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导,再大的厂,也用不着雇2000个保洁员啊!”王京接着说道;“我们招的都是普工,上流水线的那种。”
  “那为什么一上午只招了15人?”张嘉钢不解的问。
  “兴许是觉得生产线太辛苦了,怕吃苦才不想干吧!”王京一脸淡定的答道。
  张嘉钢皱了皱眉头,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是他望向了摊位前摆放的几张海报。
  “这007是什么意思?电影么?”张嘉钢开口问。
  “007就是从凌晨零点,干到凌晨零点,一周七天。”王京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
  “这007指的主要是24小时待命,实际上了流水线,也就是887,从早八点到晚八点,一周七天!偶尔还会有额外的加班。”
  “一周都没有休息?”张嘉钢立刻问道。
  “有休息,提前请假就是了。不过这一天的工资就没了。你不干活,当然就没钱发给你了。”王京一脸诚实的答道。
  听了这话,张嘉钢再看看那些“加班光荣”的标语,瞬间明白过来,这小狗电器厂,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周扒皮!
  张嘉钢眉头皱起,他开口问道:“你们就不能降低一下工作强度,减少些工作时间!比如八小时工作制度,八小时外不再加班,然后也不给加班费嘛!这样挺合理的。”
  王京则马上答道:“领导,我刚才不是说了,我们厂讲究是同工同酬,您别光听着同酬,没听到同工啊!
  我们厂其他的工人,都是工作十二个小时的,要是让这批人工作八小时,这就不是同工了,其他员工会闹意见的。”
  “你们管大家一起加班,叫同工同酬?”张嘉钢微微一愣。
  张嘉钢所理解的同工同酬,是用人单位对同一水平、同一工作、同一劳动量的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等区别,给予同样的劳动报酬。
  然而到王京的嘴里,“同工同酬”却成了大家一起加班!
  王京则憨厚的笑了笑,然后开口答道;“我们董事长说,同工同酬就是这个意思!”
  张嘉钢彻底的无语了,李卫东不可能不明白同工同酬的意思,小狗电器厂这么解释同工同酬,及时为了让工人加班!
  “这么大的工作强度,怪不得只招了15人呢!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次李卫东这么大方,还一下子提供2000个岗位,他原本就知道,压根就没有几个下岗职工愿意去他们厂上班!”


第四百七十七章 升级职业技校
  次日一大早,招聘会的统计结果,便被送到了张嘉钢的桌面上。
  “350人,这么一大场招聘会搬下来,最终只有350人跟用工单位达成了协议!”
  望着这个结果,张嘉钢心中只觉额糟糕透了!
  按照张嘉钢原本的计划,这次招聘会所提供的一万五千个工作岗位,就算是情不理想,怎么也能有七八千人找到工作。
  最终350人的数字,实在是跟预期相差太大了!
  350名下岗职工与用工单位达成协议,最终能通过试用期,真正再就业的,肯定不到300人,如此算来的话,这次招聘会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光是去年,全市就有快三万名下岗职工,今年估计也不会少。可是这一次招聘会,才能解决350个就业岗位,要让好几万下岗职工再就业,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想到这里,张嘉钢倍感头痛。
  就在此时,秘书敲门进来,开口说道;“领导,小狗电器的董事长李卫东打电话预约,说想要见您。”
  “李卫东,他还好意思来找我!”张嘉钢心中冷哼一声。
  小狗电器厂说是要提供2000个岗位,一上午却只招了十几个人,自然成为了张嘉钢心目中“最令人失望奖”获得者。
  而且了解的小狗电器厂“同工同酬”的工作制度后,张嘉钢已然明白过来,李卫东是故意虚报了2000个工作岗位。
  在张嘉钢的心目中,李卫东显然是阳奉阴违,表面上说的很好,实际上是摆了自己一道。
  如今李卫东前来求见,张嘉钢有心不见,但仔细一琢磨,李卫东好歹也是著名的民营企业家,若是不见的话,传出去也不太好。
  于是张嘉钢还是开口说道:“你根据日程,给我安排一个时间吧!”
  ……
  下午三点,李卫东如约来到张嘉钢办公室。
  “张书记,昨天的那个招聘会,我原本你是打算到场给助助威的,结果实在是没赶回来,等车开进青河市里以后,招聘会都结束了!”
  李卫东笑盈盈的接着到;“不过我听说,招聘会举办的非常顺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有很多的下岗职工,通过这次招聘会,成功的再就业!”
