式,来制造蒸蛋器。
  望着西芝电器提供的图纸,李卫东沉默了许久。
  “这才是真正的工业设计能力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设计团队?”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李卫东不由得想起了二手发明家陆建礼,这是他手下唯一有设计研发能力的人才,然而李卫东手上这匹头马,连跟西芝电器专业的产品设计团队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嘛,我的那个蒸蛋器,也借鉴了后世很多的设计,不比西芝电器这图纸上的差嘛!难不成西芝是要告诉我,老老实实的做代工,别想着去设计产品?呵呵,我也是想多了,在西芝的眼中,我不过是一只小蚂蚁。”
  想到这里,李卫东撇了撇嘴,现在的自己,在家用电器的领域,跟西芝电器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区区一个乡镇企业,对于西芝电器这种跨国大公司,根本就够不成威胁。
  “工业设计团队,也不是一两天能够建成的,如果我记得的没错的话,现在国内的大学里,应该还没有工业设计的专业吧!”李卫东心中暗道。
  工业设计也是机械类的专业,这个专业正式出现于1993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也就是说在1993年之前,国内的高校是没有工业设计专业的。
  1993年开办专业,最快也要1997年才能有本科生毕业,也就是说,专业的工业设计人才,要在1997年才会第一次进入到职场当中。
  后世很多人说,中国企业不注重产品设计,不去搞新产品的研发。而实际上不是企业不想搞设计研发,而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一个本科毕业生,要成为成熟的产品设计研发者,怎么也得有十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吧,而第一批的工业设计人才1997年才毕业,也就是说等他们成熟以后,中国都该举办奥运会了。
  “设计团队的事情,急不得,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我也只能循序渐进,一口可吃不了一个大胖子。”李卫东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李卫东桌上的电话响起,李卫东立刻拿起了电话听筒。
  “厂长,区民政局的杨勇局长来了,说有事找你,现在正在接待室呢!”
  “行,我马上过去。”李卫东站起身来,走向了接待室。
  杨勇是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带着一个黑框眼镜,长相也很憨厚,看起来像是一只小狗熊。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李卫东才开口我拿到:“杨局这次大驾光临,有什么指示啊?”
  “李厂长,你这是笑话我,我哪敢指示你啊!”杨勇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其实我今天来,是找你化缘来了!”
  这个答案早在李卫东的意料之中,民政部门的人来找企业,十有八九是来要赞助的。
  只听杨勇接着说道:“咱们国家刚刚建立了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不知道李厂长有没有看到过这则新闻?”
  “你说的是希望工程?”李卫东马上问道。
  “希望工程?对,上面下发的文件也说了,这是长期实施的‘希望工程’。”杨勇接着介绍道:“近几年,咱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不菲的成就,但是在贫困地区,教育落后依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尚有2亿的文盲,很多贫困县区,基础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行了,杨局,咱们也不是外人,这些情况你就不用介绍了,我在报纸上都看过。咱们还是直接说事吧!”李卫东打断了杨勇的话。
  “那行,我就直接说事了,这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才刚刚成立,正在通过对多个途径筹集经费。我们基层的民政部门也收到了筹集经费的通知,所以我就来找李厂长了,希望李厂长可以慷慨解囊,为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奉献一分爱心。”杨勇开口说道。
  “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这是好事情嘛!这份爱心,我肯定是得奉献的。”李卫东微微一笑,接着问道:“至于献多少嘛,杨局,我想问一下,咱们区里的企业,最多捐了多少钱?”
  “五万块钱!”杨勇毫不犹豫的答道。
  九零年的时候,国企职工的平均月薪已经达到了二百元,当时万元户已经不算是稀罕物了。夫妻二人都在国企的话,两个人两年的薪水,差不多就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万元户。
  然而五万块依旧是一大笔钱,在浦东新区能买一套房还有剩余。
  李卫东稍加思索,便开口说道:“那我也捐五万块吧!我们电炉厂毕竟只是个乡镇企业,区里面也有很多大国企,我们在这种事情也不便太出风头,所以就按照最高标准捐吧。”
  听到李卫东要捐五万块,杨勇的脸色顿时笑开了花。
  “李厂长果然是慷慨大方,我代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谢谢李厂长慷慨解囊!”杨勇急忙说道。
  为希望工程奉献爱心,李卫东还是不含糊的,他也有能力捐更多的钱。
  但是考虑到这是集体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李卫东觉得还是不要当出头鸟的好,钱可以往多捐,但绝对不能鹤立鸡群,跟其他企业持平就够了。
  毕竟区里面的企业有不少,其中更有很多是历史悠久的国企,当着这么多大哥的面,电炉厂这个小弟,没有必要去强出头。
  若是小弟捐的比大哥多,那大哥脸上多没面子!回头人家在记了仇,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
  遇到集体组织捐款这种事情,捐多捐少都不好。比如领导捐了一千块,你要是捐两千块钱,岂不是啪啪啪的打领导脸么?
