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九零年,电脑还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打字更是一件很新鲜事情,即便只是用键盘打几个英文字母,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果不其然,张乐随随便便的打了几个英文字母,便让两位小伙伴羡慕不已。
  “张乐,你这个学习机能玩游戏么?”于洋接着问道。
  “当然能,你没看到旁边的游戏手柄么!”张乐将其中一个游戏手柄递给了于洋,然后拿起一张游戏卡,插到学习机上。
  “这是我刚买的游戏卡,街头霸王,跟游戏厅里的一样。”张乐继续炫耀道。
  在九零年,大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街机游戏厅,只不过那时候的游戏种类并不多,诸如拳皇系列、恐龙岛、三国志等都还没有上市。在那时候,动作游戏中只有一款《快打旋风》做的还不错,而格斗游戏基本上是《街头霸王》一家独大。
  《街头霸王》是1987年推出的游戏,那时候已经有了红白机的卡带,当然中国的红白机卡带都是盗版的。
  进入游戏后,小伙伴们立刻开始选起了游戏。
  “选野人,野人厉害!”
  “不选野人,太丑了。”
  “那选中国小妞啊!”
  “肯定选白疯啊!”
  “白疯已经被我选了。你只能选红疯了!”
  “那我选日本相扑!”
  三个小伙伴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对于八零后而言,他们刚接触《街头霸王的》的时候,并不知道角色的真实姓名,于是干脆以角色的形象和国籍来命名。
  比如《街头霸王》的主角隆,因为是一身白衣,所以便称呼他为白疯,另一位主角肯,一身红衣便被称之为红疯,春丽被叫做中国小妞,巴拉卡被叫做野人,本田被叫做日本相扑等等。
  游戏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间,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于洋离开张乐家的时候,脑子里还都是下午打《街头霸王》的事情。
  “那一局,我要是能用出来‘阿多给’的话,或许就赢了!”
  于洋走到家门口,看到门口停着的那辆自己行车,瞬间意识到,自己的爸爸已经下班了。
  于洋的爸爸是某大报的编辑,平时是挺忙的,即便是到了周末,往往也都在加班,今天他应该算是提前下班回家。
  走进房内,于编辑果然已经归来,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又出去玩,作业都写完了?”于编辑一脸严肃的瞪了瞪于洋。
  “快写完了。”于洋有些心虚的说道,实际上他的作业还差很多。
  “那块点写作业去。”于编辑开口说道。
  于洋犹豫了两秒钟,随后开口说道:“爸,我想学电脑!”
  “学电脑?”于编辑微微一愣,心中暗道,一台电脑得上万块钱吧?比钢琴都贵!这熊孩子,怎么不学个便宜点的,比如吹个口琴。
  在那个年代,电脑可是新鲜事物,是人们眼中的高科技产品。会操作电脑,更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技能,得是高精尖人才才具备的能力。
  那个时候最主流的操作系统的是IBM的DOS系统,当时微软还处于WINDOS2。0时代,而苹果所使用的还是GUI界面。所以操作电脑,也不像现在这样拿着鼠标点点,而是用键盘输入一条条的命令。
  由于职业的缘故,于编辑也算是见多识广,他虽然不会操作电脑,但对于电脑这东西,还是有一些基本认知的。
  于编辑知道,学习电脑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困难的事情,可不是随便说一句想学电脑,就能学会的。
  不过既然儿子于洋主动提出来要学电脑,于编辑也不能打击于洋的积极性,毕竟学电脑是一件好事情,作为父亲,于编辑也希望儿子能多学点东西。
  只见于编辑干咳一声,开口说道:“洋洋,学电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得会英语,所以你要想学电脑的话,得先上了初中,把英语学好。”
  “不用上初中,我同学张乐,现在正在学电脑呢!”于洋开口说道。
  于编辑心中一惊,心说这年头的家长都这么野性的么,让孩子学个琴棋书画也就罢了,还有送孩子去学电脑的!一群小学生,能弄懂那些复杂的电脑命令了!
  于洋则接着说道:“张乐他爸给他买了一台学习机,他现在就在家里学电脑的,已经会打字了!”