  李卫东说的完全是客套话,张嘉钢则是冷冷一笑,开口说道:“招聘会能够顺利举办,少不了全市企业的参与,也少不了李董事长这种企业家的支持。”
  张嘉钢说着,话音一转,开口问道:“李董事长,你们小狗电器厂,应该也招到不少人吧?有二十个没?”
  李卫东听出了张嘉钢话语中才嘲讽,不过作为现代周扒皮的他,一点儿也不尴尬,而是笑着答道;“昨天我们小狗电器一共招了27个人!”
  “2000个工作岗位,招了27个,可真不少!”张嘉钢继续嘲讽道。
  “昨天是招了27个,可今天只有23个人来厂里报道,这23个人去厂里参观以后,直接走了11个,还剩下12个。”李卫东接着说道。
  一听跑了一半多,张嘉钢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恼怒的说道:“这么说,我这边下岗再就业的统计人数,又得减去15个!”
  李卫东则一脸淡定的摇了摇头:“恐怕不止,我们厂岗前培训的淘汰率,一般是在3成左右,这还是针对年轻人,年纪大的人嘛,学东西本来就慢,岗前培训的淘汰率会更高,我估摸着,最终也就是能有六七个人留下来。”
  2000个岗位,招了27个人,留下六七个,李卫东还摆出一副淡定的样子,这让张嘉钢怒火中烧,恨不得要掀桌子。
  张嘉钢强压心中的怒气,开口说道;“李董事长,这种招聘会,你们要是不想来就明说,用不着用这种手段来打马虎眼!”
  “张书记,我可没想打马虎眼,我是真心实意想帮下岗职工再就业。只不过是人家看不上我们小狗电器厂,都不来报名,我们总不能硬把人拽过去吧!”李卫东一脸无辜的答道。
  “为什么下岗职工都不去找你们厂报名,你心理还没数么?”张嘉钢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就你们厂所谓的那个同工同酬,哪会有下岗职工愿意去!”
  “张书记,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原因。”李卫东接着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工作岗位,我去农村招聘,一车车的往我厂里送人,可到了下岗职工招聘会上,就没有人报名了呢?”
  张嘉钢马上回答道:“那是因为你们厂的工作强度太大了,是什么997、887的,一天十二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时不时的还得再加班。以那些下岗职工都不年轻了,哪里扛得住这种工作强度!”
  “是扛不住,还是不想做?”李卫东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也是从国企出来的,以前国企里面又不是没有加班,又不是没有随时待命。
  就好比我在运输公司当调度员那会儿,运输任务多起来,在单位里待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到了雨季有抗洪救灾任务的时候,也是全体职工24小时待命!那时还没有加班费呢!
  其他企业也差不多,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时候,紧急的生产任务下来了,谁不是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完成任务,那时候也没有休息日,更不谈什么八小时工作制,喊一喊奉献,就全都钉在工作岗位上了,无怨无悔的加班!”
  “呃……这毕竟是时代不同了嘛!”张嘉钢开口说道。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我们厂的工作强度是很大,是需要加班,但既然他们以前能加班,现在为什么就不能加班了呢?还不是想要找一个清闲的工作。
  想要那种清闲岗位,也不是没有,问题是你得拿出相应的技术和学历。要是一个大学生来应聘,我可能让他下车间么?肯定得让他做办公室。
  若是没有学历的话,有技术也行啊,我的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都缺技术工人,车铣刨磨,但凡精通一样,我那里都能要!
  若是来个工程师,我还给他开高薪,给房子。张书记,不瞒您说,我们富康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工资可比你这个青河市一把手高!”
  “我工资也不是很高,主要是日常开销少。”张嘉钢赶紧解释道。
  李卫东则接续说:“我们电器厂是工作强度大,所以求职者不愿意来。但据我了解,求职者不愿意来的,也不只是我们小狗电器这一家。
  有一些工作岗位,给出的工资比较低,所以无人问津,还有一些企业,给出的工作岗位不怎么体面,求职者碍于面子,所以不想报名。
  但是这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岗位,拿到社会上去招人,还是有人愿意干的。所以归根结底,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问题并不出在提供岗位的企业身上,而是出在求职者身上!”
  张嘉钢脸色一沉,显有些不高兴,他开口说道:“李董事长,照你这么说,下岗职工找不到工作,就得全怪自己喽?企业就半点关系都没有?难道企业就不能提供一些适合下岗职工的工作岗位么!”
