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个人马上道:“一万台农机,平均下来的话,一个府也就是200台,你们张口就是三四千,真当我们是透明的么?”
  “我们呵叻府水稻种植面积那么大,200台农机拿够分的?就算是村长都分不到!”
  “你们呵叻府水稻种植面积大,我们巴真府水稻种植面积也不小啊!我们要求多分一些,也是正常的。”
  “照你这意思,我们猜纳府这种小地方,就分不到了!”
  几个农民代表先吵起来了。
  望着这一幕,纳坤心中顿时充满了无奈。
  “看来不搞定分配的事情,是没办法把这些农民打发走了!”
  ……
  宾馆的房间里,岳安全正在跟李卫东通电话,汇报泰国这边的情况。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智慧,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依旧充满了哲理。”
  岳安全说着长叹一口气,接着道:“泰国有77个府,其中大约有五十个府,都是以水稻为主要的农作物,一万台水稻种植农机,分为五十个府,哪里够分的?
  分东西这种事情,不怕分的少,就怕分配不均,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那分得少的人自然会有意见。
  记得二十年前我还在企业的时候,当时厂里过年分猪肉,全都挑肥拣瘦的,谁要是分到瘦肉,那一准的是不高兴,最终瘦肉全都分给我们这些小年轻了。就这事啊,我抱怨了后勤科长一整年!”
  李卫东笑了笑,开口答道:“我那时候可比你强,当时我虽然也是个小年轻,但我是运输公司的调度员,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过我们的手,先把好的挑走了,公司的总经理都得排在我们调度员的后面。”
  “也是,你们可是运输公司,放在二十年前物资紧缺的时代,货车司机可比大学教授还吃香,油盐酱醋糖茶的,你们可不缺!”岳安全开口说道。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这些一线的司机和调度员,物质方面是挺富裕的,但是后勤那边分到的东西也不怎么样。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汽修车检,记得当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发给我的月饼都是烤糊的,当时我爸退休了,给的月饼都比给我的新鲜。
  不过因为糊月饼的事情,公司食堂也被领导批评了,到了后来,公司食堂干脆就不做月饼了,直接发月饼票,让我们去粮油站的供销社领月饼。”
  “是啊,后来我到了部委以后,发的也都是商场的购物券,很少会发实物了。”岳安全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
  “这就是孔老夫子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直接发猪肉,那肯定有肥有瘦,做不到平均分配。发购物券的话,就算是给的少一些,但至少公平一些,员工不会有意见。”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有的人分的多,有的人分的少,这种情况还好一些。但若是有的人分得到,有的人却没分到,那麻烦可就大了!
  别人吃肉我喝汤,跟别人吃肉我饿肚子,差别还是很大的。若是别人吃肉我喝汤,顶多是心有不满,但不满大概率会积累下来,直到一个临界点才会爆发。
  但别人吃肉我饿肚子,那可是要命的事情了!放在古代的话,那些饿肚子农民敢直接造反!中国多少王朝,最终都毁在饿肚子的农民手里!
  泰国的农民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是那些分不到农机的农民,真的会念两句阿弥陀佛,然后坦然接受么!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我就不信泰国人会真的那么佛系!”
  岳安全则开口问道:“董事长,按我什么时候去找泰国农业协会的人谈一谈?”
  “先不急,现在不是有一万台农机了么?再去找那些专家写几篇文章,重新分析一下一万台农机该怎么分配。让子弹飞一会。”李卫东开口答道。
  ……
  农机的数量从4000台上升到了一万台,媒体上马上出现了农业专家给出的新的分配方案。
  但这些分配方案算来算去,最终都彰显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够分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将一百万分给一百万个人,每个人都是一块钱,那这一百万人都不会有意见;
  如果在这一百万人中,挑一个人,然后将这一百万都给他,那么没有分到钱的那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会大骂黑幕!
  三人成虎,当多数人同时开骂黑幕的时候,即便不是黑幕,也就成了黑幕!
