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国家承认成人高考的学历,像是干部晋升、评职称之类的事情,成人高考的学历跟统招的大学毕业生是一样的。
但是成人高考毕竟不是统招生,学历的含金量,也不如统招的大学毕业生,至少在找工作的时候,成人高考的学历,是要跟统招的大学毕业生区别对待的。
李卫东的这座小庙,统招的大学生未必肯来,但成人高考学历的,冲着三倍薪水,还是愿意来拼一枪的。
突然间,李卫东想起了农机厂建立科研团队的事情。
“我怎么把成人高考这事情给忘了啊!统招的大学生,我弄不来,我可以去找成人高考学历的啊!虽说成人高考学历含金量低,但也算是经历过专业教育的。
而且农机厂里的职工当中,也有中专和高中毕业生,我可以让他们去参加成人高考。大不了给那些考上的职工多一些补助,让他们脱产学习,等他们毕业回来了,我就有研发人才了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西芝电器店考察团又来了。
领队依旧是李卫东的老熟人渡边雄,那位“加班狂魔”野田忠一郎也随队前来,充当翻译工作。
会议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塑料零部件。
李卫东开口介绍道:“渡边先生,这是我们加工的塑料零部件,旁边有相关参数的介绍,完全能够达到西芝电器的要求!”
“李先生,这些塑料零部件,已经可以量产了么?”渡边雄开口问。
李卫东点了点头:“这些都是可以量产的产品,我们从樱田株式会社进口了整套的塑料加工设备,这一点你上次考察的时候,也见过了。如果渡边先生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一下我们的塑料加工车间。”
“那你们的塑料原材料来源,是怎么解决的?”渡边雄又问道。
“我们从黄海石化购买了塑料原材料。黄海石化是我们省一家大型的石化企业,其核心设备,是从美国的美孚公司采购的。”李卫东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黄海石化的情况。
美孚的招牌还是挺过硬的,得知黄海石化采用的是美孚的核心设备,渡边雄便没有继续纠结原材料的问题。
接下来,又是照例的参观了生产车间。
车间里的军事化管理,渡边雄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加班狂魔”野田忠一郎甚至亲身体会过,所以对于生产车间的参观,更像是在走形式。
“李先生,你的工厂,管理依旧很严格。”渡边雄称赞了一句,接着说道;“既然你们有能力提供塑料零部件,我想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的加深!”
“能够跟西芝电器加深合作,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李卫东马上说道。
渡边雄则接着说道:“我会将你这里的情况,写入到报告当中,相信明年,我们西芝会给你追加订单。”
“那就拜托渡边先生了!”李卫东冲着渡边雄躬了躬身子。
李卫东早已经为渡边雄准备好了礼物,只不过现在这种场合,并不适合直接送礼,送礼这种事情,当然要私下里进行。
接下来,李卫东带着渡边雄,来到了微波炉的生产车间。
“渡边先生,这里我的微波炉生产线。”李卫东开口说道。
“你这里竟然可以生产微波炉了?”渡边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微波炉的生产技术要比普通小家电难的多,这可不是普通的小家电组装厂能做出来的东西。
李卫东接着介绍道:“我们的这条微波炉生产线,采用的是日立的技术,虽然不如西芝电器和松下电器,但是差距也不会很大。”
“我们日本几大家电企业的微波炉技术,并没有产品代差。”渡边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李先生,你的这条微波炉生产线,年产量是多少?”
“目前是两万台,如果进行优化和扩充的话,还可以再提升一万台的产能。”李卫东回答道。
“那就是年产三万台啊!”渡边雄心中愈加惊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了。
当然这样的产能,也得益于24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人可以休息,但生产线不会休息。
“李先生,你们微波炉生产线,零部件是从哪里采购的?也是日立么?”
