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厂长,我有个建议!”王京突然说道。
  李卫东顿时一脸诧异的望向了王京,以李卫东对王京的了解,这家伙向来是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做不了的话就装憨憨。让他出个主意,每次都是一问三不知。
  如今王京竟然主动说有个建议,还真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只听王京接着说道;“厂长,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很多精通裁缝手艺的人。”
  “你说的该不会是以前的运输公司服装厂吧?”李卫东已然猜到了王京的想法。
  王京点了点头:“服装厂到了以后,原来服装厂的那些工人都厂内待业了,很多人都还待在家里,等着公司给安排工作呢!咱们可以把这些赋闲在家的工人招过来,这些都是裁缝熟手,来到以后不用培训,直接就能用。”
  李卫东眉头微微皱起,开始权衡利弊。
  九十年代初所谓的“厂内待业”,其实就是下岗,当时对于“下岗”还有很多的称呼,比如“放长假”,“两不找”等等,听起来还都是比较体面的用词,等到1994年左右,“下岗”一词才真正的流行起来。
  当初运输公司服装厂倒了以后,连王京这个副厂长都下岗了,其他的工人自然也都没了工作。
  这个时候就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有门路的找找关系,可以去别的子公司或者三产混混日子,而没能力的就只好家里蹲,运气差一些就如王京这种还被媳妇赶出家门。
  不过他们毕竟是国企职工,即便是下岗了,运输公司依旧给他们发基本生活费,钱不多,也就是让人饿不死。
  但是最近一年多,运输公司也快要撑不住了,光是三产那几千下岗职工,每个月不干活光领钱,就够把运输公司给吃垮的。
  于是乎原本的基本生活费,都开始拖欠了,最开始只是拖一两个月,现如今一拖就是大半年。
  之前发基本生活费的时候,还有很多下岗工人待在家里,等着单位给安排工作。真正出来自食其力的并不多。
  毕竟服装厂算是倒闭的比较早的企业,这些工人下岗的时候,国内的下岗潮还没有来临,所以他们还有一些幻想,认为国企工人是铁饭碗,即便是下岗了,运输公司也不会不管他们的。
  然而当基本生活费都开始出现拖欠的时候,这些下岗职工才真正慌了神。有人开始尝试着另谋出路的时候,却发现压根就没有多少出路。
  九十年代初,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民营经济还没有崛起,三四五线城市里,路边的小餐馆都没几家,也就不会消化太多的就业人口。
  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都算是内体质的单位,普通人想要混进体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同样解决不了就业。
  再加上每年都有从学校里走出来的青年,也需要工作,就业的压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下岗职工,就业更是非常困难,这种人学不了新技能,干活也不如年轻人麻利,几乎没有单位愿意要一个快要退休的大爷或者大妈。
  现如今大概还有一百五十多服装厂的下岗工人在家里蹲着,这些可都是熟练的工人,做衣服都没问题,缝个坐垫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卫东曾经在运输公司服装厂当过厂长,所以不用王京多做介绍,他也知道服装厂里都是技术熟练的工人。
  但也正是因为李卫东对服装厂太熟悉了,所以他对于招聘服装厂下岗职工的事情,才会非常犹豫。
  因为李卫东知道,这些国企的职工可不好伺候,他们未必肯来私营企业工作。
  在那个时代,国企职工在骨子里,还是看不起民营经济的。
  老国企的思想当中,干个体户是很没面子的事情,跟混社会的二流子差不多,所以很多国企的下岗职工,宁愿天天家里蹲,也不愿意去做点小生意。
  更关键的是,李卫东的电器厂可是军事化管理,比后世996还要严苛,那些服装厂的大姐们,怕是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节奏。
  见到李卫东一脸的犹豫,王京开口劝道:“服装厂的那些待业工人都挺可怜的,这都已经好几年没有活干了,去年的时候还有个基本生活费,现在连基本生活费都没有了。厂长,要是能帮的话,就帮他们一把吧!”
  王京说着,给王凯平递了个眼色。
  王凯平也是服装厂出来的人,他明白王京的意思,于是也开口劝道:“厂长,这些服装厂的待业工人,有一部分家庭是挺困难的。而且他们也都有裁缝的手艺,的确是咱们厂现在所需要的。”
  李卫东却摇了摇头:“我们是搞企业的,不是开善堂的,总不能因为家庭有困难,就把人招到咱们这里来工作吧?再者说了,提起家庭困难的话,扶贫办送来的那些贫困山区的青年,哪个不是家庭困难的?”