  泰国的农民们可以接受大家都分不到。但有的人能分到,有的人却分不到,这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更关键的是,能分到农机的,还是少数,而绝大多数农民是分不到的农机的,这就加剧了不公平性。
  越是不公平,就越是会激发不满,于是集会抗议的农民也就越多。
  不来闹的话,农机肯定分不到我头上,那还不如来闹一闹,赌一把“万一”。
  不同的声音也渐渐的出现,有的农民说,不如取消这笔农机合同,将这五十亿泰铢直接当做补贴,按人头发给种水稻的农民,那就皆大欢喜了。
  执政党当然不会做这种事情,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就等于是将“贿选”的把柄送到对党手上,而且还是用纳税人的钱公开贿选。
  直接用拿纳税人的钱,为自己买选票,毕竟是太露骨了,有智慧的政治家不会这么做。
  即便是真的要用纳税人的钱买选票,也不能如此明目张胆,得变通一下,比如提一个补贴议案,从议会走个程序等等。
  泰国的反对党也在这时候跳了出来,开始对这五十亿泰铢的农机订单大肆的抨击,事情眼见着是越闹越大。
  ……
  颂恩脸色阴沉的回到了办公室。
  他刚刚从农业部回来,而部长将他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让他一周内解决农民集会抗议的问题。
  这五十亿泰铢的农机订单,原本是为对农民示好,巩固农村的选票,却没想到因为分配的问题,反倒是引起了大批的农民抗议。
  如果事情处理不好的话,不仅仅起不到对农民示好的作用,反而会得罪不少的农民,并且会丢掉大量的选票。
  泰国有七成的人口都是农民,若是得罪的农民,那还选个毛线啊!
  所以颂恩很清楚,如果自己无法圆满的解决这件事情,不仅仅是自己这个农业会长的职位保不住,就连他的上级领导农业部长的位置也保不住。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万台农机,怎么也不够77府农民去分的啊!
  “要不然干脆就取消这笔订单算了。大家都没有,就不会闹事了!”颂恩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纳坤敲门走了进来。
  “没事别烦我!有事的话,不重要也别烦我!”颂恩没好气的说道。
  纳坤犹豫了一下,而后开口说道;“会长,您还记得中国富康农机公司的总经理岳先生么?”
  松恩下意识的看了看身后的衣柜,那里有一套名牌西装,正是不久之前岳安全送的。
  作为农业会长,来送礼的企业可不在少数,比如农机企业、种子企业、化肥企业、农药企业等等,甚至连建筑公司,也会为了修建水库等灌溉设施,给纳坤送上大礼。
  这种送名牌西装的,一般只是为了跟松恩结交一下,给颂恩留下一个好印象,以方便以后找颂恩办事。
  真要是有求于颂恩的话,不可能只送一套西装这么寒酸。
  颂恩现在被集会抗议的农民弄的焦头烂额,哪有心思去见国外的企业家,于是他摇了摇头:“你没看到外面那么多集会的农民么?我最近哪有心思接见外国企业,帮我找个借口推了吧!”
  “会长,这个岳先生说,他有办法帮助咱们解决当下的困境!”纳坤接着说道。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颂恩立刻来了精神。
  纳坤只好详细说道:“今天早上,岳先生来找过我,他说有办法帮我们解决这次农民集会!”
  “什么办法?”颂恩马上问。
  “岳先生说,只要将这五十亿泰铢的订单交给他们富康农机公司去做,就能解决问题。”纳坤开口答道。
  “原来是个抢订单的!”松恩撇了撇嘴,接着说道:“他说能解决问题,你就信啊?纳坤,你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尤其是商人,更加不可信!我看他只是为了这五十亿泰铢的订单!”
  “会长,我打听过了,这个富康农机在中国,也算是一家规模颇大的农机企业,我想他们的负责人,应该不至于满嘴跑火车。”纳坤说着,向前靠了靠身子,压低声音开口说道:
  “而且咱们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就花费一点时间,见一见这位岳先生,万一他真的能帮咱们解决问题呢!就算他真的想要欺骗您,您顶多损失十几分钟的时间啊!”
  颂恩皱着眉头想了十几秒钟,觉得纳坤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点头说道:“那好吧,安排我跟这个岳先生见上一面吧!”
  “好,我立刻去安排。”纳坤点了点头,然后快步走出了颂恩的办公室。
  随手关上了颂恩办公室的大门,纳坤才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那里有一个装钱的信封。
  随后纳坤心中默默念道:“岳先生啊,这钱你可没白花,事情我已经帮你办妥了!能不能拿下这五十亿泰铢的订单,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 选票最重要
  岳安全来到了颂恩会长的办公室。
  颂恩会长已经被外面的集会的农民搞的焦头烂额,见到岳安全后,也没有寒暄,而是直接开口问道:“岳先生,你有办法解决外面那些农民的集会?”