李卫东摇了摇头;“目前我生产的微波炉,大部分的零件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炉门也是么?”渡边雄开口问。
“炉门上的玻璃,是我们自主研制的,不过密封系统还是要依靠进口,目前我们正在尝试对炉门的密封系统进行突破。”李卫东回答道。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渡边雄想了想,开口说道:“李先生,我认为你应该尝试一下磁控管的研发,毕竟磁控管才是一台微波炉的核心。”
“我们已经可以生产磁控管了。”李卫东一脸自豪的说道。
“你们还能做磁控管?”这一次,渡边雄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渡边雄看来,以李卫东这个小工厂的技术水平,是做不出磁控管的。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我们自主研发的磁控管,只是勉强够用,在性能和稳定性上,肯定不如贵国先进的磁控管。”
李卫东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吹捧渡边雄,但也的确是事实。
唐仁杰的团队虽然做出了磁控管,可技术水平还真不如日本的产品。继续优化磁控管,仍然是唐仁杰团队目前的重要工作。
李卫东望着渡边雄,接着说道:“如果能够递到西芝电器帮助的话,我们的技术和产能,都能提升一个巨大的台阶。”
“李先生,你说的‘帮助’,是什么意思?”渡边雄不解的问。
“不知道西芝电器有没有兴趣,将微波炉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李卫东笑着问。
“你是想为我们西芝电器做微波炉的代工?”渡边雄开口问。
李卫东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做过调查,在日本生产微波炉的话,每台的组装成本至少要30美金,如果西芝电器愿意将微波炉交给我代工的话,每台微波炉只需要10美金的代工费。
这样即便是加上运费,西芝电器也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到时候西芝电器的微波炉,就可以凭借着价格优势,在竞争当中战胜松下电器的微波炉,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然,如果西芝电器在重要零部件上,肯用我们中国的产品,那价格还会进一步的降低。西芝微波炉也会更具有价格优势。”
“从30美金降到10美金!降价20美元,相当于是2500日元了。”渡边雄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天,这还是很有诱惑性的。
在日本的市场上,销量最高的微博炉就是西芝和松下,两者之间可以说是难分伯仲,当然这两个品牌的微波炉,质量和价格也差不多,毕竟都是在日本制造,工艺和成本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若是其中一款微波炉能够有2500日元的降价幅度,那必然会击败另一个品牌,迅速的抢占市场。
生产微波炉毕竟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的,如果没有看到这条微波炉线,渡边雄大概不会考虑李卫东的这个要求。
但如今渡边雄看到了这条微波炉生产线,也证明李卫东的电器厂,有能力生产微波炉,渡边雄不得不认真考虑,李卫东的这个建议。
渡边雄沉吟片刻后,开口问道:“李先生,你知道我们西芝电器,每年要售出多少微波炉么?”
“不知道。”李卫东摇了摇头:“不过若是西芝电器肯给我两条这样的生产线,我有把握在一年内,将生产规模扩充到十万台!”
十万台微波炉的产能,以当时而言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格兰仕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做到这个数字。
但若是放在未来的话,就微不足道了。后世的家电行业大量的使用机器人,格兰仕的一条智能生产线,年产量能达到二百多万台。
十万台的产能,让渡边雄颇为心动,他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李先生,我回去以后,会上我们的社长,汇报你的建议。”
“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计划书,还请渡边先生交给田中社长。”李卫东说着,掏出了一份计划书,递到了渡边雄面前。
……
东京,西芝的总部。
田中社长望着手里的计划书,沉默不语。
良久后,田中社长开口确认道;“渡边君,李卫东的工厂已经能够生产微波炉了,这是你亲眼所见么?”
渡边雄点了点头:“是的,我亲眼所见,而且还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了测试。或许在参数性能方面,他们生产的微波炉,都不如我们的产品,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微波炉,已经合格了。”
“李卫东的这份计划书,你详细看过了吧?”田中社长又问道。
“是的,我已经看过了。”渡边雄点了点头。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李卫东的时候,就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企业家,而现在,这份计划书证明我当年的想法!”
田中社长说着,望向渡边雄,接着问道:“渡边君,你对这份计划书上的内容,有什么看法?”
