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言点点头,同意王焕生的判断。
  领导家的孩子嘛,他懂。
  “这个我明白,打开玻璃门吧,我们到靶场里面看看。”
  王焕生哦了一声点点头:“是,陈组长。”
  噗……
  靶场内,浓重的硝烟味扑鼻而来。
  呛的陈言眉头紧皱。
  身后的沈云懿更是头一次闻到这种味道。
  小鼻子也忍不住皱起,还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咳咳……这是什么味道啊?好难闻!”
  陈言笑了笑:“这就是硝烟的味道。”
  其实这种味道和鞭炮点燃后的味道差不多。
  只是浓厚了许多。
  而且由于这个射击靶场是室内靶场,为了安全,周围没有窗户,只有靠换气扇交换空气。
  这几天又因为调查案件的原因,靶场关闭,换气扇自然也没有工作。
  硝烟的味道更浓厚。
  王焕生按动开关,周围的换气扇才呼呼呼的开始工作。
  靶场里空空荡荡,一眼望去什么都没有。
  陈言的身前有两个隔间。
  是射击窗口。
  对面就是枪靶和沙墙。
  “当时的枪械零件,”陈言看向王焕生:“是在哪里发现的?”
  “这个是在张松林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发现的。”
  王焕生指了指玻璃门外:“就在接待室的旁边。”
  陈言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到办公室去看一看吧。”
  而陈言刚一转身,脚步微微一顿。
  进入射击靶场的时候,陈言就开启了嗅觉基因锁。
  但是因为靶场内的硝烟味特别厚重。
  陈言并没有什么发现。
  可是在刚刚转身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换气扇开始工作。
  一缕淡淡的血腥味钻入陈言的鼻孔。
  血腥味儿?
  靶场里……怎么会有血腥味?
  转过身的陈言在靶场内来回走动。
  已经离开靶场的沈云懿看到陈言并没有跟着出来,重新折返回来:“老公,怎么还不走?”
  陈言摇摇头:“稍等一会儿, 这里不太对劲儿。”
  沈云懿看了看四周,什么都没有。
  这能有什么不对劲儿?
  王焕生也纳闷儿。
  靶场里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有。
  陈言没有理会两人的不解。
  刚刚的血腥味儿似乎又消失不见了。
  仿佛是一种错觉。
  但是陈言肯定,他刚才一定闻到了这种味道。
  呼……
  排风扇搅动起了靶场内的空气流。
  淡淡的微不可闻的血腥味再一次出现。
  刷!
  正在四处转悠的陈言,陡然定住。
  眼神如烈鹰一般盯着靶场的最里面。
  血腥味很淡,混合着浓重的硝烟的味道,即便陈言开启嗅觉基因锁也很难分辨的出。
  而且,靶场内的空气流动并不稳定。
  淡淡的血腥味,时有时无。
  所以陈言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确定血腥味的来源。
  直到刚刚,经过几次确认,陈言才有了新的发现。
  “王焕生跟我来!”
  陈言转过头看向沈云懿:“云懿,去靶场外边等我。”
  沈云懿是个聪明的。
  哦了一声,立即转身离去。
  她知道有些东西是她可以参与的,但有些东西不是她能参与的。
  看着沈云懿离开,陈言点了点头:“王警官,给刘组长打电话。”
  “让他带着现场勘查的人员过来。”
  “就说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找到了张松林!”


第354章 谁是凶手
  刘永明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
  为了射击安全,射击靶场的最里面是一道沙墙。
  一个个沙袋堆叠,垒成一道墙壁。
  墙壁的后面是散沙。
  刘永明到达现场的时候,陈言和王焕生正在挖沙子。
  “陈组长……”刘永明走到沙堆跟前:“陈组长……你有新的发现?”
  陈言点了点头:“刘组长找几人过来帮忙,应该就在这下面。”
  现在陈言已经肯定,这堆沙子下面一定有问题。
  因为血腥味已经越来越浓了。
  但是,血腥味依然很淡,一般人还是闻不到的。
  沙子下面并不是水泥地而是松软的泥土。
  陈言此刻已经站在了旁边。
  负责现场勘查的侦缉员正在挖掘。
  渐渐的,血腥味儿越来越浓重,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的闻到。
  但是凶手显然非常谨慎小心。
  沙袋后面的沙子已经被清理干净。
  下面的泥土都已经挖开了半米深。
  但是依然没有发现尸体的踪迹。
  陈言和刘永明等人耐心的等待。
  此刻沈云懿早就被陈言安排去休息了。
  半个小时后。
  “找到了!找到了!”