  “是的,颂恩会长,我有办法解决。”岳安全接着说道;“据我了解,贵方与久保田签订的农机采购合同,采购数量约为一万台农机。
  但是一万台农机根本就不够泰国农民分配的,很多农民担心自己分不到,所以才来到农业协会提出自己的诉求,从而导致的这次集会活动。
  归根结底,农民集会的原因是因为农机数量不够,如果农业协会可以提供跟过农机的话,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方面,我们富康农机可以提供帮助,只要贵方愿意将五十亿泰铢订单给我们,我们可以为贵方提供数量更多的农机,来解决农民集会的问题。”
  颂恩知道岳安全是来抢订单的,也猜到岳安全会这么说。
  松恩只是微微一笑,而后开口说道;“岳先生,我们泰国有七成以上都是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当中大部分都种植水稻,哪怕你能翻倍供应农机,但大部分的农民依旧分不到!
  我们泰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我们泰国是世界第一大的大米出口国,我们水稻种植户的数量,是很多外国人想象不到的。
  别说是五十亿泰铢的农机,就是五百亿泰铢,也无法满足全泰国农民的需求。所以仅仅增加一点农机数量,不足以解决目前这场危机!”
  “跟我们中国人谈农业,谈历史?简直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岳安全心中颇为不屑,嘴上则开口说道:“一万台农机,翻倍也只是两万台,的确是不多。可若是翻十倍么?”
  “十倍?你是说十万台?”颂恩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
  “若是翻五十倍呢?”岳安全一脸自信的笑了笑,接着说道:“颂恩会长,如果贵方愿意将这五十亿泰铢的订单给我们,我方可以提供五十万台农机,也就现在订单数量的五十倍!”
  “这不可能!”颂恩马上摇了摇头。
  五十万泰铢,买日本产的农机只能买4000台,即便是买中国生产的便宜货,也只能卖一万台,而岳安全张口就是五十万台,同样的价格,比日本的供货数量翻了一百多倍,这怎么可能?把我当地主家傻儿子呢!
  颂恩本能的觉得,自己是遇到骗子了。
  岳安全则掏出一本产品安全手册,递到了颂恩面前,开口说道:“颂恩会长,你看看这本产品手册,就知道有没有可能了。”
  颂恩满是质疑的接过了产品手册,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微农机,看起来比手推车还要袖珍一些。
  “这些也算是农机?”颂恩有些不屑的说,在他看来,农机至少也得是四轮拖拉机那么大的东西,这种小豆丁哪能算是农机!
  “个头虽然是小了一些,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农机。而且我们这种小型农机的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培训,五分钟上手,一个人就能操作。而且保养起来也很容易,不像大型农机那样需要专业的保养……”
  岳安全开始介绍起小微农机的优势,最后则谈到了价格。
  “我们的小型农机,除了刚才我所介绍的那些优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便宜。就比如这一台小型的水稻旋耕机,一台的售价只需要12000泰铢!
  而如果大规模采购的话,售价还会降低,比如贵方那五十亿泰铢的订单,若是全都交给我们的话,每一台的价格可以降低到一万泰铢,五十亿泰铢便可以采购到五十万台的农机!”
  量变会引起质变,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会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小微农机的生产规模,若是能达到五十万台,成本降低五分之一还是没问题的。
  一万泰铢的价格,的确很令人动心,但是望着产品宣传册各种“小豆丁”及其配件介绍,颂恩却摇了摇头:“岳先生,非常抱歉,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农机!”
  “不,贵方需要的是足够数量的农机,来解决农民集会,至于农机是什么型号,又有多大的规格,这都不重要!”岳安全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了岳安全的这番话,颂恩顿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岳安全则接着说道;“颂恩会长,我承认大型农机的生产效率更高,可以极大的提升农业生产力,与之相比我们生产的这些小农机,的确是差强人意,只是比用耕牛好一些罢了!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贵方决定采购五十亿泰铢的农机,真的是为了推动贵国水稻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业水平的进步吗?
  就算颂恩会长你有这种想法,但农业部的领导们也会有同种想法么?还有更高层的领导,难道也只是为了推动水稻生产,才批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