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们国家整个家电产业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有国内的市场,还有出口,还有给外国品牌做代工,这足以支撑起一个供应全球的上游供应链。
但是这些上游供应链,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企业能做出质量非常好的产品,完全符合美国和欧盟的高标准认证,有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却非常差,只能卖给印度人。
这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市场因素,廉价低质量的产品还是有市场的,很多小作坊小工厂专门生产便宜货,虽然产品质量堪忧,但只要足够便宜就有人买。
第二个是硬件因素,很多工厂希望进行规模和技术的升级,但是缺乏资金,特别是一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贷款是比较困难。如果给他们注入资金,让他们顺利完成升级,就能成为供应链中颇有竞争力的存在。”
“我明白了,如果扶持一批这样的中小企业完成产业升级,到时候整个上游供应链也会提高一个台阶,这会产生更多的竞争,也就实现了你所说的内卷!”
王久阳沉吟片刻,接着问道:“董事长,你是不是想为这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他们进行产业升级,从而带动整个家电供应链的升级。不过这得花费不少资金吧?”
李卫东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们充其量是小家电、厨电和美容电器的龙头,哪有本事去给整个家电供应链做升级?就算是真有心,也无力啊!整个家电供应链的产业升级,没有几百亿的资金可做不到,我们可拿不出这么多钱。”
王久阳不明所以的瞪了李卫东一眼,心中暗道:没钱,还好意思慷慨激昂的供应链升级!
李卫东则继续说道:“我们虽然没那么多钱,但银行有的是钱,几百亿的资金,对于国内的银行体系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那些中小企业不是贷款难么,但我们这种大集团贷款容易的很。”
“你的意思是,我们成立投资公司,从银行贷款,然后再投资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王久阳开口问。
“我们是做实业的,可不是做投资的。更何况只要投资就是股东,股东是要承担经营风险的。只是风投也就罢了,数额不大亏就亏了,可是投资制造业,承担经营风险不划算的。”
李卫东淡淡的一笑,接着说道:“所以我打算成立一家金融公司,从银行贷款,然后再以借贷的形式,将钱借给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我们只做放贷人,不做投资人。因为投资的话,就不容易做资产担保证券了。
我算了一下,出十个亿的本金,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将钱借出去以后,再拿来做资产担保证券,以此为抵押接着从银行贷款,这十个亿的资金滚出来三百亿没有问题,足够搞供应链升级的了。”
“赚个利息差?”王久阳本能的说。
“利息差才几个钱?”李卫东不屑的撇了撇嘴。
“你都说了是三百亿……”王久阳嘀咕道。
“三百亿的利息差好像真的挺多的。”李卫东也跟着嘀咕了一句,随后朗声说道:“别光盯着那点利息,目光长远一些嘛,我们这是为了整个供应链的升级,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只不过这种操作还得国家允许,等过几天我去发改委要个政策支持。”
李卫东所说的这种金融手段,以十亿本金滚三百亿,还只是保守操作。未来某金服用同样的手段,三十亿的注册资金,从银行那里滚出了三千多亿,超过了百倍。
百倍的差额,背后的金融风险可想而知,因此李卫东得向国家要个政策。
而王久阳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他开口说道:“如果是借贷的话,同样有对方欠钱不还的风险。这年头欠钱的是大爷,要账的连孙子都不如!得有抵押才行。”
“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要扶持的都是自己的上游供应链,他们向我们供货,这就是最好的抵押。敢欠账的话,大不了我们不付货款就是了。”李卫东淡定的答道。
“我好像被你搞糊涂了。我们借钱给上游供应商,他们用我们的钱做出了产品,再卖给咱们赚到了钱,然后用这笔钱还给我们,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啊!是我们白忙活了,还是供应商白忙活了?”王久阳开口说道。
“都没白忙活,是各取所需。”李卫东说着露出了诡谲的笑容;“这里面的关键,其实是货款结算的时间。我们是买家,但同时我们又是卖家的债主,这就意味着借贷还款期限和货款结算时间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既然资金层面上我们有主动权,我们可以通过复贷延长借贷期限,以及延长货款结算时间,掌握上游供应链企业的资金链,到时候我们有能力随时让上游企业资金链断裂。如果只是一两家企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如果整个供应链都如此呢?”
听到这里,王久阳倒吸了一口冷气,脸上露出了骇然的表情,同时有些颤声的说道:“那就代表我们将会掌握整个行业的上游供应链!”
这一刻王久阳终于意识到,李卫东真正想要的,不是什么内卷带来的利益,而是整个家电产业的供应链!
第七百二十九章 点对科技树
为了金融公司的事情,李卫东专门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打算找国家要政策支持。
发改委的会议室门前,李卫东停住脚步,整理了衣领和袖口,才跨步走了进去。
会议室中除了几位领导之外,像是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也都派人前来,另外经济导报、改革报等官媒,也都派了记者。现场大有一种智库研讨会的气势。
“李董事长,我给你介绍一下……”
一翻介绍后,李卫东刚打算落座,一个秘书模样的人匆匆的走了进来,在为首那位领导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为首那人面色微变,先是看了看表,然后开口说道;“你马上去安排。”
秘书匆匆离开,为首那人又走到李卫东面前,开口说道:“李董事长,发生了一些变故,上级领导也对这次说明会很感兴趣,不过他日理万机,没有时间亲自前来,所以打算以视讯的方式,莅临这次说明会。我们马上派人准备视讯设备,说明会也得延迟几分钟。”
发改委的上级领导,想想也就那么几个人,于是李卫东开口问道:“不知道是哪位领导莅临会议?”李卫东马上问道。
对方说出了一个名字,李卫东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飞速盘算起来。
有上级的领导莅临,那之前准备的说明内容就得推翻,进行全面精简,领导的时间宝贵,可没那么多功夫听你哔哔,得挑重要内容说,还得尽可能的打动领导。
接下来的几分钟,李卫东快速的重新组织汇报语言。
视讯设备准备好,又过了几分钟后,说明会正式开始。
“各位领导,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计划,我们小狗集团经过调查,发现上游供应链有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而限制了发展,作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又比较繁琐。
所以我们打算成立一家金融公司,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然后以借贷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这些中小企业当中,给他们提供助力,从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李卫东快速的介绍了一番,台下马上有人开始提问:“李董事长,我已经详细的看过了你们的报告,我有个问题,中小企业贷款繁琐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但金融公司放贷这种事情,金融机构也可以做。而且金融机构在风险评估和资金监管方面也更加有经验。”
这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放贷这种事情,有专业的金融机构,相关经验更多,风险更可控,就算是给政策,也应该交给他们,干嘛要交给你这个非专业人士?