  “学习机?那是什么东西?”于编辑开口问道。
  “百货大楼里就有卖的,叫486电脑学习机。”于洋开口问道。
  听到“486”这三个数字,于编辑露出一副恍然的表情。
  “我记得我们报社里做过一篇国外最新电脑的报道,说是以前的电脑是什么286,后来电脑升级了变成了386,现在最新款的已经到了486了,看来这个486电脑学习机,就是用来学习国外最新的486电脑的!”
  想到这里,于编辑将“486电脑学习机”这个名字,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
  次日,于编辑来到了百货大楼。
  来到卖家用电器的区域,于编辑向售货员打听道:“同志,你这里有486电脑学习机么?”
  “你说的是这个吧?”售货员指着一台学习机的展品问。
  于编辑也没见过486电脑学习机长得什么样子,不过他看到那张键盘,顿时觉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个是电脑的键盘啊,我们报社里的那两台电脑,用的就是这种键盘,看来这东西就是486电脑学习机。”
  想到这里,于编辑开口问道:“同志,这个多少钱?”
  “486块钱!”售货员开口答道。
  “这么贵啊……”于编辑心中暗道。
  486块钱是李卫东定出的零售价,目的也是为了加深顾客对486电脑学习机的印象,顺便也是蹭一蹭486电脑的热度。
  当然这一招并不是李卫东所独闯,历史上某品牌的学习机,就有一款热门型号,叫SB-486,实际上也是在蹭486电脑的热度。
  在1990年,老百姓的收入虽然在节节攀升,然而486块钱依旧是一大笔钱,对于于编辑来说,一下子拿出486块钱,买这么一台不知道有啥用处的东西,的确是有些心疼的。
  于编辑正在犹豫,售货员却已经从柜台里,拿出了一台新的486电脑学习机学习机。
  “同志,你要买的话就尽快,我们店里就还剩下最后三台新的了!”售货员开口说道。
  于编辑看了看那个包装盒,上面的宣传标语顿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三天学会打字!”
  看到这一句宣传标语,于编辑心中突然激动起来。
  换成是其他人,对于使用电脑打字或许没有什么概念,毕竟那个年代的材料还都是手打的,当秘书的字写的漂亮一些,升迁也能快一点。
  但于编辑不同,他是大报的编辑,整日就是与各种文字打交道,而且还接触国内外的各种信息,他能清楚的感觉到,电脑打字才是未来文字工作的发展方向。
  于编辑所在的报社,也采购了几台电脑,但一般人并不会用,报社里那个会用电脑打字的大学生,瞬间成了整个报社的宝贝,据说提干都会优先考虑。
  对于于编辑而言,“三天学会打字”这一局广告语,的确太有诱惑性了!
  “486块钱,虽然有些贵,但能让洋洋学会用电脑打字,那绝对是值得的!”
  下一秒,于编辑将手伸进了兜里,掏出了五百块钱。
  ……
  第一批学习机出现在市面上,很快就成为了热销产品。
  这到不是因为学习机是一种很优秀的产品,而是由于孩子们向家长索要。
  以学习电脑的名义索要!
  在当时,能拿出486块钱买一台学习机的家庭,基本上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其中还有很多是知识分子。
  而这种中产阶级家庭,也是最重视子女培养的。因为这一代的中产阶级家庭,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那一批人,所以他们非常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花几百块钱,能学习电脑,对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而言,简直是一笔超级划算的投资。
  就算学不会电脑,能学会打字,也是很不错的。
  三天学会打字的噱头,的确是非常诱人!
  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就是如此,他们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教育支出会占据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家庭支出中的大头。
  而这种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却完全不成正比,甚至可以说是拿钱打水漂。
  然而这就是中国式家长!
  放在后的中国也是如此,买走学区房的肯定是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要上最多的补习班和特长班。
  或许是中产阶级的家长,更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保持住中产阶级的地位,甚至向着更高的阶级迈进。
  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补习班,更没有资格培养特长,学习好的话考个好大学,改变命运,成为中产阶级,然后给孩子报班;
  学习不好的话,早早的进厂打工,攒够彩礼钱,娶个媳妇,生个娃,然后看着娃重复自己的一生。
  富人家的孩子,用不着去报各种班,他们有本钱任性妄为,他们可以去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请专门的私教到家里学习一两门特长,真的是为了陶冶情操,至于学习好不好,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快乐开心最重要。
  很多家庭住豪宅开豪车,一张嘴就是大几百万,看起来经济条件不错,但只要他们还在送孩子上补习班,就说明他们还不够富,他们还不能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未来,所以还需要孩子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
  于洋终于有了自己的学习机。
  望着一脸兴奋的于洋,于编辑心中腾起了一股满足感。
  于洋则插上那张学习卡,似模似样的开始练习打字。
  于编辑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吩咐道:“好好学,争取早些学会打字!”