  李卫东说到这里,话音一转接着道:“当然,我以前毕竟当过运输公司服装厂的厂长,我也不是那种绝情的人。这服装厂的待业工人嘛,我们可以招,但绝不是因为他们家庭困难,而是因为他们能给厂里干活!
  他们来工作,是靠着自己的劳动来赚报酬的,而不是我们工厂觉得他可怜,而给他们一些施舍。他们赚到的钱是他们应得的,我们给的工资也是该给的。这里面不存在谁欠谁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先明确下来。”
  会议室的众人顿时有些迷茫,他们不明白,李卫东为什么要强调这些看似是废话的事情。人家给你干活,你给人家工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李卫东则继续说道;“既然明确了这一点,那么这些服装厂的待业工人来这里工作,就要遵守我们这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如果还揣着以前国企的架子,不愿意干,或者干不好的话,立马卷铺盖走人!这可没情面可讲。”
  众人顿时明白过来,李卫东是担心国企来的工人不容易管理,所以事先明确好双方的雇佣关系。
  我出钱是买你出力干活的,不想出力就滚蛋,就这么简单,没有人欠你的!
  在后世看来,老板对你不满意,炒你鱿鱼,这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然而对于九十年代初的国企下岗职工而言,却是必须要特别强调的事情,而且还得说的很明白。
  当时的工人普遍觉得,一旦进了企业当工人,就可以混日子,反正企业要管你一辈子。即便是现在的国企当中,也有这样的思想。
  李卫东可不想这些国企的下岗职工,把这种的思想带到小狗电器里,所以先提前打一剂预防针。
  随后李卫东接着说道;“服装厂的待业工人,他们毕竟是运输公司的职工,人事关系都在运输公司,你让他们放弃运输公司工人的身份,来咱们这里当工人,估计他们也不愿意。
  所以这一次,我们不走招正式工人的程序,也就是说,凡是来咱们这里的,一律都是临时工!没有基本工资,只有计件工资。做出一件产品,算一件的钱!除此之外,我们不提供任何的保障。”
  “厂长,这样的话,那些服装厂的待业工人,恐怕不愿意来吧?”王京小声的问道。
  “我话还没说完呢!”李卫东接着说道;“既然他们都是临时工,领的是计件工资,所以我对他们的工作时长,也不做要求了,就是说他们每天想工作多久,就工作多久。如果今天来了,明天不想来,也可以不来,提前说一声就行。”
  “厂长,这样的话,可不好管理啊!”这次说话的是王凯平。
  “难道要让那些服装厂的大姐们,跟其他工人一样,二十四小时两班倒的军事化管理?先不说他们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单说这些大姐们都是有家庭的,要照顾长辈,照顾孩子,要回家做饭洗衣服干家务,再加上来回上下班的时间,他们拿有那么多时间泡在厂里工作!”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这种临时用工的制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没有办法像其他工人那样的工作,也就不配享有正式工人的报酬和待遇。”
  李卫东是做制造业的,他所追求的当然是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以及生产成本的最低化,这样才可以做到利润的最大化。
  军事化管理可以带来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为此李卫东愿意多付出一点成本,给工人们比较可观的加班费,给工人提供用餐、住宿等生活补助。
  而一旦没有军事化管理,那么生产效率必然会降低,李卫东也就不愿意进行额外的付出了。
  这次面的还是一群有家庭的大姐,生产效率必然不会很高,既然无法追求效率,李卫东就只能去追求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尽可能的压缩一切成本。
  单纯的计件工资显然就是压缩成本的最佳方式,连基本工资都没有,工人做出多少件商品,就拿多少钱,雇主不用付出任何额外的成本。
  然而李卫东也知道,如果只有单纯的计件工资,服装厂的那些大姐们,恐怕真的不愿意来当这个临时工,毕竟他们都是国企工人,有着国企工人的颜面。对于一个国企工人而言,来私营企业工作,还是当临时工,这传出去多丢人现眼?
