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岁月的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过岁月的爱-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燕也不知道陈翔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自己创业了,虽然有时候没日没夜,时间毕竟自己掌控,相对来说比较随意,真要重新上班了,又未必适应了。

    原本陈翔寄希望续店后,能接到点单子的,现在可好,店是续上了,新的忧虑也来了。店面在不停的亏损中,眼睁睁的看着漏洞越来越大,却束手无策。

    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他们的困难日子会过去吗?会以何种方式过去呢?
………………………………

第七十章 毕业离校

    之前,陈翔老问王燕什么时候毕业,现在,王燕终于要毕业了。

    校园里雪还没有融尽,路两侧四季常青的小草受到水的滋润,显得更加葱绿。那不知名的矮树,一棵挨着一棵,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感觉一丝暖意。

    这是中午吃午饭的时间,王燕和柳霞、严冰冰陪老师走在通往食堂餐厅的路上,今天轮到她们陪老师吃饭。餐厅在食堂的三楼,跟外面的饭店差不多:有一些特色炒菜。校园餐厅是学生们偶尔聚餐改善伙食的地方,也是他们IMBA班通常招待外籍老师吃饭的地方。这里饭菜比外面要实惠,量大。每顿招待老师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但有限制:不得超过120元。所以,校园餐厅是首选。

    这外籍老师不懂中文,但是每次点菜都很讲究。他们从来不说随便吃点什么,而是认真的参与,都得把菜用英文解释给他们听了,他们知道菜里面的成分和做法后感觉好吃才点。柳霞和严冰冰英语好,他们跟老师交流着。终于点了四样菜:宫保鸡丁、酸菜鱼、水煮牛肉和一份西芹百合。喊来服务员下了单,餐厅生意好,点好菜还要等上半个小时左右才能上第一道菜。

    为了不冷场,柳霞和严冰冰继续找着话题跟老师聊,王燕只是面带微笑的听着。柳霞喊她:“王燕,你想个话题,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老头还兴致不减。“老师听不懂中文,瞥她俩一眼,继续和严冰冰聊着。等他们停下来的时候,王燕跟老师说:“Professor;Can I ask you a question?“ 美国教授说:“Yes!“王燕用简单的英语问老师什么时候开始教学的?美国老师目光闪亮,似乎这是一个他很感兴趣的话题。他说他在做老师之前曾在两家公司上班,担任主管工作。后来,想教学了,就在他五十岁的时候考上了博士。博士毕业后就开始在大学做老师了。

    不光王燕惊讶,柳霞和严冰冰听说老师五十岁才读博士,也感到惊讶。她们都佩服这老头的毅力。美国老师说,他很享受做老师的感觉,喜欢和同学们分享知识。王燕佩服的不是他当老师,佩服的是他为了当老师,五十岁还去考博!

    王燕曾经也有过当老师的梦。可她想谋求一份教师工作却那么难:人家要么要教师证、要么要师范毕业、要么要有相关专业教学经验等等。这些条件,她都不具备。除了希望能当老师外,王燕读研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毕业后能找个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这样,孩子读书考学就不用愁了。

    就在最近几周,来了很多企业到学校招人,招聘工作是在学校礼堂进行的,王燕也去过几次。银行她是进不去的,好的企业倒有几家是从北京来的,能解决北京户口。可人家说,国家今年有新规定,引进的人才必须是28周岁以下才能解决北京户口,且人家跑到大西北来,招的也都是物理,化学这些专业。管理专业,人家只在北京招。王燕原本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在北京找个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这样既可以实现她的梦想:做老师,又能解决她的家庭难题:北京户口问题。她的希望落空了。

    现在听眼前这位美国老师说,他50岁的时候才读博士。王燕心里又升起了一份希望:她也想考博。王燕想到就做。她跟陈翔打电话说了她的想法,陈翔也支持她再考博。于是,王燕登陆北京各大高校博士生招生简介,符合报名条件的只有C校。王燕准备好了报考博士所需要的资料,等着过完年的三月份参加博士生考试。

    工作室通常会每两周开一次会,王燕和其他成员熟悉了后,彼此交流,他们发现一个共同现象:来工作室的基本都对心理学感兴趣,且热衷于公益活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以群分“。王燕在这里工作是没有丝毫报酬的,有时候,还要自己掏钱打印数十份资料发给同学,可她感觉这是最让她开心的工作。工作室的成员越来越多,在校园小路遇到了,或是在食堂吃饭时候遇到了,彼此打个招呼,心情大好。

    十一月份底的时候,学校的课程就结束了,对于王燕来说,就剩两件事情:一是写毕业论文,等到明年五月的时候来学校参加论文答辩,答辩通过了,才能毕业。第二件事情就是复习考博。

