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古筝也能够做到如此优美和燃情。”
    “尤其是意境,闭上眼睛聆听的时候,真的美爆了。”
    “轩哥,再弹一遍!”
    “轩哥,再弹一遍!”
    “轩哥……”
    滔天的声浪渐渐聚成了一个声音。
    不过主持人没有开口控场,她同样听傻了。
    这么一首激荡人心的古筝曲,值得大家为它如此激动。
    终于。
    在众人的声浪中,孟沉耀站起来看向林轩,眼里神色无比复杂:“林轩,这首《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是否为你原创?”
    林轩点点头:“是的。”
    孟沉耀问道:“灵感是?”
    林轩:“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段话摘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不过现场人却不知,只有刘季红等几名文学大师眼里陡然放出异彩。
    彼此对视一眼,心中震荡。
    出口成章啊!
    孟沉耀眼里放光,赞叹道:“好诗句!好一个《渔舟唱晚》,这首古筝曲就算是放到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它优美的旋律也足以列入前五!甚至论亲民程度、论意境优美、论宁静和激烈的壮阔冲击,它完全有资格排入前三!”
    在孟沉耀说话的时候。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暴涨。
    “什么?这首古筝曲是林轩原创的?”
    “我就说我之前怎么从没有听过。”
    “果然又是原创!”
    “我傻眼了,原本我以为林轩只是要给我们展示一下民乐的优美,结果他直接弹奏了一首原创古筝曲?而且是被孟沉耀大师夸赞足以进入华夏经典民乐的曲子?”
    “真的太好听了,哪怕是此刻我一颗心都在剧烈跳动。”
    “我以前几乎没停过古琴演奏。在各种综艺上只见过弹钢琴、拉小提琴的明星。这是第一次听到华夏的民乐。原来林轩说的没错,民乐真的丝毫不弱于西乐。甚至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古筝这种典雅、悠扬的民族乐器。”
    现场舞台。
    “孟老,谢谢。”
    林轩没有客套,将孟沉耀的夸赞全盘接受。
    现在不是客套的时候,而且他知道就凭《渔舟唱晚》这首前世誉为十大古筝名曲,并且排名仅仅只排在《高山流水》之后的千古绝唱,完全值得孟沉耀的这番夸赞。
    本来林轩是想演奏《高山流水》的。
    不过经过仔细思考后还是放弃了念头。
    首先他对《高山流水》并不是十分熟悉,在没有演练过的前提下贸然弹奏很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即使自己有记忆复刻功能,他也不敢冒险弹奏这首千古一绝。
    其次他觉得光论意境来说,《渔舟唱晚》其实更加契合广大民众的生活,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所以自己最后才选择了《渔舟唱晚》。
    此刻,他没有坐到自己的座位。
    而是依然站在古朴的紫檀色古筝面前,目光看向之前发声的观众:“先生,请问这首民乐能否堪比你心目中完美的西乐?”


第249章:林轩,我谢谢你八辈子祖宗
    说话的时候,林轩身上无形中散发出了一股气势,不言自威。
    刚刚他演奏《渔舟唱晚》的旋律,仿佛依然隐隐在空中回荡,让人久久无法回过神。
    男子神色复杂。
    他站了起来,犹豫片刻便对着林轩弯腰躬身,然后才抬起头:“林轩; 之前我说的话的确鲁莽了,这里向你道歉。我之前很少听民乐,因为周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接触的都是西方的各种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架子鼓……甚至在各种综艺节目、歌曲,以及华夏的大型节目晚会中,也都是西乐的影子。不过直到刚刚你弹奏了一曲《渔舟唱晚》; 我才知道华夏的民乐也能如此动听、如此有意境。”
    说完后。
    男子才面带歉意坐了下去。
    然而一番话。
    却让林轩表情同样变得复杂,他叹了口气:“先生,你刚刚说的话很对。我们民乐虽然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可是如今社会西乐风靡; 几乎将民乐挤得没有了生存的余地。放眼我们周围生活。许多家庭都会将自己学生去学钢琴、拉小提琴,并且引以为豪。可有几个人会将孩子送去弹古琴、弹古筝?或者说想送去学习,都找不到相对应的兴趣学校。反而是钢琴培训班到处都是。”
    顿了顿。
    他才继续道:“所以龙台才会举办《华夏文化大典》,才让大家通过这个舞台知道,我们华夏的民乐丝毫不比国外差。它不应该没落!它不应该被歧视!它是我们的祖先、无数杰出的人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留给我们的音乐隗宝,我们怎么能够忍心抛弃它们?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西乐。西乐同样也要学习,跟国际接轨,让大家接受更多的音乐文化。可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西乐的同时,别忘记了自己的民乐。它同样优美……同样优秀……同样动听……”
    说完后。
    林轩才对着台下,深深鞠躬。
    啪啪啪!