  所以李卫东特意在工作时间方面,增加了一些弹性。不需要朝九晚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给予工人最大的自由度,就当是副业兼职,至少让大姐们心理上更容接受一些。
  最后李卫东还为这种压缩成本的行为,找了个借口,美其名曰为了让这些大姐们方便回家照顾家庭。
  牵扯到利润的时候,李卫东正宗资本家嘴脸显露无疑。
  ……
  175所退休职工的那个老旧家属院里,一辆脚蹬的三轮车,缓缓的停在了严俊森的楼下。
  严俊森立刻走下来,指挥着儿子将车上的大箱子搬了上去。
  眼尖的人看了看拿箱子,发现是一台25寸的大彩电。
  在1993年,25寸的彩电,已经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最大的型号了。
  家属院里好事的邻居不由得开始议论起来。
  “老严家上周才买了一台200升的电冰箱,今天又买了一台25寸的大彩电啊!”
  “你忘了,前天的时候,他们还买了一台洗衣机,还是半自动的呢!”
  “这老严是发财了么?一下子添置了这么多东西,得好几千块钱吧!”
  “奇怪啊,老严的退休工资,跟我差不多啊!他们两口子平时也是省吃俭用的,怎么舍得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
  “事出反常必有妖,你说老严是不是拿了不该拿的钱?”
  “我记得老严以前是研究坦克的吧,难道说他向敌特分子出卖了军工方面的机密数据?”
  “你可别瞎说,老严也是久经考验的老同志了,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是啊,我也相信老严,不会泄露国家机密的!”
  众人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已然开始琢磨,要不要去向相关部门举报啊!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买的这大彩电大冰箱,让我眼红,我也得去举报一波!


第三百八十章 大乌龙
  京郊疗养院,何新华来到35号小院,推门进去,只见何家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摆弄花草。
  “奶奶!”何新华赶紧打招呼。
  “是新华来了!”老太太见到孙子,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奶奶,我明天就得回去工作了,特地来跟你和爷爷告个别!”何新华开口说道。
  “又要出任务了。”老太太眼神中的不舍一闪而过,她本想问问这次要去多久,可话到嘴边却又止住了,他知道何新华那里有纪律,问什么都不能说。
  何新华在国安部门工作,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一旦出任务的话,突然消失个一年半载也是很正常的。
  这期间何新华是不能跟家人联系的,去哪里,去多久,全都需要保密,家人是一概不知。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要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还了!
  老太太虽然很担心孙子,但觉悟还是有的,她没有细问,而是开口说道;“你爷爷不在家里,去活动中心显摆去了。”
  “显摆啥?”何新华开口问道。
  “显摆他那个按摩座椅呗!”老太太话语顿了顿,接着说道;“他直接把按摩座椅搬去活动中心了。”
  “那行,我去活动中心找他!”何新华说着,转身向活动中心走去。
  疗养院里设有一个活动中心,里面什么设施都有,老板部们平日无聊的话,就会聚集到活动中心,吹吹牛聊聊天。
  何新华走进活动中心,隔着老远就听到何老爷子的声音。
  “老宋,按一下挺舒服的吧!”
  “一般,没小王按的好啊!”
  “小王的按摩手艺是挺不错,可他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在你身边待命,我这按摩座椅就不同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何老爷子接着说道。
  “说的也是,这东西是挺方便的,买一台放在家里,随时都能用。我说老何,你这东西是在哪里买的?”
  “我这按摩座椅,可是独一无二的,你有钱都买不到!”
  “买不到?莫非是定制的?”
  “你说对喽,这就是家里的晚辈,特地给我做的。”何老爷子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我说老何,这按摩椅借我玩几天呗?”
  “想的美,借给你了,我用什么!”
  “老何,你可别忘了,当年咱们渡过长江,打汉阳的时候,你跟我借的那五门步兵炮,可一直都没还啊!”
  “那是因为打完汉阳之后,我的部队就整编了啊,没机会还。”何老爷子接着说道;“再说了,打完淮海战役的时候,我不是给了你三十把美式冲锋枪么,还不够要你五门步兵炮的!”
  “那三十把美式冲锋枪,本来就是你欠我的,打定陶的时候,我可是把歪把子机枪全都给你了!”
  “歪把子机枪?不是拿来抵迫击炮的么?”
  “什么迫击炮?”
  “打娘子关鬼子炮楼的时候,你跟我借了两门迫击炮!”
  “那哪是借啊,是你还给我的,别忘了你之前从我那里拿走了一把盒子炮呢!”
  “你还拿了我五十发子弹呢!”
  两个老同志不断的扯旧账,很快就说到了爬雪山时,你吃了我两根干辣椒;过草地时,我吃了你一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