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1990-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正文


………………………………

第一章 重生

    1990年,哈市。

    此时正值初夏,天气正是开始热的时候,街上的行人还没有全部换上短袖,决心的迎接夏日的到来。

    柳树前几日刚刚绽放出的新芽,此时已经长得翠绿如玉了,茂密的枝条笼罩着后面的一座小平房的门口,平房的门前挂着两块牌子:哈市第七中学、市重点中学。

    在小平房的后面,则是五六栋大约有七八层高的教学楼,此时正值午休,操场上隐隐的有打闹声音传出来。

    校园的午后,总是热闹又惬意着。下了课的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走出教学楼,有的勾肩搭背,有的则是手牵着手一对对的走着。

    教室里的学生都已经走光了,只剩下王朝阳此时还坐在教室的窗户旁。

    看着眼前黑板上那富有年代感的标语,他陷入了混乱。

    “难道我真的重生了?”

    王朝阳想着,随即合上了桌子上摊开的书本。

    他莫名的觉得有些热,衬衫里面的背心粘在了背上,慢慢捂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他扯开了衬衫袖口,把袖子挽起,露出了一双结实有力的手臂,随即站起身来走去了水房。

    此时正是饭点,教学楼内的人都走光了,水房里只有他一个人。

    “噗!”

    双手伸到了水龙头下,将一捧冰凉的自来水用力的扑在了脸上,一股凉意透过脸庞,直达脑海,让王朝阳整个人瞬间清醒、冷静了下来。

    王朝阳挂着一脸的水珠,抬起头来看向了镜子中的自己。

    十八岁清秀的脸庞,干净、透彻。高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就连镜子中自己的眼睛里也都是清亮、纯粹的。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十八岁的王朝阳。”

    王朝阳对着镜子当中的自己笑了笑,他的牙齿整齐而又洁白,脸上的笑容灿烂。

    “现在是1990年,你知道这都代表着什么吗?”

    “这代表着,你的现在的脚下,满地都是机会。”

    三十年后,会有人告诉你:只要站在了风口上,就算是猪也能飞上天。

    现在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个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年代。

    各个行业领域中都有着数不尽的机遇,只要你走进去,就能直接飞上天。

    这个时代在后世看来,有着数不清的人莫名就发了大财,走向了成功。

    当然,也有着数不清的‘猪’,在还不知道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就从天上直直的摔了下来,被时代所埋葬。

    很多经历过了这个时代的人再度回首,总是禁不住的发出感慨,怪自己当时太傻,怪自己没有抓住机会。

    然而,此时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其实也根本没有理清楚自己的身边,到底是发生了怎样的风云变换。

    我们没有办法去定义一个时代,它到底是好是坏。

    就像是我们没有办法仅仅根据几件事情,就对一个人的评价给盖棺定论。

    但有一件事,是现在已经明确了的。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我们能够保留天真的最后一个年代。

    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为一个人有房有车,而对他另眼相看。

    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金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

    在这个时代,爱上一个人的理由可以很简单。

    只因为那天的阳光正好,而他,恰好穿了一件纯白色的衬衫。

    这个时代,也是人们逐渐走向庸俗,逐渐两级分化的年代。

    不同的人群被时代的车轮所碾压、分割,变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质朴、混乱。

    质朴的阵营里,驻守着的是传统的国企工人。

    而另一边的阵营里,则是被这股浪潮中的新兴起的枭雄、精英和骗子、混蛋所占据。

    曾经十八岁的王朝阳是稚嫩、天真的。

    而如今重生归来的他,虽然依旧有着十八岁俊美的容貌和强健的体魄,但其实他的内心早已经被岁月和生活给彻底的打磨完毕,变得复杂了许多。

    就在王朝阳转身走出水房的时候,一道浑厚结实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了起来。

    “朝阳?”

    王朝阳回头望去,只见中午的阳光透过窗子,在走廊的地板上照出了一道宽厚的影子。

    国尚武一米九七的个头,此时穿着一件印着23号的公牛队球服,缓缓的走上楼来。

    一身火红色的球服下面,是肩膀和手臂上掩盖不住的、扎实的肌肉。

    看着眼前这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埋藏在王朝阳脑海深处的记忆,一股脑的涌现了出来。

    下一秒,王朝阳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急促的问道:

    “老武,今天是几月几号?”

