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时都可以啊!”赵国栋一副很和善的样子,接着说道:“报道的事情,你去找调度队长罗兵,至于你的人事关系,我回头给人事科说声就行了。”
  赵国栋说着,又开始与李卫东攀谈起来,而这攀谈当中,不经意的会问李卫东一些问题,全都是与调度员业务相关的。
  赵国栋这是在故意考校李卫东。这次调度员考试,题目难度那么大,李卫东却可以考一个100分,要说赵国栋没有半点怀疑,那是不可能的。但赵国栋又找不出李卫东作弊的证据,便借此机会,探一探李卫东的底。
  李卫东是老机灵鬼了,当然也能看出来,赵国栋这是在面试呢!
  李卫东来挡调度员,就是希望尽快的上岗,然后熟悉各种货物的资讯。所以他没有在故作低调,而是在赵国栋面前,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前世的李卫东,当调度员的时候,业务能力非常突出,如今面对赵国栋的试探,自然是应对的游刃有余。李卫东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已经超过了货运处很多正式的调度员。
  赵国栋一边问问题,心中更是连连称奇,李卫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超出了赵国栋的预料,比起货运处的正式调度员,也不遑多让。
  “看来我是捡到个宝啊!李卫东这小子,不用培训就能上岗。”赵国栋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只见王海滨父子走了进来。


第四十九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到王海滨,赵国栋立刻笑脸相迎:“是王处长啊,真是稀客!快坐,我给你泡茶。”
  “不必麻烦了。”王海滨脸色严肃,指了指身边的王磊,开口介绍道:“这是我儿子王磊。”
  “哦,原来这就是贵公子啊!不错,小伙子挺精神的。”赵国栋说着,故作回忆的样子,接着道:“王磊也参加了我们货运处调度员的考试吧?虽然没考上,但也不要气馁,下一次再接再厉。”
  “赵处长,我就是为了调度员的考试而来。我想问一问,为什么我儿子没考上?”王海滨语气阴沉的说。
  赵国栋哈哈一笑,缓缓解释道:“我们货运选拔调度员,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这次只录取一个人,王磊没有考上第一名,当然就没有被录取了。”
  “择优录取?”王海滨冷哼一声:“考试是你们办的,试题是你们出的,试卷你们改的,成绩也是你们公布的,最后怎么择优录取,还不是你们自己说的算!”
  赵国栋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开口说道:“原来王处长是来兴师问罪的。”
  “不敢当,我就是想知道,凭什么我儿子考了90分,而有的人考了100分!”
  王海滨说着,不由自主的看了看李卫东,却发觉李卫东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模样像是在看戏,就差啃瓜子和爆米花了。
  看到李卫东,王海滨心中就来气,不仅仅是以为前几次在李卫东那里吃了瘪,更是因为李卫东这次考了100分。
  王磊的那份试卷,实际上是王海滨回答的,王海滨也曾当过调度员,他对自己的答案很有信心,认为必然是满分,然而结果出来以后却只有90分,这让王海滨有些扎心。
  而后王海滨得知,李卫东竟然考了100分的满分,一瞬之间,扎心变成了万箭穿心。
  王海滨觉得,自己不可能比不过李卫东,他表面是来给王磊讨个说法,实则是给自己讨个说法。
  只见赵国栋从一个文件夹中翻找了半天,然后拿出一张试卷,递给了王海滨:“王处长,这就是王磊的答卷,最后一题答错了,所以得了90分。”
  王海滨接过试卷,望向最后一题,发觉王磊并没有抄错答案。
  “这题没答错啊,南山有很多工厂,这些工厂提供了很多货源,车辆应该停在南山停车场里。至于东关停车场,出去就是河滩,车停那里根本没用。”王海滨开口说道。
  赵国栋没有争辩,而是拿出另一张试卷,递给到了王海滨的手上,同时开口说道:“这是李卫东的试卷,最后一题,他答对了。”
  王海滨接过这张试卷,满是不屑的望向最后一题。
  下一刻,王海滨的表情由不屑变为凝重,由凝重变为惊讶,再由惊讶变为不甘。
  “八月份、汛期、铁路涵洞被淹……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啊!”王海滨长叹一口气,他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当他看到李卫东的答案时,便知道自己输得不冤。
  对于青河运输公司这种国企来说,每到汛期,承担防洪抗汛任务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业务都要为抗汛任务让路。
  “难道我真的连李卫东都不如?”王海滨心里乱糟糟的。
  赵国栋则似笑非笑的望着王海滨:“怎么样,王处长,这答案没问题吧?”
