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为什么赵一旗下的企业的科研风格非常浓烈的原因之一了,因为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到以后自己年纪大了,如果不转到管理岗位,就会被公司淘汰。
  因为他旗下的企业已经不是那种拼人力拼体力来搞研发的阶段了,由于许多先进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各种智能系统的运用,对于人力体力的要求非常低。
  而那些老研发人员由于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在研发的时候,更加能够占据优势,除非是开创性的创新研发,可能对于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要求特别高。
  一般常规性的研发任务,研发人员只需要按照公司的研发流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而且这个过程中,经验丰富的人,走的弯路就会更少,价值就会越高。
  赵一还没有等待掌声的落下,就赶紧上前,和这些科研人员握手,特别是自己认识的科研人员,他还能够清晰的将他们的名字给说出来。
  当他每说出一个人的名字,这些科研人员就激动一份,这么多年过去了,老板旗下的企业那么多,接触的人肯定也非常多,他竟然能够准确的说出来他们的名字。
  这一方面说明老板的记性非常好,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到浓浓的尊重感,这样的老板,怎么能不让他们喜欢呢,而且他们从公司获得报酬也是远远超出外面一大截。
  赵一这种能够准确说出来每一位认识的科研人员的名字,跟在后面的闻省也是非常惊讶,这老板的脑子真不是盖的。
  别说老板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这边了,就是他闻省天天待在公司,这边也来过好几趟,但是如果让他短时间内叫出所有人的名字,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完毕之后,众人簇拥着赵一和闻省来到了实验室里面,其他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面,光伏材料实验室负责人则是领着赵一和闻省参观了整个实验室。
  这座实验室的占地面积不小,大约有5000平方米左右,地上7层,低下还有三层,总共10层,共有研发人员2000人。
  其实像这样的实验室,基石材料公司还有非常多,他们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能够和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互配合,感觉上和国有的研究所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每一座实验室的经费来源,除了一部分是由公司总部发放的,另一部分则是需要实验室自己筹措。
  总部提供的研发经费多寡是根据研发项目来定的,而且还需要根据研发项目的材料规模和重要性,最终确定到底给多少钱。
  想要依靠总部资金来搞研发,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发展壮大,就非常困难,如果只是一个实验室还好说点,反正没有对比。
  但是这种实验室在基石材料公司太多了,有的实验室因为研发出来广受欢迎的材料,而收入暴增,根据分成协议,这些盈利里面,有一部分是要留给实验室的。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有的实验室发展的非常迅速,而有的实验室则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实验室之间的竞争和攀比了。
  而这种竞争和攀比,赵一是持鼓励态度的,就像之前的“象牙”筷子,如果没有激烈的竞争,估计这种附属产品,就不会积极的被推向市场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经费大部分来源都需要从他们的研发的产品利润中来,所以这些实验室对于他们的产品的商业化非常看重。
  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关系,才会导致光伏材料公司不得不在硅晶光伏材料陷入瓶颈的时候,积极的另谋其他出路,不然也就没有这次的光伏陶瓷材料了。
  由于各个实验室相对比较独立,总部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插手下面实验室的具体运作,这就会可能导致实验室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
  如果是其他企业这么做,还真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在赵一旗下的企业当中,这种情况在很早之前就有一套完善的机制保证了。
  那就是无处不在的智能管理系统了,现在基本上做到了所有的数据都在这些智能管理系统中流转,这就可以保证总部对下面各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隐形监管的目的。
  智能管理系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前面的一些章节就已经讲到过了,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赵一对于这种良性竞争氛围非常满意。
  也正是这些举措,才导致了赵一旗下的企业可以诞生出来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超大型的集团,如果是其他企业,要么效率低下,要么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当中。
  而且这种隐形监管既能够让各个部分或者是子公司具有更好的自由度,又能够时刻的了解下面的具体情况。
  让公司总部甚至是老板做到心里有数,不容易被懵逼,也能够及时发现苗头,对一些问题可以做到尽早处理,不至于到爆发的时候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394章 石墨烯超级电池(求订阅!)