  “张书记,有一件事情,咱们得先搞清楚,我们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岗位,还是应该根据个人能力设立工作岗位?”李卫东开口问道。
  张嘉钢顿时沉默不语,从道义角度上,他虽然很想站在下岗职工这一边,但是规则上显然不能这么做。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全都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去设立的工作岗位,处于这个岗位上的人,也应该拥有符合该岗位的工作技能。
  没有一个单位会根据职工的个人能力,去设置工作岗位,所以让企业专门提供适合下岗职工工作的岗位,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当下岗职工想要再就业的时候,需要有胜任新工作岗位的能力水平,这是核心问题。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恰恰就是下岗职工不具备胜任新工作的技能!
  大多数的下岗职工缺乏技术,也就只能从事那种最基础的工作。然而最基础的工作,要么强度大,要么工资低,要么强度又大工资又低。
  对于进城务工的人农民工来说,他们能接受这种最基础的工作,但是对于国企出身的下岗职工而言,他们肯定不愿意从事这种基础工作。
  结果事情就卡在这里了,好的工作,要技术要学历,他们干不了!基础工作,又苦又累赚钱还少,他们不愿意干!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光靠劳动局举办几次招聘会,根本就无济于事。靠着企业分流一部分人,也是聊胜于无。关键是要让下岗职工拥有就业的技能。”
  “你的意思是,针对下岗职工,搞技能培训?”张嘉钢马上问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就目前看来,想要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这是治标又治本方法。”
  “针对下岗职工搞节能培训的事情,我们市里不是没有想过,也曾经尝试过,但是实施起来的难度比较大。”
  张嘉钢接着说道:“之前劳动局曾经拿出了部分专款,搞了一个下岗职工的培训班,可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成功就业的并不多。”
  “这很正常,职业培训是一种系统化的东西,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去做,不是临时搞个培训班,就能出效果的。”
  李卫东接着说道:“现在咱们市的下岗职工,数量恐怕有好几万了吧?而且根据现在的趋势,未来几年还会增加,所以应该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职业培训机制。”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啊!系统化的职业培训,钱从哪来?人从哪来?软硬件设施从哪来?”张嘉钢反问道。
  李卫东马上回答道:“人的话,有钱就能解决,软硬件设施,同样是有钱就能解决,所以关键是钱的问题。至于钱嘛,或许我能帮上一点忙!”
  “李董事长?你愿意出钱?”张嘉钢惊喜的问。
  李卫东却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张嘉钢,接着说道:“张书记,这是我做的一份方案,还请您过过目。”
  张嘉钢接过文件,打了开来,迅速的扫了几眼,随后开口问道:“你打算将驾校扩充为职业技术学校?”
  李卫东点了点头:“驾驶本来就是一种职业技术,咱们青河驾校成立以来,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以驾校为根基,扩充其他的职业教育,我认为是可行的。这比单独组建一个职业技校,要更加方便和容易。
  我在方案里,也列出了几个职业培训的项目,像是家电修理,摩托车修理,这都是比较热门项目,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家用电器,满大街上跑到都是摩托车,学会了这两种技术,哪还愁没有饭吃!
  还有这个厨师,学起来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不会饿肚子。这闹饥荒的年代,都没听说过饿死厨子的,有一手厨艺的话,稍微攒点本钱,还能自己在路边开个店,当个小老板。
  另外像是水电工和电气焊,用途也非常的广泛,许多企业和个体老板都需要这一类的技术工种,学会了水电技术和电气焊技术,找工作肯定不用愁。
  下岗女工可以学习这个美容美发技术,还有面点糕点技术,这两种工作对于体力劳动的需求不大,非常适合女同志,而且就业前景广阔,只要不是葛老师那种,都需要剃头嘛!
  这几项技术,学会以后比较容易就业,关键是学起来不难,门槛比较低,不用要学历就能掌握。这一点是比较适合下岗职工的。”
  听了李卫东的介绍,张嘉钢频频点头,很显然已经动心了。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要把这些项目的职业培训搞起来,大笔的投入是少不了的,在这方面,我旗下的企业,愿意投入人民币两千万,来完成这个项目!”
  “李董事长,你真的愿意出两千万?”张嘉钢顿时一脸惊喜,之前对李卫东恼怒的情绪,也全然消散不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