    学校放假了,王燕回到工厂,那时荣荣还没放假。陈翔见王燕回来了,如释重负,他把给荣荣检查作业、背书默字的任务全部交给了王燕。小木也上幼儿园了。这样王燕每天的任务基本就是接送她姐妹俩。王燕陪孩子们的时间多了,她有意让姐妹俩都交流,两孩子本来也就每天见面,一起吃饭。

    王燕有意培养姐妹俩的感情,这一大一小姐妹,倒是能一起玩玩。王燕回来后,荣荣的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都有了进步,作业也都能较之以前更好地完成,期末考试的时候,荣荣英语还考了个第一。陈翔心里也高兴。

    工厂外头门口有一条沟渠,沟渠的两侧都栽着大树,冬天叶子掉了,粗壮的树依然能遮挡本就微弱的阳光。积雪多了,沟渠里就有了厚冰,周末了,荣荣就带着小木在冰上玩耍。王燕只是看着孩子们玩耍,叮嘱几句,并不阻止。在孩子的教育上,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她和陈翔都还是希望孩子能多些自由,多点快乐。

    过年了,人心思乡。还没到月十二月底,外地工人们就都请假回家了。王燕父母也都回家过年了,厂里只剩下三哥。王燕就跟陈翔说:“车间留三哥一个人也干不出什么活,索性就放假。我们自己也调整一下。一年到头,没闲过。“陈翔说:“行,放了吧。“

    工厂放假了,店面还没放。没人了,王燕就自己去店里盯盯,陈翔在厂里看着孩子。他们感觉一下子松快很多。快年底了,人们都备年货走亲戚,店面从早到晚难见到人。王燕基本就晚出早归,在店里倒是不闲着:忙着写她的论文。

    过了年,初十后,工人还都没来。陈翔急了,挨个给工人打电话,工人也精着呐:哪里给钱多,就去哪里上班。这两三年北京家具行业不好,很多厂子倒闭,工人转行或回老家的不少,招木工,下料工费劲得很。终于来了五个工人,工厂又能勉强正常运转了。

    王燕初六那天就去店里上班了,说来奇怪,从初六到初八,连续三天,她都有接单。这让陈翔也高兴。原来店员看店,连续两三个月不接单的时候都有过。

    陈翔说:“我老婆就是福星。“王燕说:“得了吧,我这是认真的结果,没见我坐地铁都在背材料价格,做梦也梦见卖东西跟客户对话呢。“

    王燕还真觉得这卖东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灵活自然解答客户各种问题,还得适时引导,把握好促单时机。有单子,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王燕把辛辛苦苦,费尽无数脑细胞后终于写完的论文发给导师看,导师几次看了,几次都说不合格,要求王燕重新改。改论文是件煞费苦心的事情,加上还要复习考博,王燕一下子感觉头都快要爆炸了。

    一心难以二用。现在被改论文和复习考博的事情纠缠着,慢慢地王燕就没法静下心来接单了。为了能腾出时间,安心写论文,王燕在员工餐厅处贴了招聘店员的启示,终于招来一个小姑娘,可新来的店员没卖过定制家具,王燕不得不帮她熟悉材料,报价以及工艺。这样一来,王燕更是没法静心写论文了。

    天暖了,花儿绽放的更开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更欢了,暖暖的阳春三月到了,离考博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王燕白天需要写论文,还要分心盯店面,她只能利用乘坐地铁的时间看看书。

    考试是既定的日子, 王燕还没复习完,那一天也还是来了,王燕硬着头皮上了考场。一共考了三门:两门专业课,一门英语。王燕有一门专业课不及格,考博没能通过。来不及多想,来不及悲怀,王燕又埋头写毕业论文去了,所幸,五月份论文答辩的那天,她顺利通过了。有几个同学没能通过论文答辩,情绪多少有些儿沮丧,那通过了的,不管分高分低,都如释重负。

    为了庆祝毕业,王燕和柳霞、严冰冰一起去吃了火锅。都是成年人,一毕业就惦记回家,柳霞和严冰冰答辩的当天晚上,就乘火车回家了。王燕晚走了几天,和工作室的伙伴们聚了聚。

    两年的校园生活就这么结束了,校园里的球场上依旧每天有打球的身影,图书管理依旧有读书的身影。王燕还真感觉有点依依不舍。她喜欢校园的气息,喜欢看校园的花草树木,喜欢看年轻活跃的身影。

    人生的路程就是这样,一站一站,走完这一站,还有下一站等着。这一站刚开始时候觉得很长,等到走到尽头,才发现,如此短!