  随着实验室的负责人逛完整个光伏材料研究所之后,终于来到了这次的重头戏,那就是光伏陶瓷材料了,这次赵一过来也是冲着这个来的。
  来到光伏陶瓷项目组,项目组的负责人拿出来了一片面积大约在一平方米左右,前世非常常见的瓷砖给赵一看。
  赵一接过了他拿过来的瓷砖,仔细的端详了起来,瓷砖表面是一层灰色的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非常的光滑。
  然后他用手在上面摸了一下,并没有常见陶瓷釉的冰凉感,这说明它的吸热能力非常不错,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热量,并且这些热量不容易消散。
  除此之外,赵一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然后他有端详着瓷砖的边缘,发现中间有许多黄点,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但是肯定是非常重要。
  至于地砖背面就是非常常见的瓷砖背面了,非常的粗糙,这种设计主要是用来和水泥砂灰进行充分的混合,附着力更大。
  “跟我说说其中的原理,我非常好奇,这种平平无奇的陶瓷,竟然有你说的那么神奇。”赵一对着负责人问道。
  “其实原理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组件就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特殊光伏釉,它具有非常高的光敏度。
  只要有光子撞击,撞击部位就会产生空穴,电子就会产生位移,形成电压,形成的过程和硅晶光伏材料差不了多。
  只是这种特殊陶瓷釉对于光的捕获更加灵敏,这也是他们的光能转化效率这么高的原因。
  其次就是这侧面的黄色的小点,是使用铜制作的外部接口,主要是用来进行光伏陶瓷之间进行联通的,这样拼接起来就会形成面积更大的光伏陶瓷面板了。负责人说道。
  赵一听到他的话,却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说道:“这种特殊陶瓷釉其实也是一种涂料,那么有没有可能不依附于陶瓷,单纯的这种涂料材料就可以产生光伏电压呢?”
  “这个我们试过了,如果不进行高温烧制的话,就不会表现出来这么高的光伏电压灵敏度,达到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负责人回答道。
  赵一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如果这种陶瓷产品用来外墙装饰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要使用水泥贴墙,中间是需要进行水泥密封的,那么瓷砖和瓷砖之间就会完全阻断。
  如果不进行水泥密封,就让这些瓷砖之间直接接触,那么不说热胀冷缩带来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也会大打折扣,而且施工难度也会非常大。
  而且他们用来进行光伏陶瓷之间进行连接的材料赵一也不太满意,不管是使用铜还是石墨烯纳米管,生产的成本都非常大,不适宜大规模的运用场景。
  如果是出售给其他企业,这还好一些,毕竟是由其他公司来买单,但是这些产品最大的使用方就是自己,那么节约每一点成本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你们有没有研究这种釉经过烧制之后的具体结构,然后通过其他方法,再改变这个中间变化的过程,直接就可以达到最后的结构目标。”赵一又问道。
  “这个我们当然研究过了,只是使用其他手段代替陶瓷烧制的过程,我们还没有研究出来,不然的话,完全可以根据最后的产物结构直接做成涂料就可以了。
  这样不仅生产方式更加容易,而且运用起来更加简单,只是我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负责人说道。
  说实话,这种光伏陶瓷的表现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光伏硅晶材料了,运用到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厂建设当中去。
  不过运用到建筑上面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上面已经讲过了,所以赵一对于这种模式的建筑材料还是不满意的。
  好在项目负责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只是都失败了而已,如果尝试都没有的话,那说明负责人对于场景运用上面的敏锐度有点欠缺了。
  看样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自己亲自参与其中,以这个陶瓷釉的结构为样本,研发出来一款专用的涂料产品,或者说是油漆产品也可以。
  光伏材料其实说到底非常简单,只需要对光子进行捕获,并由此产生电位移,这样就诞生了电压,形成了微弱的电流,然后将这些电流引导存储起来,就是电能了。
  只要满足上面的描述,就可以算是光伏材料了,而赵一想要做的就是能够符合上述描述的涂料产品。
  这样的话,只需要在建筑较高的外墙涂上这种涂料,然后在边缘使用导线将这些涂料产生的电能收集起来存储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赵一对闻省说道:“看样子我要在这边待上一段时间了,你也不用再陪着我了,回去给我就近订一间房间供我休息就可以了。”
