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制作的电影数量无法和整个香港电影公司们相比,但是所获得的票房,却是他们加在一起都比不过青柠娱乐公司一家公司,这就是现实。
现在是他们求着想要参与到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电影当中来,因为目前只有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电影,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
而香港拍摄的电影最多也只是辐射大中华圈,往远一点,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不然周润发、成龙、杜琪峰等香港的明星和导演也不会拼命往好莱坞挤。
相比起好莱坞电影公司,青柠娱乐公司虽然也与他们的制作制度格格不入,但是毕竟属于同文同种,交流起来要方便许多,也不会被特殊对待,至少不会被歧视。
虽然青柠娱乐公司不是执行明星制度,报酬相对较低,但是确实能够出名,这对于想要打开国际市场的影视明星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
就连港台地区都能够感受到娱乐圈的天要变了,更何况是内地的影视圈了,他们可是距离青柠娱乐公司更近,还有很多人的徒子徒孙在这家公司工作呢。
面对这种影视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原来的小作坊式制作模式就显得无所适从了,不管是效率还是竞争力都没法相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游记》版权的转让彻底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各大电视台彻底认清了市场形势,开始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单纯的播放平台。
但是想要当播放平台,也得花费巨资购买别人制作的电视剧呀,由于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电视剧成本普遍偏高,这就无形中抬高了各大电视台的购买成本。
最后由青柠娱乐公司提出,可以采用联合购买播放权,也可以采用广告分成的模式,来支付电视剧的播放费用。
但是全国电视台这么多,而且都已经上星了,也就存在着竞争关系,联合购买属于最下策了,所以广告分成模式就获得了他们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青柠娱乐公司的兄弟公司各个都是土大款,每年也要在国内投入很多的广告宣传费用,而青柠娱乐公司作为他们的小弟,当然会获得特殊照顾了。
于是凡是和青柠娱乐公司合作,采用广告分成模式引进播放权的电视台,他们的广告收入都比平时要高得多,这更加让各大电视台青睐广告分成模式了。
当然广告分成模式还要感谢国内逐渐开放的影视环境,这几年国内不仅是娱乐环境改变巨大,就是各大电视台的限制也少了很多,比之前开放了很多。
这种变化,也是有赖于青柠娱乐公司在国际上面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国内管理单位发现,原来我国的影视娱乐行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青柠娱乐公司一下子就将国内的影视制作水平和娱乐资源运营水平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政府管理单位也渐渐的有了一种强者姿态。
这是这两三年来,青柠娱乐公司带给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觉得,即使进一步开放国内的影视娱乐环境,也不会担心受到太大的冲击。
更是因为青柠娱乐公司率先制作了各种类型的优秀电视剧和优秀电影,将国内的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认知水平提高了不少,不用担心被外界信息所影响。
这才是国内影视娱乐环境获得大幅改变的重要原因,监管也在逐渐放松,现在青柠娱乐公司拍摄的神鬼影片也能够堂而皇之的登上电视台播放了。
就连之前担心不能放映的《大宅门》,在香港亚洲电视台播放后,在内地立马就获得了通过,可以在内地播放了。
可以说,过去的1985年是青柠娱乐公司大发展的一年,也是深刻改变国内影视娱乐环境的一年。
最重要的是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彻底让国内,甚至是大中华区的影视圈,对美国好莱坞没有之前那么向往了,文化自信获得了极大的加强。
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大中华区的文化认同感,不仅是香港影视圈的从业人员纷纷北上,就是台湾地区的艺人,也开始计划着走出岛内,前往大陆发展。
只是台湾目前对艺人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存在政策性障碍,就连青柠娱乐公司个别电影也无法在台湾上映,对两岸交流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第361章 多信号混合技术(新年快乐!)
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电影基本上以特效大片为主,主要的原因就是特效大片具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度,这是青柠娱乐公司非常看重的。
其次就是特效大片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大,一部特效大片的最低制作成本也要达到1亿元左右,国内其他电影制片厂根本就无力承担这么庞大的投资规模。
最重要的是,青柠娱乐公司在影视特效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水平,算是他们本身具有的优势之一,如果不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是一种自废武功的行为了。
当然,电影不仅仅只是特效大片,还有许多其他不需要特效支撑的电影,而这些电影也具有非常大的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青柠娱乐公司每年也会拿出一定的资金制作这样的作品,但是更多这样的作品,还是需要国内其他电影制片厂来完成。
为了支持国内其他电影制片厂能够制作这样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精品电影出来,青柠娱乐公司也会选择和他们合作,提供拍摄技术和资金支持。
同时也会对这些电影留出一定的银幕出来,让这些电影能够走进电影院,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些电影。
说实话,这些电影的票房普遍都不高,国内时光院线公司上映这样的电影,多数是处于亏本状态的,但是有不得不进行支持。
因为赵一不希望国内影视行业,经过青柠娱乐公司这么一搞,就变成了爆米花影视文化,虽然特效大片是电影赚钱的利器。
但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应该有它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只是刺激人的感官,逗人一乐,这样就会让我们的文化越来越流于表面,无法给我们的文化积攒底蕴。
作为现在国内影视行业的带头大哥,就需要自觉的起到带头作用,为国内的影视行业繁荣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保持国内影视行业百花齐放的状态。
所以这一两年里面,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艺电影,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内的时代社会状态,为后世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影像资料。
除了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文艺电影之外,青柠娱乐公司也非常支持纪实影片的发展,虽然这类电影更加不具有盈利能力,但是也是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纪实电影想要进入影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愿意掏钱观看的人非常少,所以一般都是投放到各大电视台,让他们来进行播放。
特别是反应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纪实电影,青柠娱乐公司还会和亚视进行合作,让他们来播放这种让国际社会对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纪录片。
