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多东西可以运输。
农用三轮车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起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更加便宜,操作更加简单,行驶在田间地头也更加灵活。刚才那两辆农用三轮车会车,各位领导也都看见了。如果换成是拖拉机的话,恐怕得有一方倒车,路才能走的通。
我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将拖拉机与农用三轮车进行比较,这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运输设备。拖拉机可以干农活,这一点农用三轮车无法替代,但是农用三轮车在成本和实用性上的优势,拖拉机也无法替代!
归根结底,要看有没有用,能不能给农民带来帮助。无论是拖拉机也好,农用三轮车也罢,只要是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可以帮助农民走向富裕,那就是值得研发和推广的东西!”
李卫东早已经意识到,农用三轮车的出现,必然会抢走拖拉机的市场。
现如今富康农机厂的规模还小,农用三轮车也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产品,日后若是富康农机厂做大,农用三轮车卖到全国去的话,抢走拖拉机的市场,势必会引起拖拉机生产厂家的反弹。
国内那么多拖拉机厂,不乏有关系背景深厚的,到时候李卫东还真未必能斗得过人家。
明争的话还好一些,如果遇到哪个心黑手辣的竞争对手,暗地里使绊子,那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所以李卫东干脆就当着部委领导的面,提前把话说明白,把“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在功能上无法互相替代”这个观念植入到考察团的脑海中。
只要坐实了这一点,那么农用三轮车就会被当成一种单独的农业生产机械来对待,日后也可以单独立项获得农机补贴。
李卫东的这番话,也的确是打动了隋东升,他点了点头:“李厂长说的好啊!农机的作用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帮助农民尽快富裕么!无论是什么农机,只要能够助农惠农,那就值得我们去推广!”
说话间,远处几个农民,拿着锄头、铁锨等农具走了过来,脸上还是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
李卫东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伙人,于是马上说道;“领导,您要是看的差不多了,就赶快从这土堆上下来吧!”
“怎么?你们青河的蔬菜大棚,还不准我看么?”隋东升笑着问道。
“呃,领导,看是能看,不过您别站在这个位置看!”李卫东指了指隋东升的脚下,接着说道:“这土堆这好像是谁家的坟头!”
“呃……”隋东升顿时一脸尴尬。
旁边有一人则开口问道:“李厂长,这也没立碑,你怎么知道这是坟头的?”
“我是看到那边有人过来了!”李卫东指了指正在靠近的农民,接着说道;“这些村民大概是把咱们当成民政那边,移风易俗的同志了!”
……
李卫东猜的没错,这个土包正是某户人家的坟头。
传统观念讲究“入土为安”,在封建社会,有钱人家都会请会看风水的师傅,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作为祖坟地,家族成员去世后就统一埋在那里。
而普通的小户人家有人去世,找不到风水宝地,就干脆埋在自家的田地中,这些农民不富裕,也没钱立碑,就直接堆一个小土包。
现如今,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很多村镇都规划了专门的公募区域,这种田间的坟头也少多了。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正是农村大力推广殡葬改革,鼓励实施火葬的年代。周围的村民见到几个领导打扮的人,老在坟头周围转悠,真以为移风易俗的同志来推行殡葬改革呢。
……
周崇光逃回了青河市区,急匆匆的回到了家中。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啊?”周崇光的媳妇开口问道。
周崇光媳妇才刚五十岁出头,但已经退休了,她在岗的时候并不是干部,根据国家的规定,女性工人身份的退休年龄是五十周岁。
周崇光开口说道;“家里的钱,你赶紧全都取出来,然后藏起来,还有国库券,也都藏起来!记住,藏在外面,别藏在家里!”
周崇光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存折,还有一个信封,递到了媳妇手上,开口说道;“这存折里是我这些年攒的一些私房钱,你赶紧取出来!另外这个信封里有五千块钱,也是我攒的,也藏起来。”
周崇光媳妇微微一愣,开口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周崇光却没有回答,而是接着说道:“我二哥还欠着咱家三千块钱,欠条就在抽屉里,你可别忘了把钱要回来!”
“储藏室里还有不少的烟酒,有七八瓶茅台,还有五粮液,我恐怕也没机会喝了,赶紧都想办法卖掉吧!被人查到的话就不好了。”
“还有我的那两块手表,海鸥的那块不值钱,不过西铁城的那块挺贵的,也想办法卖了吧!去年刚买的照相机,那是索尼的,也能卖点钱!”
