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他们在日本没有什么人脉,也就很难找到一个切入点,对那边的市场也不熟悉。
二是日本资本本就雄厚,在他们眼里,自己进入日本市场,肯定是干不过那些地头蛇。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香港的地产商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日本市场,当然也有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内地,特别是离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是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
只是这次香港房屋公司的行为,让他们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在他们看来,香港房屋公司肯定是行使内地的意志,那么香港房屋公司在香港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也就表明了内地的态度。
如果这真是内地的态度,那么也就是说,自己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到内地房地产市场,即使进入了,也会被大规模的公租房给干趴下,利润更是无从说起。
之前也有一些香港商人在内地建设房地产,但是都是商业地产,还未涉及到住房开发,而且现在商品房发展也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单位分房,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
“日本经济在7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现在人均GDP达到了一万美元以上,我想这点在座的各位应该没有意见吧。”齐夏明说道。
听到齐夏明的话,在座的都点了点头,这点他们也不能否认,现在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是亚洲经济的领头羊。
“我们来说说日本的经济结构,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是因为日本的工业发展迅速。
这就意味着,日本国民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中是能够充分享受到红利的,也就意味着日本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齐夏明继续说道。
工业发展最是能够惠及国民,因为工业发展必定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参与,随着日本产业化的升级,高技术领域不断出现,让日本工人普遍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报酬。
日本工业还不是简单的承接鹰酱产业的转移,而是干着干着,就将鹰酱的相关产业给干趴下了,这就是日本比较牛的地方了。
70年代日本家电刚刚开始发展,鹰酱家电行业还是很厉害的,结果被日本短短几年时间就干的经营不下去了,然后鹰酱就耍赖,让日本签署不平等协议。
奇怪的是,日本竟然还认了,于是日本就开始找出路,结果找到了汽车这个方向,结果大家也知道。
80年代初,日本的汽车产业就干的鹰酱汽车产业喘不过气来,鹰酱又开始让日本签署不平等协议,来限制日本汽车的发展。
当然,这一世,由于神龙汽车公司的横空出世,让日本汽车公司不再像前世那么嚣张,但是也让鹰酱汽车公司不好过,因为日本汽车公司的定位和鹰酱汽车公司高度重合。
神龙汽车公司由于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也是世界领先,让它在高档汽车领域一枝独秀,硬生生的将鹰酱豪车给逼到了自降档次。
没有办法,在同档次内,现在已经无法和神龙汽车公司竞争了。
这么降低档次后,就跟日本汽车公司给撞倒一块去了,鹰酱汽车虽然宽大、结实、安全,但是和日本的经济、舒适和便宜比起来,就差点意思了。
特别是越低端,越竞争不过日本汽车。
按理说,鹰酱应该最先针对的是神龙汽车公司,毕竟神龙汽车公司可是抢走了他们的高端市场,让他们的利润降低了一大截,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就是提高了汽车关税。
但是这并不是只是针对神龙汽车公司,而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汽车公司都是如此,西德和日本的汽车同样也被提高了关税。
现在的情况是,鹰酱为了赢得冷战,更加需要中国,特别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已经成为了鹰酱宣传和希望自由世界合作的好处,更是不能单独打压。
只要在政策上一视同仁,神龙汽车公司还真没怕过谁,于是提高的些许关税,并没有对神龙汽车公司造成多大阻碍。
倒是将日本公司给坑的很苦,欧洲汽车公司也是叫苦不迭,但是比日本又好一些。
日本汽车公司的对策前面的章节已经说过了,就是将生产工厂建设到鹰酱,和鹰酱本土公司合作生产日本的汽车,这样就绕开了关税制约。
不管怎样,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国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也是事实,这点在座的各位也是认同的。
“这就说明,日本国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肯定很大,特别是,随工业化而来的就是城市化,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房子需要建造。
各位,这就是你们的机会呀。”齐夏明一副为你着想的表情,说道。
在座的各位虽然也认同齐夏明的逻辑,但是他们也不傻。
既然有他说的这么好,为什么香港房屋公司不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日本呢,大家都知道香港房屋公司可不是一个差钱得主。
“既然日本的前景被齐总分析的这么好,为什么香港房屋公司不将业务扩展到日本呢?”
