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分析,应该是侦缉队配置在值班室的凉被。
1月份的岳城,温度虽然不高,但是常年20摄氏度左右。
晚上睡觉,盖一床夏凉被是这边的传统。
这些痕迹显示,张羽林在死之前,应该是安稳的躺在床上睡觉。
然后被呛死。
可问题是,在烟雾窒息过程中,人是会在熟睡状态憋醒的。
即便最终无法逃离,而开始一定有挣扎的痕迹。
怎么可能在床上就死了?
“这里边有鬼!”
听了陈言的判断,王敏点点头。
作为老侦缉,对这些现场的判断,王敏的经验比陈言要丰富的多。
陈言能判断出来,王敏自然也能判断出来:“确实有问题。”
“可是,当时的监控录像,都在大火中烧毁了。”
“现场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废墟中,距离值班室大概三十米:“这里,就是当时的禁闭室。”
“金南生当晚就是临时关押在这里。”
禁闭室是一个密闭的房间,相当于临时拘留场所。
一面墙上有个小窗户,有钢筋防护。
正面则是一扇钢筋拉门。
此时,大门依然是紧锁的状态。
“现在的状态,就是当天大火燃烧后的现场。”
“金南生消失,铁大门紧锁,窗户的大小虽然能爬出一个人,但是……”
王敏指了指上面的钢筋:“钢筋虽然被大火烧的有些扭曲,但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对方不可能从窗户逃走。”
“而当晚,铁门的钥匙,就在张羽林的值班室里。”
有意思!
陈言进入现场后,第一时间就开启了嗅觉和视觉基因锁。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现场又因为灭火,曾被淋水。
痕迹……
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除了木炭烧焦后,被水淋湿的气味之外,在气味方面,基本没有其他的特别发现。
“监控室的设备,有可能恢复吗?”
卷宗中介绍,监控室的设备,都在大火中损毁。
但是,硬盘这种东西,毕竟比较结实。
除非烧成铁水,否则的话,也许能恢复出来一些信息。
结果,王敏摇了摇头:“监控室其实就是值班室。”
“大火发生后,云省侦缉大队重案组的同事,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可是,监控电脑基本上被烧化了。”
“里边的硬盘,彻底损毁,没有办法提取录像信息。”
呼……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怪不得云省侦缉大队的人,查了一周,什么都没查到。
现场……
什么都没有留下。
一场大火,一场消防喷水,后期又下了几场雨。
现场除了一片残渣,什么都没了。
第252章 推理分析和验尸
站在院子内,陈言手中拿着一张图纸。
盘水镇侦缉队驻地平面图。
大火从值班室开始蔓延,整整烧了一个晚上。
值班侦缉员张羽林牺牲,唯一关押的盗窃自首嫌犯金南生失踪。
侦缉队里的监控损毁,所以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
第一,如果这是一场纯粹的意外事件,那么有几个问题。
金南生是怎么失踪的?
盘水镇侦缉队的驻地,是一联排的平房。
只有正门一个出口。
而值班室,就挨着大门。
关押金南生的禁闭室,则是最里边的一间房子。
从禁闭室出来,要经过三间办公室,一间证物室,还有枪械室。
之后才是值班室。
大火从值班室燃烧,可以说第一时间就阻断了里面的人出来。
第二,张羽林为什么在死亡的时候没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尸检报告陈言刚刚已经看过。
张羽林的尸体没有任何明显外伤,没有机械窒息导致死亡,而后毁尸灭迹在火灾中的痕迹。
从尸检报告看,张羽林就是死于烟雾窒息。
可是,这不符合常理啊。
张羽林当天并没有饮酒,体内也没有检测到任何迷药成分。
那么,就算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他没有被惊醒,之后呢?
烟雾导致的窒息,一定会呛醒张羽林。
而只要张羽林醒来,肯定会逃生。
就算当时无法逃生,多少也会有点挣扎的痕迹吧?
最起码,不会躺在床上,还盖着夏凉被等死吧。
第三,引发火灾的电热水壶。
陈言刚刚让人拿来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电热水壶。
这种电热水壶,是半自动的。
设定好水温之后,要把开关打开,电热水壶才会工作。
等里边的热水被加热到设定温度,电热水壶就会自动断电,但是开关并没有断开。
“等到里边的水,低于设定温度10摄氏度,电热水壶会重新启动加热。”
负责采购电热水壶功能的内勤侦缉员在给陈言介绍。
“如果水烧干了,会怎么样?”
