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方还是留下了破绽,他忽略了草刺会重新恢复生长。”
“按照正常来说,左右两侧车辙通道的草丛,草刺恢复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因为左侧车辙通道的部分区域,被凶手践踏过,所以恢复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这种差别非常细微,一般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但是两条车辙对比着看就会比较明显。”
陈言指向左侧的车辙通道:“这条通道,大概每隔半米多,都有这样的一个小区域。”
“王大队,安排人在周边排查,重点找一找有没有表面沾染了草浆的纸壳或者铁板!”
凶手虽然狡猾谨慎,但是陈言不相信对方是事先准备好的踩踏物因为根据现场的痕迹推断,这东西最少也得有个四五十厘米长,能够放下凶手两只脚才行。
这么大的东西,凶手随身携带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大概率对方是在现场找的东西,或者事先准备在现场的。
在使用完后,对方大概率会就近抛弃,毕竟这么大的东西,再带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王风雷看向陈言的眼神。
有一些复杂。
和陈言共事不是第一次,重案组刚刚成立的时候,沈市这边就发生了一起池塘沉尸的案子。
那个时候,王风雷就知道,陈言办案厉害。
可是,王风雷没想到,这么厉害啊。
在陈言来之前,王风雷其实已经将现场亲自过了一遍。
说真的,王风雷什么发现都没有。
就跟十年前一样,凶手仿佛幽灵一样将现场所有的一切痕迹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录像,没有指纹,没有鞋印,没有头发,没有皮屑,什么都没有。
当年,甚至请了心理画像师进行嫌疑人的心里侧写。
但是,依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只知道对方非常谨慎小心,熟悉沈市的摄像头分布
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但是这点信息,还用得着心里侧写吗?
可是心里侧写也不是算命,那得要有一些实在的行为和痕迹才能进行推断啊。
算命还得问问人家生成八字呢。
这一次,王风雷甚至也没有报什么希望。
可是,陈言一来,这就发现了至少两个重大线索。
虽然现在还都没有取得最终的线索,但是起码有了这个可能,有了办案的方向。
不像十年前,除了查监控,什么都干不了。
二十个人,汪风雷将现场的二十几个人都派了出去,在附近地毯式搜寻可疑物品。
但是,厂区实在太大,凶手也有可能将垫脚的东西带走,所以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好消息传来。
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车厢里的血液也彻底凝固了。
可以进行取证了。
这一点不用陈言亲自上手,沈市侦缉队的勘察侦缉员能力还是蛮厉害的。
但是,这项取证不是简单的工作,和提取指纹什么的相比,要苦难很多。
毕竟是在凝聚血液下提取痕迹,这些人还是第一次干。
陈言也没有托大,一直在一旁看着。
如果凶手垫脚的东西找不到,那么这里的证据就有可能是唯一的证据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小时后,负责整理血液的勘察侦缉员将整片血液全部提取:“王大队,陈组长,有发现!”
正在一旁抽烟的王风雷丢下烟头,赶紧冲了过来:“什么发现?”
“指纹!”
“我们在主驾驶座椅的前后调节铁杆上,发现了指纹!
”淦!
王风雷此刻真想特么的仰天长啸!
第530章 两块铁皮板
十五年了!十五年!
这是连环杀人案凶手现场发现的唯一证据!
虽然不一定是凶手的,因为这地方正常情况来讲,只有司机能够接触到。
可是,无论是谁的指纹,都说明,凶手在主驾驶位没有完全清理掉所有痕迹。
有了指纹,就很有可能还有别的线索!
驾驶席位本身空间就不大,再加上陈言在副驾驶边上一直看着,现场只有一名勘察侦缉员在具体操作,边上有一名勘察侦缉员打下手。
时间也竟是下午4点钟。
自从五年前水泥厂搬迁之后,这里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过沙石地,陈言王风雷等人在等着驾驶位上的最终勘察线索,厂区内,也不仅仅是刚刚的二十多人在寻找凶手有可能丢弃的垫脚的纸壳或者铁板,而是有三百多人在这寻找。
王风雷也是下了狠心,把沈市侦缉队暂时没有案件的人,全部抽调来这里寻找线索。
要知道,这些侦缉员可不是坐在办公室搞内勤的,而是全部跑外勤的侦缉员。
整个辽省侦缉大队也就沈市侦缉队有这么大的手笔,一下子能抽掉300多外勤侦缉员。
放在连城侦缉队,一共也没这么多外勤侦缉员。天色渐暗,王风雷、陈言等人却没有一丝不耐烦。因为在驾驶位上,又有了新的发现。
血液凝固后,勘察侦缉员一点点清理开了覆盖这脚垫的血液,在底部发现了非常清晰的脚印。
而且不是单独的,而是重叠的脚印。
其中一双属于死者,另一双很有可能就是凶手。
“王大队,王大队!”