  沙袋后面传出来负责挖掘的侦缉员吼声。
  此刻,泥地挖开的深度已经有一米深。
  几个人合力抬出一具被塑料薄膜层层包裹的尸体。
  噗!
  塑料薄膜打开后,浓重的血腥味熏的众人都睁不开眼睛。
  陈言此刻也已经关闭了嗅觉基因锁。
  好在因为尸体埋在了地下,而且时间比较短,没有腐烂。
  所以没有尸臭味。
  “刘组长,陈组长。”负责现场勘查的侦查员经过初步检查之后:“死者的身份基本能够确定,正是已经失踪三天的张松林。”
  “初步判断,死者胸部和腹部中枪。”
  “但并没有击中要害部位,死者的致死原因应该是窒息。”
  “死者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陈言上前开始亲自检查。
  负责勘察的侦缉员蹲在陈言身边:“从尸斑的形成时间和颜色深浅来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四天前。”
  “四天前?”刘永明微微皱眉。
  “也就是说张松林的死亡时间,比王百万和赵晓梦被杀的时间还要早一天。”
  陈言点点头:“确实如此。”
  “刘组长,我建议接下来对张松林的尸体进行解剖。”
  “并对张松林尸体上的弹道进行分析。”
  “以此判断杀害张松林的人和枪击王百万、赵晓梦的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
  刘永明点点头:“好的,我这就安排。”
  “同时,”陈言站起身:“我建议,对射击靶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排查。”
  “对方能够在靶场里杀死张松林,而且没有任何人察觉。”
  “很有可能凶手就是张松林身边的人。”
  刘永明名点点头,同意陈言的分析。
  张松林的尸体是在靶场里面的沙地里找到的。
  从这一点来看,对方应该很了解射击靶场的地形结构。
  所以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返回贵市侦缉队。
  张松林两个孩子的DNA信息比对结果已经出来。
  陈言的猜测没有错误。
  赵小梦的两个孩子是同母异父。
  8岁的大儿子,其DNA信息比对结果显示,王百万是其亲生父亲。
  但是三岁的小儿子,既不是王百万的孩子,也不是张松林的孩子。
  有那么一瞬间,陈言突然觉得张松林有点可怜。
  自己的老婆生了两个孩子,没有一个是自己的。
  而且大儿子已经8岁了。
  结果现在又被人杀了。
  淦……
  不过这也没啥,在前世,陈言还听说过一个倒霉蛋,结婚16年,养了三个孩子,都不是自己的。
  绿绿的草原头上飘……
  “刘组长,有没有查过赵晓梦的手机通话记录和微信聊天记录?”
  “赵晓梦和王百万被害的当天,我们就已经检查了他们的手机。”
  “但是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王百万还好,我们在他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面发现了不少和王百万有关系的女人。”
  “但是赵晓梦的手机非常干净。”
  “除了和张松林日常之间的对话之外,其他的男人包括王百万在内,所有聊天记录全部被删除了。”
  “赵晓梦的电话通话记录也非常正常。”
  “张松林和他的通话记录是最频繁的。”
  这个女人……
  还挺谨慎。
  半个小时之后,射击靶场内的五名工作人员全部被带到了侦缉队的询问室。
  刘永明已经安排了侦缉员,对5人分别进行审讯。
  陈言和刘永明在监控室内观看监控信息。
  “最近你们老板有没有什么异常行为?”
  一号审讯室。
  “异常行为?”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负责打扫卫生……嗯,平时见老板的时候比较少。”
  “没觉得老板有什么异常。”
  二号审讯室。
  “老板没什么异常啊,最近生意特别好。”
  “这个你应该问问张斌,他跟老板的关系特别好,老板如果有什么事他一定知道。”
  “张斌?”
  “对,就是张斌,我们靶场的安全负责人。”
  “老板不在的时候,都是他负责靶场的事情。”
  张斌所在的审讯室是三号。
  陈言和刘永明眼前的监控视频已经放大。
  5名工作人员中,一个保安一个保洁,剩下的三人,张斌是靶场的安全负责人。
  还有两个人各看护一个射击窗口,负责协助客户进行射击体验。
  除了保洁之外,保安和两个负责看护窗口的工作人员,都透露了一个消息。
  就是张斌是张松林在靶场内最信任的人。
  张松林不在的时候,靶场的一切事情都是由张斌负责。
  包括下班后枪械的管理也都是张斌在负责。
  “问问张斌4天前他在什么地方?”