“水壶里有感应装置,水烧干了,会自动断电,而且不会再启动。”
用采购人员的说法,这种电热水壶的销量非常大。
没听说有什么安全质量隐患。
因为电热水壶导致电路起火,从而引发火灾……
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热水壶早就烧成了渣渣,没有办法做技术鉴定。
而从起火点来看,消防给出的结论就是电热水壶短路,引发电气火灾。
呼……
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陈言和王敏离开了失火现场。
“王哥,关于这个案件……你有什么推论?”
推论?
车上,王敏眉头微皱:“根据案发现场的情况看,有两种推论。”
“第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金南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打开了门锁,逃离侦缉队。”
“之后,意外发生了火灾,毁灭了一切证据。”
“当然,这个推论,只是肉眼所见的结果,里边有很多问题。”
“比如,金南生为什么要逃走,他本来就是自首进来的。”
“从那天的情况来看,金南生就是故意找茬躲进盘水侦缉队的。”
“既然是故意躲进来的,他晚上为什么还要跑?”
“再比如,张羽林死亡时,没有任何挣扎的痕迹,这更不对劲……”
听王敏的分析,陈言也在点头。
王敏说得对,这些问题,也是陈言的疑惑。
“王哥,另一个推论呢?”
“另一个推论……”
王敏看向窗外,眼神微眯:“那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恶性案件。”
“金南生故意进入盘水镇侦缉队,一定是有原因的。”
“比如,躲避什么仇家。”
“但是,对方在金南生进入侦缉队后,并没有放弃。”
“在晚上,劫走金南生后,策划了这起意外火灾,杀了张羽林,而且毁灭了所有证据。”
“不仅如此,林刚到来后,应该是调查到了什么关键线索。”
“所以,他们又策划了那场意外交通事故。”
陈言听后……
重重点头。
王敏的推论,和陈言心中的推论,方向基本一致。
电热水壶引发火灾,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为了毁尸灭迹。
还有林刚的拿起车祸。
意外的假象,已经被陈言识破。
对方通过在红绿灯控制箱上做手脚,精心策划了交通事故。
导致案件中的核心人物金南生当场死亡。
发现重大线索的林刚,重伤昏迷。
“林哥那边,当天前往雷公山,应该就是为了见金南生。”
“只不过,对方早有预谋,路上导演了这场车祸。”
“王哥……”陈言想了想,看向王敏:“我有个要求。”
“嗯?”
“什么要求,你说。”
“我要重新对张羽林和金南生验尸!”
重新验尸?
王敏微微一愣,看向陈言的目光满是惊奇:“你小子还懂验尸?”
尸体检验,可不是虽然上去捏两把,看一看,就行的。
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
有的时候,经验甚至要比技术还重要。
陈言的履历,王敏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甚至,总队那边专门有人去警校调查过陈言在警校时期的表现。
否则,你以为华国侦缉总队的聘书那么好拿的。
九大侦缉组的组长后备人员,是那么好当的?