王风雷此刻正在车外盯着里边的勘察侦缉员寻找线索,手边的对讲机响起了通话申请。
“我是王风雷!”
打开对讲机,王风雷神情有些激动,因为发出通话申请的正是沈市侦缉队副队长王坤!
王坤陈言也打过交道,是分管沈市侦缉队案件侦办工作的副队长,和陈言的职位类似。
下午,就是王坤带领着三百多人正在厂区里寻找凶手有可能使用过的垫脚的纸壳或者铁板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王大队长,我是王坤!”
对讲机中,王坤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就连一直在副驾驶的陈言都听出来有些不对劲。
撑着身子从副驾驶出来,陈言紧盯着王风雷的对讲机。
“我们在厂区东北角的一处废弃粉碎罐中发现了疑似凶手遗弃的物品!”
发现了?
“等我!我现在就过去!”
王风雷此刻的表情已经不能用兴奋来形容。
完全是特别激动!
青筋暴露,两眼放光!
陈言和王风雷见过几次,不能说对王风雷非常熟悉,但是王风雷作为辽省侦缉大队的副大队长,官威还是有的。
甚至当年如果不是秦川从连城侦缉队空降,那么刘劲松大队长去年高升后,按照正常的流程,王风雷是有可能接任刘劲松的位置的。
这么一个大领导平时面对属下绝对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
就像陈言在京城侦缉总队见过的那些领导,哪个不是沉稳大气。
能当领导的,很少有沉不住气的人。
所以,王风雷既然在这么多人面前露出如此震惊兴奋的表情,可见他内心一定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过,换位思考的话,陈言也能理解。
陈言到目前一共才入警两年,而王风雷呢?
在侦缉队可以说度过了大半辈子。
而一件亲手经办的十五年前的连环杀人案,现在有了侦办的希望,王风雷不兴奋才有问题。
“陈组长,咱们过去看看!”
陈言点点头,这边
的活是个细致的过程,脚印的提取不是一蹴而就的。
血液下的两双脚印,是有部分相互叠加在一起的。
而且司机的双脚因为是在被放血之前就固定在了地垫上,中间有一部分是没有血液侵染的。
所以分离勘察的过程一定要非常小心细致。
因为这下面发现的每一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侦破案件的最终希望。
五分钟后。
陈言和王风雷赶到了水泥厂厂区的东北角。
这里有十个绝大的粉碎罐,当年应该是用来二次粉碎石料的。水泥的制作其实很简单,主要原材料来源于石头。
巨大的石块开采出来之后,要经过初步粉碎,之后还要进行二次粉碎。
这些粉碎罐就是二次粉碎的机器。
王坤此刻没有上来迎接陈言和王风雷。
而是在第十号粉碎罐前指挥。
“小心点,注意安全!”
大老远,陈言和王风雷就听到了王坤的声音。
“进展怎么样?”
走到近处,王风雷朝着粉碎罐里面看去,这时王坤才发现王风雷到了:“马上,这个粉碎罐里面很深,我们刚刚把人用绳索吊进去”
原来,刚刚负责搜寻这块区域的侦缉员已经找遍了所有地方,但是依然没有什么发现。
就在众人准备放弃的时候,一只在粉碎罐的蝙蝠可能是受惊了,突然飞出来,这才吸引了侦缉员的主意。
十个粉碎罐一一探寻过来,终于有所发现!
“队长!东西拿到了!”
王坤正在汇报的时候,粉碎罐里传出巨大的回声。
“队长,找到了!”
十分钟后,负责下去找东西的侦缉员终于上来了。
“王大队,您看,就是这个东西!”
负责进入罐子拿东西的侦缉员,戴着手套将两块有些生锈的铁皮板递到众人面前。
陈言和王风雷仅仅是看了一眼,就能确定,就是这东西。因为铁皮板的一面,正好有翠绿的草浆残留。
“立即带回去检验!”
