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没有任何发现。
  难道他们把药物早就在三年前准备好,然后在陈言他们发现小白兔诊所后,恰好用完?
  不可能!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巧合。
  而且,他们既然在试验药物,那么记录在哪里?
  整个诊所,除了那些光盘之外,没有任何数据化的试验记录。
  没有数据记录; 你试验个屁的新药。
  所以; 这里边一定有鬼!
  可是,鬼在哪里?
  陈言转过头; 看向另一位侦缉员:“李玉玲的排查结果怎么样; 有没有新的发现?”
  对方摇了摇头。
  和张村树的排查结果一样。
  对方基本上都没怎么出过小白兔诊所。
  更没什么朋友。
  只是每个半年去阳国要进修学习一次。
  这两个方面; 陈言早有预料。
  这两人在阳国生活的时间很长,回到华国,又是干的这种丧良心的勾当。
  当然不会留下明显的破绽。
  他们每一天应该都是在小心翼翼中度过。
  绝不会在这种细节上留下把柄。
  所以,陈言也没有在人际关系排查上给予太大希望。
  但是,基于上个案子中,陈言没有关注高美美出租房内12人具体信息的失误。
  导致没有第一是时间发现余亮亮。
  陈言吸取了教训。
  再没有可能的方向,也要排查到位。
  因为,真相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细小的,不可思议的,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中。
  最后,陈言将视线转向会议桌的末端。
  监控排查小组,这才是陈言等了五天的最重要的排查。
  小白兔诊所,只有一个大门能进出。
  所以,对方无论如何隐藏,只要是幕后黑手,只要给张村树他们送过药。
  就一定会留下线索。
  坐在末尾的王利军点了点头:“我们调查了小白兔诊所的监控录像,还有小白兔诊所门口的一个天眼摄像头。”
  他这一组人,正是负责排查所有监控的。
  “我们排查了近半年来进出小白兔诊所的所有人。”
  “一共是1896人。”
  “这些人中; 大概有这么几类,一个是上门看病的病人; 一个是送外卖或者送快递的小哥,再有就是推销牙医器械物品的推销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
  王利军将数据投影到屏幕上。
  “按照组长的建议,我们剔除了只进出一次的人员。”
  刷!
  屏幕上的数据变动。
  1896人,只剩下578人。
  “这578人中,我们再次进行了筛查。”
  “其中,病人527人,半年来出入小白兔诊所都在2次以上,王虎等受害人,都在这其中。”
  “剩下的人,有外卖小哥,有推销器械的推销员,还有送快递的,社区的人……”
  王利军再次滑动屏幕。
  “其中,我们重点排查了和王虎等人进出频率相同的人员,这个数据……”
  王利军最后投影上一张表格。
  “三个人?”
  林刚的脸上闪过意思惊讶。
  “是的,林组长,只有三个人,和王虎他们看病进出频率是一样的。”
  “而且……”
  王利军站起身,走到投影前:“其中一人,是推销牙模的推销员,他和已经自杀的王虎,进出诊所的时间基本重合!”
  重合?
  一段录像出现在屏幕上。
  王虎在半年内,进出诊所一共9次。
  而这个人,同样是九次,每次都在王虎进入之前,到诊所里。
  但是,时间不长,一般只有五分钟左右!
  陆金南!
  众多侦缉员看着屏幕上的名字和照片,个个目光中囧囧有神!
  五天,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
  陈言看向屏幕的眼神同样精光四射。
  这家伙进入小白兔的轨迹,和王虎竟然高度重合。
  而且,每次都是进去五分钟,就出来。
  之后,王虎就进了诊所?
  什么意思?
  你给王虎探路去了?
  要知道,王虎可是第一个受害者。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所以接受了药物试验的人,王虎是第一个!
  有了他,才有后面的人。
  因为,王虎是第一个因为体内药物含量减少,触发了催眠警戒线,从而自杀的人。
  “立即找到陆金南!”
  ……
  一个小时后。
  陆金南已经坐在了审讯室的老板椅上。
  “林组长、陈组长,”王利军这次是立了大功,此刻正在林刚和陈言身边:“这个陆金南,我们抓他的时候,这家伙竟然还在一家牙医诊所推销牙模……”
  心可真大。
  你还真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
  审讯立即开始!
  然而……
  半天时间过去,一点效果都没有。
  陆金南那叫一个一问三不知。
  “你为什么去小白兔诊所?”