“社长,我认为这份计划书写的很好,利用中国低廉的制造成本,让我们的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从而击败我们的竞争对手,占据更多的市场,这的确是一套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小家电领域,用的也是同一种经营策略!”渡边雄开口说道。
“这么说,你是赞成这份计划书了?”田中社长开口问道。
“我是认为,这份计划书对我们西芝是有利的。”渡边雄马上答道。
“短视!”田中社长冷哼一声。
“是!”渡边雄没有反驳,而是低头应和道。日本的文化里,上级责怪你,只能先点头承认下来。
只听田中社长接着说道:“当初寻找代工厂的时候,我就说过,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绝对不能落在代工厂的手里。
一旦代工厂也掌握了技术,那他们就可以运作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到时候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既然是代工厂,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去做代工,不应该考虑技术和研发的事情!
但是现在,李卫东在短短几年内,就掌握了微波炉生产的技术,甚至连磁控管这种核心零部件都能自己做,这足以证明他很重视技术研发。这样的企业家,是不会只甘心于做代工的,他运用自己的品牌,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说,未来的某一天,当李卫东的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跟我们争夺市场!你是亲眼见识过他那套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再加上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到时候我们很有可能输给他!
面对这样一个合作伙伴,我们必须要限制他的发展,像是吹风机、电熨斗、打蛋器之类的小家电,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交给他代工倒是无妨。
而微波炉这种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若是交给他代工,岂不是在帮助他进行技术提升?日后他会用我们的技术,来击败我们!
让李卫东代工微波炉,短期看是我们获得了利益,但长期看,却是把微波炉产业,拱手让个别人!因此我们决不能将微波炉的生产线搬到中国去,更不能交给这个李卫东!
渡边君,经营一个企业,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这样企业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我明白了,还是社长您深谋远虑!”渡边雄赶紧称赞道。
……
“李先生,非常抱歉,田中社长否决了你的计划书。”渡边雄的声音从电话听筒里响起。
“渡边先生,方便告诉我原因么?”李卫东开口问道。
电话另一端,渡边雄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摸了摸手上那块新表,那是李卫东送的。
随后渡边雄轻声说道:“我们田中社长不希望技术外流。”
“原来如此,那多谢渡边部长了!”李卫东结束了跟渡边雄的通话。
放下电话后,李卫东一脸不爽撅了撅嘴。
“这个西芝电器,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耍手段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供你们上大学
在微波炉这一领域,李卫东还真有办法对付西芝电器。在这方面,格兰仕的发展战略简直是商业上的教科书案例,李卫东直接拿来用就要好了。
李卫东拿出纸和笔,正打算进行详细的规划,他挂在腰上的BP机突然响起。
李卫东掏出BP机,看了看上面的号码是省城的,非常熟悉,仔细一想便记起,这是马德兴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李卫东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马德兴的号码。
“马处长么?我是李卫东。”
“李厂长,有好事情要便宜你啊!回头你可得请我吃饭。”马德兴开口说道。
“一定请!”李卫东先答应下来,随后才开口问道:“马处长,有什么好事情?”
马德兴则开口问道:“你知道科隆么?”
“知道,就是无性繁殖技术嘛。”李卫东回答道。
“我说的是科隆,不是克隆!”马德兴纠正道。
“科隆啊!德国那个?”李卫东心说,这马德兴的方言口音有些重。
马德兴则继续说道;“对,就是德国那个。这个科隆要举办一个家用电器展,我把你们的空气炸锅给报上去了。你们厂的空气炸锅,当年为咱们国家的家电出口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次肯定得出去露露脸!”
“那多谢马处长关照了。”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上级通过的概率有多大?”
“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吧!”马德兴接着解释道:“其实这一次去参加科隆家电展的机会,不是咱们外贸部门争取来的,而是国内的企业争取来的。”
“哪个企业这么厉害?”李卫东好奇的问道。
“海尔。”马德兴接着解释道:“海尔公司当年引进的是利勃海尔的技术,两个公司之间一直都有很密切的合作关系。利勃海尔是德国企业,这一次就是利勃海尔邀请海尔去科隆参展的。
海尔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厅里,厅里面觉得,不如就干脆组织一个参展团,多带些企业过去,一来是向全世界展示一下咱们国家的家电产品,二来也是希望由企业能够被外商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