陈言对这东西判断的不错,铁皮板呈长方形,宽度不足10厘米,但每一块的长度大概有30厘米。
两块铁皮板宽度不超过车胎的宽度,正好能够在车辙通道内放得下,长度呢又足够凶手两只脚前后踏在上面。
看上面的锈迹,还有水泥粘附的痕迹,这东西大概率是凶手在水泥厂内找到的。
水泥厂厂区是杀人凶手心选择的地点,整个作案过程也应该都是凶手刻意设定好的。
从凶手把车子开进水泥厂区,选择沙石空地作为作案地点,然后将车厢内的痕迹全部抹除,再用两块铁板,顺着车辙通道离开。
之后又把铁板抛到粉碎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凶手早就计划好的。
所以在两块铁板上,陈言推测不太可能检测到死者的指纹或者是其他信息。
凶手既然把车辆内部都进行了痕迹清除,那他怎么可能在铁板上留下破绽呢。
最起码,他使用和丢弃铁板的时候,肯定会带着手套的。
因为凶手清楚这两块铁板他不可能彻底销毁掉,遗弃在厂区就有可能被发现。
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是陈言有视觉基因锁,也发现不了凶手竟然是用这种方法离开了草丛圈。
但是,以凶手的谨慎程度来分析,他不会大意的直接用手接触铁板,留下万一的破绽。
至于脚印,也很难,这是铁板,人踩在上面根本不会留下痕迹。
不过,没有留下脚印,不代表没有留下其他的东西。
第531章 案情分析会
安排侦缉员把铁板密封在证物收集袋里,陈言和王风雷再次返回沙石地。
此刻,已经是下午五点钟。
“进展的怎么样了?”
“马上就完了,正在做最后的收集工作!”
负责勘察两名侦缉员已经轮番换了两个班。
现在终于到了收尾的阶段!
“好!”
十五年来,王风雷从来没有放下过这个案子。
有的时候,午夜梦醒,多少次都会回想起每个案子的细节。
可以这么说,这个案子,已经成了王风雷的心病。
10年前凶手第4次作案之后销声匿迹,接下来的十年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王风雷等人一度以为对方彻底收手或者是发生意外,早就死掉了
可是没想到对方在时隔10年之后竟然再次作案。
这十年来,王风雷没有一刻不希望这名凶手再次出现。
因为,只有凶手再次作案再次现身,王风雷才有抓住他的可能。
可另一方面,王风雷又不希望这名凶手再次作案。
因为凶手每次出手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死亡。
而这一次在陈言的帮助下,王风雷觉得这是自己距离凶手最近的一次。
这一次,你可能真的跑不了了!
沈市侦缉队。
会议室,正在召开出租车司机被杀案的第一次案情分析会。
王坤正在汇报案情的大概情况。
“被害人,李岩松,男,顺天出租汽车公司出租车夜班司机。”
“今天早上9点,我们接到被害人李岩松妻子的报警电话,李岩松失踪。”
“上午10点半,通过调取顺天出租车公司的车辆定位系统,我们确定了车辆的具体位置,沈市第一水泥厂旧址。”
“沈市第一水泥厂始建于70年前,因环境污染问题,5年前搬迁到远郊,这个厂区已经废弃了五年时间。”
“发现失踪车辆和失踪人员李岩松之后,我们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和勘察。”
“通过分析对比凶手的作案手法可以确定,李岩松被杀应该就是15年前出租车司机连环被杀案的凶手所为。”
王坤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一眼脸色阴沉的王风雷皱着眉头,继续介绍案情。
“15年前的出租车司机连环被杀案,在座的很多同事应该都知道,包括我在内,甚至我们有不少人都亲身经历过当年案件的侦办。”
此次案件的侦办不仅是陈言带领的重案组牵头,当年参与侦办过连环案件的所有没有离职退休的侦缉员现在都在这间会议室里。
“当年的案子,具体情况不用我细说,大家都知道。”
“凶手从15年前开始作案,一直到10年前一共作案四起,所有的案发现场被害人都是被探针放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现场内没有任何指纹,皮屑,头发等等残留。”
这就是当年案件为什么没有侦破的原因。
在当年的四处案发现场,沈市侦缉队的侦缉员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10年前至15年前,当时的监控系统虽然不发达,但是街上也有很多监控摄像头,可是王风雷等人当年办案的时候,调取了所有被害出租车司机在案发当天经过的所有摄像头,并且一一进行了分析,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当时唯一的线索就是所有被害出租车司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