    “你这是咋的了?在这给我装失忆呢?”

    国尚武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面带疑惑的说:

    “今天难道不是五月三十一号吗?黑板上写着还有六天,我们就要高考了啊。”

    听到国尚武的回话,王朝阳整个人愣住了,喃喃的说道:

    “妈的,就是今天啊……”

    大众广泛所知道的90年代下岗潮,其实早在87年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局部实施下去了。

    作为开国长子,重工业所代表的哈市,自然便成了试验性实施的地区之一。

    而王朝阳的老爹——王震,就是在90年五月份的最后一天,接到了铁路公司下发的,光荣下岗的通知。

    “你小子这是怎么了?马上可就要高考了,你别是这时候生病了吧?”

    国尚武将手中的篮球顺着地面,滚到了教室的后排,随即走到了王朝阳的面前,一边伸手摸着他的额头,一边说道。

    王朝阳则是伸出双手,对着国尚武的肩膀狠狠的捏了下去。

    伴随着一身惨叫声响起,一切都变得真实了起来。
………………………………

第二章 故事最开始的地方

    对于九十年代发生的那些事情,王朝阳记得还是十分的清楚。

    就在半年之后,老牟子将会用价值三个亿的500卡车的罐头和铁皮暖水瓶,从毛熊国那边换回来五架飞机。

    到1992年,盛海和堔城将会开放股票交易,再度造就大批的一夜暴富的故事。

    再到后来的2001年,华夏加入世贸,在所有的沿海轻工业城市掀起了一股外贸热潮……

    而在这些过去之后,蓄势待发的华夏又会迎来互联网的大片蓝海……

    王朝阳找国尚武要了两根 “大公鸡”香烟;顺手将它点燃,向窗外看去。

    九十年代,这座城市中还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一切都还是清纯的样子。

    烟雾缭绕,吞进肺里,吐出来,眼前一片薄雾。

    “1900年……1990年。”王朝阳在嘴里面嘟囔着,开始竭力的在脑海中搜索着。

    王朝阳前世作为经济口的政务工作人员,对于国内中曾经发生了的大事小情,是做过认真细致的整理的。

    “搞科研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这句话之所以能从八十年代开始流传下来,其实是能够证明一些问题的。

    在这个时代,哈市以及全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一套房子,最多也不过五六万块钱。

    而从收入的角度来说,除了已经作为开放窗口的深城,除了那些特殊的高薪收入者和暴发户外,首先就是开店做小生意赚得最多。其次便是工厂的工人,而事业编制内的公务人员此时的工资每月只有三五十块钱……

    总之后世许多令人羡慕的职业,在现阶段内其实都不太吃香。

    与现在低收入相反的,如今的一部大哥大售价在一两万块钱,那些带点牌子的彩电、空调等大件电器,也都是在万元左右的价格。

    这个市场价格的定位不能说明是全国人民都富裕了,只能说明收入的两极化正在急速的加大,拜金主义和炫富风潮,已经可以初见苗头了。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无论是工资还是人民日常的衣、食、住、行,每一年都会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变化,甚至在同一年之内,年头和年中、年尾的收入与价格都会完全不一样。

    王朝阳把烟给掐灭了,喃喃自语道:“所以现在来看,稳定是我最不应该考虑的,现在这个年头,就连体制内的公务人员都在往外面跑吧?”

    再过两年,也就是1992年,全国范围内将会爆发出一股令所有人震惊的“下海潮”,共计十二万的公职人员选择放弃体制内的工作,辞职下海。还有一千多万的公职人员选择了停薪留职。

    而在这群“下海”了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就数冯轮、潘十亿等人,他们在下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港洲,开始了发迹。

    可是他们玩的路数,无一不需要大量的人脉以及资金,自己根本没有资格拿来照壶画瓢的用。

    继续沿着这条线思索下去,脑海中的思路慢慢的开始变得清晰,王朝阳干脆回到客厅拿了纸和笔,一边思考,一边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说,许多在后世的独角兽企业如今还都是“小作坊”类的小工作室,自己完全可以用一点点的资金进行入股,等个三五年之后再进行收获。而且投资这种方式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做一名隐形富豪。

    先依靠投机获得一笔暴利,然后将雪球越滚越大,再投资一些自己记得的,后世那些互联网科技领域企业,最终奠定一生的财富基础。

    在90年代,做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也是最赚钱的方向之一,只要能在核心地段拿下一块地,再利用人脉多捂盘几年,然后压慢建造进度,建造高端住宅,一直蛰伏到2008年前后,按照唐晨一品的炒作方案涨一波价格,自己的身价完全可以翻上十番!