“我一直锁在抽屉里的那个青花瓷碗,那可是明朝正德年间的,咱们的传家宝,我估计这一次也保不住了,干脆也卖了吧!”
“我这次摊上的事情,咱儿子十有八九也得被停职,你记得接济一下儿子。对了,到时候要直接把钱给儿子,可别给儿媳妇,要不然都便宜她娘家了!”
周崇光一副交代后事的样子。
而周崇光的媳妇已然明白过来,丈夫这是摊上大事了!
周崇光媳妇犹豫了一下,并没有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这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肯定要比什么都知道,更加的安全!
周崇光惶惶不可终日的渡过了这一天,晚上更是完全睡不着。
次日,周崇光顶着熊猫眼,来到了拖拉机厂,一整天的时间,几乎都在打盹,然而每一次打盹,都会被恶梦吓醒。
周崇光在担惊受怕当中,度过了三天时间,他甚至演练了好几遍,该如何坦白从宽。
然而他想象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第四天,当周崇光上班时,经过拖拉机厂门口的时候,却看到有几个人正蹲在那里。周崇光定睛一看,正是他派去农机所,说农用三轮车坏话的那几个人!
“放出来了!”周崇光心中一惊,立刻下了车,然后走了过去。
“周厂长来了!”几人看到周崇光,立刻起身相迎。
“你们怎么来了?”周崇光一脸紧张的问。
“周厂长,我们是来收钱的。你当时可是让我们去那农机所里,说农用三轮车的坏话,然后说你们拖拉机的好话,就给我们钱的,我们都按你说的做了,你可别翻脸不惹人啊!”为首的那人开口说道。
“可你们都被逮住了啊!对了,他们都问了些什么?你们有没有把我供出来?”周崇光急切的问。
为首的那个农民微微一愣,随后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周崇光,低声问道:“周厂长,看不出来啊,原来你也在私采河沙!”
“什么私采河沙?私采河沙关我什么事?”周崇光一头问号。
“你没有私采河沙,干嘛担心我们把你给供出来?”那人反问道。
“我不知道什么私采河沙的事情。”周崇光摇了摇头,接着问道;“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因为帮那些私采河沙的运沙,结果才被叫到派出所的。”为首那人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们是真的不知道私采河沙犯法,而且我们也提供了私采河沙的线索,算是有立功表现,就把我们给放回来了。”
周崇光眨了眨眼睛:“也就是说,你们被抓,跟我无关?”
“怎么就跟你无关了,要不是你让我们去农机所里,说农用三轮车的坏话,我们能被抓么?现在说给你无关,你是不是想赖账?”为首那人说着,便摆出一副要揍人的架势。
“你别急啊,我把事情问清楚了,再给你们钱!”周崇光可不想挨揍,他赶紧说道;“你放心,答应你们的,一分钱都不会少!”
掏了一笔钱,打发走了这几个农民,周崇光立刻返回了办公室里,开始翻看最近几天的《青河日报》。
终于,周崇光找到了这样的一条新闻: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接到群众反映,曾岭县白家沟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人非法采掘河沙。获知线索后,该局治安大队迅速调集三十余名警力,会同曾岭县公安局,将李某等十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一举捣毁3处非法采沙点,查抄非法采挖河沙两万立方米。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行动中队中队长表示,非法采沙严重危害了河道防洪安全,而且破坏了青河生态,同时带了很多社会治安问题……”
放下报纸后,周崇光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顿时放松下来。
“吓死我了!原来这事情跟我无关,我说嘛,说几句坏话也不至于抓人嘛!害的我担惊受怕这么多天,没睡过一个好觉!连后事都交代了!”
有惊无险,周崇光很开心,他觉得应该庆祝一下,于是买了烧鸡肴肉,返回了家中。
一进家门,周崇光就将烧鸡肴肉扔到了桌子上。
看到这一幕,周崇光的媳妇不由得抹起了眼泪,难道这就是进去之前的断头饭?
“你想吃什么,直接跟我说,我给你做。”周崇光媳妇哭腔着说道。
“不用费事了,我买了烧鸡和肴肉,有这个就行!”周崇光回答道。
“都要进去了,这最后一餐,怎么也得吃好点,我现在就去市场,杀一条活鱼,再买块牛肉……”周崇光媳妇说着,就换上了鞋,准备去菜市场。
“什么最后一餐,你能不能想我点好的!”周崇光不满的哼了一句,然后向着沙发上一考,翘起了二郎腿,兴高采烈的说道:“我没事了!”