听到这话,齐夏明面露无奈之色,说道:“香港房屋公司的情况,在座的各位应该清楚,成立时间不长,而且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战,资金消耗很大。
而且即将开始的新城开发,也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实在是无力开发新的市场了。”
虽然齐夏明说的是实情,但是却不能够打消在座的顾虑,实在是他们进入陌生的市场,没有多少把握。
而且他们的资本普遍就不高,特别是汇丰银行收紧了房地产贷款后,更是如此。
这么小的资本,进入日本市场,一旦大规模亏损,是他们不可承受之重了,所以前世即使日本房地产市场连连创新高,他们这些资本依然窝在香港这个小池塘里面的原因。
看着各位的表情,齐夏明也知道,如果不能拿出一些实际的东西出来,这些人精肯定不会“上当”,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看样子各位还是不相信我的话,要不这样吧。
我们确实无法分出精力来照顾日本市场,但是我们手上还是有些资金的,我们愿意出些资金,借贷或入股都行,算是搭你们进入日本市场的便车了。”齐夏明说道。
听到齐夏明的话,众人刚才的防范之心顿时去了大半,香港房屋公司投进来的可是真金白银,如果真的是忽悠他们的话,这损失也未免太重了,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其实香港房屋公司手上的资金已经不多了,光是购买香港土地,就花费了1500多亿美元,将当时的太阳花投资公司手里的现金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只是这四个多月过去,投资公司手里又积攒了一笔钱,再加上汇丰银行的贷款,应该是可以支撑香港房屋公司的新城开发和投资这些地产商进入日本市场。
“齐总的话,我们当然相信了,我们也清楚香港房屋公司的难处,只是不知道齐总对于借贷和入股是个什么章程?”
刚才还一副不信任的样子,一听香港房屋公司愿意投入真金白银,态度立马有了180度的大转变,变脸比翻书还快。
“各位也知道我们资金其实挺紧张的,借贷的话,利率肯定是比银行要高点,毕竟我们不是金融机构,对于风控方面的经验不足,只能够提高利率来对冲风险。
入股的话,就看各位自己的意思了,我们对于股份不强求,你们愿意给我们5个点或者50个点,我们都不嫌弃,反正就是表达一个态度。
但是有一条就是,到时候,要优先保证我们的资本退出,当然为了不给各位经营造成困难,这个资本期限在4年以上,我们会提前一年左右给你们说好的。”
齐夏明的话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说的也在理,在商场上面也是常用做法,众人对于这点都没有什么意见。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一些人从齐夏明的态度中,确定了日本市场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就让香港房屋公司少入股或者不入股,只是借点钱,对于这点,齐夏明也不强求。
一些心理还是没底的,则是准备让香港房屋公司大规模入股,将香港房屋公司彻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共同分担风险。
那些只是贷款的,如果看到香港房屋公司撤离资金,也跟着撤离,倒是没有什么风险。
而那些入股的,特别是入股比较多的,如果香港房屋公司撤股,他们肯定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都不得不也跟着撤离。
至于他们里面最后谁赚谁亏,还真不好说,毕竟事物总有高潮和低谷,就看各人的造化和眼光了。
第235章 影响深远(求订阅!!!)