    但是这些宏伟的计划,并不适合现阶段没钱没势的自己。

    如今正是改革形式变化最快速的阶段,所以眼下自己的时间很紧迫,为了能够将今后的那些机遇稳稳抓住,自己现在必须快速行动,尽快累积下来足够多的财富。

    写到这里,王朝阳冷静的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将纸上的线络梳理了一遍。

    就在这时,他突然眼睛一亮,顿时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前世,老爹从铁道公司下岗之后,依旧选择了运输行业,从这足以看出他对道路和车的喜爱。

    那么这一世,王朝阳完全还可以劝导老爹,继续从事运输,只不过这一次,跑的不再是国内线路了。

    现在的王震虽然下岗了,但是他十几年来跑哈市至毛熊国的门路,却还是数一数二的门清,

    而且在这十几年的工作当中,王震作为列车长,他在华夏和毛熊国边境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不可谓不雄厚……

    王朝阳还记得老爹曾经和自己说过,每当他们的列车进入到毛熊国的城市之后,不管是什么商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销售到了何处,整栋列车的所有货物都会在瞬间被抢购一空。

    虽然90年代的毛熊国依旧混乱,但是曾经当过兵的老爹,如今在哈市,还有着一大群退伍的兄弟……

    想到这里,王朝阳的眼睛不由得亮了——何不趁着这万事俱备的时机,直接去做外贸生意呢!

    虽然现在的华夏还没有正式的进入世贸,但是华夏和毛熊国、和北边高丽棒子在私下里的贸易往来,却可以说的上是络绎不绝。

    王朝阳依稀记得自己在后世的00年前后,在珲市见过的场景:图们江上,华夏和北高丽的百姓们旁若无人的划着一艘艘的小渔船,满载着一船船的货物,开始热热闹闹的讲价还价,以物易物。

    后世开手机公司的罗胖子,也曾不止一次的在他的演讲中提到过这件事,他的家乡就在珲市不远处,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曾经靠着左进右出,卖华夏和南高丽的“大贸汽车”赚钱。

    仔细想了一圈过后,王朝阳猛然间发现,现在看来,自己倒不像是重生归来的,男主角更像是老爹啊!

    一场激昂壮阔的赌局即将开场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自己必须要从一无所有,变得拥有足够进场的筹码——越多越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有底气在牌桌上与其他人的交手中不落下风。

    归根结底,自己现在急需要赚上一笔暴利。

    写完了最后的这一句话,王朝阳又点燃了一支烟,随后将那张纸撕下,烧毁。

    未来也许还会有着许多自己无法预料到的变数,但至少现在,他能够看清未来自己要走的路,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

    而除了赚钱的压力之外;六天之后的高考也同样让王朝阳头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这一次重生,选择的真是地狱难度的。
………………………………

第三章 往事

    踩着上课的钟声,王朝阳独自回到了教室。

    此时已经是复习的最后阶段了,老师即使来到班级,也不会再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课了,全凭靠自己进行最后的复习。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王朝阳在书桌上那厚厚的一摞书中,随意的抽出了一本地理教材,摊开放好,看着书本上那一条条陌生的知识点,他不禁感到有些头大。

    是的,王朝阳学的是文科。

    时隔二十年再次回到高中校园,他早都已经记不得这些条条框框的知识点了。

    上辈子自己的高考成绩也不算差,他拼尽了老命,总算是摸到了一本分数线的边,勉勉强强的考上了北方师范大学,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

    而这一次,他不想再局限于北方,他想要考到最繁华的城市,去寻找更多的机遇。

    王朝阳的目标也很明确,他想考盛海政法大学。

    原因无他,单纯是因为他前世读的便是法学,自然知道这门专业有多好混。

    只要毕业之前不打算拿下司考证,那么可以说这四年的时间,你完全可以自由随意的度过。

    而这也真是王朝阳想要的,能够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外面发展,创业。

    盛海政法大学在全国的排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