  再比如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大家都捐五百,你捐一千,同样也是啪啪啪打同事的脸,同事会觉得,显摆你家里有钱是不?
  所以照着别人捐,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
  为希望工程捐款是好事情,区里面自然要重点宣传。
  于是在几日后,李卫东便被叫到了区里,参加一个现场的捐款大会。
  东城区捐款比较多的企业领导都来到了现场,杨勇一一向众人介绍捐款大会的流程。
  “各位厂长,一会让你们上场的时候,就拿着各自捐款的牌子,走上主席台,然后跟领导合影,领导会给各位颁发荣誉证书。具体就是这么一个流程。至于各位的捐款的牌子,我们民政局都已经帮各位做好了。”
  杨勇说着,对着身后一个办事员说:“把捐款的牌子拿过来,分给各位厂长。”
  办事员点了点头,随后搬来了一个箱子,箱子里是一面面大号的厚纸板,差不多有一米长,半米多宽,上面贴着红纸,红纸上还用毛笔写着大字。
  李卫东仔细一看,这些红纸上的格式内容都一个样,基本都是XX单位或工厂,捐赠XX元。
  办事员将纸板分发下去,不一会李卫东也接过了那一张写着“向阳镇电炉厂捐赠五万元”的厚纸板。
  “这毛笔字写得还挺大,一会拍照的时候,倒是能看的清清楚楚。”李卫东心中暗道。
  此时,旁边一人开口说道:“哎呦,李厂长真是很大方啊,捐了五万块钱。”
  说话的是东城区一个国企的领导。李卫东下意识的看了看对方手中的纸板,上面写着捐款三万元。
  “他怎么才捐了三万块钱,以他们的企业规模和效益,怎么也得捐个五万块吧!”
  李卫东心中暗道,嘴上却开口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大家都是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做点事,钱多钱少不重要,心意到了就行。”
  随后李卫东开始望向其他人手中的纸板。
  “两万,两万,一万五,三万,两万,一万,一万五,两万五,三万……”
  李卫东赫然发现,其他人捐款,最多就是三万块钱,连一个超过四万的都没有。
  “什么情况,不是说,最高的企业捐了五万么?怎么捐五万块的,就我一个人啊!”
  下一秒,李卫东意识到,自己被杨勇给骗了!
  杨勇说区里的企业,做多捐五万块钱,明显是谎话,杨勇为了让李卫东多捐一旦钱,故意把数字多说一些。
  在杨勇看来,自己说个五万的数字,李卫东怎么也得捐个两万五吧!
  却没想到李卫东这么实在,也不讲价,直接给希望工程捐了五万块钱。
  “这杨勇啊,表面看着憨厚老实的,没想到这么多鬼心眼!还有,这家伙演技也挺逼真的,我当初问他的时候,他没有一点犹豫,就说了个五万块!我也有责任,光琢磨着是给希望工程捐款,就没有再详细询问。”
  李卫东无奈的看了看周围,他手中的这个捐款五万块的牌子,的确是鹤立鸡群。
  “不想当出头鸟的,可偏偏就当上出头鸟了!这下可好,抢了其他厂的风头了,肯定又会得罪不少人!算了,给希望工程捐款是好事情,就当一回出头鸟吧!”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大善人
  报纸上有一张照片,是李卫东跟某位领导的合影,李卫东的手里还拿着那块“向阳镇电炉厂捐赠五万块”的牌子。
  作为捐赠数额最大的企业,李卫东的这张照片理所当然的被挑了出来,印在了报纸上。
  望着报纸上的自己,李卫东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真是不想出这风头的。”李卫东自言自语的说道。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一阵狗叫声,那是灰头土脸的声音。
  灰头土脸都是懂事的狗子,平日里电炉厂那么多工人进进出出,灰头土脸也不会乱叫,今日两只狗狂吠,肯定是出了事情。
  “外面出了什么事了?”李卫东走到窗前,向外张望。
  只见灰头土脸向着大门的方向汪个不停,仿佛是在警告门口的人。
  李卫东立刻向大门的方向望去,便见到有一个看起来很邋遢的人,正要往里面闯,而看门大爷则拦住了那人,不要对方进入。
  “这是怎么回事?”李卫东眉头一皱,便走向大门口。
  “老孙,出了什么事?”李卫东问看门人。
  “这人要进来,也不说什么事,我就没让他进,可他非要往里闯!”看门的老孙开口说道。
  而那个衣着邋遢的人间道李卫东,立刻原地跪了下去,一脸哭腔的说道:“你是报纸上那个李厂长吧?李大善人啊,你可要救救我们家啊!”