舆论阵地就是这样,你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对外积极宣传国内的巨大变化,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国内的情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初赵一接手亚视的时候,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这种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全世界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的文化社会,解除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错误认知。
当然,更重要的是挫败国际媒体对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抹黑行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刻意抹黑就非常过分了,必须要与这种行为斗争到底。
这也是为什么赵一对亚视的盈利不怎么关注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赵一看来,亚视如果能担起这样的责任和重担,不说盈利了,就是常年亏损都要给予有力的支持。
更何况这几年过来,亚视不仅在全世界扩大了自己的媒体影响力,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非常不错的营收,成为世界上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
由于亚视在世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和加强,让国际社会那些常年刻意抹黑我国的新闻媒体都收敛了许多。
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毫无事实根据或者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或者是图像资料,亚视也会针锋相对的做相关的内容,将对方的报道一一驳斥。
如果是以前,估计这样的行为不太会获得其他种族民众的认可,但是这么几年过去,亚视始终坚持中立的新闻报道,获得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可。
这种认可不仅是来自全球各地民众的认可,也是来自各地政府的认可,因为亚视对新闻报道,都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基本上不会报道无事实依据的新闻。
特别是亚视也会制作有关其他文明的相关纪录片,对其他文明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而且在这个解读的过程中,也不会带有明显的有色眼镜。
这些行为,让亚视在世界上面获得了非常高的声望,当地政府也愿意和这样的媒体进行合作,特别是长期受到西方媒体舆论打压的国家和文明。
亚视就成为了他们宣传国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主要渠道,而由于亚视的这种恪守媒体原则的行为,也让西方社会和媒体不敢对他们轻视或者是污蔑。
因为谎言和污蔑再做得真实,它也是假的,假的始终是假的,不戳破还有点威慑力,一旦戳破就显得如雪花一般,遇到阳光就会化掉。
而且亚视也不是那些无名小卒,在世界上面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资本实力也非常雄厚,一般的小动作根本就无法撼动亚视的地位。
现在亚视已经基本上巩固了自己在电视媒体行业里面的地位,根据林和霞的汇报,亚视现在正在谋求进军纸质媒体,进一步加强自己在全球媒体的影响力。
对此赵一当然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也并不强求,一是亚视想要收购具有影响力的传统纸质媒体是非常困难的,这些舆论工具一般都在西方财团手里,不是单纯的钱能够解决的。
如果自己收购影响力小的纸质媒体,想要发展壮大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秉持着媒体原则的新闻报道,更是很难在短期内扩散开来。
前世许多媒体大亨,都是依靠花边新闻或者是博人眼球的新闻报道,来迅速扩大报纸的销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这就和亚视秉持的原则相违背,所以说,亚视想要在纸质媒体行业做出一份大成就,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随意而安,不可强求。
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媒体的发展速度会远远快于纸质媒体的发展速度,虽然短期内影响力可能不如纸质媒体,但是长期来看,还是互联网媒体更加具有潜力和前景。
而这方面赵一一早就开始布局了,也就是说,在纸质媒体上如果没什么进展,他还是可以掌握庞大的互联网新闻媒体,还是可以持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讨论当中,赵一就对林和霞详细的讲述了互联网媒体的重要性,将其中的发展趋势和厉害关系讲的非常清楚。
同时这也强调了亚视需要继续加强同千寻公司的合作,争取将互联网媒体做大做强,未来能够发挥互联网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而且互联网新闻媒体还不用像传统媒体那样苛刻,对于很多内容的报道其实非常随意,有时候比起传统媒体更加容易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可以说亚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基本上达到了赵一对他们的期望,特别是在梁清燕接手亚视之后,发展的速度更加快速,也充分的理解了赵一对亚视的期许。
当然,这一两年的爆发,也少不了林和霞在亚视打下的基础,更加少不了赵一在技术和资金上面对亚视的鼎力支持。
没有覆盖全球的卫星信号,没有庞大的新闻采编团队,没有不许血本的前期投入,没有在设备上面的技术投入,就不会有今天的亚视。
亚视不仅仅只是在新闻报道上面确立了自己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就是在其他节目形式上面,也是非常具有影响力。
大家都知道纪录片既烧钱又无利可图,但是对于加强世界的认知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信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亚视自成立以来,独自拍摄的关于世界各地和各个国家的纪录片,就多达上百部,而且每一部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投资非常巨大。
正是这一部部让人或震撼、或惊奇、或感叹的纪录片,让亚视彻底超过了英国的BBC,坐稳了世界头号纪录片制作单位的宝座,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
就如现在亚视正在和央视合作,专门制作一系列关于国内传统美食的节目,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反应国内传统文化的纪录片。
亚视基本上都和各个国家的权威电视台,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经过之前的合作确立起来的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不像西方一些媒体,合作和采访的时候说是消除误解,结果拍摄回去之后,通过剪辑,就是一部带有明显歧视或者是偏向性的节目了,这样彼此之间的信任就算是彻底瓦解了。
而亚视在和这些当地电视媒体合作的时候,会在事先准确的说明自己的意图,并且在剪辑的时候,也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不仅能够原汁原味的反应当地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消除彼此的隔阂,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坚实的信任基础。
当然,这也和亚视秉持的理念有关,亚视的目的是消除世界文化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制造对立和分化,造成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亚视除了是全球纪录片的高产户之外,还制作了相当多的娱乐节目,例如《超级明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由于亚视的观众遍布全球,所以在主要收视地区,都会设立当地特色的《超级明星》赛区,给当地普通人一次出名的机会,展示他们独具一格的才艺。
然后再从各个赛区选择前三位,参加总部举办的总决赛,经过激烈的比拼,最后角逐全球《超级明星》的前三位出来。
这个节目即使给普通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