“没事了?”周崇光媳妇微微一愣。
“都是一场误会,是我弄错了,自己吓唬自己!今天我才刚知道,压根就没我什么事!”周崇光笑着说道。
“那不用进去了?”周崇光媳妇又问道。
周崇光撇了撇嘴,很是嘚瑟的说道;“我又没犯法,进哪去?再说了,我周崇光行得正坐得端,我怕什么!”
“还不怕?你这两天都瘦了一整圈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晚上连觉都睡不着!”周崇光媳妇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将鞋换回来。
“你先别换鞋!”周崇光开口阻止道:“这有肴没酒可不行,你去储藏室里,给我那瓶酒来吧,要架子第二排的茅台,我今天得开瓶好酒庆祝一下!”
“茅台?没了!”周崇光媳妇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你不是让我都卖了么?”
“那五粮液呢?”周崇光又问道。
“也都卖了!”周崇光媳妇回答道。
“我攒了好几年的茅台啊,五粮液啊,全都卖了?”周崇光急切问。
周崇光媳妇点了点头:“不光是茅台和五粮液,我看着还有剑南春、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全都卖了!一瓶都没剩!”
“都卖了?”周崇光只觉得心在滴血。
周崇光的媳妇又补了一刀:“还有储藏室里的那些烟,什么中华、红塔山、黄鹤楼、红双喜,也都卖了,这东西比酒还好卖!”
“连包红双喜都没给我留?”周崇光哀鸣道。
突然间,周崇光想起了自己的手表和去年新买的照相机。
“我的手表呢?”周崇光下意识的问道。
“西铁城的卖了,海鸥那块也想卖来着,人家没要!”媳妇回答道。
“索尼的照相机呢?”周崇光又问道。
“按你说道,也卖了!”媳妇接着答道。
见媳妇卖家产这么有效率,周崇光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他想到了自己的传家之宝。
“我那个传家宝,明朝正德年间的青花瓷的碗,你不会也卖了吧?”周崇光开口问道。
周崇光媳妇摇了摇头:“那个没卖!”
“呼!”周崇光长出一口气,这传家之宝好歹是保住了!
然而周崇光媳妇却开口说道:“我本来是拿去卖的,结果人家说那碗是假的,根本就不是明朝的,是三十年代仿制的,这东西市面上很多,值不了几个钱!人家根本就不收!”
“啥?传家之宝是假的!”周崇光顿时瘫在了沙发上。
这个消息比传家之宝被卖掉还要糟糕!
把传家宝卖掉,多少也能落下一笔钱。
如今传家宝是假的,钱也飞走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
隋东升的车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视线当中。
李卫东长出一口气,农机厅的考察团终于走了,自己又完成了一项工作。
旁边的孙为民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毕竟接待领导参观考察这种事情,还是挺有压力的,如今考察团走了,孙为民也能松一口气。
“孙主任,不知道考察团的领导,对我们厂的农用三轮车,评价如何?”李卫东开口打听道。
“据我的观察,领导对于你们的农用三轮车,还是很满意的,至少明年的补贴,是稳了!至于能不能拿到更大的补贴,然后向全省推广,那就看你们的造化了!”孙为民开口答道。
李卫东微微皱起了眉头,开始思考孙为民这番话。
孙为民则接着说道;“李厂长,你也不用多想,该给你们的补贴,肯定会给你们的。不过财政补贴这种事情,历来也都是要看运气的,运气好的话,就多拿点,运气不好的话,就少拿点。有的时候即便是少拿了,等来年财政宽裕了,也会给补上的。”
“原来如此。”李卫东恍然般的点了点头。
孙为民继续说;“不过依我看来,你的这种农用三轮车,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就算明年不列入推广计划,未来三五年也得推广,所以我建议你们厂还是提前做好扩充产能的准备,免得订单一来,三轮车的产能却跟不上!”
“多谢孙主任提醒,扩充产能的事情,我已经列入到计划当中的。”李卫东马上答道。
……
回到富康农机厂,只见王凯平正在办公室里等他。
“你怎么过来这边了?有事?”李卫东开口问道。
“电器厂刚收到日本方面的传真,我知道你在忙活农机厅考察团的事情,便把传真给你送过来了。”王凯平说着,将传真文件递给了李卫东。
李卫东迅速的看了一遍,随后开口说道;“中野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