  陈言通过监控室内的话筒提示审讯室内的侦缉员询问张斌的问题。
  “张斌,5月6号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坐在审讯以上的张斌有些消瘦,半长的头发颇有一些文艺范儿。
  整个人看上去……怎么说呢。
  有点文艺青年的意思。
  就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特别招女人喜欢的那种男人。
  右臂上有纹身,眼睛很有神。
  忧郁!
  对,用忧郁来形容这个张斌很贴切。
  “6号……我在上班,就在射击靶场里,哪都没去。”
  “你是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下班之后去了哪里?”负责审讯的侦缉员追问。
  “早晨8点上班,我7点半就到了靶场。 ”
  “中午吃饭也是在靶场叫的外卖,那天生意不太好,下午没有人来。”
  “两个同事下午3点多就下班走了。”
  “我因为要收拾枪械,所以走的晚一点大概是4点走的。”
  “之后我就回家了,然后哪都没去。”
  “怎么了?警察同志有什么问题吗?”
  “你不要紧张,你们的老板张松林涉嫌杀人,现在失踪,我们就是例行询问一下。”
  张斌点了点头:“其实警察同志我觉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我们老板人特别好,他怎么可能杀人呢?”
  “这个不是你该管的事情。”
  监控室内,陈言通过话筒继续提示负责审讯的证据:“问问他是不是知道张松林的下落。”
  “张斌,张松林失踪已经三天,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去哪里?”
  张斌摊手:“这我可不知道。”
  “6号上班的时候老板就没来。”
  “这位警官,我就是一个普通员工,人家老板虽然挺照顾我,但是去哪我哪能知道呀。”
  ……
  一个小时后。
  审讯结束。
  会议室内。
  刘永明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
  案件的侦办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失踪三天的张松林已经找到。
  但是他已经被杀死,而且是在王百万和赵晓梦被杀之前就已经死亡。
  “陈组长,你看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355章 他发现了,不杀他不行
  怎么办?
  案件侦查到现在这个程度,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向任何人有犯罪嫌疑。
  或者说,重案组现在接触到的所有人都没有明确的作案动机。
  但是别忘了,陈言他们手中现在掌握的一枚关键证据。
  半枚脚印。
  在郎洞村悬崖巨石上发现摩托车的时候,同时发现了半枚脚印。
  也正是这半枚脚印,经过和张松林家里的鞋子对比分析。
  确定了张松林并非凶手。
  而现在,张松林的尸体在射击靶场的沙墙里被找到了。
  那么,即便射击靶场的5名工作人员现在没有任何指向性嫌疑。
  但是张松林死在射击靶场,这5名工作人员本身的嫌疑是逃脱不了的。
  “刘组长,我建议将在郎洞村悬崖巨石上,发现的半枚脚印和射击靶场5名工作人员的脚印一一进行比对。”
  “也许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
  比对悬崖巨石上的半枚脚印?
  刘永明点点头。
  张松林被杀,发生在朗洞村枪击案件的前一天。
  而且同样是被枪击,虽然枪伤没有造成致命伤害,导致张松林致死的直接原因是窒息。
  但是,从逻辑上来推理的话,杀死张松林的凶手和和枪击王百万、赵晓梦、赵胜国的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员对脚印进行比对。”
  会议结束不到十分钟。
  张松林中枪的弹道化验结果送到了陈言和刘永明面前。
  “两位领导,张松林体内的弹道化验结果已经出来了。”
  负责化验弹道的侦缉员叫王全民:“张松林被枪击时是近距离中弹。”
  “但由于凶手使用的枪械是自制枪械,造成的身体创伤比较小。”
  “而且子弹并没有击中要害,这才导致张松林当时并没有死亡。”
  “对比结果怎么样?”刘永明拿起报告:“杀死张松林的枪和在狼洞村打伤王百万三人的枪是不是同一把?”
  “是的,”王全民肯定的点了点头:“根据子弹射入人体之后的轨迹分析。”
  “打伤张松林的枪和打伤王百万赵晓梦,打死赵胜国的枪,都没有膛线。”
  “并且口径相同。”
  “经过弹道模拟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击伤4人的枪是同一把枪。”
  “好!”
  “好,只要是同一把枪就好办了。”
  刘永明转过头看了一下陈言:“陈组长,现在就看那半枚脚印的对比结果。”
  “如果和射击靶场上5名工作人员的其中一人能够匹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