  闻省听到赵一的话,心里既高兴有有点失落,高兴是因为终于临到老板出手了,那么他描述的那种光伏涂料肯定会研发成功,闻省对于赵一的材料技术有点盲目崇拜了。
  而失落的就是,本来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材料,结果并没有获得老板的满意,虽说并不影响基石材料公司的运营,更不影响他的位置,但是这个表现机会没有了总是让人不愉快的。
  “行,我这就回去做好安排,等安排好后,我会告诉您的秘书。”闻省答应道。
  随后,赵一算是临时加入到这个项目组中来,对这种光伏陶瓷釉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对这个陶瓷釉的结构和原理分析透彻了,才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好在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项目组已经做得非常扎实了,赵一只需要将这些实验数据调出来,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就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等了解了这种材料的具体结构,以及为什么它的光电转化率高的原因后,赵一就开始使用自己的计算材料学知识,从新设计了一份材料目标。
  等他重新设计了一种材料之后,再放到智能材料分析和计算模拟系统里面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现出来的效果比项目组原来的陶瓷釉更加优秀。
  根据模拟结果显示,这种赵一设计出来的涂层材料不仅将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了60%,同时表现出来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也非常突出。
  由于特殊建筑菌种和特殊油漆的使用,可以让中国房屋公司的使用年限变得非常长,如果这种用在建筑外墙墙壁上的涂料不耐用或者不稳定,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了。
  当赵一亲自设计的材料模拟出来后,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对于赵一的崇拜更是滔滔不绝,之前只是传闻,现在这个传奇真的站在了自己面前,并且刚刚就完成了一项壮举。
  不过赵一并没有因此感觉到欢欣鼓舞,毕竟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表明了这种设计结构的材料可以表现出来这种理想的效果。
  但是怎么生产制备这种材料才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制造不出来,那么这种材料表现的再优秀也是于事无补。
  所以接下来就是对这种材料反向推演,不过智能材料分析计算模拟系统就有这样的功能,只是这样的功能并不能够保证推理出来的过程会百分百表现的正确。
  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些项目组的研究人员来操作了,这种体力活,赵一是不打算自己干的。
  将这些体力活交给了项目组成员之后,赵一就开始思考储能的问题,现在能够储能的基本上都是电池产品了。
  他之所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需要一款储能非常大的设备,对光伏涂层发出来的电能进行存储的,不然的话,这些白天发出来的电就会白白的浪费了。
  正常情况下,白天居民家里是很少使用电的,而这个时候恰恰是光伏发电的最好时间段了,等晚上用电高峰的时候,光伏发电时间段反而是最差的。
  想要解决这种需求和生产不匹配的现象,就需要用到储能设备来解决了,但是电池产品不说能量存储密度的问题,就是成本也会非常高昂。
  所以使用传统的电池产品来进行储能,赵一觉得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即使他有能力研发出来一款能量存储密度非常高的电池出来,那么成本也会非常高。
  而且他们存储的电能是用来居民日常使用的,而不是用在电子产品上的,那就要求具有非常大的放电能力,不然的话,根本就带不动居民的电器运转起来。
  那么电容储能就进入了他的视野,不过相比起传统的电容储能,他更加青睐基于石墨烯材料而制作的超级电容储能设备。
  其实这种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实现比常规电池充电和放点速度快成百上千倍。
  同时又利用石墨烯的单层原子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表面积,这样就可以储备更多的电能,实现高能量密度。
  所以原理并不难,难得是怎么能够快速稳定的生产出来满足需要的石墨烯材料,只要这个方面进行了突破,那么其他的任务交给下面的研究人员就可以了。
  而且这种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和光伏涂层配套的储能需要,还能够解决国家电网的用电错峰调节问题。
  更重要的是,使用这种石墨烯超级电容制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