    全场雷动。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使劲鼓着自己的手掌。
    许多人听得心情激荡,却不知道怎么说,只是用掌声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激动。
    孟沉耀眼眶都红了。
    而在同一时间。
    正在观看直播的陆泊君、郑海波两人,看着屏幕上林轩说的话几乎热泪盈眶。
    陆泊君唏嘘:“林轩这孩子; 我们真的没有看错他。当初他费了好大功夫写出《赤伶》,将流行音乐跟戏曲融合在一起,让国内掀起了一股戏曲热。大大提供了戏曲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这就已经对推广华夏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没想到在这个舞台上,他再次给了我们一个如此巨大的惊喜。”
    郑海波点点头:“现在我才明白林轩为何不让老孟表演民乐。估计林轩是这么想的:他自己本身就是华夏的当红歌星,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所以如果是他亲自来表演民乐的话,产生的影响会远远大于老孟。并且他还以身作则,亲自创作了一曲《渔舟唱晚》古筝曲。用自己行动告诉大家,他根本就没有抛弃民乐,他一直很看重民乐,并且造诣还如此深。所以再加上他最后的那一番话,我敢肯定会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心灵冲击。一番举动,胜过我们千千万万的努力。”
    陆泊君深以为然:“确实是如此,林轩这孩子……用心了啊。”
    两人猜的没错。
    此刻网络上,早已经因为林轩一曲《渔舟唱晚》掀起的浪花,让整个社交平台都陷入了沸腾。
    在微博上。
    关于民乐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
    “原来民乐也可以如此好听。”
    “岂止好听,好听到爆啊。”
    “尤其是旋律中那种带着民族特色的意境,我看钢琴都不一定弹奏得出来。”
    “太美了!太美了!”
    “我已经准备了,让我女儿去学古筝。”
    “我也是,本来我就喜欢民乐。今天林轩的演奏更是让我对它变得更加痴迷。”
    “……”
    名叫“红颜”的网友点评:“今天林轩的一首古筝曲真的惊艳到我了,在这之前我几乎没有接触过民乐; 甚至连古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我记忆中的民乐仅限于二胡、唢呐。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国家的民乐不怎么样。可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 华夏民乐居然有如此深的传承; 如此好听的音乐!林轩说的没错:民乐没有衰退,衰退的是人心。”
    某個民乐爱好者:“我真的想哭,你们知道吗?终于……终于……终于有人站出来光明正大宣扬民乐了,我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啊。轩哥,谢谢你。在你上台那一刻,在你帮着民乐出声那一刻,我简直激动得快哭出来。”
    至于林轩的粉丝,更是一个个开始嗷嗷叫。
    “兄弟们,支持轩哥,赶紧学民乐!”
    “必须的,快去买古筝。”
    “是时候让我们‘御林军’发挥出作用了!”
    “卧槽,特么的古筝这么贵?便宜的要一万多?贵的几万十几万?”
    “我还以为也就几十块钱呢。毕竟看着就几根弦而已。”
    “你做梦呢。”
    “一架钢琴不也要几万?你怎么不说贵?而且古筝贵你不会买二胡?”
    “就是,二胡一拉,绝对拉风!”
    “买唢呐啊,唢呐便宜!”
    “咦?真的很便宜,买了!”
    “同上,唢呐!”
    “同上,唢呐!”
    “……”
    这帮闲的没事做的家伙,聊着聊着就开始跑题了。
    不过因为林轩的关系,在各大购物平台,的确掀起了一波购买民乐的高潮。不知道多少人涌入了购物平台,开始购买民族乐器。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而且这就是明星的影响力,尤其是林轩刚刚在舞台上的一番话,触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灵。让大家心中烈火在燃烧。
    当然。
    此刻九成九的人购买乐器,都是冲动使然。
    至于买回去后,恐怕九成九的人会将它们当成摆设,最终铺满灰尘。
    许多古筝、二胡、唢呐的店铺,看着后台飙升的销量,一个个嘴都咧外了。
    “还是明星的影响力大啊。”
    “那肯定的,林轩这么一说,几乎相当于给我们店铺做代言了。”
    “哈哈,今天我店铺唢呐销量破千了。”
    “感谢林轩十八辈子祖宗!”
    “我怎么感觉你在骂人呢?”