  “就算李卫东答对了,可谁有知道他有没有作弊!”王海滨显然是并不服输。
  赵国栋刚刚对李卫东进行了试探,通过李卫东的回答,赵国栋已经认可了李卫东的能力,所以他相信,李卫东应该是没有作弊的。
  至于王磊,由于那个“红兵巷西路”的用词,已然被赵国栋确定为作弊者。
  如今作弊者却在质控别人作弊,赵国栋顿时心生怒意。
  “你自己作弊,干扰了我们处调度员的选拔,现在反而来指责别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赵国栋想到这里,两眼盯着王磊,开口说道:“我们处选拔调度员,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决不允许有人作弊!如果被我们发现有人作弊的话,以后的调度员选拔,也就不用参加了!”
  赵国栋说这番话时,用一种严肃的目光,一直盯着王磊,就仿佛这话是专门对王磊所说,让王磊好一阵心虚。
  随后,赵国栋转头望向了李卫东,开口问道:“小李,知道红兵巷西路在哪么?”
  李卫东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赵国栋为什么会问他这个毫不相关的问题。不过李卫东还是老实的回答道:“不知道。”
  赵国栋又望向了王海滨,充满逼迫感的说:“王处长,红兵巷西路,是我们这个岁数的人才知道的称呼,年轻人可是没听说过。”
  “红兵巷西路?”王海滨微微一愣,随后猛的想起,他在那份答卷中,曾经用到过这个路名,而早在几年前,红兵巷西路便改回了亚圣巷西路的名称。
  “糟糕,当时写答案的时候顺手了,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王海滨瞬间明白,赵国栋已经识破了王磊作弊的事情,而刚刚那番“作弊永不录用”的话,就是针对王磊说的。
  “早知如此不该来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啊!”王海滨暗叹一口气,就凭赵国栋刚才那番表态,王磊以后都不可能去考调度员了。
  ……
  王海滨灰头土脸的离开了货运处。
  作弊的事情被识破,王海滨也没有脸面再无理群闹了,万一事情闹大,作弊的事情被捅出来,丢脸不说,还会受到处分。
  王海滨走后,李卫东也告辞离开,返回了汽修车间。
  李卫东刚到汽修车间,便有一群人围了上来。
  “小李,听说你考上调度员了?”
  “这次调度员考试还挺难的,你考了100分?”
  “行啊,李卫东,有本事啊,货运处只要一个调度员,都被你考上了。”
  大家围在李卫东身边,就像是等待喂食的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直到崔大山的出现,众人才从李卫东身边散去,回归自己的岗位。
  崔大山走到李卫东近前,很直接的问道:“考上了?”
  李卫东点了点头:“考上了!”
  “考上好啊,货运处的调度员前途无量,总比窝在我这个汽修车间里好。到了货运处,就别整天混日子了,好好干,别给我们汽修车间丢脸。”
  崔大山的语气略显酸楚,显然是有些不舍。
  李卫东顿时心生感动,崔大山这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说话做事也直来直去,但也算是个好领导。
  然而下一秒,崔大山猝不及防的掏出了红色小本本。
  李卫东刚刚产生的感动之情,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五十章 公费旅游
  回家的路上,李卫东买了两块钱的卤猪头肉,有一斤多沉。
  随后李卫东又卖了一瓶青河特曲,打算回家后陪李登科老爷子喝上一杯。
  李卫东只有十七岁,平日里李老爷子是不让李登科喝酒的,不过今天李卫东考上了调度员,理应庆祝一下。
  李卫东返回家中,坑哥货李卫民已经放学回来,看似在桌子前写作业,实际上在神游太虚。
  李登科也没有听收音机,而是捧着一份报纸,看的津津有味。
  母亲周云秀则在阳台上做饭。
  老式的住宅楼都没有设计风道,自然也就没有专门的厨房,若是在房间里炒菜的话,必然会弄的满屋油烟味,所以阳台就成了做饭的好去处。
  八五年那会儿,阳台还不会用玻璃封起来,在阳台上做饭,炒菜的油烟味会随着风很快的散去。每当到了饭点,阳台上总能闻到万家厨香。
  李卫东一进门,就冲着李老爷子喊道:“爸,我考上调度员了!”
  “考上调度员?好事情啊!”李登科放下了报纸,接着说道:“看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呢!”
  “双喜临门?”李卫东下意识的看了看正在写作业的坑哥货,接着问道:“卫民考试及格了?”