  于编辑看了一会,便走出了家门,他还有工作要忙。
  于编辑离开后,于洋迅速的掏出了一张游戏卡带,插在了学习机上。
  不久后,音乐声响起,电视画面上,一个拿着枪的小人,跳下了直升飞机。
  《魂斗罗》走起!
  很快的,于洋就乐在其中。
  从此以后,于洋每天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练习打字”。
  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于洋还会叫同学小伙伴们一起“练习打字”。
  而工作繁忙的于编辑,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还以为自己的孩子真的在学习电脑。
  于洋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在1990年,舍得花486块钱买一台学习机的家长,有哪个不是忙于工作?
  闲人家长的话可拿不出这么多钱买学习机。


第二百四十一章 虚张声势
  虽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广告宣传,但是学习机依旧是销量火爆。
  之所以会如此,全靠口口相传的产品口碑。
  所谓的产品口碑就是,这种学习机能玩游戏。
  爱玩游戏的小朋友们,意识到这一点后,纷纷以“学习电脑”为借口,向家长要求买一台学习机。
  而家长们在孩子学习的投入上,还是舍得花钱的,一台学习机486块钱,比学乐器便宜多了。
  要是学钢琴的话,随便买一台便宜的钢琴,都要上万块钱,即便是电子琴,也要一千多,比一台学习机贵的多。
  这么一比较的话,花486块钱学个电脑,还真是挺划算的。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是处于从众心理,才卖了486电脑学习机。别的孩子都有了学习机,可以学电脑了,自家的孩子当然不能落后,也要学电脑。
  而最终,这些学习机毫无意外的沦为的孩子们的游戏机。
  第一批五万台的学习机投入到市场上以后,很快就被消化掉,各地的百货商店纷纷打电话来催货,接到催货的电话后,第二批十万台学习机迅速的由珠三角发往全国各地。
  国内学习机的市场还是很大的,1991年至1999年,光是小霸王品牌,就卖出了2000万台学习机,其他杂牌子的学习机不知道卖出了多少,区区十几万台,市场很快就能消化。
  李卫东当然是大赚一笔,不过此时的李卫东,却觉得学习机的生意快要做到头了。
  学习机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产品,珠三角很多电子厂都有能力组装学习机,山寨起来很容易。
  当初小霸王学习机之所以名气大,并不是因为有多高的技术含量,而是因为广告做的好,所以才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学习机这一行就是这样,拼的就是一个广告,比如那句“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广告词,铺天盖脸的袭来,现在提起这句话,谁都会想到那个品牌。
  李卫东不打算做学习机的品牌,在学习机的领域,他也不是内行,所以他并不打算在这一领域介入太深,能赚一笔钱,见好就收!
  ……
  珠三角的某个电子厂里,李卫东在新的订货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盖上了印章。
  随后李卫东开口说道:“张老板,定金明天就会送到,这批产品,就要拜托张老板了!产品的质量,可是一定要把控好!”
  “李老板放心,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们厂的产品质量,绝对有保障,不是我吹牛,在整个珠三角的电子厂里,我们厂的品质,绝对是一流的!”张老板开口说道。
  张老板是电子厂的厂长,也是李卫东找的代工厂之一。
  李卫东找了好几家代工厂才完成了学习机的生产任务。
  当时珠三角的代工厂规模并不大,放在后世的话,一家电子厂几千上万人都是很正常的,像是那种品牌大厂,超过五万人的更是比比皆是。
  然而在九零年,一家电子厂能有五百人,就是顶级规模了。很多电子厂只有一二百人,有些电子厂甚至只有一个生产车间。
  这主要是因为珠三角的电子厂,都是源自于港岛。
  当年港岛的电子厂,也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工厂。整个港岛的电子行业,是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发展模式,由无数的小规模企业构成的,诸如IBM这样的大规模企业是不存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