    是的,不管是多长的停留,总有不得不离别的时候,

    ……………对此,我们只能整理心情,

    准备在下一站启程。
………………………………

第七十一章 多事之秋

    (一)搬厂饥荒

    沟渠里的积冰慢慢融化了,天渐渐回暖,冬天就要过去了。厂子里的迎春花一簇簇地开放着,春的迹象多少让人心里有些暖意。但是,新的麻烦又将陈翔困扰:厂子用地是从村里租来的,合同三月份到期,合同上说可以优先续租的;但村里换了干部,人家说镇里控制不让续租,要对这块做危房检查,等上头说查好没问题同意续租了,村里才能把这块地租出去。

    这是没法等的事情,为了不影响孩子读书,陈翔和王燕商量,还是在本区找个可以生产的地方。村里有另一处私人建盖的地方,约莫有一千五百平米,有宿舍有车间,也有厕所和小食堂倒是能用作厂房。房东说,这地方可以生产,但是陈翔看他工商执照上没有生产一项,也没办环评,陈翔担心后续有麻烦:北京治理雾霾,国家抓得紧,很多无证家具厂都被清理出京了。未来几年内,北京对家具厂的管控会越来越严。

    房东说,这个地方盖了10来年了,一直租给别人搞生产,肯定不会有问题,他跟村里干部也都熟悉。陈翔问王燕意见,王燕说既然房东确保能生产,就把这条写进合同。有什么事情,由他担着。一年五万的房租,也不算贵,现在厂房租金都不便宜。

    交了租金,陈翔紧忙安排搬厂子,买材料新盖油漆车间。厂子搬过去后,东边住的房东也是盖厂子出租的,他跟陈翔租的这家房东有些矛盾,他的租金贵,房子租不出去,他便伙同陈翔西边那家一起给镇里打电话,举报陈翔厂子生产扰民。镇里三天两头有人来查,今年反贪污紧,这些人倒不像往常索要东西,只一个劲催陈翔他们搬走。搞了份文件,警告要是发现生产中有异味,罚款五万元。

    陈翔找房东,房东跑到镇里,又跑村里,找关系也没用。房东也让陈翔赶紧找地方搬走,他说:“你赶紧找个地方搬了吧,今年,咱这一片整个都抓得紧。有关系也不管用。要是下回来逮着咱喷漆,罚款5万,可不得了。“陈翔知道这时拿合同说话也没用。赶紧打听哪里有能加工家具的地方。王燕也紧忙在58同城和赶紧网上发布求租厂房的信息。这次,他们决定只找有家具生产许可的地方。

    看了若干地方,租金合适的没有生产和环评,能生产家具的地方租金又太贵。活儿压着,只能夜里偷偷干一会儿。最后,还是经一个朋友介绍,在一个老家具厂里租了个车间用,租金贵了些,一年九万,也没办法。这个老家具厂有几万平米,房东是个安徽人,十几年前从村里租来这个地方,盖了很多车间,专门把车间一个个租给别人生产家具。整个厂区又乱又破,唯一的亮点就是:可以放心生产。

    陈翔租用的车间在中间一排,房顶漏雨,房东说前面车间好用,让先用前面的,等屋顶修好了再搬回去。陈翔那头没法再生产,也只能这样。这样没到三个月,已经搬厂两次,将来还要再搬一次。每次搬厂都要租用大车拉设备,办电话转移,重新补材料建油漆车间,少数也得耗损一两万。

    车间设备重新归整到位,员工宿舍也都安排妥当。陈翔和王燕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快六月份了,荣荣也快升学考试,他们打算等荣荣考试后,看能分到哪里,就在哪儿租个小房间,这样便于孩子上学。小木到时跟着在附近找个幼儿园就近读书。一切似乎都计划好了,就等着安心生产,拼命接单。等着过梦想中的好日子。

    原来租用的厂房在通州边上,现在租用的厂房在顺义农村,两处开车很远。原来的厂房租金交到了7月份,还没到期,房东不退租金,陈翔和王燕考虑到荣荣还没放假,也就没硬着让房东退还租金。这样,王燕母亲就在老厂房那边帮带着荣荣,王燕父亲在新厂房这边帮着煮饭烧菜,陈翔和王燕就奔波在新、老厂房和店面之间。

    新车间用了不到一个月,房东来找陈翔,说这车间租出去了,让陈翔赶紧搬到后头去。但,后头车间房顶还没修。房东答应这两三天修好。

    这天陈翔和王燕正开车在路上,忽然接到厂里工人打电话,说遥遥被打了。陈翔吓一跳,赶紧回厂,到厂子时候,遥遥已经被送到医院。

    原来遥遥正干活,房东带着一个胖子,连同其它几个人过来,那胖子也是做家具的,他新租了陈翔正用的这个车间。他们嫌陈翔没动设备,要搬设备,遥遥挡着没让班。那胖子就带他工人把遥遥给打了。陈翔气得不行,他知道这是房东的事情,工人已经报案,110来了,派出所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