香港房屋公司为了让这些房地产商别扯自己的后腿,虽然花费甚大,但是还是可以接受,毕竟算是将这件事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给消灭掉了。
其实给这些房地产商的贷款也不用香港房屋公司自己出,而是让汇丰银行借贷过来后再转贷给这些房地产商。
由于日本楼市确实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狂飙猛进,他们进入日本市场倒是不用太担心会亏本,不至于会收不回来贷款,大概率是能跟着喝点汤。
至于入股的资金,也是不用香港房屋公司出,而是太阳花投资公司来出。
毕竟太阳花投资公司这段时间就满世界投资房地产领域,趁着现在全世界楼市处于低迷时期,赶紧入场占位。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楼市都是处于上涨期,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收割一波,岂不是美哉。
摆平了建筑公司和建材公司以及房地产商,也就为香港房屋公司在香港的发展扫平了全部的障碍。
至于港英政府,香港房屋公司倒是不太担心。
一是回归谈判结果差不多要出来了,到时候可以给港英政府一种束缚,让他们不敢乱来。
二是港英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筹码已经丧失殆尽,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了。
香港市民方面,更是问题不大,除了一些有房的人有所怨言外,大部分市民肯定是双手称快的,特别是香港的年轻人,香港房屋公司的政策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利。
当香港的媒体将香港房屋公司的运营策略报道出来后,顿时引起热烈的讨论。
虽然这个消息是正规媒体报道的,但是却让香港市民第一时间不敢相信上面的报道,因为实在是有违常理。
虽然大家都在传香港房屋公司具有内地背景,但是无论是在什么场合,香港房屋公司总裁齐夏明都没有承认过,甚至还否认了这件事情。
所以慢慢的大家也就当香港房屋公司是一家彻彻底底的私人企业,也以“普通”房地产公司的心态来对待,只是这家公司更加有钱一点而已。
唯一和他们关系比较大的,就是到时候希望香港房屋公司别吸血太难看,把香港楼市炒的太高,因为大部分已经受够了之前香港楼市一路上涨了,只希望楼市能够平稳下来。
至于让楼市还下降一点,他们是不指望了,所谓无奸不商,香港房屋公司不管是什么背景,商人本质还是无法改变的。
可以说,手握大量土地的香港房屋公司,已经是香港房地产市场上的太上皇,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香港的房地产市场。
只是经过几个月的沉寂,香港房屋公司竟然放出来这么一个王炸,炸的全香港的人都是目瞪口呆,这也是普通香港市民不敢相信报道的原因。
香港房屋公司也知道自己政策带来的后果,所以第一时间就将最危害的势力给安抚了,将最大的危害给消灭在萌芽中。
剩下的就是那些炒楼的散户了,说实话,以香港房屋公司的实力,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人,但是能不起冲突就尽量不起冲突。
就在各个媒体都对此事各种解读的时候,香港房屋公司又发布了一则声明,说自己旗下的房子不全是公租房,还会有一些商品房销售,比例为公租房的十分之一。
同时香港房屋公司还表示,商品房销售会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进行,不会做任何人为干预,目的是为了解决那些有钱人想要购买自己房产的情形。
这则声明一出来,就将那些炒房客的怨气给消弭殆尽了,说明香港房屋公司不会刻意打压香港商品房的价格,而是选择随行就市。
而且由于今后流出来的商品房的数量比现在还稀少,那么就意味着商品房的价格今后也会越来越高,甚至涨幅比之前还要夸张。
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里面肯定有穷人也有有钱人,有钱人肯定更愿意购买自己的房产,一是可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二是这也是一种资产投资。
这则声明出来后,香港瞬间就一片和谐,不管是哪方势力都获得自己想要的,即使暂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但也没有怎么受损。
这种和谐氛围也反应到各大媒体报道上,作为保护伞控股公司旗下的媒体,亚视就在评论节目中对香港房屋公司的行为大加赞赏,这不仅仅只是吹捧,而是事实。
就如嘉宾分析的那样,香港房屋公司的行为如果处置不当,必定会引起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分裂,同时也让香港华资和内地资本之间有间隙。
同时如果没有最后的那则声明,很可能会引起炒楼客的聚集,一场示威游行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会动摇香港房屋公司分毫,但是也给香港房屋公司徒增一些麻烦。
现在的局面是,建筑商和建材商因为新城的建设,未来业务量大增,必定赢利大增,这从股市上面就可以反映的出来。
房地产商则是纷纷宣布进军外海市场,并同时宣布和香港房屋公司达成了融资协议,让他们具有足够的实力开拓海外市场,这些消息报道后,他们的股价也是迎来了一轮上涨。
特别是接受香港房屋公司入股的,股价上涨的更加迅速。
因为在香港金融公司和股民看来,香港房屋公司真的是财大气粗,能够有这家公司作为后盾,海外开拓的阻力必定会小得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炒楼客目前来看,都是没有占到多少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香港经济的继续发展,未来有钱人肯定会更多,而可供出售的房屋资源是有限的,房价长期看涨是大概率事件。
获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