    “没有,怎么可能骂人?我这是真心实意的感谢林轩。”
    “得了吧。”
    “……”
    当然,这是后话。
    此刻的现场。
    当林轩正想下台的时候。
    只见一个女生站了起来:“轩哥,我还有个问题,请问可以问你吗?”


第250章:谁说二胡就拉不出好音乐?
    嗯?
    林轩眉毛一挑,因为他看到了女生炯炯的目光,恐怕这个问题不会简单。
    不过自己倒是没什么好顾虑的。
    他点点头,开口道:“问吧。”
    女生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轩哥,你刚刚表演的《渔舟唱晚》真的很动听,哪怕我不怎么懂音乐; 也感受到了旋律的美妙和唯美的意境。不过你对于西乐和民乐的解释,我依然有点不太认可。”
    “哦?”
    林轩看向女生,笑道:“哪里不认可?”
    女生开口:“其实民乐在华夏同样也是十分流行的,只不过它们都太俗了。不像西乐全都是高雅艺术,无论是钢琴、小提琴还是大提琴,每个人提起它的时候; 自然就感觉到了它们的优雅和高贵。
    但民乐呢?
    我想几乎每一个人在华夏都见过拉二胡、吹唢呐、敲锣打鼓的人吗?这些民乐是不是都特别常见?我不信大家没有见过。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公园; 都能够见到老人家拉二胡的影子。至于唢呐,我就不必细说了。
    可是……
    二胡。
    唢呐。
    锣鼓。
    敢问有哪个年轻人喜欢它们?
    若是你让一個年轻人或者孩子去学习钢琴,相信许多人都乐于接受。可若是你让他去拉二胡或者吹唢呐,对方没打你都算好的。
    这就是许多时候我们不学习民乐的原因,不是说不愿意,而是实在不适合。轩哥,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原来是这个问题。
    林轩盯着女生,脸上忽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们觉得西乐是高雅艺术,大部分民乐是俗气艺术。敢问哪里俗了?你们觉得俗,是因为你们对历史不了解,对我华夏史诗一无所知。
    难道在你眼里,民乐就是以二胡、唢呐为代表了吗?
    那么多高贵、典雅的乐器,你们都放到了哪里?
    举个例子:
    古筝、古琴,这些乐器在古代可是宫廷、权贵使用!代表着优雅、权势、地位。
    至于编钟,更是国之重器,只有皇宫大典御用,其大气磅礴的声音,哪种西乐能比?
    当然; 你们或许觉得这些乐器只是少数。诸如:笛子、箫、二胡; 这些才是民族乐器的普通表现; 代表着华夏的街边文化、地摊文化。
    伱们觉得别人在拉小提琴,而你却在拉二胡,抬不起头来?
    你们觉得别人在吹管弦乐,而你却在吹唢呐,抬不起头来?
    真的是这样?错的离谱!”
    林轩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摄人的气势,在舞台现场回荡。
    看到他的声音。
    直播间一个个网友瞪大眼睛。
    “轩哥又在咆哮了。”
    “好man啊。”
    “真猛。”
    “我就喜欢这种男人。”
    “……”
    女生似乎也被林轩的声音吓到了,片刻后她才重新开口:“轩哥,你刚刚说的许多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话我却不敢苟同。”
    “哦?愿闻其详。”
    林轩自知刚才声音太大了。他微微一笑,放低音调平静道。
    女生道:“你刚刚说,别人在拉小提琴,我却在拉二胡。别人在吹管弦乐,我却在吹唢呐。这种事情会让我们抬不起头来。这说的不是事实吗?
    不说唢呐,一吹就上路。这种乐曲,在各种正式场合简直就是大忌。更不要说登上音乐厅等各种大雅之堂了。”
    说到这里,现场哄堂大笑。
    显然大家都对唢呐这种乐曲了解颇深。
    女生继续道:“至于二胡,我想包括您在内的各位; 听到这种乐曲,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应该就是一个老人家独自在街边拉二胡的形象吧?我不是贬低民乐,而是民乐就是如此,许多时候、许多场合它真的难以跟西乐相提并论。”
    “没错。”
    “说的在理。”
    “是啊,这才是民乐衰退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会追求更好的。”
    好些观众纷纷点头。
    林轩明白了,他笑眯眯看着众人:“各位,我不提其他的民乐器,我且问一句:二胡在你们心目中真的就是那个形象吗?”
    “是!”
    众人齐刷刷出声。
    开玩笑,一拉二胡的还能有多高大的形象?
    这不是诋毁。
    这是事实。
    林轩语气平静:“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刚刚说的一句话吗?乐器无好坏,人心有高低。任何一种乐器只是一种工具,它用的好不好,却是要看人本身。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