  “我不认识你吧?你有事就直接说事。”李卫东补充道:“我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大善人这称呼,听着挺疼的。”
  “李厂长,我知道你心善,愿意帮人,报纸上都说了,你给贫困山区捐钱,一捐就是五万块钱,全区就数你捐的多。你就发发善心,也给我捐点吧,就当是就我们全家一命了!“衣着邋遢的人开口说道。
  李卫东眉头微微一皱,但还是开口问道:“有话慢慢说,你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
  “我妈肚子里长了个瘤子,去市人民医院看过了,要动手术,不过医院得要五千块钱的手术费,我实在是凑不出来这么多钱。今天看到报纸,知道李厂长你是个大善人,一捐款就是五万块钱,你能不能也发发善心,捐五千块钱给我,我做牛做马都会报答你的大恩,我先给你磕头了!”
  衣着邋遢的人说着就跪了下来,给李卫东磕头。
  “原来是没钱动手术?”李文东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你母亲肚子里长了肿瘤,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
  邋遢人愣了愣神,才开开说道:“不知道。我就是个农民,哪懂那些啊!”
  “具体长在什么部位?”李卫东又问道。
  邋遢人依旧摇了摇头:“就是长在肚子里,我就是个农民,什么都不懂。”
  “那有没有医生的诊断书?”李卫东再问道。
  “诊断书?”邋遢人愣了愣,随后又说道:“我就是个农民,什么都不懂。”
  “没有诊断书,我怎么知道你母亲的病情如何?”李卫东开口问。
  “反正医生说了,动手术得要五千块钱,别的我什么都不懂。”邋遢人开口说。
  李卫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妈的主治医生,是市人民医院的那位医生?哪个科?叫什么?”
  “我不知道,我就是个农民,不懂这些。我就知道,我妈肚子里的瘤子得割掉。”邋遢人回答的很直接。
  “我记得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高主任,是专门给人做切除肿瘤手术的,你母亲的主治医生,应该就是这个内分泌科的高主任吧?”李卫东故意将“内分泌科”四个字说的尤为清晰。
  “对,就是这个高主任说的,动手术得要五千块钱。”邋遢人连忙点头。
  “你该不会是在骗我吧?”李卫东微微一笑:“据我了解,内分泌科是治甲亢和糖尿病的,可不管开刀,开刀动手术的事情,得去呼吸内科的。”
  “是我记错了,不是内分泌科,是呼吸科!”邋遢人连忙说道。
  “呵呵,找呼吸科切肿瘤?”李卫东冷冷一笑:“这年头骗子也不够专业,骗人前也不做点功课,真以为有钱人都是傻子啊!”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李卫东身后响起:“卫东,这种麻烦事,还是我来吧!”
  只见马忠义走了过来。
  “这人你认识?”李卫东开口问。
  “算是知道。”马忠义点了点头,便让李卫东先回去。
  李卫东点了点头,先回到办公室里。只见马忠义冲着那个很邋遢的人说了些什么,李卫东虽然听不到,但从马忠义那冷峻的表情看,说的应该不是好话。
  片刻后,那个衣着邋遢的人低着头,灰溜溜的离开了。
  马忠义则是气哼哼的走了回来。
  “马哥,把那个骗子打发走了?”李卫东开口问道。
  “你看出这人是个骗子了?”马忠义接着说道:“这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