李卫东马上回答道:“我们做和金融机构去做完全不一样,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目的是为了盈利,一切都是以盈利为先,赚不到钱的,或者风险高的,他们未必肯做。
我们小狗集团是做实业的,给自己的上游供应链,并不是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而是为了构建更庞大、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我们寻求的是整个产业的发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产业的发展,也会给我们带来盈利。”
又有人开口问道:“李董事长,你刚才提到了风险,我的问题就是有关风险的。我们国家的金融行业起步晚,监管体系也不健全,即便是大型的金融机构,也有很多监管不到的地方,也会产生很多风险,你们是做制造业的,是如何看待潜在的金融风险问题?”
对方的潜台词是,人家大型金融机构尚且不能规避风险,你一个做制造业的凭什么去规避风险问题?
李卫东早就料到会有人问金融风险的问题,于是他马上答道:“我对于风险的看法,跟金融机构不一样。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考虑,是货币层面的,所有事情都是以金钱衡量。
而我对于风险是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的,只要供应链足够稳定,那么整个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都是风险可控的。所以我们要维护的,是整个供应链的韧性,而不是金钱层面的得失。”
李卫东又简单了回答了几个问题,但他知道,这些解疑答惑还打动不了视讯的那位领导。想要说服人家,还得从国家发展层面入手。
于是李卫东主动说道;“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工资也在上涨,这使得企业用工成本在不断增加,我做制造业的最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资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这未尝不是一种产业的转移,我想各位领导肯定也注意到这一点了吧?
日本学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论,二战以后的产业转移,也一直在印证这个理论。按照这套理论,接下来的产业转移,将会从我们中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
但是我们并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富裕起来,我们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如果产业真的外移的话,等于是把饭碗端给了别人,我们自己可就要饿肚子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产业外移的问题呢?
有人说发展科技产业,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制造业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润来填补产业外移所失去的利润。但不要忘了,我们有十四亿人,我们的人口比全部发达国家还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产业加起来,都未必能养活的起我们这十四亿人!”
李卫东的这几句话,顿时引起了视讯领导的兴趣。
李卫东接着说道:“我们中国人也不可能一直用袜子换飞机,我们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着低廉的工资,我们的制造业更不可能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状态。
工资上涨是不可逆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这的确会让我们的制造业失去国际竞争力。毕竟资本都是追求利润的。
但劳动力成本不是制造业成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够低,就能带来制造业的话,那么非洲早就是制造业第一大洲了!哪轮得到我们中国吃制造业这碗饭!
我们能够发展制造业,是因为还有其他优势,比如高效的体制、完善的基础建设,充足的能源供应,勤劳的人民等等。但以上这些东西,我们有,其他国家也可以有。
我们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国家通过科学管理和向我们学习,也能做的到;我们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其他国家只要肯投入资金,也能把基础设施建起来;
我们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其他国家同样能从中东买到石油天然气;我们中国人是很勤劳,但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懒汉,总会有人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
但有一种东西,是我们所独有的,那就是庞大的体量!我们有十几亿的人口,这不仅能够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市场,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制造业始终都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领域。比如要生产某种产品,我们中国可以生产1000K的量,因为我们有庞大的生产能力。而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即便是最后卖不出去,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市场消化掉,最起码不会亏本。
而其他国家就不敢生产同样的数量,因为他们的体量不够大,他们没有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所以不敢押注太多,他们的市场也不够大,一旦生产多了,要是卖不出去,那么整个产业就完蛋了。所以他们只敢生产50K,甚至更少的数量。
一边是生产1000K,另一边是生产50K,那么生产成本必然不同,每一件产品均摊的研发经费也不同,原材料购买、规模化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的差额,将所有项目加起来,最终所形成的就是价格的优势。
也就是说,同样一种产品,因为我们的产量更大,成本就会更低,放在国际市场上就可以拥有价格的优势。而若是这种优势扩大到一条供应链、扩大到一个产业,乃至扩大到整个工业体系呢?
那将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将永远在价格上处于优势地位,无论是什么工业产品,只要我们中国制造参与其中,我们就能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刚才才一直在谈供应链。”
“李董事长,听你这么说,只要有我们中国制造在,那么其他国家都不用发展制造了!”有人用一种略带嘲讽的语气,接着说道;“可是这些年,韩国的制造业发展的可是蒸蒸日上,东南亚的制造业,最近几年也在崛起!”
李卫东轻叹一口气,开口答道:“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确已经堵死了后进国家的路,日本人提出的雁行理论,到了中国制造这里,已经失效了。因为雁行理论的基础,是参与者都得是大雁。
若是大雁群里掺杂了一只巨龙,那么所有大雁都会被吃掉,自然就没有什么雁行理论了,这就是即将发生的情况。全球化将所有大雁聚集起来,但是当中却混进了一只刚出生的龙,这只龙还没有大雁大,但如今,这只龙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