可是,没听说这小子在警校学习过尸体检验啊。
一看王敏的表情,陈言就知道王敏在想什么:“在连城市学习了一些。”
“张羽林牺牲时候的情况,非常不对劲。”
“我想自己看一看,也许有什么收获也不一定。”
“这个当然没问题。”
王敏虽然惊讶,但是也没有提反对意见。
云省侦缉大队,安排给张羽林做尸检的侦缉员,虽然是这边的大拿人物。
但是,陈言的细致观察力,王敏那都是无比佩服的。
别的不说,就是上午在红绿灯控制箱里的发现。
王敏亲自勘察过那个控制箱。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开关,每一个螺丝或者按钮。
王敏这种老侦缉,怎么会出现错漏的低级错误。
可是,保险盒上保险按钮被动过的痕迹,王敏是真的没有发现。
而陈言就能发现。
之后,岳城侦缉队那边,有人找来放大镜,仔细观察研究了十几遍,才发现有问题的那个保险按钮,上面的光泽,细微的灰尘附着物,确实和其他的保险按钮不一样。
一时间,岳城侦缉队和云省侦缉队重案组的人员,对陈言是惊为天人。
尤其是重案组里的成员,有两个人,本身就在昆市侦缉队任职。
上次陈言在昆市侦办诡异自杀案的时候,就跟着陈言办过案子。
下午2点,陈言和王敏来到了岳城殡仪馆。
“张羽林同志的遗体,储存在3号冷柜。”
“金南生的尸体,储存在7号冷柜。”
案件没有侦办,尸体自然没有火化。
拉开冷冻柜,寒气扑面而来。
打开尸袋,张羽林解剖后,又重新缝合的遗体,出现在陈言和王敏面前。
尸体呈现焦状,因为大火的焚烧,现在已经面目全非。
胸前,y字形尸检切口已经被缝合。
尸体检验,是有非常严格的流程的。
在哪里下刀,切什么样的刀口,用什么样的线进行缝合,都是有规矩的。
系统奖励给陈言的验尸技能专精,对这些都有着详细的介绍。
陈言一眼看去,就知道给张羽林做尸检的是个高手。
无他,刀口缝合。
验尸的刀口,一般是从两侧锁骨开刀,至胸骨后,向下。
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比如对内脏进行病理分析,药理分析,甚至是毒物分析等等。
而缝合的时候,也非常讲究。
因为尸体的皮肤脆弱,没有弹性。
所以,缝合尸体检查用的缝合线,和普通的的医用缝合线是不一样的。
从张羽林验尸伤口的缝合上来看,负责验尸的侦缉员非常仔细。
每一针的距离都相同,力度掌控的非常好。
既让刀口缝合,又没有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即便张羽林的遗体,已经被大火损毁,但是,陈言从细节上能够看到,负责尸检的侦缉员,不仅非常爱惜张羽林的遗体。
技术同样极为高超。
反观从7号冷柜取出的金南生的尸体,仅仅是从缝合痕迹来看,就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针脚宽度不均,力度不匀……
新手。
因为冷冻保存的原因,陈言不可能直接进行验尸。
但是,解剖验尸,仅仅是只是验尸中的一种手段。
通常用来确定死因,查证死者是否中毒等。
关于这一点,陈言是相信原本的尸检报告的。
但是,即便不解剖,只通过外表的检查,其实也能有很多发现。
比如《洗冤集录》中记载的一些验尸方法。
就和和中医看病一样。
尸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会说话的。
陈言带上手套,开始仔细观察。
和验尸报告上的结论一致。
张羽林身上有纤维焦炭,是所盖夏凉被被焚烧后的残留物质。
开启视觉基因锁,陈言一寸一寸的扫过张羽林遗体。
手上,也在遗体表面轻轻摸索。
面容损毁……
口腔内有烟雾颗粒……
后脑没有伤痕……
脖颈没有折断痕迹……
侧放遗体,陈言开始观察遗体背部。
因为张羽林死亡时,是平躺在床上的。
背部贴合床板,所以并没有被大火烧焦。
嗯?
陈言微微一怔,一个小小的,几乎肉眼不可见的黑点,吸引了陈言注意。
“这是……什么?”
第253章 第二条线索
张羽林遗体的脖颈处,有一个几乎肉眼看不到的黑点。
轻轻碰触,因为尸体还在冷冻状态,黑点没有任何凸起或者凹陷。
判断不出是外伤导致的,还是原本就有的皮肤色素沉积。
将遗体固定,陈言仔细观察。
黑点非常细小,仅仅比毛孔略大一些。
暗暗记下这一个不太寻常的特征,陈言继续观察。
十分钟后,陈言来到七号冷柜前,开始观察金南生的尸体。
根据尸检报告显示,金南生的死因是脾脏破裂,导致内脏大出血而死亡。
脾脏,是人体所有脏器中,最脆弱的存在。
高空坠落,猛烈撞击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脾脏出现破损。
脾脏损伤,也是车祸中比较常见的人身伤害。
尸体左腹,有贯穿伤。
根据当时的照片显示,是一截车辆内饰板,在猛烈的撞击下,插进了金南生的腹部。
之后贯穿脾脏,最终导致内出血,引发金南生死亡。
除了这处贯穿伤之外,金南生其他身体部位,还有多出的挫伤、擦痕。
都是车祸瞬间,撞击导致的。
翻转金南生尸体,陈言照例观察尸体背部。
结果……
陈言瞳孔急剧收缩。
这……
怎么可能!
片刻后,王敏脸色阴沉的站在陈言身边。
面前,摆放的是张羽林和金南生的尸体。
面部朝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