  “推销牙模啊。”
  “推销牙模?”负责审讯的侦缉员冷笑:“你骗鬼呢?”
  “过去半年,你每次都在月中的16号下午一点去小白兔诊所,五分钟后出来。”
  “然后,在你走后,一个叫王虎的人家就会去看牙医!”
  “陆金南,你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就会把你请到这里来?”
  砰!
  侦缉员们猛地拍桌:“说!”
  “药物在哪里?”
  陆金南:“……”
  被吓了一跳的陆金南浑身一哆嗦。
  “这位领导,”陆金南喉咙涌动,咽了咽口水:“我想咱们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还有……那个王虎是谁……”
  “误会?”
  呵呵。
  “不说是吧!”侦缉员冷笑一声:“看看这个,你再跟我说误会吧!”
  陆金南看向侦缉员播放的监控视频。
  半晌后,才哆哆嗦嗦的开口:“领导,你们好像真的误会了。”
  “我一个月要跑遍昆市172家牙医诊所。”
  “每天平均要跑6家诊所。”
  “每一家的时间我都排好了的……小白兔诊所就是每个月的这一天下午去啊……”
  ……
  监控室内。
  陈言和林刚一直在观看陆金南的审讯情况。
  “他……没有说谎。”
  林刚脸色凝重,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陈言的脸色同样凝重。
  陆金南进来之后的表现,确实非常自然。
  紧张的自然,磕巴的自然,面对所有问题的盘问,应对的也很自然。
  表情没有微动,手部没有小动作,只有因为紧张而稍微有些颤抖。
  最重要的是,颤抖一直存在,而非说话的时候才有。
  陈言的判断,陆金南也是没有说谎。
  而林刚的经验,显然比陈言多的多。
  既然他也判断陆金南没有说谎,那么,陆金南大概率就没有说谎。
  可是,没有说谎不代表他没有问题。
  “全面核实陆金南近半年的行动轨迹,”陈言看向王利军:“同时,对他的住所进行搜查!”
  “是!”王利军领命而去。
  半天后,王利军返回。
  可是,带回来的结果却让陈言和林刚陷入意外。


第106章 重新分析对比
  王利军带回来的调查结果,让陈言和林刚都有些惊讶。
  这个陆金南,怎么说呢。
  忙碌!
  对,只能用忙碌来形容陆金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甚至,可以说,这个陆金南就只有工作,好像没有什么生活可言。
  每天早晨六点半; 陆金南准时从出租屋出发,在小区旁边的一个早餐店,吃早餐。
  之后就乘坐公交车,去牙医诊所推销牙模。
  他在时间上规划的很好,上午推销三家,下午推销三家。
  每家时间大概是5到10分钟左右。
  从他的流动轨迹看,确实如他所言; 一个月,要跑遍所有的牙医诊所。
  小白兔诊所确实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 这种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
  此外,这个陆金南每天下午6点下班,并没有直接回家休息。
  而是从小区的保安那边,推出一个烧烤车,在附近卖烤肠、肉串之类的小烧烤。
  一直到晚上12点,陆金南才收摊回家。
  除了雨雪天气外,陆金南的工作天天如此。
  “卖烧烤?”陈言有些诱惑的看着王利军整理的调查报告。
  王利军点了点头:“我们排查过了,陆金南在农村老家的母亲有尿毒症,每周最少要到他们县城的县医院透析一次血液。”
  “这个费用,都是陆金南给的……”
  “而且,按照陆金南的收入,每个月除了他自己吃饭,满足他母亲的医疗费还差一些。”王利军的语气也有些唏嘘:“所以; 陆金南就弄了烧烤摊,晚上下班后,出去卖点烧烤。”
  “这样,他母亲的医疗费,也就差不多了。”
  ……
  陆金南被释放了。
  陈言私人掏腰包,赞助了陆金南一万块钱。
  以陆金南的状态,他是幕后黑手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即便陆金南在时间上,和王虎就医有重合的巧合,陈言还是选择释放了陆金南。
  因为,他的母亲在等他的钱救命。
  多关陆金南一天,他就少赚一天的钱。
  林刚自然不会反对。
  以他的经历看,像陆金南这样的孝子。
  犯罪有可能。
  但是卖国的罪大概率不会的。
  而且,通过国家侦缉总队那边的调查,陆金南也确实没有出国的经历。
  呼……
  陈言长长吐出一口气,本来有些眉目的线索,现在又断了。
  会议室。
  陈言把所有进出过小白兔诊所的人员信息,都平铺在会议室内。
  既然调查组没有发现明显的破绽,陈言只能亲自去分析。
  陈言走过每一份材料,眼神扫过,相应的资料就好像照片一样; 印刻在脑海中。
  缓缓闭上眼。
  陈言的大脑进入高速的工作状态。
  系统奖励了陈言开启视觉基因锁的能力,再加上陈言本身画面定格的能力。
  陈言在理论上可以分析比对出这1896个进出过诊所人员的行为特征; 还有时空交叉的共同点。
  当然;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如果一个个去分析,去对比,那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
  陈言是人,不是神。
  他的大脑处理事物的速度是有限的。
  所以,每次他比对的数据都是有限的。
  1896份材料!