  李卫民仍在坐在那里写作业,面无表情,见到这一幕,李卫东便知道,自己猜错了。
  李登科开口解释道:“是你姐夫广志,他被调到西郊街道办事处了。”
  “姐夫不当老师了?他不是刚升上年级主任么!”李卫东故作惊奇的问。
  “年纪主任只是学校里的职务,不能算正式的领导职务,去街道办事处就不一样了,是正式的领导职务,也算是正式走上仕途了吧。”李登科解释道。
  “那姐夫现在是什么级别?”李卫东开口问。
  “应该是副科吧!他刚到西郊街道办事处,还是主任助理,估计过个一两年,也就升上街道办副主任了。”李登科笑呵呵的说道。
  李登科一辈子低调,与当官无缘。如今有了步入仕途的女婿,虽然是最基层的芝麻绿豆小官,却依旧让李登科很是高兴。
  李卫东对于二姐夫姚广志的仕途之旅却是门儿清。
  姚广志比李卫东大了整整十二岁,年近三十才混到副科级,已经算不上年少有为了。
  而且街道办事处这种地方,升迁的机会不大。姚广志最终升到了街道办事处主任,也就到头了。
  最基础公务员嘛,大多就是这个样子。像是那种一路高升的,只是公务员中的凤毛麟角。
  ……
  次日一大早,李卫东骑着二八大杠驶去调度科报道,一路之上,免不了接受了几波注目礼。
  李卫东考上调度员的消息已经在运输公司里传开,这让李卫东身上又多了一层光环。年仅十七岁,以工代干,住楼房,岗位也是全公司最有前途的调度员,李卫东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很多运输公司职工半辈子的梦想。
  这样的人物,走在运输公司里,当然是备受瞩目。李卫东所过之处,各种羡慕的眼神投来,同时还有一些议论的声音。
  “那个就是李卫东吧,我听说他考上了货运处的调度员。”
  “这次货运处调度员的试题非常难,及格的屈指可数,李卫东能考满分,可真是了不得啊!”
  “原来李卫东学习这么好,早知道的话,就应该让去考中专啊。”
  “人家本来就是正式员工,用得着考中专么?”
  “说的也是,那应该是去上高中,考个大学,大学生参加工作可就是干部呢。”
  “李卫东不也是以工代干么?按照这个情况,说不定他在二十岁前,就能拿到正式的干部编制。这可比大学生还厉害!”
  八五年的时候,考中专要比考高中困难,因为中专毕业后,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在当时城镇青年就业困难的情形下,考上中专是很多初中生追求的终极梦想。
  特别是农村学子,能考上中专就意味着未来可以进企业,吃上“国库粮”,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
  当时的初中毕业生中,很多学习好的同学,都选择中专或者中师,学习一般的上了高中,学习差的就直接开始找工作了。
  考上高中的人,必然是想上大学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相当值钱的,大学毕业后,国家也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大学生进入企业就是干部编制。
  除此之外,师范生也很受欢迎,八十年代的公办教师,也是参照干部编制进行管理的,而且师范生不仅学费全面,每个月还有额外的生活补助,等于是学费和生活费全由国家买单。很多成绩出色但家庭贫困的学子,最终都选择了读师范学院。
  在普通人眼中,能考上中专,然后分配到国企工作,便是一条很棒的出路;而若是能考上大学,简直是天之骄子,前途无量。
  然而跟李卫东比起来,大学毕业生都显得黯淡无光。大学毕业无非就是个干部编制,十七岁的李卫东现在就是以工代干了。
  上大学,无非就是为了一个有前途、待遇高的好工作,这些李卫也都有。更何况上大学要花费四年的时间,而李卫东每个月则有八十块钱的工资可以拿。
  在那个普遍比较贫穷的时代,能早几年领工资,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或许比上大学还实惠。
  ……
  李卫东来到调度科,找调度长罗兵报道,罗兵则亲自带着李卫东,熟悉了一下货运处的情况。
  李卫东对于货运处,其实并不陌生,上辈子的他也是做过调度员的,对于货运处的各项业务都很熟悉,再来货运处不过是旧地重游。
  然而看到罗兵那么热情,李卫东也不好拒绝,只能装作不熟的样子,听罗兵进行介绍。
  货运处长赵国栋很看中李卫东,所以罗兵对李卫东,也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
  去年货运处最缺轮胎的时候,李卫东弄来的那250条轮胎,解决了货运处的燃眉之急,从那时起,李卫东就在货运处挂上号了。
  今年的十五辆重卡,又让货运处的运力提升了四分之一。可以说李卫东这大半年的所作所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