  1896张定格的照片。
  对方既然要和诊所里的张村树接触,送药,甚至是取走实验数据,就不可能只进过诊所一次。
  所以,先前的调查思路是没有错的。
  只进出一次的人,可以暂时剔除。
  哗!
  1896份材料,正如王利军他们筛查的,1318张照片消散。
  陈言脑海中只留下578份材料。
  这些人都是进出过诊所2次以上的人。
  理论上,现在的578人,每一个人都有嫌疑。
  而这些人,有病人,有推销员,有快递小哥,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
  扫视脑海中密密麻麻的578张照片,陈言眉头紧皱。
  如果我是对方,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是外卖人员。
  我如果假装成外卖或者送快递的,以这个身份来接触诊所,传递药品和数据……
  不行!
  这个念头一经闪过,陈言就给否定了。
  以快递或者送外卖的身份去接触,破绽太大。
  只要侦缉人员一一核对这些人的信息,就能发现他们是不是真的快递员或者外卖小哥。
  而如果幕后黑手真的从事这样的行业,有没有可能?
  陈言摇了摇头。
  不可能!
  外卖小哥、快递员,一个区域内天天跑,从早上到晚上,全年365天无休。
  一个搞新型毒品试验的幕后黑手,干这个?
  别逗了。
  要知道,正常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都是固定接送某一片区的快递或者外卖的。
  他们是不会跨区流动的。
  不能跨区流动,自由时间又没有。
  所有的行动轨迹都能在订单系统上看到轨迹……
  幕后黑手只要不是傻子,因该不会选择这个行业。
  刷!
  属于快递小哥和外卖员的资料照片消失。
  578变成了563。
  陈言再度凝视剩下的资料照片。
  我如果是幕后黑手,聘任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有没有可能?
  有!
  这个有可能,而且每次去都有正当的工作目的。
  不会引起外人怀疑。
  刷!
  调出属于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
  36份!
  一共是36名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去过诊所,而且频次还挺高。
  进出诊所最多工作人员叫王淼,竟然在半年内进出诊所24次!
  每周一次。
  陈言进一步调取信息。
  嘶……
  不对劲!
  王淼虽然去诊所的次数最多,但重要原因是因为诊所就是他的包户。
  每周一次的走访,是例行工作。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点,王淼的嫌疑无法洗脱。
  关键是,王淼每次去诊所,都有其他同事陪同。
  有时候两个人,有时候三个人,甚至有五个人的时候。
  但是,就是没有他一个人去的时候。
  这样的话,如果王淼是幕后黑手,他根本不可能在同事眼皮子底下送药或者取数据。
  再说,社区的工作人员可是又编制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
  宇宙尽头是编制。
  有了铁饭碗,还去干间谍?
  可能性有,但是极小。
  还有527份数据照片。
  而这些人,都是病人!
  进出诊所2次以上的病人。
  呼!
  长长吐出一口气,陈言心中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判断。
  躲在幕后的人很聪明,也很谨慎。
  外卖员、快递员、社区工作人员……
  这些都不能很好的掩饰他的身份。
  而在牙医诊所,最有正当理由进出的人,不就是病人吗?
  刷!
  527分资料,在陈言脑海中重新排列!
  首先,陈言按照进出的次数排序。
  527人中,最多的进出诊所32次。
  半年内,平均不到一周就要去一次。
  调出相关信息,是一个叫做王旭的牙髓神经痛的重症患者。
  每周都要去诊所换药。
  接下来,有23次的,有19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